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厚生省的调查(国民卫生的动向,每十万人腹腔疝及肠梗阻的死亡率,1958年、1961年、1968年、1971年、1975年、1980年、1985年分别为4.8、4.4、3.3、2.7、2.4、2.3、2.2,有逐年减少趋势。根据有关肠梗阻的全国统计(1954年齐藤,1970年田兆,1978年四方)及其他报告,在这数十年间,肠梗阻的发病率在急腹症中仅次于急性阑尾炎,今后仍不能减少。肠梗阻患者的死亡率在1935~1953年间是23%,1959~1968年为10.6%,1975~1976年为6.8%,逐年减少。这是由于治疗方法和预后的改善,及原因疾病发生变化的结果。在上述全国统计数中,肠梗阻原因疾疾发生了变  相似文献   

2.
粘连性肠梗阻的腹腔镜下手术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粘连性肠梗阻的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在急腹症时进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有关报告日渐增多.在国际上,以急性阑尾炎经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病例报告最多见,而其它疾病报告则较少,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操作技术等问题都有待确定.一、腹腔镜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作者对2...  相似文献   

3.
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第2外科,1963~1983年21年间,共做胸段食道癌切除术482例。从手术直接致死数来看,已由25%减至3%。其主要原因,是提高了术后呼吸道管理和营养管理,及有效地克服吻合口瘘。在手术死亡原因中,最多的是肺部并发症。因此,以肺功能为中心,对术前检查数据进行回顾性探讨,确定一期食道手术的适应标准,对不能做一期手术的病例,进行二期分割手术,因此直接死亡人数显著减少。在此基础上,由于术后不采用间歇性正压呼吸(IPPB),术前、术后采用高营养疗法,特别是呼吸器的使用,加强了术后呼吸管理,遂使直接死亡率进  相似文献   

4.
武玉欣 《日本医学介绍》2001,22(10):465-465
开腹手术后的肠管粘连 ,可成为腹痛、消化道机能异常等的原因 ,因此其预防已成为腹部外科的重要课题之一。有报告称 ,具开腹史的病例的 93 %有腹腔内术后粘连。据Sweden统计 ,约占全部开腹手术的 8%的病人因肠粘连须再次住院 ,而 4%的病人则须外科处理。同样Scotland的统计是 5 7%须再入院 ,而 3 8%须再手术。在日本 ,Shikata等的全国范围统计结果是 ,肠梗阻病例的 60 8% ,系起因于开腹术后肠粘连。肠粘连是作为肠管浆膜、腹膜缺损以及损伤部创伤治疗的结果而产生的。田中等以家兔进行了病理组织学的研究发现 ,在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闭孔疝有所增加,在日本约有一百例报告。本病多以嵌顿后急诊治疗,而且因高龄及嵌顿后手术较晚,致死率高,故要求早期诊断和恰当的外科治疗。手术:一般选择疝的手术途径应以疝囊内容物处理及疝门的修补为基本要求,但多数闭孔疝从外部常不能查清疝的部位,诊断困难。因此,多因肠梗阻而开腹。再加多为老年,全身状态不佳,对复发者缺少经验,疝门狭小等特点,所以对是否闭锁疝门和术式的选择有些争论。1.手术途径:由于嵌顿者多,故常选开  相似文献   

6.
日本内镜食道静脉曲张硬化疗法始于1978年,至1988年调查卡片统计已有7343例病人。此疗法不仅适用于急诊病例,而且适用于择期病例及预防发病者。关于硬化疗法的并发症,根据1988年全日本7343例的发生率,以作者303例病人为重点对其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做以报道。一、硬化疗法的并发症及发生率由于硬化疗法采用的设备不同,施行的方法或使用的药物也各异。调查卡中应用的是5%油酸氨基乙醇血管内注入法和1%聚多卡醇血管外注入法的并发症发生率,而作者的病例是5%油酸氨基乙醇血管内注入法的发生率。1.食道并发症有食道溃疡,食道糜烂或溃疡所致的出血,食道穿孔和食道狭窄。食道溃疡是最多的并发症之一,占调查卡34.3%,作者病例占45.8%,溃疡有数毫米大,有的溃疡达5毫米以上。因食道糜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重症心脏病行心脏手术的病例逐年增多,这种病例多伴有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和免疫功能的低下。对这类病例来说,手术适应症的扩大,各种人工材料使用率的增加,以及体外循环下特殊的机体环境,都使机体的感染防御功能更为低下,细菌感染的机会增多。尤其是高度怀疑术中感染的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其死亡率超过50%。作者研究室1978年9月至1990年4月,需行瓣膜手术的4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5例为PVE,其中3例(60%)死亡。PVE发病率虽低,但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因此,对心脏手术病例,预防细菌感染至关重要,这正是预防性应用抗菌素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多,男性多,合并肝硬化的多,HB_S阳性患者多及AFP高值是日本肝癌的特点,也是我国和亚州肝癌的特点。近年来由于影像诊断的迅速进展,使小肝癌的发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由于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适应证选择更趋合理,不仅使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而且早期诊断的病例,已能获得根治的机会。尽管如此,在日本,初诊时直径大于5cm的肝癌,仍占全部病例的40~60%左右, 2cm以下的小肝癌仍占少数,适于手术切除的不超过20%,手术切除率(1982年)为27.3%。对大量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的病例,采取各种保守疗法,以缓解病  相似文献   

9.
1935年美国的Whipple 首次对壶腹癌病人作了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获得成功。在日本直到1949年吉冈、森梶谷等对胃癌、硬化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首次成功。同年本庄对胰癌实行了全胰切除术,术后存活6个月,因癌复发和肠梗阻死亡。四十余年来胰头领域癌手术切除率已上升到21~45%,其中胰癌切除率最低(14%),壶腹癌切除率最高(89.5%)。手术死亡率为6.2%~38.4%。术后五年生存率:胰癌0~14.3%(全日本统计为2.3%),乳头部癌14~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     
二十年来虽说食管癌临床有很大进展,但远期疗效还很差。1963年开始试行治疗食管癌。1965年成立了食管疾病研究会,起草了“食管癌处理常规”,统一病例记载和报告标准。1976年开始全国注册,这对食管癌领域的进展有重要作用。目前日本食管癌临床及研究均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手术效果的变迁因食管癌病人多为高龄、营养差、合并其他疾病,手术侵袭大等,所以常有手术安全性问题。1963年胸部食管癌手术死亡率大多在10~20%,近来,经过努力,其死亡率降为0~5%,接近全胃切除的死亡率。而且,对70岁以上高龄有心、肺、肾等并发病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后发生的室中隔破裂(VSR).占急性心肌梗塞的1.3~6.5%,为一少见的并发症,但其死亡率非常高,89%在两个月内死亡。自Cooley 等首次报道下壁梗塞并发本病手术成功以来已能试用手术修复。但是,其对象大部分是急性期、3~6周内手术的患者。不过,最近提示对急性期半数以上死亡的这种并发症施行急性期手术可能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目前正在对陷入心源性休克的病例早期施行紧急手术。此时需要早期的正确诊断,但急性期的病例血液动力学不稳定,预测会急剧恶化,故尽可能用非创伤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按其侵犯部位分为直肠炎型、左半结肠炎型与全结肠炎型。按病情分为轻症,中度与重症。手术治疗的对象主要是全结肠型重症患者。多数患者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给以皮质激素治疗而延缀手术时间对患者的预后有明显影响。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术后死亡率非常高,Goligher 提出早期手术可降低术后死亡率,肠穿孔的比率可从32.5%降至11.0%。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紧急手术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择期手术,日本报告择期手术的死亡率仅6%,而紧急手术的死亡率高达35.6%。努力改善全身状况,选择安全时间进行手术,可降低手术死亡率。从此观点来看动脉注射疗法是可以试行的,其治疗效果优于Treulove 氏提出的5天强化静脉注射疗法。从病情的研究证实,有可能成  相似文献   

13.
急性无石胆囊炎,1984年 Duncan 首先报道,1947年 Glenn 论述了本病的特殊性,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日本、1963年伊藤报告以来,迄今报告约70例。本病多发生在开腹术后,但其他如胸部与四肢的手术、外伤、灼伤后也能见到。手术与受伤后,大多比较早期发病,经过急速而且严重为其特征。手术后病例,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往往有困难,成为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还有,一般的胆囊炎无石病例占5~10%,相反,术后或外伤后的急性胆囊炎无石病例高达16.6~53.1%。有报告说外伤后高达86.7%。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10例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预后进行了5~10年的长期追踪观察。这些病例使用的药物有:类固醇、蛋白同化激素、男性激素、6MP,硫唑嘌呤、环磷酰胺、凝血酸、合成ACTH、长春新硷等。长春新硷可使血小板增加,但为一过性,不能持久。合成ACTH可使血小板增加,有的女性病例有治愈的趋势,有的病例经数年可治愈。故作者认为,本病不一定需急诊摘脾治疗。  相似文献   

15.
最近,有实验表明输血可促使移植肿瘤增殖;临床亦有输血使癌症患者术后复发死亡率上升的报告。作者以1976~1980年231例(除去不能切除病例,非治愈的切除病例,手术死亡病例)胃癌手术病例为对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把病例按期分类,Ⅰ期97例,Ⅱ期27例,Ⅲ期63例,Ⅳ期44例,把这些病例各自分为输血组、非输血组,比较研究自术后1~5年的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     
在日本由于大肠癌的发病率较胃癌低,所以与胃癌相比,其早期诊断的普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均落后一步,但自1973年制成“大肠癌规约”以来,随着临床病理学研究的进步和手术术式的改革,使大肠癌的疗效明显提高。本文以产业医科大学第一外科病例为基调,参考有关文献,阐述大肠癌治疗的进展。一、临床资料病例数100例(包括内窥镜息肉切除术),切除91例(切除率94.8%),根治手术73例(根治切除率76%)。姑息切除18例,其原因属S或A因素的5例,H因素的9例,P因素的4例。  相似文献   

17.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自Whipple报告十二指肠乳头癌根治术成功病例以来,已能进行胰头部范围癌根治术。过去,因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远期效果不好,故也有否定该术式的报告。但最近随着手术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而有术后远期生存率也比以前增高的报告。另外,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适应证的胰头癌、乳头癌、下部胆管癌、十二指肠癌,其预后有很大差别。本文就有关决定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预后的因素进行叙述。1.胰头癌据全国统计,胰腺癌切除2102例中,5年存活率为17.4%,即便是胰腺癌中最多的普通型胰管癌,几乎全部病例均可见到淋巴管、血管或神经的浸润,淋巴结转移和后腹膜神经丛浸润发生率尤高,切除病例多数在手术时已为进行性胰腺癌。即使是小胰腺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498例肝癌术后病人调查的结果是(包括手术死亡者)1年生存率为83.1%、3年生存率57.2%、5年生存率40.6%。而且发现生存率有逐年提高之趋势,但可因肝功能状况、肿瘤的大小、手术方法不同而有明显差别。特别是系统的亚区域切除术的生存率好于肝脏部分切除。手术死亡率由1970年的11.5%至1985年降至0.9%。术前进行肝动脉栓塞(TAE)治疗,经对照研究术后2年以内存活率和复发率均未见差异。如果以TAE 治疗的次数为限度时,术前除个别病人外,对于其他病人均行 TAE 治疗,预测对术后生存率有良好的影响,并且,术后疗效多为显著。一般 TAE 治疗一次经一年之后,没有必要再施行 TAE 治疗。手术适应证应根据腹水情况、总胆红素值、  相似文献   

19.
急性阑尾炎是以腹痛为主诉,需要紧急手术治疗疾病中最多的。尤其是小儿因病理进展快,坏疽穿孔发生率高,应及早做出诊断。以前,本病是根据临床症状、腹部体征和检查所见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诊断,但往往使诊断拖延。超声波检查比较方便,无损伤,且可重复,对小儿也容易进行。出于实时显像仪的问世,对急腹症的诊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本文作者就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超声波诊断概述如下:一、诊断仪和检查方法诊断仪使用实时显像仪。这种仪器是只要接触体表就能得到瞬间图像,在紧急时显得更为优越。对哭闹的乳儿也不需要镇静。探头选用对浅部病灶能广泛  相似文献   

20.
呼吸疾病     
一、肺癌化学疗法和G-CSF 在日本,肺癌的死亡率男女均占第二位,尽管随着检查的普及和影像诊断的不断发展,肺癌的死亡率仍为10年前的2倍。难治癌症的增加也是肺癌发生率增加的原因,即使发现,大多数的病例已经不能手术,这是最主要的问题。本科对入院的肺癌患者进行了统计,发现有治愈希望的临床Ⅰ、Ⅱ期的病例,只占全病例的20%。大多数的肺癌患者都进行了抗癌剂多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