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近年来宫颈癌正日益成为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因此如何对宫颈癌病变进行早期筛查和治疗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关注重点之一.文章主要从宫颈癌的病因、好发部位及宫颈病变发展过程、宫颈病变细胞学筛查、DNA定量分析、HPV-DNA检测以及目前宫颈病变诊断及筛查的流程做一个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阴道镜检查及定位活检诊断宫颈病变77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辽宁医学杂志》2009,23(2):109-110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建立有效可行的筛查方案,使早期诊断宫颈病变对防治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镜检查和阴道镜下定位活检资料,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宫颈癌也相应增加。宫颈癌的发病年龄高峰为35~39岁和60~64岁。随着宫颈病变筛查的普及,年轻患者已逐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有报道,从宫颈上皮肉瘤样病变到浸润性宫颈癌的进展时间为10年。绝经后妇女是否需要宫颈病变筛查值得我们思考。现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8年8月绝经后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及病情进展,旨在探讨绝经后宫颈癌筛查的必要性及其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第二位恶性肿瘤,预防宫颈癌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来实现。由于宫颈癌存在一个间隔较长并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早期宫颈病变的治疗效果比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好,因此宫颈癌的筛查方法一宫颈涂片受到人们的关注。细胞学诊断的异常结果中ASCUS(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d significant)最多见,约占筛查人群的5%左右,在山西襄恒和阳城宫颈癌高发区达到15.8%。本文对126例ASCUS病例与组织病理学进行对照,研究ASCUS在筛查宫颈癌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筛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目前宫颈癌筛查有局限性,细胞学检查特异性强,但敏感度差;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查敏感度高,但特异性差。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疾病早期筛查、宫颈病变发展及治疗后复发进展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具有一定应用前景。该文总结了HPV E6/E7 mRNA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研究进展,为临床选择宫颈病变筛查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生命安全。近年,由于宫颈癌的筛查技术的提高,使得宫颈癌成为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癌症,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检出准确率的日益提高,HPV DNA分型检查的日益广泛应用,使得宫颈癌被定义为感染性疾病,是可以阻断其发生的癌症。而宫颈环行电切刀(LEEP)治疗宫颈CIN是清除、阻断宫颈病变发展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属于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对CIN病变的发展历程来看,积极诊断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重要价值。当前临床检测中,主要有宫颈细胞学、组织病理学与阴道镜,将此三种检测技术称为三阶梯技术,该技术是国际上公认的筛查与诊治方面的诊断与治疗手段。以往的宫颈癌筛查目的就是为了早期检出宫颈癌,但是现代的宫颈癌筛查主要目的是在早期检出宫颈癌疾病后进行阻断性治疗,本文就对宫颈上皮内瘤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8.
子宫颈癌前期病变教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秋曦  梁金凤 《中国病案》2010,11(12):59-59,M0002
宫颈癌的生物学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子宫颈癌前期病变的过程。循证医学证明,它是唯一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可以完全治愈的恶性肿瘤。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医学生、低年医师在妇产科检查时,重视对宫颈细胞学的筛查,规范宫颈病变治疗是我们带教老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许秀华 《新疆医学》2013,43(2):99-100
宫颈癌是威胁广大妇女生命和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如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保障妇女健康的关键。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既往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最常用的筛查方法,但常规巴氏涂片中有最高达50%的假阴性率。阴道镜通过直接观察宫颈表面的病变,辅以镜下活检、病理检查诊断宫颈病变,将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王小萼  赵瑾  吕磊  王中凡 《浙江医学》2011,33(9):1370-1371
宫颈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合理干预是防治宫颈癌的重要环节。HPV感染是公认的引起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表明,99.8%的宫颈癌细胞中均可检测到HPVDNA的存在。本研究通过对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HPVDNA检测及两者联合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作用的比较,观察两者联合是否优于单独使用,以期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及降低其病死率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高玉东  王欣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17(12):1147-1149
宫颈癌是女性发病和死亡的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但其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这阶段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及前驱病变的好时机。在前驱病变阶段进行治疗或监测,可降低宫颈浸润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尤其对无症状健康妇女开展以细胞学检查为主要手段的筛查,可使宫颈癌的诊断提前。现就宫颈癌筛查与诊断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但也是目前惟一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能治愈的妇科肿瘤。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环节。阴道镜检查是通过醋酸及碘试验的原理,将宫颈放大10~40倍,观察宫颈表面上皮及血管形态的变化,可以清晰显示宫颈病变部位,是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40年由于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 岁,浸润癌为50~55岁. 1 临床表现 早期宫颈癌常无症状和明显体征,宫颈可光滑或与慢性宫颈炎无区别;宫颈管癌患者,宫颈外观正常亦易漏诊或误诊.病变发展后可出现以下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4.
张霞 《新疆医学》2014,(2):91-93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占据妇科恶性肿瘤第二位,全球每年发病率约45万左右.目前普遍认为宫颈癌发病的病理过程为:HPV感染宫颈基底细胞→低级宫颈上皮内瘤变→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浸润癌.此过程大约需要10年时间[1].运用宫颈癌筛查技术甄别宫颈癌早期与癌前病变患者,并及时开展治疗,治愈率可达90%以上.宫颈癌筛查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秋红 《中外医疗》2011,30(28):74-74
宫颈癌日趋年轻化,发病率增加,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由于宫颈癌存在一个较长,可逆转的Ca前病变期,故宫颈Ca的筛查工作势在必行,以往巴氏涂片在临床应用假阴性率达5%~10%,而肉眼下宫颈活检盲目性大,漏诊率高,电子阴道镜检查为我们提供了早期发现宫颈病变的手段,对可疑病变组织在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可以提高宫颈Ca的早期诊断率。我院自2007年5月对宫颈有可疑病变的患者在阴道镜下进行定位活检,大大提高了宫颈癌的早期检出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筛查     
卢慧 《开卷有益》2023,(5):28-29
<正>一、关于宫颈癌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通过早期筛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原位癌进行早期治疗是提高宫颈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二、宫颈癌的症状宫颈癌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排液等症状。三、与宫颈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宫颈癌主要致病因素为高危型HPV (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嗜上皮病毒)持续感染,其他高危因素还包括:有宫颈癌等疾病相关家族史;性生活过早;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2位,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为13.15万,约占世界新发病例的1/5[1].宫颈癌是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发展到早期癌再到浸润癌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发展过程,一般是10年左右[2],存在着一个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预防宫颈癌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来实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已被流行病学和生物学证明是引起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主要病因.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是一种新型有效的细胞学检查方法.本文就HPV检测和TCT以及阴道镜检查在筛查宫颈病变的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宫颈病变是女性常见的异常,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的恶性肿瘤,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因此早期筛查,防范于未然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液基薄层细胞学的产生给众多妇女带来福音.其标本的收集与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宫颈癌是指发生在连接阴道上段和子宫部位的恶性肿瘤。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宫颈癌的死亡是完全能避免的。关键还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13年7月开展免费宫颈癌筛查,采取宫颈刷和宫颈刮板两种方法取标本作涂片,阳性检出率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诊断对中、晚期宫颈癌筛查的意义。方法: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癌的98例患者分为两组,即早期宫颈癌组及中晚期宫颈癌组。对其宫颈细胞学诊断进行分析,评价其对宫颈癌筛查的价值,宫颈细胞学制片采用液基细胞标本采集及处理,宫颈细胞学诊断采用TBS诊断系统。结果:中、晚期宫颈癌细胞学诊断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明显低于早期宫颈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2.24,P0.01)。结论:宫颈细胞学在筛查中、晚期宫颈癌时,准确率不高,应密切结合临床及时确诊,及时治疗,但对早期宫颈癌检查宫颈细胞学诊断率较高,有明显意义,故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早期宫颈癌及癌前期病变,终止其向晚期宫颈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