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小儿外感发热病例200例,运用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00例外感发热患儿治疗后有效率为95%.结论: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赵东凯  王檀   《中国医学工程》2011,(7):136-136,138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治疗支气管哮喘(胆胃郁热,肺气上逆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病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内服蒿芩清胆汤,对照组应用苏子降气丸,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8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具有较好的清胆利湿,和胃止哮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加减蒿芩清胆汤治疗胆囊炎的疗效观察田止学,赵金环河南淮阳县安岭镇医院(466700)胆囊炎属祖国医院的胁痛范畴,有急,慢性之分,慢性多由急性转化而来,但也有无急性发作者,近年来我们用加减蒿芩清胆汤治疗胆囊炎275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75例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外感发热患者临床治疗当中,小柴胡汤联合蒿芩清胆汤的应用效果,为外感发热患儿有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我门诊收治的外感发热患儿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20例,仅仅服用蒿芩清胆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即进行小柴胡汤联合蒿芩清胆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组药物治疗效果治疗,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对照组患儿退热速度明显比观察组要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感发热患儿门诊治疗过程中,采用小柴胡汤联合蒿芩清胆汤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且可以促进患儿退热,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蒿芩清胆汤对湿热型黄疸退黄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蒿芩清胆汤对湿热型黄疸的退黄作用,并探讨其退黄机理.方法:用CCl4造成小鼠进行急性肝损伤,模拟人体肝细胞性黄疸模型,设正常组、病理组、蒿芩清胆汤大、中、小、剂量治疗组及思美泰治疗组.结果:表明蒿芩清胆汤具有护肝降酶,利胆退黄的作用.结论:蒿芩清胆汤是治疗湿热型黄疸的有效方荆.  相似文献   

6.
蒿芩清胆汤治疗舌红无苔盗汗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蒿芩清胆汤治疗舌红无苔盗汗验案倪世美*关键词蒿芩清胆汤盗汗病机中图分类号R255,R932.91*浙江中医学院(杭州310009)收稿日期1997-03-32盗汗一症,历代多从阴虚立论,现今通行教材亦从此说。但盗汗病机甚为复杂,近20年来有不少学者对...  相似文献   

7.
近2年来,笔者采用蒿芩清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蒿芩清胆汤治疗急腹症中胆胰病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蒿芩清胆汤治疗急腹症胆胰病曾有报道。笔者从其临床表现、病因病量、药效学对其机理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蒿芩清胆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胆囊癌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晚期胆囊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GP方案化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蒿芩清胆汤治疗。治疗后,评价2组近期疗效,并采用卡氏评分评价两组生活质量。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CD3~+、CD4~+、CD8~+及CD14~+等T细胞亚群水平;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各类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P0.05)。治疗后,观察组卡氏评分为(79.5±1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9.2)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及CD14~+等T细胞亚群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胆囊癌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加减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R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口服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49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并口服雷贝拉唑。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79%,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加减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及其化裁方对病毒性肺炎湿热证小鼠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及肺组织流感病毒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时照组、湿热证模型组、蒿芩清胆汤组(剂量为36.92 mg·kg-1·d-1)、化裁1组(剂量为30.39 mg·kg-1·d...  相似文献   

12.
脂肪肝中医论治五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脂肪肝形成的原因及临床症状辨证分型,分别采用连朴饮十五苓散,或蒿芩清胆汤,或龙胆泻肝汤,或二陈汤,或柴胡疏肝散,或复元活血汤等出入化裁,临证收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直肠滴注中药蒿芩清胆汤对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选取100例被确诊患有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经直肠滴注给予中药蒿芩清胆汤;对照组经口服给予西药利巴韦林颗粒。治疗3 d后,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免疫指标及症候积分水平与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痊愈占比18.00%(9/50)、总有效率98.00%(4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2/50)、86.00%(43/50),治疗后第2及第4天观察组症候积分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自然杀伤细胞(NK)有所下降且CD3~+、CD4~+与CD8~+及CD4~+/CD8~+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滴注中药蒿芩清胆汤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有显著疗效,可改善免疫功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徐华忠 《大家健康》2017,(10):27-28
目的:探究不同中药方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经门诊诊断确诊为小儿外感发热的恶儿56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前者给予热逮清颗粒行常规治疗;后者行蒿芩清胆汤+小柴胡汤联合治疗.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疗效的优劣.结果:干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4%)显著高于参照组(71.4%),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联合用于小儿外感发热临床治疗中可获得确切的效果,能够促进惠儿尽快退热,建议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谈蒿芩清胆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蒿芩清胆汤的源流与方证病机。俞根初受仲景与温病学派学术思想的影响,变化小柴胡汤,并合温胆汤化裁而成蒿芩清胆汤,其主治证病机是因邪郁胆经,胆火内炽,经气不运,影响三焦水液运行,以致水湿内停,与少阳相火煎熬,化生湿热痰浊,胆胃不和。  相似文献   

16.
介绍林培政教授临床运用蒿芩清胆汤的经验,并分析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的验案.林培政教授主张临证运用此方时采取辨病、辨证相结合,以证为先,不拘病种,随证加减,用之多验.  相似文献   

17.
介绍温胆汤的源流、方证加减及比较经典的8首类方(二陈汤、涤痰汤、导痰汤、竹茹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十味温胆汤、黄连温胆汤及蒿芩清胆汤),并通过3则病案介绍了温胆汤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魏子孝教授提出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抓主症的中医诊疗思路模式,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实践中,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急则治其标,不拘泥于基本方药,灵活应用蒿芩清胆汤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疗效显著,对临床诊疗有很好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9.
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外感发热48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总结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外感发热48例,病种有上呼吸道感染14例,泌尿系感染12例,肺部感染10例,胆囊炎6例,伤寒3例,恙虫3例等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均属于温病范畴。根据岭南地区气候,地理环境、人群体质等特点。采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结果治愈20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经治疗后4天内退热占44例,初步显示了中西医治疗外感发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提出用温病学理论解释红斑狼疮发热的病因病理,并以此理论指导治疗难治性疾病红斑狼疮发热惠者31例,临床将其分为三种证型为主:暑湿固阻;热毒炽盛;阴虚内热,邪伏阴分等,分别用蒿芩清胆汤、加减犀角地黄汤及青蒿鳖甲汤等加减治疗,获满意疗效。此法为红斑狼疮发热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