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用中药塞鼻法治疗鼻窦炎,屡获捷效。简介于后: 处方:辛荑花15克、白芷、苍耳子各10克,桂枝5克。用法:将上药烘干炕焦,碾末过筛,装瓶备用。每日晚饭后取药末1克,一寸见方双层纱布两块,将药末分包成两个药球,以棉线扎紧,并留线头一寸左右。先塞一个药球于剧侧鼻孔,用另一鼻孔呼吸,一小时后将药球拉出;将另一药球塞入对侧鼻孔。一般五日左右即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采用《浙江中医杂志》于1997年11月号上刊出的文章中所介绍的用仙人掌治疗牛皮癣的方法,治疗该病5例,均取得满意的效果。其法:将仙人掌去刺,切成小块,微火焙黄,研末,再用凡士林调成糊状,然后先用温水清洗患处,涂以药膏。每日上、下午各1次。轻者仅治疗3~5日即痊愈,重者则半个月亦获良效,该方既经济又简便,患者乐于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仙人掌治疗牛皮癣确有良效!264500$山东省乳山市中医院@于洪玉@隋建丽!264500$山东省乳山市中医院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贵刊1989年第一期刊载了《升润法治疗虚症便秘53例》,笔者用此法治疗一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朱××,女,27岁。患便秘8年,大便六~七日一行,曾多次治疗,未能奏效。于1989年5月4日来我院就诊。证见:口干,喜饮,乏力,纳差,时有腹胀,小便可,舌质淡,苔薄,脉细,辨证为气血两虚之证,宜升润并用补气益血之治。用此方药加太子参15克治疗,第二天开始解大便,连续服药20剂后,每日大便一次,且很规律,精神食欲已  相似文献   

4.
《江西中医药》1989年第6期刊登“细辛在哮喘病中的运用体会”一文,着重谈到重用细辛治序风寒喘咳病(慢支炎,肺气忡)疗效显著,而且从剂量上引文指出:“用末剂不可过钱今水煎剂,过钱完全未有问题。”解除长久以来细辛用量的禁锢。笔者经临床验证,重用细辛治疗风寒喘咳病确有良效。如治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4~75岁,喘咳病史2~20年,主症见咳嗽,气喘,痰白色泡沫样,有时背心恶寒,苔白,舌质淡胖,4例不能平卧或夜间阵发  相似文献   

5.
中药塞鼻治疗红眼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眼病急性结膜炎时,主要症状为眼红肿于涩、流眼泪、眼结膜充血、眼分泌物增多甚至出现角膜溃疡。本人祖传常用中药“白茫”一味卷在香橡树叶内(桔树叶也可),塞在鼻腔内12~24小时后,角膜溃疡即消退痊愈。效果比西药抗菌素、激素等眼药水还佳,同时,配合运用三校针,耳尖点针刺出血,或某油灯芯烫炙耳后淋巴结,若能发出“拍”的一声,所起的效果必定很佳。中药塞鼻治疗红眼病@张兰荪$浙江省东阳市红十字会医院!322100  相似文献   

6.
中药超声雾化鼻吸入法治疗慢性鼻窦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9年6月以来.笔者采用纯中药超声雾化鼻吸入法治疗慢性鼻窦炎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男57例,女63例;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者73岁,  相似文献   

7.
儿童鼻窦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我们采用一种儿童易接受、副作用小的中药外用制剂棗鼻渊塞鼻剂来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①以大量粘性或脓性鼻涕、鼻塞甚或张口呼吸、头痛或头昏头胀为主要症状,急性者伴有发热及全身不适;②急性者发病迅速,病程较短,若治疗不彻底或失治则迁延为慢性,病程较长;③上颌窦炎时上颌窦部微肿或压痛,额窦炎时额窦底部可有压痛;④中鼻道或嗅裂粘膜红肿,并有脓性分泌物;⑤X线片示:粘膜增厚,窦腔混浊,或见气液平面。1.2病例选择以诊断标准为依据(无流涕症之鼻窦炎予以…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来,笔者用复方苍耳散塞鼻法治疗副鼻窦炎23例,病程最长者8年,最短者11天;治愈18例,好转3例,无效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方药:苍耳子辛夷各15克白芷10克薄荷3克细辛5克冰片1克。制法:先将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细辛共研细末,过箩,复加冰片拌均研细,装瓶密封备用。取此药粉0.3—0.5克用棉花包好塞于患侧鼻孔中,每日1—2次,10日为一疗程,停3—5日可再用。病例:王某,男,15岁。1976年10月6日来诊。一周前因受凉,恶寒发烧头痛,以前额尤甚,全身不适,鼻塞不通,流黄鼻涕,恶心呕吐,不能进食,曾用中西药治疗无效。检查:前额及两眉间压痛明显,左侧鼻腔弥漫性充血肿胀,有脓性分泌物。X 线拍片示:急性额窦炎。用复方苍耳散塞鼻治疗,三日后鼻腔通畅,流出多量脓性分泌物,头痛减轻,饮食增加。七日后诸症悉除,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9.
鼻窦炎是以鼻流浊涕、鼻塞、嗅觉减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笔者在临床遇到鼻窦炎患者皆用此方治疗,平时见感冒引起的鼻塞者用之亦见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药塞鼻治疗偏头痛1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2003年2月-2005年5月采用中药塞鼻治疗偏头痛1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 1 997年 2月~ 1 999年 1 0月采用中药塞鼻法治疗偏头痛 1 50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50例中 ,男性 61例 ,女性 89例 ,年龄 1 8~ 50岁 ,病程1~ 1 2年。全部患者均经颅多普勒检查 ( TCD)确诊 ,典型偏头痛者 1 5例 ,普通型偏头痛者 81例 ,复合型偏头痛者 54例。其临床表现为头痛呈周期性发作 ,头痛部位在一侧颞额部、眼眶 ,或为双侧交替性头痛 ,疼痛性质多为剧烈跳痛、胀痛、刺痛 ,每次持续数小时或数日 ,伴有恶心、失眠和精神疲乏等。每因情绪波动、劳累、饮酒等因素诱发 ,女性患者多在经期前后发作。治疗方法用羌活…  相似文献   

12.
慢性鼻炎大多缠绵难愈,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笔者于1989年10月~2003年10月用中药棉球塞鼻治疗本病1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裤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浏之。最常见于哺乳期妇女,  相似文献   

14.
中药塞鼻法结合辨证治疗过敏性鼻炎120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几年来采用自拟中药塞鼻法配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过敏性鼻炎12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120例中病程最短者半个月,最长者12年,平均2年。2 辨证分型及治疗主症及局部用药:阵发性鼻痒及连续性喷嚏,流涕(多为清水样鼻涕),鼻塞,或嗅觉障碍,头痛等,局部可见鼻粘膜苍白肿胀。方药;辛夷、白芷、防风、乌梅、五味  相似文献   

15.
《四川中医》1986年第10期发表的褚成炎医师介绍的处方,“南黄府醋饼”包足心涌泉穴治疗小儿滞颐,经笔者试用于临床,治疗三  相似文献   

16.
中药塞鼻治头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十年来,笔者以蒋立基老中医验方“定痛散”塞鼻治疗各种头痛,经临床反复验证,疗效满意,简介如下: 治疗方法:细辛、徐长卿、川芎各9克,蜈蚣、山柰各6克,冰片0.5克。上药分别研细末,装瓶备用。以涤确良或绸布一小块,包药末少许,塞入鼻孔中,左右交替塞用,每日更换1~2次。偏头痛者左塞右,或右塞左。上药用完为一疗程,间隔3~5日再进行第二疗程。  相似文献   

17.
常宏艳 《四川中医》2002,20(7):69-70
目的:观察用血竭,白芨、三七等中药棉条填塞治疗92例鼻中隔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血竭、白芨、三七等中药制成药棉条贴敷于鼻中隔糜烂处,再填塞固定,6小时取出,隔日1次,6次为一个疗程。结果:一个疗程半年随方有效率为79%,结论:用血竭、白芨、三七等中药塞鼻治疗鼻中隔糜烂,材料简易,操作方便,痛苦小,疗效好,无并发症,实为治疗鼻中隔糜烂的有效之法。  相似文献   

18.
中药塞鼻治疗中枢性面瘫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于近年采用中药塞鼻治疗中枢性面瘫 5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0例中男性 37例 ,女性 13例 ;年龄 4 6~ 76岁 ;病程 1周~ 6个月。全部患者均经本院神经内科及经颅多普勒或头颅 CT检查确诊为中枢性面瘫。临床表现为病损对侧眼眶以下的面肌瘫痪 ,大多伴有面瘫同侧的肢体偏瘫 ,无味觉和涎液分泌障碍。本组观察病例均为脑血管病变所致 ,由大脑肿瘤所致面瘫已排除。治疗方法守宫 (壁虎 ) 10 g、川芎 15g、冰片 0 .5g。上药共研细末 ,用时取药粉 1g,以纱布包裹塞入患侧鼻腔 ,每日 2次 ,每次 1~ 2小时 ,1周为 1疗程 ,…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们采用中药塞鼻治疗中枢性面瘫6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68例中男性46例,女性22例;年龄42~78岁;病程1周~6个月。全部患者均经神经内科及头颅CT检查确诊为中枢性面瘫。临床表现为病损对侧眼眶以下的面肌瘫痪,大多伴有面瘫同侧的肢体偏瘫,无味觉和涎液分泌障碍。  相似文献   

20.
笔者常用药物塞鼻法治疗乳痈,取效简捷,现介绍于下:药物组成及用法;取生半夏半粒、白芥子5粒、王不留行15粒、生姜少许,捣烂。用两层纱布包成椭圆形,塞入患乳对侧鼻孔,每天一次,每次2~3小时。一般1天内症状减轻,3~5天可愈。若两侧乳房同病,则双侧鼻孔转换塞之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