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观察了小鼠接种高分泌IL-4的黑色素瘤细胞后腹腔内巨噬细胞功能的变化,荷瘤小鼠腹腔内巨噬细胞杀伤性在荷瘤后第4天及第12天出现两个高峰,荷瘤后第15天小鼠腹腔内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MHCⅡ类抗原的表达增强,抗原提呈能力增高,荷瘤后第4天及第12天腹腔内巨噬细胞经诱导的IL-1水平出现两个高峰,经诱导的TNF水平变化不明显,此实验结果表明,高分泌IL-4的黑色素瘤细胞体内生长受抑制的原因之一是IL-  相似文献   

2.
IL—3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IL-3基因转染的B16小鼠黑素瘤细胞株(B16-IL-3),发现其体内的致瘤性和肺转移能力明显下降,对其免疫机理作一探讨,结果发现接种B16-IL-3细胞的小鼠脾细胞体所诱生的LAK活性和CTL活性显著升高,外周血和脾细胞的CD4/CD8比值都有所升高,此外,在裸鼠体内,B16-IL-3细胞的致瘤性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果表明IL-3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能诱导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观察了小鼠接种高分泌IL-4的黑色素瘤细胞后腹腔内巨噬细胞功能的变化。荷瘤小鼠腹腔内巨噬细胞杀伤性在荷瘤后第4天及第12天出现两个高峰;荷瘤后第15天小鼠腹腔内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MHCⅡ类抗原的表达增强,抗原提呈能力增高;荷瘤后第4天及第12天腹腔内巨噬细胞经诱导的IL-1水平出现两个高峰,经诱导的TNF水平变化不明显。此实验结果表明,高分泌IL-4的黑色素瘤细胞体内生长受抑制的原因之一是IL-4基因的导入及IL-4的分泌使体内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增强及杀伤活性的显著提高,因而使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得以增强。  相似文献   

4.
IL-3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IL-3基因转染的B16小鼠黑素瘤细胞株(B16-IL-3),发现其体内的致瘤性和肺转移能力明显下降。对其免疫机理作一探讨。结果发现接种B16-IL-3细胞的小鼠脾细胞体外所诱生的LAK活性和CTL活性显著升高,外周血和脾细胞的CD4 ̄+/CD8 ̄+比值都有所升高;此外,在裸鼠体内,B16-IL-3细胞的致瘤性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果表明IL-3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能诱导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参与机体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小鼠接种高分泌IL-4的黑色素瘤细胞后体内免疫效应细胞(包括CTL、NK细胞及LAK细胞)抗肿瘤活性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包括IL-2、IFN-r、TNF及GM-CSF)水平的变化,荷瘤后第15天小鼠脾细胞NK活性及经诱导后的LAK活性有所降低,而经诱导后的CTL杀伤活性显著升高,荷瘤小鼠腹腔内巨噬细胞杀伤活性及其分泌的IL-1水平也明显升高;在荷瘤后第4天及第12天出现两个高峰,实验结果表明,高分泌IL-4的黑色素瘤细胞体内生长受抑制是因为IL-4基因的导入及IL-4的分泌使体内CTL及巨噬细胞杀伤活性提高,因而使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得以增强。  相似文献   

6.
对狼疮倾向NZB/WF1小鼠在4月龄时腹腔注射抗鼠IL-1α、抗IL-6单抗,每日1次10μg×3d,后每月1次×3次,11月龄活杀,发现这样的剂量不能完全防治狼疮性肾炎,但可减轻蛋白尿,明显降低血清IL-1α水平,抑制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α。对IL-6和TNF-α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N—CWS激活小鼠巨噬细胞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CWS在线只鼠体内100-200μg可明显抑制B16黑色素瘤细胞在C57BL/6小鼠体内的生长。N-CWS腹腔给药后3天可明显增强小鼠脾脏自然钉伤细胞(NK)和腹腔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认为N-CWS的抑制B16黑色素瘤作用与其激活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有关。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当有IFN-γ存在的条件下,N-CWS对小鼠腹腔Mψ释放NO及TNF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认为这一作用与N-CWS激活小鼠腹腔M  相似文献   

8.
曾发现转染IL—3基因的黑色素瘤细胞(B16—IL—3)体内致瘤性下降,肿瘤组织有包括巨噬细胞在内的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进而研究了C57BL/6小鼠在皮下接种B16—IL—3细胞后,腹腔巨噬细胞数目和功能的变化。在接种B16-IL-3细胞后第4天,腹腔巨噬细胞的数目就升高1倍,接种后第10~15天升高5~6倍。而且体外无需LPS的刺激,腹腔巨噬细胞就能分泌一定水平的细胞因子IL—1、IL—6和TNF,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体外经LPS刺激后,其分泌水平和杀伤活性继续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腹腔巨噬细胞MHC二类抗原Ia的表达也明显增强。提示B16—IL—3细胞分泌的IL—3有效地激活了体内的巨噬细胞,这可能是B16—IL—3细胞体内致瘤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观察柯萨奇B3(CoxB3)病毒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Mo/Mφ)的感染,及诱导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产生。发现CoxB3能够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并释放感染性病毒颗粒;一定感染量病毒的感染,对Mo/Mφ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CoxB3的感染均可明显诱导Mo/Mφ释放单核因子,在受染的Mo/Mφ培养上清液中及CoxB3感染急性期小鼠血浆和心肌匀浆液中均可测到IL-6和TNF浓度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在完成IL-2基因转染瘤苗的基础上,探索了重组IFN-γ对其效果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IL-2基因转染使B16细胞成瘤性显著降低;小鼠经IL-2基因修饰的B16细胞免疫后,对接种的亲代B16细胞有保护作用;IL-2基因转染的B16细胞对接种亲代B16细胞的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与重组IFN-γ联合应用后,治疗作用加强。上述结果表明,佐以合适的重组细胞因子,有可能提高单基因转染瘤苗的作用,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脾内途径GM—CSF基因疗法增强巨噬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该脾内途径的GM-CSF基因疗法对化疗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化疗小鼠脾内移植GM-CSF-FLC后d7,巨噬细胞数目升高1.5倍,移植后d14升高6 ̄8倍;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抗原提呈功能及肿瘤杀伤活性在治疗后d14明显增强,同时发现巨噬细胞MHCⅡ类抗原(Ia)表达水平以及IL-1、TNF和NO分泌水平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这些分子变化可能是上述巨噬细胞功能活性增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两种具有协同作用的细胞因子共转染的瘤苗是否具有更好的抗肿瘤作用,我们将TNF-α基因和IL-2基因转染B16黑色素瘤细胞,获得同时分泌IL-2和TNF的B16细胞克隆株(命名为B16-IL-2+-TNF-α+细胞),并观察了其体内致瘤性和瘤苗效果。结果发现,B16-IL-2+-TNF-α+细胞的体内致瘤性显著低于TNF-α基因或IL-2基因单独转染的B16细胞;而且,事先接种B16-IL-2+-TNF-α+细胞的小鼠能抵抗再接种的野生型肿瘤细胞的生长,表明其具有更佳的瘤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RT-PCR技术从LPS刺激后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扩增小鼠IL-6cDNA,并克隆构建pGEM-3Zf(+)IL-6质粒,继将小鼠所得cDNA克隆到pVL1392载体上,利用杆状病毒AcNPV表达系统在Sf9中进行瞬间表达,用IL-6依赖细胞株MH60·BSF2检测其表达活性,结果表明,感染后48h后就具有明显IL-6表达,由此可见,利用该系统可成功地表达小鼠IL-6基因。  相似文献   

14.
采用IL-6依赖性细胞株B9.9增殖反应MTT法测定了17例同种肾移植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中IL-6水平。结果表明,患者术前血清中IL-6水平均较低,术后两天,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术后无排斥征象、移植肾功能稳定者,血清中IL-6水平逐渐下降,3周时基本下降至正常水平。而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血清中IL-6水平急剧升高。可见检测血清中IL-6水平变化可作为一项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探讨IL-3体外促进脐血细胞增殖分化的效应。方法:连续2次Ficoll-Hypaque分离,初步纯化脐血造血细胞,将其单个核细胞接种于经γ射线预处理的成人骨髓基质细胞层上,加入适量IL-3,并设不加IL-3的对照组,持续培养6w,定期检测非粘附细胞和集落形成细胞(CFC)。结果:IL-3组3-6w非粘附细胞数和CFC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对照组的2.7-4.5倍和1.6-2.3倍。结论:I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IL-6能否诱导M1小鼠急性髓样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判断有无凋亡发生:RT-PCR及狭缝杂交分析bcl-2家族成员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IL-6诱导M1细胞向巨噬细胞方向分化后,M1细胞发生凋亡;bcl-2,bcl-XL在IL-6诱导下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结论IL-6诱导Bcl-2/Bax比例改变,使M1细胞分化后凋亡。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肿瘤微环境中IL-2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应,用转基因方法,将携带mIL-2cDNA基因的牛乳头瘤病毒载体(BCMG)转染小鼠B16瘤细胞,获稳定持久分泌mIL-2的B16细胞株(mIL-2+B16)。动物实验结果显示:mIL-2+B16细胞的致瘤性明显下降,但体外生长率与其亲代B16细胞相比较无区别。用mIL-2+B16细胞诱导的小鼠腹腔渗出细胞(PEC)对YAC-1靶细胞和B16靶细胞的体外杀伤能力比对照组PEC(B16诱导的PEC)高一倍以上(P<0.01)。表明提高微环境中的IL-2水平能提高抗肿瘤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2(IL-2)等三种淋巴因子分别在含有甲型肝炎病毒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中表达后,对病毒毒力及免疫效果的影响。使用Balb/C小鼠和家兔进行免疫的初步结果显示,表达IL-6的重组痘苗病毒免疫后特异性抗体反应明显增强,痘苗病毒抗体及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阳转小鼠数量分别由对照的3/10和1/10提高到8/10和7/10,痘苗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滴度也明显升高。家兔初次免疫痘苗病毒后,抗体平均滴度比对照病毒组提高约6倍,并能促使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阳转。而IL-2和MIF重组痘苗病毒免疫后,特异性抗体反应升高不明显。重组痘苗病毒毒力变化结果显示,兔皮内接种IL-2和MIF均显示了一定的减毒能力,二者的重组痘苗病毒毒力均比单纯TK病毒下降接近1个对数,而表达IL-6的重组痘苗病毒的毒力与单纯TK病毒对照无差别。  相似文献   

19.
以大剂量化疗后给予同基因骨髓移植(BMT)的荷瘤小鼠为实验模型,动态观察了联合应用IL-2基因疗法和IL-3基因疗法配合BMT对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应用基因疗法能显著提高BMT治疗后荷瘤小鼠脾细胞诱导的CTL杀伤活性、腹腔巨噬细胞杀伤活性及其所分泌的IL-1、TNF水平,但是对荷瘤小鼠脾脏分泌IFN-γ无协同诱导效应。提示联合应用IL-2基因疗法和IL-3基因疗法通过显著地协同促进机体某些免疫功能恢复而增强BMT后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大剂量化疗后基因骨髓移植(BMT)的荷瘤小鼠为实验模型。动态观察了联合应用IL-2基因疗法和IL-3基因疗法配合BMT对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应用基因疗法能显著提高BMT治疗后葆瘤小鼠脾细胞诱导的CTL杀伤活性、腹腔巨噬细胞杀伤活性及其所分泌的IL-1、TNF水平,但是对荷瘤小鼠脾脏分泌INF_γ无协同诱导效应。提示联合应用IL-2基因疗法和IL-3基因疗法通过显著地协同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