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本文对相僦株及其在AIDS、流感、丙型肝炎、乙型肝炎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运用相似理论理好地理解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进化状态,更好地了解病毒性疾病的复杂性与转归,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外发现许多非典型乙型肝炎病例,他们缺乏HBV血清学标志,研究分析表明这样的病人感染的是一些HBV变异株,有的S基因或C基因或X基因发生突变,有的则可能多个基因区域存在突变,而且突变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给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治疗提出了新的问题。最突出的是漏检,HBV变异株缺乏常规血清学标志;其次是疫苗免疫失败,由HBsAg主蛋白组成的疫苗是有效的。但对变异株的作用较差或不起作用。HB  相似文献   

4.
肾综合征出血热山东分离株鲁宁-84刘株的分子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山东分离株鲁宁—84刘株的分子特征。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鲁宁—84刘株M和S片段全基因,克隆于T载体,纯化后测定序列,应用DNA STAR软件比较分析。结果 鲁宁—84刘株(JNL株)的M片段的全基因序列共3615个核苷酸,编码1135个氨基酸,S片段的全基因序列共1698个核苷酸,编码429个氨基酸,为HTN型毒株。JNL株与HTN型毒株M和S全基因序列差异分别高达20.0%-20.6%和15.5%-16.0%,基于核苷酸序列的种系发生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到,鲁宁—84刘株不同于国内外其他的分离株,处于独立的分支。结论 山东地区鲁宁—84刘株流行株是与国内外HTN型毒株不同的新的HTN亚型病毒。  相似文献   

5.
流感嗜血杆菌患儿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流感嗜血杆菌在儿童中常引起呼吸道感染 ,也可侵入血液继发脑膜炎等多种感染性疾病。 70年代中、后期 ,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逐渐上升 ,如今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杆菌已遍及全球 ,但不同地区的耐药率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解本地区流感嗜血杆菌的抗生素耐药情况 ,对我院细菌室鉴定的139株流感嗜血杆菌临床株进行体外抗生素敏感性分析。材料和方法菌株来源 :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2年 3月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 139株流感嗜血杆菌。试剂 :嗜血杆菌专用巧克力培养基、api NH鉴定卡、Cefinase纸片均为法国bioM啨riex…  相似文献   

6.
本用磁性分离法直接从蚊虫组织中提取mRNA.用地高辛标记的p450 CYP4基因片断为探针与mRNA杂交.检测致倦库蚊溴氰菊酯抗性株和敏感株生活史各期中CYP4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两株的生活史各期中CYP4基因的表达量以幼虫为最高,蛹期最低,而抗性株与敏感株间同期的CYP4基因表达量未见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人鼻咽癌上皮细胞株HNE—2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
小鼠胸腺上皮细胞株的建立及其鉴定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相似文献   

9.
三氧化二砷诱导肺癌上皮细胞株凋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碘化丙啶和FITC-TUNEL标记法,经流式细胞认错和透射电镜观察As2O3对肺癌A549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和形态学变化。结果发现1及2.5μmol/L As2O3对肺癌A549细胞株24h的凋亡诱导率为22.80%及30.15%,48h的凋亡诱导率为41.75%及60.04%,72h的凋亡诱导率为56.38%及73.30%,均分别高于相应时间点的5-FU的作用;透射电镜下见细胞体积缩小,核膜完整,核染色质聚集于核膜边缘的典型凋亡细胞。结果表明,As2O3能够诱导肺癌A549细胞株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机体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在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体内存在针对多种HBV抗原的CTL反应,但是HBV仍能持续感染,其原因在于HBV基因易于突变,引起CTL所针对的靶位抗原改变,进而逃避机体细胞免疫杀伤作用。本文就HBV突变株逃避细胞免疫攻击的可能机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在体外培养细胞中,分泌单克隆抗体类型转换的突变细胞株的产生的频率极低。通过抗体依赖的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性方法溶解杂交瘤细胞来富集分泌IgG的转换突变细胞。经过2次细胞溶解后可使突变细胞的频率增加900倍,使下一步的亚克隆易于进行。然后利用同株选择法和酶联免疫斑点测定(ELISPOT)分离和鉴定IgG分泌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测定可检测单个抗体分泌细胞,大大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大多数情况,筛选出的杂交瘤细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SARS流行株M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测定广东省不同流行时期13份SARS病毒(SARS CoV)标本的M基因序列,通过分析该基因序列的变异情况,初步了解广东省SARS病毒在流行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变异。方法:提取病毒RNA,用M基因特异引物进行RT-PCR,将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定核苷酸序列。结果:13份标本M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很高,为99.7%~100%,M基因核苷酸序列只在2个位点(80和203位)发生变异,1株80位点的变化引起编码的氨基酸从苯丙氨酸(F)变为半胱氨酸(C),3株203位变化为无义突变。结论:M基因核苷酸序列变异不大,初期和后期M基因核苷酸序列与流行高峰期的毒株相差1个碱基,但氨基酸序列相同;从香港感染病人分离的1株病毒M基因与广东本地感染分离株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变形链球菌 (简称变链菌 )是主要的致龋菌 ,耐酸性是其关键的毒力因子 ,但对其基因调控机制并未明了。本实验欲用转座子Tn917随机诱变变链菌野生株UA15 9,筛选耐酸性变异的突变株 ,以便于找到一个与耐酸性相关的调控基因。本实验所用转座子Tn917的载体为pTV1 OK ,试验流程如下 :将pTV1 OK转化入变链菌野生株UA15 9中 ,转化子在含红霉素和卡那霉素的THYE液体培养基中 2 8℃培养 4 8h后 ,饱和菌液 1∶10 0或 1∶2 0 0稀释于新鲜预热的THYE培养基中 ,4 2℃水浴中培养过夜后 ,含质粒的转化子有 3种转归 :(1)质粒丢失而未发生转座 ,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实验小鼠脑内包囊的时空分布特点,为探讨弓形虫感染引起的情志和行为改变提供病理基础。方法弓形虫PRU株经口感染小鼠,经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在显微镜下计算前额、海马、丘脑、小脑和杏仁核部位的包囊个数,然后随机选取上述部位的5个视野拍照,计算包囊的平均密度,并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脑组织包囊密度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弓形虫感染30和90d时,HE染色和免疫组化后显微镜观察发现,小鼠不同位置弓形虫包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丘脑的包囊密度最大,其次是前额皮质、海马、杏仁核,小脑的包囊密度最小。丘脑的包囊密度显著高于其他4个脑区(P〈0.01),小脑的包囊密度显著低于其它4个部位(P〈0.01),而前额皮质、海马和杏仁核所含的包囊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弓形虫感染1个月时,杏仁核包囊密度明显低于感染3个月(F=18.314,P〈0.001),但是小脑的包囊密度高于感染3个月(F=18.314,P〈0.001)。结论弓形虫包囊在慢性感染小鼠不同脑组织内的分布具有时空特异性,这可能是其临床表现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汉坦病毒Z10株M片段全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测定我国疫苗株Z10的M片段全基因序列,了解其分子基础,并分析其它其它汉坦病毒株的遗传学差异。方法 从Z10株病毒感染的细胞提取总RNA,将逆转录PCR扩增的产物纯化后克隆于T载体并进行序列测定,应用DNASTAR软件分析比较。结果Z10株M片段的全基因序列共3615个核苷酸,四种核苷酸的比例分别为A30.15%,T29.41%,G21.72%,C18.73%。以第二种读码方式推导出其最大  相似文献   

16.
汉坦病毒 (Hantavirus ,H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 ,其基因组是一个单链含大(L)、中 (M)和小 (S) 3个基因片段的负链RNA。编码的结构蛋白分别为L蛋白(即依赖RNA的RNA多聚酶 )、外膜糖蛋白G1和G2以及核壳蛋白。84FLi株系由杨为松等人于 1984年从胎儿脏器中分离 ,属Ⅰ型病毒 (汉滩病毒 )。 84FLi具有适应性好、繁殖力强、免疫原性好等优点 ,可用于研制疫苗。测定该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将有助于了解其分子基础 ,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以及致病机理。本文克隆和测定了 84FLi株的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霍乱弧菌抗菌抗毒口服活疫苗候选株,并在家兔模型中评价它们的免疫原性及主动保护力.方法 应用染色体-质粒致死平衡系统,在无毒的霍乱弧菌中表达霍乱毒素基因,继而在家兔模型中进行免疫原性的比较.结果 构建的分别含有突变无毒的ctx*和ct-B基因的IEM104和IEM105菌株免疫家兔后,刺激机体产生抗菌与抗毒抗体,前者的特异性抗体滴度较后者高,家兔主动保护试验中对纯霍乱毒素(CT)攻击保护前者也高于后者.结论 构建的霍乱疫苗候选株IEM104和IEM105在家兔模型中均能产生较好的抗菌与抗毒免疫,IEM104对家兔的免疫原性和主动保护力略高于IEM105.  相似文献   

18.
西非地区不断出现登革2型病毒森林株感染病例,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当地人群、蚊媒和丛林红猴体内均检测到登革病毒森林株或其抗体.当地一种在森林和乡村广泛分布具义伊蚊对登革病毒高度易感,可能是造成森林株跨种传播的关键宿主.该森林株在人体感染模型如人树突状细胞和肝癌移植小鼠中可有效增殖,与引起广泛流行的登革病毒株一致.这些发现卓显出西非登革2型病毒森林株跨种传播的可能性,及其感染人类引起广泛流行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9.
20.
从抗-HEV阴性的戊型肝炎病人血清中检测到1株HEV变异株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genotypes of hepatitis E viruses isolated from hepatitis E patients with negative anti-HEV. Methods Acute-phase sera of 22 hepatitis patients with negative anti-HAV IgM, HBsAg, anti-HBc IgM, anti-HCV and anti-HEV were detected for HEV RNA using a RT-nPCR based on a set of degenerate primers derived from open reading frame 2 of HEV. The positive PCR products were directly sequenced. Results Among 22 acute hepatitis patients, 9(40.9%) were HEV RNA positive. Six PCR products of 9 sera were directly sequenced. Five of them shared the same subtype with HEV Chinese strain (L25595), with the nucleotide identity of 98.0% and the amino acid identity of 99.0%. The remainder, designated HEV LZ-105, was a variant of HEV. The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homology of HEV LZ-105 with HEV(China),HEV(Burma),HEV(Mexico),and the newly identified HEV US-1 and swine HEV was 77.4%,78.1%,74.3%,77.4%,77.1% and 91.0%,91.0%,89.0%,93.0%,93.0%,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 variant of HEV was isolated from a hepatitis E patient with negative anti-H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