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敏  马玉英 《嘉兴医学》2000,16(3):174-175
目的:探讨防止血透管路传播乙肝病毒的方法。方法:清洗后复用管路内灌洗0.5%过氧乙酸后,再将管路放置在密闭的甲醛熏蒸箱内作熏蒸消毒,检测血透管路内外HBsAg。结果:血透管路内外未检测到HBsAg。结论:采用上述消毒方法,血透管路达到无菌、无病毒。  相似文献   

2.
血透中心回收桶在透析过程中起着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透析前冲洗消毒管路时 ,它起到盛废弃的消毒液及生理盐水的作用 ;二是透析结束后盛放用过的管路透析器至复用间的作用 ,现全国各大透析中心均采用此种方法 ,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此方法存在许多缺点 ,长期血透的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弱 ,免疫功能减退以及输血等原因常易感染各种疾病 ,特别是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在血透患者中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 7倍 ,由于回收桶不能做到每人一个 ,常被管路中残存的血液污染 ,桶不易做到浸泡消毒且消毒效果差 ,在血透患者中起到交叉感染媒介的作用。因此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复用透析膜和管路对戊二醛的吸附。证实血透患者上机前静脉端管路流出液体中微量戊二醛的来源。为进一步清除进入体内的微量戊二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甲醇对复用透析膜及管路进行萃取。萃取液20ml.与二硝基苯肼柱前衍生化3小时.过滤。进样20μl。色谱条件:色谱柱:C18柱;柱温:29℃;流动相:乙腈/磷酸(60/40):流速:lml/min;检测流长:365nm。结果:复用透析膜及管路吸附戊二醛的浓度分别在6.88~14.53和30.76~54.80μg/ml之间。结论:本研究证实复用透析膜和管路都能吸附戊二醛。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4年1月开始使用0.05%过氧乙酸溶液消毒复用透析器材3686例次,效果良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方法:用不<12%的过氧乙酸溶液42ml,加软水9958ml制成。然后把使用的透析器和管路先用双氧水泛血,软水冲洗后灌入1.5%NaoH溶液放置12h,接复用机用软水冲洗30min,再灌入0.05%过氧乙酸溶液,放入福尔马林消毒柜表面消毒后,室温下存放备用。每个透析器平均复用7次。使用时将透析器及管路内过氧乙酸排空,上机用2200ml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及管路,泵速要求SOOml/min。冲洗完毕即可穿刺脱血进行透析c我们用此方法消毒后,定期对…  相似文献   

5.
热源反应多数是由于重复使用透析器和管路受内毒素污染及被污染的透析液所致。常表现为寒颤、发热、恶心呕吐、肌痛、痉挛和低血压。我院血透室重视复用透析器及管路的消毒冲洗工作,对血仿膜透析器复用5次,管路复用10次,结果无1例出现热源反应,报告如下。1 方法11 每次透析结束后先用软水冲洗管路及透析器;若透析器有残留血迹再用3%双氧水溶液将血凝块冲洗干净。透析器用01%过氧乙酸灌满;管路用1%氢氧化钠溶液灌满,放置在密闭的250mg/L健之素消毒液桶内12小时。12 软水压力1~1.5MPa冲洗透…  相似文献   

6.
复用方法的改进中日友好医院血透室陆文进甲醛消毒法作为传统的透析器复用方法之一,已经沿用了几十年。此法使用的化学试剂分别为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和甲醛,使用试剂种类较多、劳动强度大和它的不安全性,使我们下决心用新的透析复用方法来替代它。经过对灭菌、去纤维蛋...  相似文献   

7.
过氧乙酸对血液透析管路及透析器消毒效果的实验研究济南军区总医院邵玉萍,孟建中复用血液透析器及管道的消毒方法直接关系到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率的高低。以往国内普遍采用辐尔马林为复用消毒剂,虽对细菌消毒作用可靠,但对肝炎病毒杀灭作用欠佳,且不易冲洗彻底,可致...  相似文献   

8.
双氧水降低复用透析膜吸附戊二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利用双氧水对复用透析膜吸附戊二醛的清除,以减少进入血透患者体内戊二醛的量.方法 分常规戊二醛消毒组和用双氧水处理的戊二醛清除组,用甲醇对复用透析膜进行提取,提取液20ml ,与二硝基苯肼柱前衍生化3h,过滤,进样20μl.色谱条件:色谱柱:C18柱;柱温:29℃;流动相:乙腈2磷酸(60/4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65nm.结果 复用透析透器常规组吸附戊二醛的浓度为11.38,而清除组浓度为0.576.结论 双氧水能够明显降低复用透析膜及管路吸附戊二醛的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复用透析膜和管路对戊二醛的吸附 ,证实血透患者上机前静脉端管路流出液体中微量戊二醛的来源 ,为进一步清除进入体内的微量戊二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甲醇对复用透析膜及管路进行淬取 ,淬取液 2 0 ml,与二硝基苯肼柱前衍生化 3小时 ,过滤 ,进样 2 0μl。色谱条件 :色谱柱 :C1 8柱 ;柱温 :2 9℃ ;流动相 :乙腈 /磷酸 (6 0 /40 ) :流速 :1 ml/min;检测流长 :36 5 nm。结果 :复用透析膜及管路吸附戊二醛的浓度分别在 6 .88~ 1 4.5 3和 30 .76~ 5 4.80 μg/ml之间。结果 :本研究证实复用透析膜和管路都能吸附戊二醛复用透析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用过氧乙酸消毒的复用透析器及管路在室温及低温 ( 4~ 1 0℃ )下有效保存时间。方法 :随机选 3 0套用 0 .3 5 %的过氧乙酸消毒的复用透析器及管路在室温下保放 ,1~ 5天后分别作有效浓度测试 ;随机选 3 0套用0 .3 5 %的过氧乙酸消毒的复用透析器及管路在低温 ( 4~ 1 0℃ )下存放 ,1~ 8天后分别作过氧乙酸有效浓度测试。结果 :经 0 .3 5 %过氧乙酸消毒灭菌的透析器及管路在室温及低温下存放 ,其有效浓度的持续时间有较大的差异。结论 :因过氧在低温下分解较慢 ,随着温度的升高 ,其氧化分解速度加快 ,灭菌性能随之下降 ,因此 ,经…  相似文献   

11.
双氧水降低复用透析管路吸附戊二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先期已经证实复用透析管路吸附微量戊二醛,进一步研究利用双氧水对复用透析管路吸附戊二醛的清除,以减少进入血透患者体内戊二醛的量。方法分常规戊二醛消毒组和用双氧水处理的戊二醛清除组,用甲醇对复用透析管路进行提取,提取液20ml,与二硝基苯肼柱前衍生化3h,过滤,进样20μl。色谱条件:色谱柱:C18柱;柱温:29℃;流动相:乙腈2磷酸(60/4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65nm。结果复用透析器常规组吸附戊二醛的浓度为1.55mg.ml-1,而清除组浓度为0.00029mg.ml-1。结论双氧水能够明显降低复用透析膜及管路吸附戊二醛的浓度。  相似文献   

12.
复用导致热原反应和菌血症是透析器复用的最大弊端之一。因 1999年 3月受水源污染影响 ,我院及临近医院血透中心同时发生大量热原反应 ,于 1999年 5月停用软化水 ,改用反渗水复用透析器及管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方法1.1 反渗水来源 :将原有瑞典金宝 CWP6 1型反渗机增加一个反渗膜 ,扩容为 CWP6 2型 ,由反渗机出端设分支供应复用机 ,冲洗压力调在 1kg/ cm2 ,出水电导率为 5 μs/ cm。1.2 复用消毒处理 :德国进口血仿膜透析器复用 2次~ 8次 ,常规冲洗 :正冲——反冲——反超。仍有残血的透析器注入3%双氧水作用 15 m in;仍有残余蛋…  相似文献   

13.
丁丽  尹莲蓉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7):300-300,302
目的:研究福利机构婴儿室艾叶熏蒸消毒的最佳剂量。方法:在福利机构婴儿室采用艾叶熏蒸进行室内空气消毒。检测空气中细菌含量,从而比较艾叶熏蒸的不同剂量的灭菌效果。结果:12m。婴儿室分别用500g艾叶组和750g艾叶组艾叶熏蒸后空气细菌含量减少无显著性差异(P〉0.05),500g艾叶组熏蒸后比250g艾叶组空气细菌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2m。福利机构婴儿室艾叶熏蒸消毒的较佳剂量为500g纯艾叶。  相似文献   

14.
冯岩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147-148
目的:探讨采用等离子灭菌法对腹腔镜器械消毒的综合效果,为腹腔镜器械消毒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等离子消毒法及戊二醛熏蒸法分别对手术使用后腹腔镜器械消毒,对比两种消毒方法消毒时间、灭菌效果、器械损伤程度。结果:两种消毒方法器械消毒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异。等离子消毒灭菌时间短于戊二醛熏蒸法,等离子消毒器械损伤率低于戊二醛熏蒸法。结论:等离子消毒腹腔镜器械能够满足器械消毒要求,并且有利于器械保护、缩短器械维护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赣南地区血透室院内感染现状,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保障透析的安全.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赣南地区15个县医院和4个市级医院的血透室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消毒隔离程序、反渗机水处理系统、透析器复用系统.结论 合理布局,从透析设备、消毒隔离、患者、工作人员、应急措施各方面加强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6.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又称人工肾)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中毒的重要医疗技术。一、血透前准备 1.血透器准备:平时做好板层、垫圈、接头、管路等保养工作。用前严格执行操作步骤进行铺膜、消毒、冲洗、等渗化、肝素化、预热,使血透器无热原、无渗漏、流层  相似文献   

17.
为寻求一种简便易行,对人体无刺激、无副作用,适合新生儿监护病房的空气消毒方法,我们采用复方中药熏蒸进行空气消毒效果的实验观察。同时与常规空气消毒法即紫外线照射、健脂素喷洒法进行比较,通过空气中细菌培养的结果,经统计处理,证明:复方中药熏蒸不仅可达到常规消毒法的消毒效果,且优于常规法,在人员不能离开病室时亦可进行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18.
过氧乙酸与福尔马林消毒复用透析器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福尔马林与过氧乙酸消毒复用透析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透析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两种消毒剂消毒透析器,对透析不良反应、透析器内凝血及毒素消毒除率进行分析。结果:过氧乙酸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透析器内凝血显低于福尔马林组,两组的毒素清除率无差异。结论:过氧乙酸与福尔马林比较,是一种更为安全、高效的复用透析器的消毒剂。  相似文献   

19.
空心纤维型透析器复用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空心纤维型透析器复用的有效次数肯定其应用价值,方法:再生后透析器经判定符合标准者方能重复使用,每次血透前后留取血标本进行BUN,Cr,UA等项测定,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新透析器及各次复用透析器血透前后血BUN,Cr,UA等均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复用后至8次以上只有血BUN,Cr的排除率及CO2CP上升率与新透析器比较时才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空心纤维型透析器复用的有效次数肯定其应用价值。方法:再生后透析器经判定符合标准者方能重复使用。每次血透前后留取血标本进行BUN、Cr、UA等项测定。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新透析器及各次复用透析器血透前后血BUN、Cr、UA等均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复用后至8次以上只有血BUN、Cr的排除率及CO2CP上升率与新透析器比较时才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空心纤维透析器复用以8次为合适,最多不能超过10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