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自尊水平及其防御机制的影响。方法 将 118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5 9例 ,对照组行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为期 8周的心理干预。采用自尊量表 (SES)、缺陷感量表 (FIS)及防御方式问卷 (DSQ)对所有病人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及心理干预 8周末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与心理干预前比较 ,心理干预 8周末研究组病人的SES评分明显增加 ,而FIS评分明显减少 (P <0 .0 1) ;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明显减少 (P <0 .0 1) ,而成熟防御机制评分明显增加 (P <0 .0 5 ) ;对照组上述各项改变均不明显(P >0 .0 5 )。与对照组比较 ,心理干预前SES、FIS及DSQ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心理干预8周末 ,研究组病人的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F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 ,而成熟防御机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助于提高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尊水平 ,改善其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异性互动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情绪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3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在常规精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配合异性互动训练,在人组时和4周末,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自尊量表、自卑感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情绪障碍进行评定.结果 实施异性互动训练前两组患者SAS、SDS、SES、FIS评分及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训练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训练前后组内比较,研究组训练前后比较SAS、SDS、SES、FIS评分及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对照组训练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性互动训练可缓解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疗法对海洛因依赖者自尊水平及防御机制的影响。方法:将安康医院戒毒所收治的46例完成生理脱毒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仅对研究组实施心理康复治疗,时间为10周,采用自尊量表(self-esteemscale,SES)、自卑感量表(feelingofinferiorityscale,FIS)和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stylequestionnaire,DSQ)进行治疗前后对照和两组相互对照。结果:研究组心理康复治疗后SES评分(28.87±1.98)显著高于治疗前(22.26±3.54,t=7.012,P<0.01);FIS评分(49.22±5.11)显著低于治疗前(74.26±7.48,t=12.651,P<0.01);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3.43±0.90)显著低于治疗前(4.52±0.79,t=3.781,P<0.01),成熟全称,数量防御机制评分(5.65±0.93)明显高于治疗前(4.96±0.82,t=-2.577,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心理康复治疗有助于消除海洛因依赖者的自卑心理,提高其自尊水平,改善其心理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4.
张丽  孔媛 《护理研究》2004,18(21):1907-1909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的自尊水平以及焦虑抑郁情绪 ,并进行认知治疗效果评价。 [方法 ]将14 4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实施认知行为治疗 ,在治疗前后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自尊量表 (SES)、自卑感量表 (FIS)对两组进行评定。 [结果 ]研究组实施认知行为治疗前后SAS、SDS、SES、FIS评分以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且治疗后两组间SAS、SDS、SES、FIS评分以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低自尊水平和焦虑抑郁症状 ,认知行为治疗可缓解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其防御机制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对照组行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所有患者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及健康教育8周末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同健康教育前比较,健康教育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SDSS评分由6.48±2.79降为4.18±2.26(t=4.96,P<0.01),IPROS评分由49.46±10.19降为41.92±12.58(t=3.61,P<0.01);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由4.79±0.93降为4.12±1.07(t=3.66,P<0.01),成熟防御机制评分由4.85±1.17升为5.37±0.96(t=2.66,P<0.05);而对照组上述改变均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健康教育前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及防御机制的应用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健康教育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SDSS及IPROS评分分别为4.18±2.26,41.91±12.5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6±2.63,48.56±11.47(前者t=3.75,3.02;P均<0.01),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为4.12±1.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1±1.19(t=2.37,P<0.05),而成熟防御机制评分为5.37±0.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1±1.24(t=2.25,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交际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精神状态和自尊心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均给予抗精神病治疗,对照组病人进行基础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基础护理基础上进行动态交际技能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和干预后6个月两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自尊量表(SES)评分。[结果]干预后6个月两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病人的SE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研究组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研究组病人总积极因素和总消极因素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动态交际技能训练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症状及低自尊心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奋乃静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3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72例,完成研究60例,对照组65例,完成研究60例,两组均口服奋乃静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12周.于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本、韦氏记忆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第12周末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第8周末起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本各量表评分、韦氏记忆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奋乃静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PDCA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住院指导、出院宣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DCA实施为期8个月的住院-社区-家庭全程干预.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L总体幸福感量表(GBW)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及家庭访视(8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①IPROS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干预前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8个月后两组比较,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②干预前后研究组患者的SAS、SDS、SES及GBW评分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③干预后,两组复发率及再住院率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 应用PDCA对患者全程干预,能促进患者社会康复,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康复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认知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132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6例,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治疗,观察2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末采用自尊量表评定自尊水平,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焦虑状况,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抑郁状况.结果 治疗2个月末,研究组自尊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有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自尊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两组各量表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2个月末研究组自尊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5.22,P<0.01),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77、3.36,P<0.01).结论 认知治疗能显著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自尊自信,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按住院先后顺序将8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情绪疗法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服药依从性分别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周后SCL-90各因子分除偏执、精神病性两因子外其余各因子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研究组患者SDSS各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研究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合理情绪疗法可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提高服药依从性及心理健康水平,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增强自我效能干预对癫痫患者自尊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健康教育,研究组进行增强自我效能干预,内容包括激励、社会支持、行为方法、学习采用集体授课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形式.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尊量表(SES)和缺陷感量表(FI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经干预治疗后SES、FIS及GSE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增强自我效能干预,能够提高癫痫患者的自我效能,消除癫痫患者自卑,提高癫痫患者自尊及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家庭干预对癫痫患儿自尊及家庭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癫痫患儿自尊及家庭环境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实施为期1年的家庭干预,包括家庭教育和家庭访视.采用自尊量表(SES)、自卑感量表(FIS)、家庭环境量表(FES-CV)及疗效标准于患儿出院前、出院1年后进行评定.结果 出院1年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3.21%,对照组为32.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癫痫患儿家庭环境及SES、F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家庭干预有利于指导家长给患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儿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的生活事件、应付方式及其防御方式,以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应付方式问卷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68例抑郁症患者(观察组)和6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LES总分及LES频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退避及自责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求助及解决问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幻想及合理化评分2组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间型及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抑郁症患者所经历的生活事件较多,他们面对压力情景时较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和不适当的心理防御方式,此为今后开展分析性心理治疗,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癫痫患儿自尊及家庭环境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实施为期1年的家庭干预,包括家庭教育和家庭访视.采用自尊量表(SES)、自卑感量表(FIS)、家庭环境量表(FES-CV)及疗效标准于患儿出院前、出院1年后进行评定.结果 出院1年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3.21%,对照组为32.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癫痫患儿家庭环境及SES、F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家庭干预有利于指导家长给患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儿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5.
靳路平  魏春香  周玉萍 《护理研究》2007,21(35):3227-3229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概念的心理康复作用.[方法]将4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实施角色扮演4周,对照组给予常规精神科护理.于入组时和4周后分别对两组病人采用自我概念量表(TSCS)和自尊量表(SES)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入组时两组TSCS和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角色扮演有助于消除病人的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概念水平,有利于精神康复.  相似文献   

16.
杜芳  楚平华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19-20,23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按住院先后顺序将11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情绪疗法。干预前、后采用自尊量表、自我接纳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分别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尊量表、自我接纳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自尊量表、自我接纳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而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理性情绪疗法可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消除自卑心理,增加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程度,并提高其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疗法对海洛因依赖者自尊水平及防御机制的影响。方法:将安康医院戒毒所收治的46例完成生理脱毒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仅对研究组实施心理康复治疗,时间为10周,采用自尊量表(self-easeem scale,SES)、自卑感量表(feeling of inferiority scale,FIS)和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DSQ)进行治疗前后对照和两组相互对照。结果:研究组心理康复治疗后SES评分(28.87&;#177;1.98)显著高于治疗前(22.26&;#177;3.54,t=7.012,P&;lt;0.01);FIS评分(49.22&;#177;5.11)显著低于治疗前(74.26&;#177;7.48,t=12.65l,P&;lt;0.01);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3.43&;#177;0.90)显著低于治疗前(4.52&;#177;0.79,t=3.781,P&;lt;0.01)。成熟全称,数量防御机制评分(5.65&;#177;0.93)明显高于治疗前(4.96&;#177;0.82,t=-2.577,P&;lt;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心理康复治疗有助于消除海洛因依赖者的自卑心理,提高其自尊水平,改善其心理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两组均口服喹硫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52.38%、总有效率85.24%,对照组分别为28.57%、61.90%,研究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82、13.53,P<0.05或0.01);治疗2周末起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6周末起对照组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同期比较,治疗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研究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微头痛、恶心呕吐、记忆力下降,对照组不良反应为体质量增加、嗜睡、便秘.结论 喹硫平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优于单用喹硫平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1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末应用SES量表对患者自评1次,并对患者进行HAMD、HAMA量表评定1次。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及对照组SES、HAMD、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AMD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能显著改善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能显著提高其自尊水平,增强自尊自信,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代币强化行为疗法对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 68例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系统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病房护理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8周的代币强化行为疗法,治疗前后,采用精神病人不良言行评定标准,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康复效果评价.结果 治疗前,不良行为人均发生次数、NOSIE、IPRO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行为人均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NOSIE中总积极因素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消极因素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IPRO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代币强化行为疗法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适应不良与行为障碍,对恢复其社会功能,降低精神残疾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