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 ,以往多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治疗。这一传统术式存在创伤较大、疤痕较多、恢复时间长等缺点。2 0 0 2年 5月至 2 0 0 2年 10月 ,我院采用血管内激光治疗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 2 8例 (共3 2条患肢 ) ,并对其近期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4例 ,女 14例 ;年龄 2 9~ 71岁 ,平均 42 .6岁。术前行静脉超声或静脉造影检查证实为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7例 ,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并浅静脉曲张 2 1例 ;左下肢 17例 ,右下肢 7例 ,双下肢 4例 ,共 3 2例患肢 ;12条患肢伴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2.
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6例(44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均采用腔内激光治疗,其中1例(1条肢体)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对其近端20cm大隐静脉主干行腔内激光治疗15min后,切除送病理检查。结果36例患者手术时间(30±15)min,术后第2天下地活动,平均住院4d,10d后恢复正常工作,随访1~12个月无复发;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示大隐静脉主干均发生血栓性闭塞;病理学检查大隐静脉壁穿破,静脉腔内血栓形成。认为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郑莉  李嘉庆  王兆太 《山东医药》2006,46(32):27-27
2004年8月~2006年2月,我院应用腔内激光治疗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30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306例患者(462条肢体),男167例,女139例;年龄15~81岁。患者均感下肢沉重、酸胀,下肢静脉明显迂曲扩张。其中伴皮肤色素沉着36例,皮炎8例,溃疡6例(直径均〈2cm)。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下肢深静脉通畅.其中62例示下肢深静脉瓣膜轻、中度瓣膜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4.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病人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目前预防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以内置弹性橡皮环结扎原理为基础,是安全有效、简单易操作的非手术性预防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适应方法。2003-03/2005-03我们对4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静脉曲张病人实施了套扎治疗,通过充分的套扎前准备和套扎后各个方面的精心护理,提高了套扎的成功率,降低了术后出血率,现将有关护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隐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我国人群中约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罹患此病[1]。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疗效肯定,但创伤大、恢复慢且遗留明显手术瘢痕。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治疗理念的进步,各种微创术式应运而生。激光静脉腔内闭合术(EVLT)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发展迅  相似文献   

6.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2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清  刘继前 《山东医药》2009,49(16):78-79
观察235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行腔内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随访。发现所有患肢曲张静脉消失,皮肤颜色变浅,溃疡愈合或减小,肿胀减轻,无明显并发症,随访无复发。提示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行血管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35例(41个动脉瘤)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72h内)患者中,19例(20个动脉瘤)采用开颅血管夹闭术(夹闭组),其中Hunt-HessⅠ-Ⅱ级14例,Ⅲ级4例,Ⅳ级1例;16例(21个动脉瘤)行血管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s)栓塞治疗(栓塞组),其中Hunt-HessⅠ-Ⅱ级13例,Ⅲ级2例,Ⅳ级1例。两组Hunt-Hess分级相似(P〉0.05)。结果夹闭组血管完全闭塞率为100%,预后良好率为89.5%,术后发生脑积水0例、脑梗塞3例;栓塞组分别为76.2%、89.5%和1例(P均〉0.05)。夹闭组住院时间(18.21±10.72)d,住院费用为(4.14±1.38)万元;栓塞组分别为(11.2±4.67)d和(7.72±1.94)万元(P〈0.05和0.01)。结论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行血管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疗效相近,两种手术方式各有所长,应根据患者病情及经济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8.
陈强  厉艳娟 《山东医药》2012,52(2):44-45
目的观察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对10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治疗,11个颅内动脉瘤中单纯弹簧圈栓塞8个,球囊辅助栓塞1个,支架辅助栓塞2个。结果本组9例康复出院,1例遗留中度神经功能缺失;术后随访6个月~3 a,均未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而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颈动脉狭窄大于70%的病人卒中率可高达13%。近年来,血管内支架置入术(CAS)以其创少、痛苦少、易于被病人接受,至今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1],护理人员给予患者规范的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2003年2月至2004年12月共施行CAS 10例,均取得较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59~71岁,平均(55±9.1)岁,颈总动脉狭窄4例,颈内动脉狭窄4例,颈总合并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血管缝合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用血管缝合器止血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而研究组患者给予全面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P0.05)。结论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采用血管缝合器止血患者,给予全面优质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血管缝合器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冠状动脉造影(CAG)及介入治疗(PCI)已成为临床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随着CAG及PCI在临床上的广泛发展[1],血管缝合器在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术后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压迫止血容易出现出血、血肿、  相似文献   

12.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再植或组织移植术,仅给修复肢体功能创造了一个成功的开端,术后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取得成功。我院2001-01/2001-12共进行吻合血管显微外科手术16例。术后细致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并排除了血管危象等并发症,现将术后观察和护理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 EVL)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食管静脉出血和再出血的新方法 [1 ]。我院自 1999年以来共收治 EVL 患者 2 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中 ,血吸虫性肝纤维化 8例 ,血吸虫性并肝炎性肝硬化 7例 ,肝炎性肝硬化 7例。男 15例 ,女 7例 ,年龄 2 9- 65岁 ,平均 43 .8岁。急性出血患者 3例 ,其中 1例在 6h内行 EVL,2例在 6- 2 4h内行 EVL。出血停止期患者 19例。1.2 治疗方法1.2 .1 术前准备 术前 3 0 m in常规肌注 Atropine0 .5 mg及 Valium5 - 10 mg,备 1- 2单位同型血。1.2 .2 器械…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冠脉)严重钙化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一大挑战,支架置入前需要对钙化斑块进行充分扩张修饰,但非顺应性球囊、切割球囊、旋磨治疗等设备修饰钙化斑块能力有限,且容易带来一些并发症发生.近来,血管内碎石系统被用于冠脉严重钙化病变的治疗,现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血管内支架置人联合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术中存在着弹簧圈脱落的风险。因此,放置支架在动脉瘤颈或载瘤动脉内,结合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以达到稳定的栓塞宽颈动脉瘤的目的。但应用支架使栓塞的过程变得更复杂,风险也更高。需充分做好对患者心理护理、栓塞材料准备及术中观察,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成功。作者将1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宽颈动脉瘤患者的术中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术中的护理配合,以提高导管室护士的专业护理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中心18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术中如何进行良好的护理配合进行讨论总结。结果 18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伴重度钙化病变患者即刻手术成功率100%,1例(5.6%)出现血管痉挛慢血流,2例(11.1%)出现心率、血压下降,给予对症处理后转危为安,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旋磨手术难度大,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导管室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娴熟的操作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脑动脉瘤病人1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73例,给予脑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观察组74例,给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脑积水、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严重电解质紊乱、脑血管痉挛、发热)。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可提高脑动脉瘤病人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介入性治疗时,血管造影被作为标准的诊断方法。但其在显示冠脉狭窄区常见的复杂结构时受到一定限制。作者在观察冠脉血管成形术治疗效果时,使用了一种进一步改进的专供冠脉系统检查的超声显象导管,并将这种导管检查的结果与冠脉造影的结果进行比较。所用机械超声系统其超声晶体由铅——锆——钛合金组成,频率为20MHz.带晶体的柄被旋进一外径4.8F的导管鞘内。最大侧向分辨率为300~450μm,轴向分辨率为150~300μm,适宜焦点为1.5mm,最大探测深度为1cm。360°扫描的扇形图象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简称PTCA ,是将远端带有一可膨胀球囊的特殊导管送至病变的冠状动脉 ,利用球囊的机械性挤压作用造成血管内膜或部分中层撕裂 ,使病变狭窄的血管管腔扩大 ,血液增加 ,从而改变心肌血液供应 ,缓解症状并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一种导管治疗技术。近三年来 ,我院共行PTCA 4 0例 ,现对其术后护理观察要点总结如下 :1 PTCA术后的病人应回CCU病房 ,。给予心电血压监测 ,并常规记特护记录 2 4小时至 4 8小时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并准确记录。 2 对术后心前区疼痛的护理观察 :PTCA术后的心前区疼痛多是出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管旁路移植术联合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手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血管旁路移植术联合腔内修复术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患者康复出院,术后死亡2例,内漏3例,截瘫1例,轻瘫1例,人造血管堵塞1例,感染3例,低血压2例.结论 手术后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尿量、肾功能的监测,及对神志、精神障碍、截瘫的观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