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离皮瓣移植是整形外科治疗中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根据血供不同,游离皮瓣可以分为4种:(1)标准皮瓣。(2)静脉皮瓣。(3)静脉动脉化皮瓣。(4)动脉静脉化皮瓣。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标准皮瓣,确保了正常的微循环灌注方式,而另外3种类型皮瓣则彻底改变了正常血流灌注方式,术后皮瓣是如何成活的?为探索其中奥秘,本实验试图从微循环重建及微血流灌注方式的角度阐明各种游离皮瓣成活的机理。实验动物为大耳白兔,将兔耳根部血管按不同需要给予切断、吻合或保留等不同处理,形成标准皮瓣  相似文献   

2.
静脉皮瓣术后早期微循环重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皮瓣在临床应用有成功的报道,但其成活机理尚不清。为了明确其机理,作者等用兔耳制成皮瓣模型,采用组织窗活体观察、微循环图像微机处理、微循环与心电同步观察、墨汁灌注活体观察等手段,研究了静脉皮瓣术后早期(7d)微循环的重建与灌注方式,发现术后2h即恢复了静脉血流,术后4h毛细血  相似文献   

3.
静脉皮瓣是Baek等于1985年提出的一个新型皮瓣。国内外研究尚未涉及静脉皮瓣成活能量之来源,因而未能区别出静脉皮瓣与其他一般皮瓣的不同,故大家均按一般皮瓣原则操作,以致时有成败而不知所以。本研究用实验兔171只,在每只兔胸腹部以胸腹壁浅静脉为轴形成4个相同面积的皮瓣,进行下列观察:(1)微循环显微镜下录相分析;(2)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3)血管内灌注血管填充剂;(4)皮瓣成活面积测定;(5)皮瓣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同功酶测定。通过这些方法,全  相似文献   

4.
静脉皮瓣术后早期微循环重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采用兔耳窗活体微循环观察、微循环图像处理、微循环与心跳同步观察等手段,研究了静脉皮瓣术后早期微循环的重建与灌注方式,发现术后2d内静脉皮瓣有两种血流灌注方式:(1)静脉血以潮汐方式,经小静脉、细静脉逆行灌注毛细血管网。(2)静脉血经动,静脉吻合支流入动脉系统,再由小动脉、细动脉端灌注毛细血管网。24h后第一种灌注方式逐渐减弱,48 h后完全依赖第二种方式进行组织灌注,保证了正常组织供血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花对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时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红花注射液组(SI组).制作在体兔IRI模型.观察和记录各组动物肠系膜微循环变化,包括微动脉管径(AD)、微静脉管径(VD)、微动脉流速(AFV)、微静脉流速(VFV)和白细胞黏附数,电镜下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IR组肠系膜微动、静脉管径缩小,血流速度减慢,多数肠黏膜微结构破坏严重.SI组微动、静脉管径及血流速度明显改善,肠黏膜超微结构异常改变不同程度减轻.结论在兔肠IRI发生后使用红花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肠系膜的微循环,从而对肠黏膜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带浅静脉干逆行皮瓣的微循环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安  熊明根  蒙喜永 《广东医学》2001,22(6):478-479
目的:明确浅静脉干在逆行皮瓣的静脉回流中的.作用方法:在兔耳上设计3组逆行皮瓣共48处,A组包含边缘静脉,B组包含中央动脉与中央静脉,C组不包含浅静脉干。通过兔耳透明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5,101,15,30,60,120min测量不同类型逆行皮瓣内微静脉管径,观察其内血流速度和状态,并于术后7d观察皮瓣成活率。结果:A绢皮瓣的微静管径、血流速度与状态及成活率均优于B组与C组皮瓣。结论:浅静脉干可促进逆行皮瓣的静脉回流,减轻淤血,提高皮瓣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静脉血营养的静脉皮瓣微血管内径的形态变化过程 .[方法 ]选用家兔 72只 ,将每侧兔耳为 1例 ,共 144例 ,随机分为 3个组 :A组 5 4例 ,切断中央动脉和前后边缘静脉 ,保留中央静脉和耳背神经 ;B组 5 4例 ,切断中央动脉、耳背神经和前后边缘静脉 ,仅保留中央静脉 ;C组 36例 ,保留中央血管和耳背神经 ,切断前后边缘静脉 ,作对照组 .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墨汁灌注透明等方法 ,观察皮瓣微血管内径在不同时期的形态变化 .[结果 ]术后A ,B两个组微血管内径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粗 ,于术后第 3,5 ,7,14d ,A组与C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B组与C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结论 ]静脉血营养的静脉皮瓣微血管内径需要 2 8d才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  相似文献   

8.
动脉化静脉皮瓣成活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①目的 直视下观测动脉化静脉皮瓣的血液循环途径,探讨其成活机制。②方法 选用15只中国大白兔30只耳,设计动脉化静脉皮瓣模型,应用微循环显微镜在不同时间(1、2、4、48h)观察皮瓣微循环的血流途径。③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皮瓣组织内毛细血管网是一个“立体”的网状结构,静脉皮瓣早期可见毛细血管床关闭,动脉血在微静脉间快速流动;随毛细血管逐渐开放,动脉血逆流进入微循环,完成微循环重建。④结论 在引流静脉保持通畅的前提下,静脉皮瓣可借助静脉系统重建有效血液循环并保持成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保留蒂部皮肤浅静脉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足踝部皮瓣缺损患者58例,均取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其中21例切取皮瓣时保留皮瓣蒂部皮肤浅静脉(保留组),37例不保留皮瓣蒂部皮肤浅静脉(非保留组),观察两组术后皮瓣肿胀率、皮瓣坏死率及皮瓣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保留组术后皮瓣肿胀率、坏死率均低于非保留组,切口愈合情况好于非保留组(P<0.05).结论 保留蒂部皮肤浅静脉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可提高皮瓣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个实时活体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小鼠跨区供血耳瓣模型。方法体重25~30 g清洁级ICR小鼠30只,双耳脱毛后,观察其血管分布情况。小鼠麻醉后,用眼科剪从尾侧向头侧剪断鼠耳基底部尾侧2/3,保留头侧1/3,形成耳前血管蒂跨三个血管体、二个choke区的耳瓣模型。将小鼠侧卧置于二维图像采集系统的动物承载台上,调节体视显微镜物镜并固定为25倍,设置步进参数,"弓"型路线渐次、局部采集造模后0,1,2,3,5,7,10,14,21,30 d的时间点图像,合成鼠耳全景图。重点观察皮瓣的坏死率、皮瓣内choke血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ICR小鼠耳有三个恒定的血管体来供养,从内到外依次为头侧血管体、中间血管体及尾侧血管体。术后5d,耳瓣坏死面积趋于稳定,坏死率为(15±7)%。内侧血管体与中间血管体之间的choke动静脉的管径出现快速扩增,两者都在第10天左右达最大,choke静脉管径最高峰可达到原来的(3.9±0.5)倍,choke动脉管径最高峰可达到原来的(3.5±0.7)倍。10 d后,choke静脉管径开始减小,21 d后逐渐平稳,而choke动脉管径于术后10 d左右开始平稳,之后无明显减小。结论①跨区皮瓣切取后,静脉扩张是被动扩张,而动脉扩张是主动增值;②跨区皮瓣切取后血流动力学供区与潜力供区之间的choke区参与扩张的choke血管数量及扩张度均小于解剖供区与血流动力学供区之间的choke血管;③小鼠耳瓣模型为研究血管扩张机制及遴选促皮瓣存活药物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血灵对血管及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灵是以当归为主药研制而成的中药制剂,经离体兔耳灌流试验和小鼠微循环试验表明,当灌认识的含药量达到1-3%时,即可显著增加兔耳血管流量,并可加速小鼠微循血流扩张微静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注射治疗后发生组织坏死的机制。方法采用新西兰白兔20只(40只兔耳),结扎耳郭前动静脉和其他旁支动静脉,制成以耳中央动脉、静脉为主要血供的兔耳复合组织瓣模型。把兔耳组织瓣模型随机分为A、B、C、D组。A、B、C组分别将透明质酸0.2 ml注射入兔耳根部中央动静脉周围、中央静脉内和中央动脉内;D组切断耳中央动脉作为对照。分别于注射后第1、7、14天观察大体和微循环变化,监测皮温和血氧饱和度,第14天处死动物取耳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各组动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A组和D组注射后皮温和血氧饱和度变化与注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注射后第1天皮温和血氧饱和度下降,而后逐渐回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和D组所有兔耳均成活。C组注射后兔耳皮温和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后皮肤相继出现溃疡和坏死。结论透明质酸注入动脉内可以导致远端小动脉栓塞和微循环障碍,可能是组织坏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兔增加任意皮瓣长度的成活机制.方法:在兔腹部两侧各设计12cm×4cm,蒂在下端的任意皮瓣,1为对照组,另1个为实验组,实验组皮瓣远端吻合1条回流静脉,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和微循环显微镜观测皮瓣血流和微循环.结果:增加回流静脉后,皮瓣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明显增加,并且微循环状态也明显改善,实验组皮瓣较对照组皮瓣增加成活长度约1.8cm.结论:任意皮瓣的远端吻合1条回流静脉可增加皮瓣的成活长度.  相似文献   

14.
李红  李伟平  柳溪  王吉平  杨世杰 《吉林医学》2010,31(19):2981-2983
目的:研究瑞香素及其衍生物对2型糖尿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应用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2型DM)大鼠模型。通过对大鼠血糖值、体外血栓及肠系膜微动、静脉血流速度、血管管径的检测,镜下观察肠系膜微血管血流运动的状态,观察瑞香素及其衍生物对微循环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渴丸(3.0 g/kg)组、联合给药(3.5 g/kg)组均能降低血糖(P<0.05,P<0.01);而瑞香素(0.5 g/kg)组、瑞香素衍生物(1.0 g/kg、0.5 g/kg、0.25 g/kg)组对血糖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香素(0.5 g/kg)、瑞香素衍生物(1.0 g/kg、0.5 g/kg)、消渴丸(3.0 g/kg)及联合给药(3.5 g/kg)均能抑制血栓形成长度明显缩短(P<0.05,P<0.01)、血栓湿重减轻(P<0.05,P<0.001)及血流速度明显加快(P<0.05、P<0.01)、微血管管径均明显增大(P<0.05);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微动、静脉可观察到线粒流;各给药组大鼠微动、静脉的流速多为线流,少数可见线粒流。结论瑞香素及其衍生物可明显改善2型DM大鼠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5.
静脉血营养的静脉皮瓣血液循环途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静脉血营养的静脉皮瓣血液循环途径 .[方法 ]选用中国家兔 30只 ,将每侧兔耳视为 1例 ,共 6 0例 ,随机分为 2个组 :A组 30例 ,切断中央动脉和前后边缘静脉 ,保留中央静脉和耳背神经 ;B组 30例 ,切断中央动脉、耳背神经和前后边缘静脉 ,仅保留中央静脉 ;将A组皮瓣 30例和B组皮瓣 30例 ,分别于术后第 3,5 ,7,14d和 2 8d ,自皮瓣静脉远心端注入 30 0mL/L墨汁灌注液 .[结果 ]乳头下层与浅筋膜微静脉网内有大量墨汁灌入 .[结论 ]静脉血营养的静脉皮瓣的血液循环途径为静脉干远心端微静脉微静脉网微静脉静脉干近心端 .  相似文献   

16.
川芎丹皮合剂对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药川芎丹皮合剂对微循环的作用。方法①采用小鼠耳廓微循环观测法观察川芎丹皮合剂对小鼠耳廓血管血流速度、流量的作用;②用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观测法,观察川芎丹皮合剂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作用。结果川芎丹皮合剂4.3 g·kg-1和2.15 g·kg-1给小鼠灌胃后,增加耳廓血流量、提高血流速度。川芎丹皮合剂1.5 g·kg-1、3.0g·kg-1组的大鼠注射羊水前后肠系膜微循环无明显差异(P>0.05),川芎丹皮合剂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川芎丹皮合剂能明显改善微循环,提高耐缺氧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外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A组接受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B组接受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比较两组皮瓣肿胀程度、手术前后足部血流动力学[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管舒张期低值流速(EDV)]水平、手术前后足部功能、外观满意度及并发症状况。结果 A组皮瓣肿胀、治疗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术后3个月,A组PSV、内径、EDV指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个月足部功能评分高于B组(P<0.05)。与B组相比,A组术后3、6个月外观满意度评分高(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可改善术后血流流速和足部功能,患者外观满意度较高,皮瓣肿胀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18.
血管舒张药应用途径对皮瓣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途径应用罂粟碱对新西兰兔下腹壁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将24只体质量相近的雄性新西兰兔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成3组,每组8只;并采用双盲法,建立新西兰兔左侧下腹壁浅动脉皮瓣模型,通过不同部位注射罂粟碱(实验组为皮瓣蒂部皮下组织,对照1组为静脉注射,对照2组臀部肌肉注射),采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在术前、术后1周内(注药前、注药后10、60 min)皮瓣的血管分布、血流和手术后1周皮瓣的成活情况.结果 皮瓣蒂部注射与静脉注射对皮瓣的血管显像无差异(P>0.05).皮瓣蒂部皮下注射较肌肉注射效果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西兰兔腹部移植皮瓣在皮瓣蒂部注射罂粟碱较肌肉注射效果有明显优势,可改善皮瓣的血运,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刘燕  傅跃先  邱林  田晓菲  甘立强  肖军 《重庆医学》2011,40(13):1294-1296
目的观察红花对兔耳增生性瘢痕(HS)及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27只新西兰大白兔兔耳腹侧建立HS模型,每耳2块。术后第45天开始对HS行注射治疗,每周1次,连续注射4次。设立正常皮肤组、阳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低浓度红花(125 g/L)组、高浓度红花(500 g/L)组。注射完成后第2、4、6周分别测量HS厚度及硬度并切取8只兔耳HS及皮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每块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TGFβ1蛋白面密度),RT-PCR方法检测每块组织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注射后4、6周,高浓度红花组HS厚度及硬度均较其他HS组低(P<0.05);注射后2、4、6周,高浓度红花组TGFβ1蛋白面密度值及TGFβ1mRNA的表达均较其他HS组低(P<0.05);低浓度红花组TGFβ1mRNA的表达在注射后4、6周均较阳性对照及生理盐水组低(P<0.05)。结论红花能促进兔耳HS的软化、变薄,并能抑制兔耳HS的TGFβ1的表达,尤以高浓度红花组明显。红花抑制兔耳HS的机制可能与TGFβ1的表达被抑制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眼压造模青光眼后,兔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变化。方法采用32只兔,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与高眼压组(24只)。高眼压组同一纯种大耳白兔分为静脉注射平衡盐溶液(对照组24只,左眼)和静脉注射刺槐素注射液(治疗组24只,右眼)。同时,前房加压方法制作青光眼动物模型60min,在1h、24h、48h、72h进行眼底血管造影,观察视网膜血管变化。结果高眼压可将兔视网膜血流阻断,眼压降低后,兔视网膜血管形成渗漏,随着时间的延长渗漏减少,治疗组血管渗漏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眼压可损伤兔视网膜血管壁完整性,眼压恢复后,破坏的血-视网膜屏障功能不能迅速恢复;刺槐素注射液可减少视网膜血管内皮通透性,保护血-视网膜屏障完整性,减少血管渗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