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自由基聚合实现了纳米碳酸钙表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接枝改性,对碳酸钙表面接枝的PMMA进行了分析表征,并对接枝改性机理进行了探讨。MMA接枝聚合改性纳米碳酸钙粒子的红外分析和碳酸钙表面接枝聚合物的。H-核磁分析表明: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在纳米碳酸钙的表面;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碳酸钙表面接枝的PMMA相对分子质量大于MMA水相均聚物,而且分子量分布较均聚物宽;随着MMA单体用量的增加,纳米碳酸钙表面PMMA接枝率增加,接枝密度增加,但PMMA在纳米碳酸钙表面的接枝聚合度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
3.
4.
以生物大分子壳聚糖为主要组成基元,在壳聚糖的羟基碳上引发单体自由基共聚合。在聚合过程中疏水的合成高分子接枝链与亲水的壳聚糖分子自组装诱导形成纳米尺度的聚集体,通过引入具有肿瘤还原环境响应性的交联剂,得到了肿瘤环境响应的壳聚糖-合成高分子共聚物纳米凝胶。采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等手段对纳米凝胶的粒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探讨了聚合诱导自组装高效制备壳聚糖纳米凝胶的机理,证实了所得纳米凝胶粒径的可控性。进一步采用近红外荧光分子和磁共振显影(MRI)分子标记的方法制备了荧光/MRI多功能复合纳米凝胶,对凝胶显影性能进行了探讨,证实了其优异的细胞标记能力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叔丁醇钾(t-BuOK)和苯酚钾(POK)为副反应抑制剂,实现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四氢呋喃(THF)溶剂中的阴离子聚合。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氢谱(1H-NMR)等研究了产物的数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MWD)和分子结构。结果表明:t-BuOK与n-BuLi之间发生反离子交换反应使活性中心的反离子Li+被K+替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MMA聚合过程中的副反应,当nt-BuOK)/nn-BuLi)≥10时,可在0℃下实现MMA的可控阴离子聚合;PMMA分子量分布较窄(1.22),且数均分子量与设计值十分接近,MMA聚合的副反应得到了有效控制;进一步添加的POK能与活性中心的K+配合,促进对MMA聚合副反应的抑制,使MMA的可控阴离子聚合能在较高温度(40℃)下得以实现,所合成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数均分子量分布窄(1.24)且数均分子量符合设计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表面接枝反应的方法,在纳米TiO2上接枝偶联剂KH-560,进而通过酯化反应引入偶氮基团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并通过IR、SEM、TEM、DSC和TG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复合粒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约60 min时,TiO2表面的接枝率达42.9%;当搅拌速率为1.0×104 r/min时,TiO2均匀分散在PMMA基体中;TiO2粒子的加入使得PMMA的热稳定性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应用自组装技术在牙釉质表面接枝功能化基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自组装技术在牙釉质表面接枝不同活性基团,进而研究不同基团对牙釉质表面生物矿化的影响,为深入探讨牙釉质的再矿化提供基础.方法 在室温下将实验标本分别浸入1 mmol/L的带有活性烷烃硫醇基团HS(CH2)11X(X=PO4H2,CH3,COOH or OH)的乙醇溶液和3-巯基-1-丙磺酸钠的去离子水溶液中24h,利用接触角和红外光谱分析不同活性基团在牙釉质表面上的接枝效果.结果 接触角和红外光谱图表征结果表明,在牙釉质表面已接枝上-PO4H2,-SO3H,-COOH,-OH和-CH3基团.结论 通过水解可成功地在牙釉质表面形成含有-PO4H2,-SO3H,-COOH,-OH和-CH3活性基团的自组装单层膜.  相似文献   

8.
采用阴离子聚合技术合成了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两嵌段共聚物P(St-b-MMA),探讨了环己烷/四氢呋喃混合溶剂对聚合的影响,采用FTIR、^13C NMR等表征产物结构及成分,并以P(St-b-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链段质量分数为0.31)制备了具有纳米孔洞的高分子薄膜。  相似文献   

9.
以三硫代酯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大分子链转移剂,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制备了一系列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 (PDMS-b-PDFHMA)二嵌段共聚物。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谱(1H-NMR)对该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结构和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接触角测量对其表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嵌段共聚物具有预期结构,分子量可控,表面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0.
用玻璃纤维表面处理剂MAC处理玻璃纤维后,再进行臭氧处理,使玻璃纤维的表面产生活性中心,引发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及丙烯酸等乙烯基单体在玻璃纤维表面上接枝聚合。接枝纤维的密度减小,对水的浸润性下降,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观察证明玻璃纤维表面上接枝聚合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RD义齿清洁剂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材料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检测RD义齿清洁剂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材料强度的影响。②方法 本实验分为清洁剂组、自来水组和空白组 3组 ,每组 10个式样。将受测式样分别用RD义齿清洁剂、自来水浸泡 2 40h后 ,测量各组式样的弹性模量和挠曲强度 ,结果行方差分析。③结果 受测式样的弹性模量和挠曲强度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F =0 .0 90 ,0 .80 6 ,P均 >0 .0 5 )。④结论 RD义齿清洁剂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材料的强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静电力对自组装膜表面上二维胶体粒子晶格结构的影响。方法 在硅和玻璃基底表面,采用自组装方法和表面反应得到带不同基团的自组装膜基底,通过控制基底自组装膜表面的电荷性质形成二维胶体粒子晶格结构。结果 当表面和胶体粒子带有相同的电荷基团时,静电斥力增加了粒子在表面的运动性,可以形成大面积的二维胶体粒子晶格结构;当表面和胶体粒子带有相反的电荷基团时,静电吸引作用阻碍了粒子在表面的运动,胶体粒子更容易吸附在自组装膜表面而形成无规则的单层胶体粒子结构。结论 提供了一种制备高质量大面积的二维胶体粒子品格结构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观察冷冻保存4天和8天的22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其表面标志CD3,CD4,CD8,CD11,HLA-DR,HI30在冷冻保存后阳性率不受影响,冷冻保存4天和8天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用扫描电镜观察38颗正常牙齿的龋敏感部位(点隙与邻面触点附近)表层牙釉质的结构。结果表明这些部位的表层有微小缺陷,这种缺陷减弱了牙齿的抗龋力。 邻面触点附近表层牙釉质的结构与颊舌面相似,也可分为无釉柱型和釉柱型,但邻面表层的缺陷较多。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新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了成年男性大脑皮质的体积和表面积。结果是:左、右半球大脑皮质体积(cm~3);皮质总表面积(cm~2);皮质平均厚度(mm);半球形状因子分别为:322.5±16.3,313.9±22.7;1084.3±92.3,955.8±62.3; 3.1±0.1,3.6±0.2;66.2±2.5,56.4±2.4。结果分析表明:男性左、右半球皮质表面积及形状因子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体表窦房结电图对窦房结功能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体表窦房结电图对窦房结起搏与传导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南京生产的体表窦房结检测仪对210例患者进行窦房结功能检测,并对其中126例施行阿托品试验。结果210例中,正常窦性心律组70例中仅有2例窦房传导时间(SACT)延长,而窦性心动过缓组140例中有91例SACT延长。窦房传导时间延长的93例中,注射阿托品后恢复正常的有68例,未恢复正常25例,两组有显著性判别。结论:采用体表窦房结电图检测仪检测窦房功能同时结合阿托品,不仅可以排除因迷走神经亢奋所导致的SACT延长,而且SACT检测也可纠正阿托品单凭心律变化来判定假阳性的片面性,增强对窦房结功能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地面水中不同浓度的环丁砜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与现场调查。结果表明,环丁砜对水臭觉的实际阈浓度为10.6mg/L,对水的生化需氧过程无明显抑制作用,慢性毒性阈剂量为2.5mg/kg,最大无作用剂量为0.25mg/kg,无诱变性,280mg/kg无致畸性。据此,作者建议地面水中环丁砜的最高容许浓度为5mg/L,结合现场调查,认为该浓度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硅对体外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不同质量浓度的二氧化硅对体外培养细胞生长的的影响。②方法 将 4种不同质量浓度的二氧化硅 (0、2 0、10 0、2 0 0mg/L)加入含体外生长的大鼠肠上皮细胞株 (IEC 18)和小鼠成纤维细胞株 (L92 9)的培养液中 ,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3 H胸腺嘧啶核苷 (3 HTdR) ,共同培养 4、2 4、72h后收集细胞 ,加闪烁液在液闪仪上计数。③结果 大鼠肠上皮细胞和小鼠成纤维细胞在加入二氧化硅后3 HTdR的参入量明显增加 (F =15 7.0~6 84 .8,q =9.5 6~ 5 1.5 0 ,P <0 .0 1)。④结论 二氧化硅可刺激细胞的生长代谢 ,加速细胞分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C反应蛋白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吖啶橙/溴化已啶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分别测定与不同浓度C反应蛋白(5mg/L、10mg/L、20mg/L)作用12、24、48h后hUVEC的增殖率,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与不同浓度C反应蛋白作用24h后的细胞早期凋亡率及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C反应蛋白浓度的增加,hUVEC的MTT值逐渐降低,而细胞早期凋亡率则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24h后高C反应蛋白组MTT值明显下降(P〈0.05),而细胞早期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内皮细胞在高C反应蛋白作用24h后,bcl-2蛋白表达减弱,bax蛋白表达增强,它们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靛玉红肟甲醚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靛玉红肟甲醚的合成及构效关系。方法:用靛玉红、NH2OH.HCL、CH3I在乙醇中直接合成靛玉红肟甲醚并得到其晶体;用FT-IR170SX光谱法、JEDL-JNM-FX90Q,HNMR光谱法、Carlo Erba 11C6元素分析法、CAD4衍射法是靛玉红肟甲醚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用美兰试验测抗白血病活性。结果:测定出靛玉红肟甲醚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并得出靛玉红肟甲醚的抗白血病活性优于靛玉红。结论:肟甲醚结构〉C=N-OCH3对靛玉红类药物抗白血病活性有重要作用。对寻找这类新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