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肺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的征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的征象研究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王大伟,杨海山,赵锋,杨淑琴,冯玉良1987年8月至1992年3月,我院对120例中、晚期肺癌,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灌注化疗246例次。现报告如下,并重点讨论肺癌的供血及造影征象。材料与...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 98例肺癌患者的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片作回顾分析 ,以探讨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共计 98例 ,其中医疗中心 70例 ,市一院2 8例 ,男性 82例 ,女性 16例 ;年龄 4 1~ 84岁 ,平均 6 1岁。全部病例均经胸部影像 (CT、MRI)、动态观察及病理细胞学明确诊断 ,其中病理分型明确者 34例。全部病例均在灌注化疗前作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 :用Seldinger技术插入Cobra导管 ,证实导管嵌入病灶侧支气管动脉内 ,注射造影剂 5~ 10ml,用数字减影X线机连续摄片 5~ 8张。2 结果2 .1 支气管动脉造影所见… 相似文献
3.
155例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前后血管造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155例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前后380人次血管造影表现进行分析。造影显示支气管动脉186支,其中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157支,正常支气管动脉29支。155例肺癌中,灌注后支气管动脉主干变细,肿瘤内血管减少或瘤中心区血管稀疏等明显改善者124例,占80%。结果提示,多血管型者在灌注前后瘤血管变化越大,疗效越好;少血管型及前后摄片对比变化不大者,效果不满意。同时作者就肺癌灌注前后支气管动脉造影表现特征以及造影表现变化与疗效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多层螺旋CT作肺血管分期造影的可能性和评价肺癌侵犯中央肺动脉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多层螺旋CT对73例肺门区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两段对比剂注射,结合三个扫描程序作肺血管分期造影,根据肺动脉被侵犯的不同部位和程度分为三度。按盲法评价图像并与手术和病理对照。结果 肺动脉分期造影成功的共68例(93.15%,68/73)。肺动脉I度侵犯者4例(5.88%,4/68),Ⅱ度侵犯者9例(13.23%,9/68),Ⅲ度侵犯者55例(80.88%,55/68)。I度者全部作肺叶切除;Ⅱ度与Ⅲ度者的肺叶切除率有显著性差异(x^2=64.03,P<0.005);Ⅲa度与Ⅲb度者的肺叶切除率也有显著性差异(x^2=68.69,P<0.005),Ⅲc度全部放弃手术。结论 多层螺旋CT作肺血管分期造影能更好地显示肺癌侵犯中央肺动脉的部位和程度,为选择外科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癌侵犯中央肺动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将螺旋CT血管成像(SCTA)技术应用于肺动脉成像,探讨肺癌侵犯中央肺动脉(CPA)的CTA影响特征。方法 收集具有中央肺动脉受侵征象(CICPA)的中心型肺血管成像(SCTPA),并以30例正常SCTPA病例作对照,成像参数为:扫描层厚3mm,螺忠1.5,重建间距1.2mm,造影剂注射速率3~4ml/s。重点观察CPA行径、管径及强化程度的改变。结果 18例(60%)有CPA行政改变。CPA行径的改变取决于肿瘤的优势位置及侵犯途径。26例(86.7%)CPA管腔有不同程度的狭窄,表现为CPA管柱状偏心或向心性狭窄,管壁光滑僵硬。重度狭窄CPA的强化程序程度明显降低(P〈0.05),而轻~中度狭窄CPA的强化程度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 本研究显示肺癌CICPA的CTA直接征象包括CPA管腔狭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青年女性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青年女性肺癌组52例及正常对照组28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的病例,采用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后处理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青年女性肺癌组52例中49例可以重建出支气管动脉(BA),显示率为94.2%,平均2.5支/人;正常对照组28例中22例可以重建出BA,显示率为78.6%,平均1.3支/人。青年女性肺癌组BA显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青年女性肺癌组重建BA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青年女性肺癌组同侧BA管径较正常对照组BA明显增粗(P<0.01)。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是青年女性肺癌的重要检查方法,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成形术和肺动脉成形术治疗肺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我院自1978年3月至1992年2月采用支管成形术治疗原发性支管肺癌35例,其中伴肺动脉袖状切除或部分切除重建3例,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13/25)和33.3%(7/21)。作者对术中麻醉管理,支气管和肺动脉成形术的切除范围长度和预后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肺癌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者采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肺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55例。术式包括隆突切除重建4例,支气管袖状或楔形切除成形46例,支气管肺动脉联合袖状切除成形5例。术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6.0%(14/25)、37.5%(66/16)。作者就手术指征、术式选择、麻醉及手术要点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10.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肺癌行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 ,从手术死亡率、5年生存率及术后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来衡量 ,其临床价值得到了肯定。该手术效果优于全肺切除 ,甚至优于常规肺叶切除 ,已成为治疗肺癌的一种定型手术技术[1] 。我科从 1976年 5月至 1998年 12月共行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治疗肺癌 96例 ,其中同期行肺动脉成形2 4例 ,现就术式及相关的手术技术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男性 85例 ,女性 11例 ,年龄 2 6~ 69岁 ,60岁以上占 19.8% ( 19/96) ,平均 54.1岁。非小细胞肺癌86例 ,小细胞肺癌 10例。患者均经胸部X线片或CT、支气管断层及纤维支气管镜 (…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 肺动脉干受侵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外科难点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心包内肺动脉预置阻断带在心包外肺动脉干受侵肺癌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术前影像学检查和术中探查判定肺动脉受肿瘤侵犯者,术中先行心包切开,游离患侧心包内肺动脉干,预置阻断带.结果 28例患者中18例术中实施了肺动脉阻断.全组病例无术中大出血,肿瘤均完全切除,未行全肺切除术.结论 心包内肺动脉预置阻断带能提高肺动脉干受侵肺癌手术的安全性和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减少全肺切除的施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伴支气管阻塞的肺癌患者术前肺功能改变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影响此类患者术前肺功能的因素和规律及以往对此类患者术前肺功能评估方法的不足之处,并对此类患者术前肺功能评估进行校正的有效方法进行讨论和提出建议.方法 对40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肺癌患者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肺功能指标与相应自变量间的关系.从中抽取1...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BAI)对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 45例中晚期肺癌进行BAI治疗 ,与同期接受全身化疗的 40例中晚期肺癌进行比较。结果 除开 1例大细胞肺癌 ,BAI组完全缓解 (CR) 15例 ( 3 4.1% ) ,部分缓解 (PR) 18例 ( 4 0 .9% ) ,缓解 (CR +PR) 3 3例 ,缓解率 75 .0 % ,与全身化疗之间的疗效 ( 5 0 .0 % )有显著性差异 ,前者优于后者 (P <0 .0 5 ) ,前者毒副反应亦少于后者 (P <0 .0 5 ) ,但BAI组有 1例灌注后截瘫。在BAI组中 ,小细胞未分化癌、鳞癌、腺癌的缓解率分别为 94.5 %、66.6%、40 .0 %。BAI组鳞癌和腺癌的缓解率显著高于全身化疗组 (P <0 .0 5 )。结论 BAI的疗效优于全身静脉化疗 ,且毒副反应低。鳞癌首选BAI治疗 ,小细胞未分化癌以全身化疗为基础 ,辅助应用BAI治疗 ,腺癌可先行BAI治疗 ,配合全身化疗或放疗 相似文献
14.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血管/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与目的 微创胸外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近年得到广泛应用,其在肺癌完全性切除术中的应用已有定论.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施行肺支气管和肺动脉袖式切除术治疗肺肿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从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因病变涉及肺叶开口或肺动脉而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支气管和肺动脉袖式切除术的109例患者资料.结果 109例患者全部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顺利完成手术.上肺袖式切除采用1 cm切口2个,辅助切口3~15 cm 1个;下肺袖式切除采用1 cm切口1个,辅助切口3~15 cm 1个;109例辅助切口的平均长度为10 cm.通过胸腔镜小切口,完成标准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和肺动脉成形术;手术时间125~180 min,平均150 min;出血量210~450 mL,平均320 mL.术后均未发现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及切缘癌细胞存留,无围手术期死亡.肺动脉成形病例保留的肺叶也没有发现肺再灌注损伤或明显肺水肿征象.80.7%(88/109)的患者术后不需要输血,94.5%(103/109)的患者术后未出现肩关节运动障碍.术后住院时间7~15天,平均9天.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具有与标准切口相同的适应证,不仅可以完成同样的工作程序和范围,而且还具有实时分期、减少单纯探查、提高手术切除率、创伤小、恢复快、出血输血少、开关胸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下病灶内支气管动脉形态特征在肺部良恶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94例病灶累及肺段及以上的肺部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28例和肺癌组(肺癌患者)66例.由两位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支气管动脉的特征进行评价,将原始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和多平面重组,比较对照组与肺癌组患者支气管动脉形态特征的差异.结果 94例患者中,48例患者可见病灶内支气管动脉,其中对照组患者12例,肺癌组患者36例.对照组病灶内支气管动脉情况如下:血管湖患者0例,迂曲患者9例,成团患者1例,中断患者2例;肺癌组病灶内支气管动脉情况如下:血管湖患者10例,成团患者5例,迂曲患者18例,中断患者3例.对照组患者成团和血管湖征象少于肺癌组.结论 MSCT下病灶内支气管动脉形态特征对肺部良恶性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重建术治疗中央型肺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疗效。方法 自1996年1月至2000年5月,采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央型肺癌78例,其中右侧支气管肺动脉成形重建术53例,右侧支气管肺动脉成形重建术25例。术后进行了放化疗综合治疗,并随访了24-78月。结果 术后1例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率为1.3%。全组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1.5%、47.6%和33.2%。结论 应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是安全的。本术式扩大了手术适应证,特别是对于肺功能较差、高龄患者能适合地手术,减少了全肺切除术的比率,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LAK细胞和白介素Ⅱ配合化疗药物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肺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LAK细胞和白介素Ⅱ配合化疗药物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肺癌的价值。方法:将40例晚期肺癌随机分为两组:LAK细胞和白介素Ⅱ配合化疗药物支气管动脉灌注20例为观察组;单纯化疗药物支气管动脉灌注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的疗效、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分别作x2检验,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首次治疗的近期疗效50%(10/20),与对照组30%(6/2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1.67,P>0.05);但观察组1年生存率95%(19/20),与对照组45%(9/20)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x2=11.90,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LAK细胞和白介素Ⅱ配合化疗药物支气管动脉灌注,可能是晚期肺癌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通过心包内血管处理行肺切除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4月-2011年4月在本院接受心包内血管处理肺切除术的13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观察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并分析不同病理分型和TNM分期对生存的影响.结果:手术死亡率为0.77% (1/13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6% (19/130).全组患者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5%、43%和20%.行肺叶切除患者的1、3和5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全肺切除患者(P<0.01).行心包内血管处理左肺全切术患者的1、3和5年的生存率要高于心包内右肺全切术后患者(P<0.01).结论:通过心包内血管处理行肺切除术治疗中晚期肺癌可增加手术切除范围并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的术后生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