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下颌角肥大有多种式术可选,对于低角型下颌角肥大,往往一种式术很难达到满意的矫治效果,本文选择了一组低角型下颌角肥大患者,来研究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联合应用治疗低角型下颌角肥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2005年8月~2005年11月间治疗的24例低角型下颌角肥大患者,完善术前检查与分析。在全麻下应用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进行联合矫治。术后观察治疗效果,并在8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24例患者矫治后Ⅰ期愈合,所有患者下颌角角度增大,两下颌角间宽度明显减小,达到了下颌角的正常美学标准。8周后随访,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联合应用,可有效地矫治低角型下颌角肥大,使患者下颌角达到一个理想的美学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应用自体下颌角区骨质游离移植隆颏术的可行性。方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动物实验:将小型猪的下颌角截除,并用截除的下颌角骨质移植到颏部,用钛钉固定,术后用三维CT进行效果评定。第二部分,临床应用,在46例应用双侧下颌角截骨术治疗方脸畸形的同时,应用下颌角骨质进行隆颏术,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动物实验中游离移植的骨质完全被吸收。临床病人中73.9%的患者吸收率达到50%以上。结论: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观察,我们认为临床中应用下颌角截除的自体骨游离移植隆颏术需要谨慎实施。  相似文献   

3.
自体下颌角骨移植隆颏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一  李伟  邓颖  樊仕梅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1):1277-1278,I0011
目的:介绍自体下颌角骨隆颏术。方法:在下颌角肥大患者截除下颌角后,根据颏部形态要求,将下颌角骨打磨塑形,用钛钉固定于颏部。结果:自2000年来共完成61例自体下颌角骨移植隆颏术,术后随访3月~2年,形态满意60例,不满意1例。结论:下颌角肥大伴有小颏畸形患者行下颌角骨移植隆颏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用自体下颌角截骨块同期移植隆颏的手术方法。方法经口腔入路,利用下颌角肥大截骨术的下颌角骨块,塑形为适合颏部的形状,Ⅰ期移植于颏部,且以钛钉坚强内固定。结果本组35例患者行双侧下颌角截骨+下颌骨外板磨削术+自体下颌角移植隆颏术,术后移植骨愈合良好,颏部形态符合美学标准。结论下颌角截骨Ⅰ期移植隆颏术,操作方法简单,预期效果可靠,移植骨块与颏部解剖结合,无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利用自体下颌角截骨块同期移植隆颏的手术方法。方法 经口腔入路,利用下颌角肥大截骨术的下颌角骨块,塑形为适合颏部的形状,Ⅰ期移植于颏部,且以钛钉坚强内固定。结果 本组35例患者行双侧下颌角截骨+下颌骨外板磨削术+自体下颌角移植隆颏术,术后移植骨愈合良好,颏部形态符合美学标准。结论 下颌角截骨Ⅰ期移植隆颏术,操作方法简单,预期效果可靠,移植骨块与颏部解剖结合,无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6.
双侧下颌角突出合并小颏畸形的治疗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 提高双侧下颌角突出伴有小颏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用口内入路行双侧下颌角连续弧线截骨术,同时行颏部水平骨前徒延长、小夹板坚强内固定、自体下颌角骨质断端间植骨术,不作咬肌部分切除手术。结果 1996-1999年共收治20例,术后下面部宽短畸形明显改善。咬肌虽未行部分切除,但术后随着咬肌附着点的上移、肌张力降低而发生部分萎缩,下颌角部曲线圆滑,形态自然。结论 双侧下颌角突出伴有严重小颏者,只有同时行双侧下颌角有和颏部水平截骨整形,才能达到全面矫治畸形的目的。下颌角连续弧线截骨术截骨设计灵活、向上可达下颌升支后缘、向下可延续至下颌体下缘,截骨量大;一次完成;截央后的下颌角更加圆滑自然;结合颏部截骨整 术,不仅提高了术后的整体效果,而且可利用截除的下颌角骨质充填于颏部水平截骨断端间,可以保证骨质的愈合,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7.
下颌角截骨同时应用自体骨片行颏成形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亮  韦敏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52-53,i0007
目的:提高双侧下颌角肥大伴有小颏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口内入路下颌角斜形截骨,颏部水平截骨向前向下移动,骨片植入。配合钛合金钉、板内固定。结果:本组18例,随访3个月至2年,效果满意,骨移植后无明显吸收。结论:对下颌角肥大同时又有颏部畸形的患者,该方法是一种比较好的面部整形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矫治下颌角肥大有多种式术,但单一式术往往很难达到满意的矫治效果,探讨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21例下颌角肥大患者,于完成术前检查与分析后,在全身麻醉下应用口内入路行双侧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后同时行下颌角弧线截骨术,术后观察两侧下颌角间距变化。结果21例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经7个月至1年的随访,双下颌角间距明显缩小,下面部宽大畸形显著改善,下颌角部曲线圆滑,形态自然,效果满意。结论联合术式不仅有效地纠正了面下部过宽,使整个面部轮廓变得圆滑、柔美,方形面型得到满意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下颌下缘截骨术与外板劈除术联合矫治低角型方颌畸形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2005年7月至2007年11月,应用下颌下缘截骨术与下颌骨外板劈除术联合矫治31例低角型方颌畸形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调查患者满意度,并用术前、后定位标准面像、X线头影测量等方法评价其矫正效果.结果 本组31例患者创口均一期愈合,经术后6~24个月随访,均无张口受限及面瘫等严重并发症,虽有13例术后自觉口角区下唇麻木,但均在4个月内恢复.所有患者面下部正、侧面轮廓均得到改善,术后下颌角角度达110°~120°,下颌平面角达25°~30°,下颌角间宽度均明显减小.所有病例医患双方均对手术后效果感到满意.结论 下颌下缘截骨术与外板劈除术联合应用矫治低角型方颌畸形,可达到较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双直线下颌角肥大截骨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口内切口,以拟缩进的下颌角为基点,设计双直线截骨线,截骨后磨削残端骨面,矫治下颌角肥大.结果自2000年以来,完成手术86例,患者下颌角肥大均得到矫正,仅2例出现术后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痊愈.随访1年,效果良好.结论口内入路双直线截骨法能安全有效地矫治下颌角肥大,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结合铣骨器械对下颌角肥大的整形效果,为下颌角肥大患者提供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美观的双侧对称的下颌角肥大整形方法。方法:采用口内切口,常规分离显露下颌骨,在预定的下颌骨区域使用铣骨器械、锉磨除下颌角、下颌骨缘及下颌骨外板,矫治下颌角肥大。结果:我科自2003年1月~2010年3月对46例下颌角肥大的患者施行了口内入路下颌角外板去骨术,经6~10个月的随访,双下颌角间距明显缩小,且升支及体部的角度变化不大,口外无瘢痕,满意率达95%,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结论:采用口内切口入路,使用"颌面骨电动手术器械装置"矫治下颌角肥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黄大勇  邵祯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0):1430-1432
目的:探索一种一次性切除下颌角和外板矫正下面部宽大的新方法。方法:静脉复合加局部浸润麻醉后,口内入路,旋转锉磨除部分外板后,以来复锯以一定的角度,行内外板不等量截骨,沿截骨标记线切除下颌角和部分外板。结果:50例下颌角肥大病例,48例术后效果满意或者较满意,无骨折、下齿槽神经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来复锯一次性切除下颌角和外板是一种安全、可控、损伤小、恢复快、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利用自行设计的可变定位截骨器治疗下颌角肥大的疗效.方法 自2007年以来,应用下颌骨可变定位截骨器对50例下颌角肥大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50例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意外及并发症发生,术后正、侧面效果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仅1例术后发生局部血肿,予以清创处理,恢复良好.结论 下颌骨可变定位截骨器治疗下颌角肥大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骨刀在下颌角肥大矫正术各部位骨质截除的临床应用方法、效果和价值.方法 下颌角肥大美容就医者30例,其中男5例,女25例,均采用鼻插管全身麻醉,口内切口,骨膜下分离充分显露下颌骨,注意妥善保护颏神经,根据不同类型下颌角肥大的术前设计,用超声骨刀分别或同时进行下颌角截骨、下颌缘截骨、下颌骨外板劈除等操作.结果 超声骨刀可以完全截断下颌角骨质,顺利完成下颌角整形截骨的各项操作,比传统的刀锯更加精确,截骨曲线流畅.所有受术者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意外损伤及骨折现象,术后随访1年,截骨线条美观,外形稳定,形态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超声骨刀进行下颌角肥大矫正术,可较好地提高手术精确度和安全性,但较传统刀具,超声骨刀截骨时间略长,必须熟悉与刀具不同的操作方式和手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下颌骨缺损重建中骨移植体塑形在下颌骨重建美学中的地位。方法 选30例下颌骨缺损重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移植体取自体髂骨、肋骨、锁骨或腓骨。下颌骨移植体的塑形从下颌角的形成开始,当下颌升支和髁状突骨段已用微型夹板固定之后,应将注意力集中于将成为下颌骨体的移植体上。如下颌骨截骨未达下颌骨正中线,在行移植体的塑形时可仅做1次截骨就即可了;如达下颌骨中线者,在行下颌移植体塑形时就必须在中线附近行第2次截骨以增加移植体的弯曲度。在对移植体塑形并用微型夹板固定之后,将骨移植体与剩余下颌骨断端也用微型夹板固定。术后曲面体层摄影追踪观察。结果 30例中,监控观察5年以上者13例,1年以上者17例;其中1例术后2年3个月后微型钛板折断,经手术改用小钢板固定后骨愈合,29例移植体全部愈合。面部外形满意,剩余牙咬合关系良好。结论 移植骨塑形的质量对面部美学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下颌角、颧弓截骨整形手术患者同期行自我意象重塑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下颌角、颧弓截骨整形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159例)在围手术期进行自我意向重塑的干预治疗;B组(159例)为对照组,不进行自我意向干预.结果 本组共318例患者.A组对术后效果很满意者72例(45.3%),满意无意见者47例(29.6%),个别部分有异议者33例(20.7%),不满意者7例(4.4%);B组对术后效果很满意者41例(25.8%),满意无意见者32例(20.1%),个别部分有异议者63例(39.6%),不满意者23例(14.5%).结论 对进行下颌角、颧弓截骨整形术的患者,同期行自我意象重塑的心理干预治疗,患者满意度高,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在下颌角肥大矫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术在下颌角肥大矫治中的临床效果,并且比较传统与改良的各种下颌角截骨手术方法的利弊.方法对15例下颌角肥大患者,根据其临床分型,分别施行口内入路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术,必要时辅以下颌角全层截骨.结果术后对15例下颌角肥大患者6个月至2年的随访,双侧下颌角间距有明显缩小,双下颌角间距与双颧间距之比平均从87.64%下降到82.78%,并且术后下颌骨升支与体部的角度接近正常,侧面观形态自然,弧线优美,体表无瘢痕.结论该手术方法不仅能有效矫治以下颌角肥大为表现的下面部过宽,而且术后保持了正常下颌骨侧面应有的自然形态,达到了下颌截骨术后下颌骨整体形态的协调美观,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下颌角肥大矫治术式.  相似文献   

18.
单纯下颌骨磨削法矫治下颌角肥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下颌角肥大骨磨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局部肿胀麻醉下,采用口内切口入路,常规分离显露下颌骨,在预定需要矫正的下颌骨区域,使用特殊器械磨削下颌骨体外侧皮质骨、下颌骨下缘及下颌角骨质,同时对部分肥大的咬肌进行处理,矫治下颌角肥大。结果 对58例下颌角肥大患者均行下颌骨磨削法矫治,除1例术中损伤下齿槽血管引起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全部病例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结论 下颌骨磨削法矫治下颌角肥大是一种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好方法。与截骨矫治下颌角肥大的方法相比,该术式保留了下颌骨的内板。维持了颌颈区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