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多菌型麻风患者经过6个月联合化疗后停药,随访7年的结果。方法:对新发或复发未经治疗的多菌型麻风患者给予WHO联合化疗多菌型方案治疗6个月,停药后观察7年,评价临床和细菌学疗效。结果:共收录多菌型麻风患者114例,中途退出43例,71例纳入分析。疗前患者平均细菌指数为2.93±1.39,停药满7年时所有患者细菌指数阴转,平均年下降0.42。7年中共观察到麻风反应38人次,反应频率为53.5%。有1例在停药13个月时复发,复发率为0.05/100人年。结论:多菌型麻风患者6个月联合化疗有效。联合化疗6个月患者的细菌指数变化和麻风反应与报告的经1年或2年联合化疗的多菌型患者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2.
多菌型麻风联合化疗和监测的10年观察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联合化疗对多菌型麻风患者的疗效,对其10年的结果进行了分析。457例多菌型患者在联合化疗中细菌指数(BI)下降情况示,联合化疗前BI≥3.0的经治、复发和新发患者,在治疗60个月时,BI累积阴转率分别为86.4%、63.8%和81.6%。642例患者在联合化疗和监测期分别有10.4%和0.7%的患者发生麻风反应。对550例停药患者监测2520人年,发现1例经治患者复发。我们认为多菌型麻风患者完成联合化疗后,对其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反应和复发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统一联合化疗(UMDT)后多菌型麻风患者的细菌指数变化和麻风反应频率,并与常规联合化疗(RMDT)后多菌型患者的结果比较。方法2003-2005年在贵州3个地区和云南1个地区收集新麻风患者,给予6个月WHO多菌型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为同一地区接受2年RMDT的多菌型麻风患者,所有患者接受每年1次临床随访和细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细菌学数据和临床麻风反应频率进行比较。结果共166例各种类型麻风患者接受UMDT,其中114例为疗前细菌检查阳性的多菌型患者,有83例已经随访42个月。同一地区新登记疗前查菌阳性并接受RMDT的多菌型麻风患者170例,其中149例具有48个月完整细菌资料。接受UMDT的83例患者从治疗后到42个月,平均细菌指数从疗前2.84下降到0.33,同时61例患者(73.55%)细菌指数阴转。接受RMDT的149例多菌型患者,在开始治疗后到48个月,平均细菌指数从疗前的2.55下降到0.26,其中有115例患者(77.2%)细菌指数阴转,两组平均细菌指数变化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P〉0.05),细菌指数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40,P〉0.05)。UMDT组有13例患者(14.6%)在观察期发生麻风I型反应,而RMDT组只有5例(3.4%)在观察期发生麻风I型反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10.08,P〈0.01)。结论在观察期末,UMDT组和RMDT组在细菌指数变化和阴转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MDT组I型反应发生率高于RMDT组,其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统一联合化疗(UMDT)后多菌型麻风患者的细菌指数变化和麻风反应频率,并与常规联合化疗(RMDT)后多菌型患者的结果比较。方法 2003-2005年在贵州3个地区和云南1个地区收集新麻风患者,给予6个月WHO多菌型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为同一地区接受2年RMDT的多菌型麻风患者,所有患者接受每年1次临床随访和细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细菌学数据和临床麻风反应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共166例各种类型麻风患者接受UMDT,其中114例为疗前细菌检查阳性的多菌型患者,有83例已经随访42个月。同一地区新登记疗前查菌阳性并接受RMDT的多菌型麻风患者170例,其中149例具有48个月完整细菌资料。接受UMDT的83例患者从治疗后到42个月,平均细菌指数从疗前2.84下降到0.33,同时61例患者(73.55%)细菌指数阴转。接受RMDT的149例多菌型患者,在开始治疗后到48个月,平均细菌指数从疗前的2.55下降到0.26,其中有115例患者(77.2%)细菌指数阴转,两组平均细菌指数变化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77,P > 0.05),细菌指数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 = 0.40,P > 0.05)。UMDT组有13例患者(14.6%)在观察期发生麻风Ⅰ型反应,而RMDT组只有5例 (3.4%)在观察期发生麻风Ⅰ型反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 = 10.08,P < 0.01)。结论 在观察期末,UMDT组和RMDT组在细菌指数变化和阴转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MDT组Ⅰ型反应发生率高于RMDT组,其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麻风病     
20131698多菌型麻风患者实施6个月联合化疗后4年疗效观察/沈建平(中国医科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研所),李进岚,余美文…//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42(4).-251~253对79例多菌型麻风患者予6个月的多菌型方案治疗,然后每年进行临床和细菌学随访,连续4年,观察麻风反应发生率。结果:79例患者疗前细菌指数平均2.89±1.40,停药满1,2,3,4年时,细菌指数分别为0.97,0.71,0.38和0.21,细菌阴转率分别为36.7%,48.1%,68.4%和84.8%。共有33例次发生麻风反  相似文献   

6.
麻风患者166例统一联合化疗后2年随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6个月麻风统一联合化疗方案对各型麻风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66例各型麻风患者采取世界卫生组织多菌型方案治疗6个月,观察临床和细菌学方面的疗效。结果 在166例患者中因各种原因退出31例,完成治疗并随访2年的患者135例。135例疗前查菌阴性者为45例(33.3%),其余90例患者细菌指数从0.1 ~ 6.0不等,细菌指数疗前平均为2.91 ± 1.45,在停止治疗第2年末,45例细菌阴性患者显示总的皮损消退和改善率达到93.3%。神经体征改善率达80.0%。在90例查菌阳性患者中,皮肤损害消退和改善率达95.6%,神经改善率达77.8%。疗前细菌阳性的90例患者中有49例患者细菌阴转,占54.4%,平均细菌指数降低为0.66 ± 0.99。从开始治疗后的2.5年中,平均每年下降 0.9。在完成治疗停药随访满2年的135例患者中有25例发生麻风反应。其中Ⅰ型和Ⅱ型反应分别为13例和12例。在166例患者中,有1例多菌型患者在停止治疗后13个月复发。结论 统一联合化疗的近期疗效与常规MDT方案治疗2年的结果相似,其反应发生率差异以及远期复发率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7.
114例MB麻风6个月联合化疗后随访3年细菌指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个月联合化疗方案治疗MB麻风细菌指数变化.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多菌型方案对新发114例查菌阳性麻风患者治疗6个月,并对观察治疗前后及随访3年中每年细菌指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114例麻风疗前平均细菌指数3.01,其中分别有108、97、88、83例完成治疗和1年、2年、3年随访.1例停止治疗后13个月复发.治疗结束、1年、2年和3年随访时平均细菌指数值分别为1.82、1.01、0.63和0.39.3年随访患者完成治疗、1年、2年和3年随访时细菌阴转率分别为19.28%、27.71%、46.99%和69.88%.结论:6个月联合化疗后随访3年,细菌阴转率持续上升.由于随访时间较短,且已有复发病例报告,对6个月联合化疗方案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
麻风病     
20130347统一联合化疗和常规联合化疗后多菌型麻风患者的细菌指数变化和麻风反应率比较/余美文(中国医科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研所),沈建平,严良斌…∥中华皮肤科杂志.-2012,45(8).-553~5562003-2005年在贵州3个地区和云南1个地区收集新麻风患者,予6个月WHO多菌型联合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建湖县麻风病患者实施联合化疗(MDT)的12年结果进行了分析。有活动性有的68例2于MDT结束时皮疹全部消退。62例查菌阳性患者,治疗时,细菌指数持下降,其中完成治疗的56例患者细菌转阴,在MDT与监测期均有麻风反应发生。药物毒性反应均出现于实施多菌型方案的患者,对83例停药患者监测490人年,未见复发。我们认为MDT疗效确切,副作用轻。是否会复发,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麻风固定疗程联合化疗后复发病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麻风固定疗程联合化疗(FD MDT)后的远期复发率。方法:MB方案疗程24个月,PB方案疗程6个月,停药后定期随访患者的临床、病理、细菌变化,以观察FD MDT远期复发率。结果:4836例麻风患者采用FD MDT方案治疗,完成治疗4310例,其中MB方案3257例,复发12例,累积复发率为6.80/1000,平均复发潜伏期101.9个月;PB方案完成治疗1053例,复发2例,累积复发率为2.38/1000,平均复发潜伏期102.5个月。结论:凉山州、攀枝花两地20县FD MDT后复发率是低的,结果显示该方案疗程短、安全、疗效好,在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联合化疗(MDT)中发生麻风反应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为麻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20年在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LEPMIS)中登记并终审通过的山东省所有完成MDT且在此期间发生麻风反应的患者的相关信息,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非参数Spearman秩相...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7岁。全身水肿性红斑、斑丘疹伴痛,高热1周。组织液抗酸染色查菌BI 3.40。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变薄,表真皮间无浸润带,真皮内成团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泡沫细胞等浸润,累及脂肪层和附属器。2年前患者曾诊断为BL麻风,抗麻风联合化疗治疗1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全国麻风防治管理信息系统(LEPMIS)收集陕西省2004-2020年麻风病例资料,对新发麻风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纳入了305个麻风新发病例,其中男212例,女93例,MB型麻风272例(89.2%),PB型麻风33例(10.82%)。60岁以上患者49例,20~59岁247例,20以下患者9例。100例(32.8%)有家庭内接触史。42例(13.8%)出现麻风反应,247例(81%)出现神经损害,男性神经损伤率高于女性(86.3% vs 68.8%)。218例(71.5%)出现畸残,其中II级畸残122例,I级畸残96例。  相似文献   

14.
Thirty-one female patients with leprosy lesions starting over tattoo marks observed over a period of 16 years are reported. All the patients belonged to the Chhattisgarh State, which is highly endemic for leprosy. Most of the patients were in the third decade of life. All of them had ornamental tattooing done by roadside tattoo artists, who used unsterile needles for tattooing a large gathering one after another with the same needles. In all of them, the first lesion of leprosy started over a tattoo mark. Twenty-five cases had only single lesion of leprosy exclusively confined to tattoo marks. The duration between tattooing and appearance of first lesion in most of the cases varied from 10 to 20 years. Paucibacillary leprosy was the commonest type observed in 29 cases, while two had multibacillary leprosy. The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by histopathology in all cases. The present report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of transmission of leprosy in these cases through tattooing.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such a large collection of leprosy cases subsequent to tattooing has not been reported so far.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邮市麻风病院外治愈者生存、医疗现状和需求,为精准帮扶、精准医疗、精准关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2017年对高邮市院外麻风病治愈存活者进行入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信息、居住情况、生活能力、劳动能力、享受低保、医疗保险、收入及残疾情况等。结果:共调查626例,平均年龄74.02岁(42-91岁),其中男439例(70.13%),农村户口610例(97.44%),平均个人年经济总收入5485元,享受低保仅38例(6.07%)。共有154例存在不同程度畸残,其康复需求主要为白内障手术、溃疡手术、安装假肢、假肢维修以及提供轮椅、拐杖、防护鞋等。结论:院外治愈存活者生活艰苦,年龄结构老化,康复需求强烈,生活经济来源单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浙江省麻风可疑症状监测系统的实施效果。方法:比较可疑症状监测系统实施前后早期发现情况、新发麻风病例畸残率和麻风病例误诊率。结果:监测系统运行后,新发现病人的平均延迟期从36.64个月缩短至17.89个月;Ⅱ级畸残率从23.15%降至12.12%;误诊率从79.27%降至25.76%。结论:建立麻风可疑症状监测系统有利于麻风病例的早期发现和降低2级畸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麻风垂足的患病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江苏11个县市存活的麻风治愈者及现症患者为调查对象,资料输入计算机统计分析。结果:麻风垂足的患病率为15.7%,单足(13.62%)高于双足(2.07%),男性(16.36%)高于女性(13.84%),现症及复发病人(31.28%)高于治愈者(15.07%),BT、BB型麻风占23.56%及20.96%。麻风病期在5年以内发生垂足的少菌型麻风(72.41%)高于多菌型(50.47%);发生过麻风反应的患者垂足占33.75%。垂足有足底溃疡(21.21%)、足骨破坏(19.17%)及足畸形(27.43%)多于无垂足的溃疡(15%)、骨破坏(15.09%)及足畸形(20.19%)。989只垂足可通过手术矫治,要求治疗者只占30%。结论:麻风垂足以男性、现症及复发病人多见且以单足为主,垂足发生的足底溃疡及足畸形明显增多,三分之二的垂足失去了手术矫治的机会,70%的患者对垂足的治疗没有信心。麻风垂足的发生与麻风诊断和治疗的延迟、麻风反应及麻风型别的不同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低发病率状态下江苏省2011-2015年麻风误诊情况。方法:对全省2011-2015年被误诊的新发麻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误诊与麻风发病年龄、麻风型别、畸残情况、查菌情况、流动人口有统计学关联。结论:新发麻风患者人数少、临床症状不典型及医生警惕性、业务水平不高,是导致麻风误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开展消除麻风运动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通过开展消除麻风运动,评价其在发病人方面效果。方法:防治机构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举办县级培训班和工作会议。各乡镇负责人和乡镇卫生院院长、防疫医生参加工作会议和培训班,同时通过媒介向公众开展健康教育运动。在运动中乡村医生和群众向医疗机构报告麻风人可颖线索,然后由麻风专家组成的医疗队确诊。结果:运动中覆盖99个乡、镇的1411个行政村共计135万人口,上报173例麻风可疑线索,共确诊41例麻风,其中多菌型32例,少菌型9例,查菌阳性者24例;2级畸残者16例。永顺县、桑植县和崇义县、上犹县在运动中发现的病人数分别占各县全年发现病人总数的56.3%,77.8%和90%。结论:短时间内发现许多病人说明消除麻风运动可有效地发现隐藏在社区内的病人。消除麻风运动还是对公众一次很好的麻风健康教育,促进了当地麻风的基本消灭。  相似文献   

20.
早期麻风血清学诊断方法的评价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现有的早期麻风菌感染检测方法的实用性,探讨它们的潜在应用前景。方法:共比较了12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将之按4个“S”标准和疾病筛检标准评价,并动态观察在亚临床感染及疾病检测中的实用意义。结果:结果表明各方法间的结果是可以比较的。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简便,廉价,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