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0岁以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经验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总结 40岁以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房缺 )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46例 40岁以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病人 ,年龄 40~ 6 2岁 ,平均 (45 7± 4 4)岁。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 35例 ,其中中度以上关闭不全 2 2例 ;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10例 ;房颤 6例 ,房扑 2例 ;术前肺动脉测压 2 7例 ,肺动脉平均压为 (35 7± 16 7)mmHg,肺动脉平均压最高为 6 3mmHg。房缺修补采用直接连续缝合和心包片或涤纶补片修补 ,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 2 2例 ,其中 10例行Kay二叶瓣成形术 ,12例行DeVega成形术 ;二尖瓣成形术 4例 ,行二尖瓣置换术 2例 ,3例合并有房颤病人同期行右房迷宫术。结果  46例病人术后全部生存 ,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年龄因素不是房缺手术的禁忌证 ,合并症的同期手术处理是手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成人房间隔缺损(ASD)伴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死亡率高,术后处理棘手。我们从2007年5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成人ASD 36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其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3.
婴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婴儿室间隔缺损 (VSD)因为缺损的位置和缺损过大 ,很早便出现临床症状 ,尤其合并肺动脉高压 (PH)后需要及早外科手术治疗。 1998年 3月至 2 0 0 1年 5月 ,我们共对 5 0例VSD合并PH婴儿行体外循环 (CPB)VSD修补术 ,占同期CPB心内直视手术的 9 5 %。临床资料 本组病儿中男 2 9例 ,女 2 1例。年龄 1 3~12 0个月 ,平均 (7 5± 2 2 )个月。体重 3 5~ 14 0kg,其中3 5~ 8 0kg 2 7例 ,8 0~ 10 0kg 17例 ,10 0~ 14 0kg 6例。单纯VSD并PH者 31例 ,VSD加PH并房间隔缺损 (ASD)者 14例 ,VSD加PH…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低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早期死亡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4年手术治疗的83例成人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无早期死亡。结论(1)术前积极改善心功能,防治心律失常。(2)根据房间隔缺损心脏畸形病理解剖正确选择手术方案。(3)重视肺动脉高压的处理。(4)积极防治术后心律失常。(5)加强术后监护及综合治疗措施等均为提高成人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手术成功率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外科治疗体会和疗效. 方法 25例患者(平均肺动脉压/平均体动脉压>0.85),其中室间隔缺损(VSD)16例,VSD合并房间隔缺损(ASD)4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5例.心脏超声心动图示间隔平面双向分流.采用心脏不停跳手术21例,心脏停搏手术4例.VSD均采用补片修补,动脉导管未闭经肺动脉切口缝闭,ASD采用自体心包修补,上端剪成半圆形,置于左心房面,顶部疏松缝1针,做成活瓣,无ASD患者,经卵圆孔作小切口做成相似活瓣. 结果早期死亡1例,24例痊愈出院.术后早期均有明显的低氧血症,呼吸机辅助呼吸均在24小时以上.22例患者活瓣在2周内关闭,2例4周关闭.随访3~72个月,1例术后8个月反复发生顽固性右侧心力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恢复良好. 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部分双向分流患者,采用房间隔活瓣可减轻术后早期的右心负荷,有利于早期恢复,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6.
中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中老年(年龄≥40岁)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延安医院2000年1月至2007年9月手术治疗89例年龄大于40岁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47.8岁),其中上腔型房间隔缺损23例、下腔型房间隔缺损31例,中央型房间隔缺损29例,混合型6例。全组均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均予涤纶补片修补房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者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全组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3d(9~37d),术后Ⅰ周复查右房室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随访3个月-8年,心功能及健康状况良好。结论中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如无介入封堵术指征或伴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者均应手术治疗,补片修补及术中积极处理合并的三尖瓣关闭不全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3年5月北京安贞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84例成人房间隔缺损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53例,平均年龄56.3(24~72)岁。11例在体外循环下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6例;73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其中52例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术后即刻、7 d、3个月和6个月检测心律。结果全部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无开胸止血及非心律失常性并发症发生。在体外循环下手术11例患者的主动脉阻断时间(35.21±12.32)min,体外循环时间(45.67±16.93)min,住ICU时间(11.87±12.36)h。73例行封堵手术患者住ICU时间(10.93±13.67)h。全部患者随访12~24个月,随访率97.62%。行体外循环手术组中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患者较未行射频术患者在术后即刻、7 d、3个月和6个月检测时,房颤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行封堵术患者中,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患者较未行射频消融术患者在术后即刻、7 d、3个月和6个月检测时,房颤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成人房间隔缺损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无论是体外循环下手术还是封堵器治疗,同期行射频消融术安全性较好,并可明显减少房颤发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监测、配合介入治疗房缺(A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诊断标准及适应证选择。方法 10例ASD女性患者,均为单一缺损,其中1例患自身免疫缺陷病,1例安置单腔永久起搏器。全部患者术前均作体表超声(TTE),术中用食管超声(TEE)监测引导介入治疗全过程。结果 10例患者应用AGA-Amplatzer闭合器闭合成功,其中2例采用特制带小孔Amplatzer闭合器,技术成功率达100%。闭合型号为24~40mm。10例无并发症,术后2~3天出院。结论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ASD合并PH是必不可少的,在介入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成人房间隔缺损外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成人房间隔缺损(房缺)的手术适应证仍有争论,禁忌证亦不确定。我们回顾52例成人房缺手术治疗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文献对成人房缺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如下:临床资料52例成人继发孔房缺中男23例,女29例;年龄18~24岁28例,25~47岁24例。术...  相似文献   

10.
30岁以上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 30岁以上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房缺 )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从 1978年 12月至 2 0 0 2年 12月共手术治疗 30岁以上的继发孔房缺患者 4 6 9例 ,其中男 14 4例、女 32 5例 ,年龄 30~ 6 8岁 ,平均 38 6岁 ,肺动脉高压 10 5例 ,心律失常 4 5 8例。所有患者均行房缺修复术 ,补片修复缺损者 35 8例 (其中自体心包补片 30 5例 )。 2 5例术后肺动脉高压患者持续吸入低浓度 ( 6× 10 -6)一氧化氮。 5例房颤患者同期行右侧迷宫术。结果 死亡 3例 ( 0 6 % )。术后心律失常 180例 ,左心功能不全 2 7例 ,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2 8例 ,再次开胸止血 12例 ,空气栓塞 1例。 2 5例术后持续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患者平均肺动脉压下降 2 8 5 %。 5例同期行右侧迷宫术患者 ,术后房颤消失。随访35 2例 ,随访时间 3个月~ 2 0年 (平均 5 6年 ) ,心功能Ⅰ~Ⅱ级者 2 9例 ,其余患者心功能均正常。结论 成人房缺应尽早手术 ;采用补片修补时自体心包为首选 ;应用吸入一氧化氮疗法治疗术后肺动脉高压效果良好 ;合并房颤的房缺修补术应同期行迷宫手术 ;术中、术后注意防治心律失常及进行左心功能的保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10月至2002年2月,我们共手术治疗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32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者的手术适应证,血管扩张剂的选择,肺动脉高压危象及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7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53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53例行手术治疗,2例已发展为艾森曼格,失去手术时机。肺动脉压力<60mmHg26例;60~90mmHg21例;>90mmHg8例,手术6例,总手术死亡率3.8%。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不停跳与活瓣补片治疗房间隔缺损伴重症肺动脉高压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人 男,5 7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活动后心慌气促10余年。既往高血压史4 0年。查体:口唇及甲床发绀,双下肢水肿且皮肤发黑,可见硬红斑。胸骨左缘闻及2 /VI级收缩期杂音。血红蛋白182 g/L ,红细胞压积0 5 5 ,血气分析示PaO2 4 8 6mmHg( 1mmHg =0 133kPa)、SatO2 0 81。X线胸片示肺血多,肺动脉段凸,心胸比率为0 5 9。心电图示心电轴显著右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II孔处见连续中断约35mm ,心房水平双向分流,右大于左,重度肺动脉高压。右心导管资料示肺动脉压70 /2 8( 4 9)mmHg,全肺阻力15 4 3kPa·s·L-1,…  相似文献   

14.
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耿希刚李兆志黄庆恒孙立侯立业作者单位:710061西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脏外科1984年5月至1995年7月我们对104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的手术疗效进行分析并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4例中...  相似文献   

15.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畸形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内皮素(ET-1)浓度的变化以及与肺动脉压力间的关系.方法 105例患者确诊为单纯房间隔缺损(ASD),分为ASD并肺动脉高压组(ASD-PH)和ASD无肺动脉高压组(ASD-nPH),ASD-PH组又分为ASD并轻度肺动脉高压和ASD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所有患者按居住地海拔分2000~2 500m组、2 501~3 500m组及>3500m组.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BNP浓度,ELISA法测定ET-1.结果 ASD-PH组患者血清BNP、ET-1的水平明显高于ASD-nPH组,分别为(152.34±40.61) pg/ml对(126.70±32.27) pg/ml和(137.69±37.17)pg/ml对(92.92±32.3) pg/ml.不同程度肺高压患者的血浆BNP及ET-1水平存在显著差异(F=6.782,P<0.05;F=8.475,P<0.05).不同海拔ASD患者血浆BNP及ET-1亦存在显著差异(F=6.846,P<0.05;F=9.327,P<0.05).ASD患者血浆BNP与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缺损大小正相关(分别为r=0.326,P<0.05和r=0.301,P<0.05),与患者居住海拔呈正相关(r=0.252,P<0.05).结论 ASD-PH组患者血清BNP、ET-1的水平明显高于ASD-nPH组,随着肺动脉高压程度的增加及海拔的上升二者均升高,ET、BNP共同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低氧环境促进了ET、BNP的分泌.  相似文献   

18.
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中老年房缺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中老年房缺的外科治疗刘中民梁而慷朱洪生卢蓉周嘉叶清作者单位:20000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现在上海市东方医院(200120)我科自1993年10月至1996年10月收治15例房间隔缺损(房缺)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中老年...  相似文献   

19.
成人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987~1994年212例成人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年龄18~51岁(平均27岁)。其中,合并其他心内畸形者45例,术前出现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心律失常或肺动脉高压等合并症者59例,全组手术无死亡,手术结果表明,成人房间隔缺损,包括合并其他心内畸形或术前出现合并症,但符合手术适应证者均可完全地进行手术矫治。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2000年1月~2005年8月,收治8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其中室间隔缺损(V SD)58例,房间隔缺损(A SD)4例,V 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6例,V SD合并A SD 16例,PDA 3例。8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75例行常规心脏畸形矫治手术,V SD采用间断缝合涤纶补片修补,7例室间隔水平双向分流平衡的患者进行了单向活瓣V SD修补术;5例因艾森门格综合征放弃手术治疗。结果行手术治疗的82例中共死亡4例,均死于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其中单向活瓣V SD修补者死亡2例。手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38~178h(56±8h),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58~244h(117±43h)。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均为肺不张,经雾化吸入、吸痰和拍背等治疗后治愈。随访78例,随访时间6个月,气促症状明显减轻,超声心动图提示2例心脏补片处有少量分流,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非有创性检查方法能对肺动脉高压的性质作出准确的判断,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能获得满意的疗效。术前对肺动脉高压性质的准确判定、心肺功能调整以及围手术期处理是此类患者安全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