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可  李华 《中原医刊》2006,33(21):55-56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及脑脊液置换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治疗组病人(26例)进行侧脑室引流及脑脊液置换加内科药物治疗,对照组病人(25例)采取单纯内科药物治疗。结果两组根据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意识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压力变化、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恢复正常时间、脑积水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侧脑室引流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腰穿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在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 6 0例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进行腰穿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的治疗组 ,记录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时间 ,动态观察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的改变及恢复时间 ,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并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迅速缓解及有症状期明显缩短 ,引流后 1个月时治疗组脑脊液蛋白、有核细胞数均有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下降程度对比 ,二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无 1例并发脑积水 ,对照组 4例并发脑积水。结论 腰穿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在重症结脑的治疗方面增加了一项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症脑室出血采用微创穿刺脑室引流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与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主要以甘露醇脱水、补液等综合治疗为主,治疗组除与对照组采用相同的内科治疗外,同时于发病4~72小时内根据头颅CT显示出血情况,选择穿刺方式、部位、穿刺针的长度,予侧脑室穿刺或血肿穿刺,术后第2天腰穿脑脊液置换。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微创穿刺脑室引流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总有效率达72.5%,死亡率为20.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达47.5%,死亡率为42.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亦明显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病残率。结论微创穿刺脑室引流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脑室出血适用于各级医院对脑室出血的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重症脑室出血系指原发性或继发性全脑室出血(PIVH、SIVH )。起病急 ,发展快 ,病情重 ,病死率高。我们自 1996年采用侧脑室引流 ,注入尿激酶 ,腰穿脑脊液 (CSF)置换予以治疗 ,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病例 :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的重症脑室出血患者为治疗组 ,选择自 1996~ 2 0 0 1年在我科住院的患者共 4 6例 ,年龄 36~ 70岁 ;选择开展微创治疗前内科保守治疗的重症脑室出血患者为对照组 ,共 4 6例 ,年龄 38~ 72岁。两组病人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 ,并按统一标准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 ,其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室外引流同时注射大量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并脑积水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101例结核性脑膜炎并脑积水患者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全身予抗结核治疗、脑室引流、脑室引流3天后脑室内注入抗结核药和糖皮质激素基础上,治疗组同时加入尿激酶,对照组无尿激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脑脊液常规、生化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26例痊愈,12例显效,13例无效.对照组12例痊愈,14例显效,24例无效.结论 脑室内注入大量尿激酶可改善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韦廷求 《微创医学》2012,7(2):128-130
目的 观察重症脑室出血采用微创铸型侧与非铸型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侧脑室穿刺引流与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脑室出血患者194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进行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非铸型侧脑室穿刺引流术(A组)、非铸型侧脑室穿刺术加腰穿脑脊液置换(B组)、铸型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加腰穿脑脊液置换(C组),观察三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微创穿刺脑室引流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脑室出血,脑室积血清除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5);铸型侧对比非铸型脑室穿刺,脑室积血清除时间明显缩短(P<0.05),亦明显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病残率.结论 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铸型侧脑室穿刺疗效比非铸型侧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加腰大池持续引流尿激酶冲洗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84例重度脑室出血行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加腰大池持续引流尿激酶冲洗治疗,与以前84例单纯使用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患者比较脑室通畅时间、意识转清时间、脑脊液转清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脑室通畅时间、意识转清时间、脑脊液转清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加持续腰大池引流尿激酶冲洗是一种治疗重症脑室出血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继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46例重症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为治疗组,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予以治疗,选择开展微创治疗前行内科保守治疗的46例重症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为对照组,根据配对条件按照1∶1比例配对,引流时、引流后2周各按统一标准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次.结果 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予以治疗重症继发性脑室出血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总有效率82.6%.结论 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是治疗重症继发性脑室出血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侧脑室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4 8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6例采用侧脑室穿刺注入尿激酶引流 ,对照组 2 2例单纯应用内科保守治疗。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 5 %、5 0 %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采用侧脑室穿刺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疗效优于单纯采用内科治疗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室内和(或)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失败原因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12例重症颅内感染经脑室内和(或)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失败和再治疗,并对治疗方法和结果分析.结果:12例重症颅内感染患者除1例死亡和1例放弃治疗外均被治愈.结论:对重症颅内感染特别是经脑室内和(或)腰大池置管持续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颅内感染失败时,定时行腰大池穿刺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敏感抗生素治疗重症颅内感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创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于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12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60例采用微创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脑积水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良好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脑积水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临床疗效确切,且可以降低脑积水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鞘内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结核治疗、脱颅压药物及激素应用、支持对症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鞘内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3个月后观察2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方便、安全,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侧脑室引流管在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治疗中放置时间及拔管时机进行评估,观察临床转归.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结核性脑膜炎中、重度脑积水患者226例,分为改良脑室引流组(治疗组)127例和常规脑室引流组(对照组)99例,全部病例均行规范的全身抗结核、脱水及激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局麻下改良脑室外引流,对照组按常规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行脑室注射抗结核药物,引流两周后行24h夹闭导管试验,按拔管指征评估拔管可能性,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127例中,引流时间窗符合拔管指征者76例,提前拔管19例,延迟拔管32例,导管放置时间(27.6±17.3)d,3例继发颅内感染,总有效率为74.8%(95/127),颅内感染发生率2.3%;对照组99例中,引流时间窗符合拔管指征者56例,提前拔管29例,延迟拔管14例,导管放置时间(18.9±15.2)d,7例继发颅内感染,总有效率为69.7%(69/99),颅内感染发生率7.1%.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5,P >0.05),两组脑室外引流导管放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3,P<0.05),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P <0.05).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合并中、重度脑积水患者应早期行侧脑室外引流,配合脑室内注射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可使部分患者避免V-P分流手术.改良脑室外引流能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妥善评估侧脑室引流管在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治疗中放置时间及拔管时机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Lin J  Zhang N  Sheng HS  Yin B  Wang HO  Wang MD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5):2488-2490
目的 探讨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伴梗阻性脑积水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7至2010年间30例结核性脑膜炎伴脑积水患儿,采用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术6例,其中Ⅲ级5例,Ⅳ级1例;Ommaya储液囊外引流术9例,Ⅱ级6例,Ⅲ级3例;脑室腹腔分流术15例,Ⅱ级1例,Ⅲ级12例,Ⅳ级2例。比较术后脑脊液变化、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术组6例经治疗后4例4~6个月内拔除外引流管,外引流管最长留置时间6个月,未发生颅内感染及与外引流管相关的严重并发症;2例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脑脊液细胞数、蛋白含量恢复正常时问、预后等方面与脑室腹腔分流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伴重度梗阻性脑积水有效且较为安全,部分患儿经治疗脑积水缓解,避免了分流装置长期留置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应用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纯脑室外引流术及脑室镜联合脑室外引流术2种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原发性脑室出血68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取单纯脑室外引流术(对照组)及脑室镜联合脑室引流术(治疗组)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中,2例死亡,死亡率为5.88%,对照组中,死亡5例,死亡率为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在拔管时间、再出血率、住院时间、术后30 d脑积水发生率方面比较P=0.02、0.03、0.02、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室镜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可以降低死亡率、缩短拔管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率及降低远期脑积水发生率,因此脑室镜联合脑室外引流术的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为其治疗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60例脑室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室外引流,观察组患者给予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后3、7 d脑室内出血清除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3、7 d脑室出血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室出血清除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颅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7 d,2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3、7 d 2组血清铁蛋白(SF)水平均较手术前高(P<0.05),但观察组患者血清S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可以更好地清除脑室出血,并对脑损伤指标NSE及SF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6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脑脊液置换术及异烟肼50mg和地塞米松5mg鞘内注射,每周2次,共20~24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时间及患者预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3%(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38%(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异烟肼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时间,提高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重度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6 0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例 ,治疗组为内科治疗加微创穿刺双侧脑室引流术加腰大池引流术 ,对照组为常规内科治疗 ,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 70 0 %、显效率 5 3 3%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16 7%、10 0 % ) ,二者差异显著 (P <0 0 5 ) ;(2 )治疗组血肿清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 0 5 ) ;(3)治疗组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微创穿刺双侧脑室引流术加腰大池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异烟肼加地塞米松同时等量生理盐水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 方法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鞘内注射异烟肼加地塞米松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等量生理盐水置换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2组脑脊液中蛋白、葡萄糖、细胞计数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脑脊液氯化物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中蛋白、葡萄糖、细胞计数和氯化物含量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痛颈强消失、脑脊液压力恢复、发热消失、呕吐消失、昏迷恢复、脑脊液蛋白含量恢复、脑脊液细胞含量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鞘内注射异烟肼加地塞米松同时等量生理盐水置换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确,临床指标、症状明显改善,在确保治疗安全的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为早期康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手术治疗破入脑室的高血压性脑出血50例,占高血压性脑出血的41.7%。手术治疗结果优于保守治疗,其主要优点为:①手术清除脑实质及部分脑室内积血,解除脑受压;②术中放置脑室外引流管,有利于脑室内积血的清除,可解除脑脊液的循环障碍。早期手术可降低病死率。对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