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早期血糖变化特点及早期监测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量血糖仪测定180例不同窒息程度的新生儿入院48h内4个不同阶段的血糖水平,并比较其变化情况。结果: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新生儿入院即刻与12h的微量血糖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窒息组血糖异常发生率为76.7%,轻度窒息组血糖异常发生率为33.6%,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24.76,P<0.01);重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发生率为65.1%,高血糖持续时间长,临床不易纠正;轻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发生率为26.3%,低血糖持续时间短。结论:新生儿窒息后易出现糖代谢紊乱,窒息程度越重血糖水平增高越明显,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新生儿窒息早期血糖水平的监测对判断病情和提高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修桂英  王斌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8):3973-3974
目的:了解新生儿呼吸衰竭时血糖变化的特点。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9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进行静脉血糖监测。结果:90例中有30例血糖浓度≥7 mmol/L,其升高水平与呼吸衰竭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呼吸衰竭时可伴有血糖升高,因此加强呼吸衰竭新生儿的早期血糖监测,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窒息新生儿微量血糖监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产期窒息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因素以及病程中血糖变化,为治疗及监护提供依据。方法对38例窒息新生儿生后72 h进行连续血糖监测,其中静脉输糖14例,复苏用药18例,未用药6例。结果微量血糖平均值随日龄增加呈不断递升现象(经方差分析,F=10.46,P〈0.01);生后24 h剖宫产组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分娩组(P〈0.01);生后12、24h窒息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生后48、72 h两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血糖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12.74,P〈0.01)。结论窒息复苏后新生儿血糖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血糖平均值处于较低水平,且低血糖发生率高于正常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输糖或用药,会对机体糖代谢产生影响,应慎重应用;血糖动态监测对窒息新生儿尤为重要,窒息复苏及后续治疗中均应重视血糖监测及调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糖水平的异常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评价血糖水平监测对判断窒息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明确诊断为窒息新生儿入院24,72小时的血糖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1)窒息新生儿血糖值显著高于健康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持续时间愈长;(2)轻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而重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3)血糖持续高水平的窒息患儿预后不良,窒息新生儿中并发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死亡率较高,以重度窒息组更显著,为正常血糖水平的2.3~2.5倍。结论: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血糖变化呈正比,对宣息患儿生后应定期监测血糖,特别是重度窒息患儿可把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作为常规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规范化干预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围产结局的影响及对产后3个月糖代谢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124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规范化治疗组(96例)与未规范化治疗组(28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人群产科并发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产后1周及产后3个月时基本情况与血糖控制情况;探讨产后3个月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规范化治疗组剖宫产率、早产与羊水过多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较未规范化治疗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1周和产后3个月规范化治疗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口服葡萄糖耐量2 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未规范化治疗组(P0.05);规范化治疗组糖耐量受损发生率显著低于未规范化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规范化治疗、产后母乳喂养及产后膳食干预均有助于糖代谢异常转归为正常水平;高血脂不利于血糖代谢异常的转归。结论 GDM患者孕期规范化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围生期母婴并发症,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控制产后血糖及糖代谢异常的转归。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窒息新生儿血清、尿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探讨其与β2-微球蛋白(β2-MG)在窒息肾损害时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窒息新生儿按照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每组各25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20例,用ELISA法检测研究组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尿液TGF-β1及β2-M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急性期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血清、尿液TGF-β1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三组间差异显著,三组间每两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1);恢复期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血清、尿液TGF-β1水平均较急性期有所上升,但重度窒息组仍低于轻度窒息组及对照组(P<0.01),轻度窒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β2-MG变化与同期TGF-β1改变相反。结论:TGF-β1参与了新生儿窒息肾损害的病理过程,并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窒息新生儿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糖水平异常与临床分度的关系,评价血糖水平监测对判断窒息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分别于生后24 h内、24~48 h、48~72 h采用血糖试纸法测定窒息新生儿血糖水平。结果:①重度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占41.19%,轻度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占15.39%,重度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P<0.05)。②重度窒息新生儿高血糖占29.41%,轻度窒息新生儿高血糖占5.13%,重度窒息新生儿高血糖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P<0.05)。③胎龄<37周组血糖异常50.00%,≥37周组血糖异常16.47%,胎龄<37周组血糖异常发生率高于≥37周组。结论:对窒息新生儿要严密监测血糖,特别是重度窒息儿和早产儿;及早发现窒息新生儿的血糖异常并及时采取措施,可避免造成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张蔚 《中国医师杂志》2007,9(2):159-160
目的观察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钠素及血糖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窒息新生儿的血清心钠素、血钠及血糖水平,并与20例正常新生儿作对比。结果40例窒息患儿中,重度者血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组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度窒息患儿血清心钠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程度愈重,血清心钠素水平愈高,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血清钠的下降,两者呈负相关。结论在治疗新生儿窒息的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血清心钠素及血糖的变化,严格控制葡萄糖输注的量及速度,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相似文献   

9.
窒息足月儿出生后1日内血乳酸动态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窒息足月儿出生后24 h内血乳酸水平与血糖浓度的动态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59例围生期窒息足月新生儿根据1 min 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4~7分)、重度窒息组(0~3分)和宫内窘迫组(8~10分),18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于出生后1、62、4 h采集外周动脉血测定血乳酸和血糖水平,比较各组间数据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健康对照组、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及宫内窘迫组患儿在出生后1、6、24 h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后1 h和6 h时间点重度窒息组血乳酸水平高于其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 h,Apgar评分越高则血乳酸值越低,两者之间中度相关(R2=0.454,P0.05)。【结论】血糖水平对于评估足月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不明显。足月窒息新生儿出生后1日内,血乳酸水平与窒息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早期检测血乳酸水平可作为临床判断足月新生儿窒息程度的辅助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窒息患者血糖等实验室指标、临床特征的分析,探讨血糖与窒息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我院2008年7月——2012年8月儿科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根据Apgar评分分为重度窒息和轻度窒息,用Glucometer4型微量血糖仪监测生后1、6、12、24h血糖,根据血糖动态变化,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结果与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比较,重度窒息患儿治疗前血糖明显高,而且血糖出生后6小时、12小时也较高,高血糖窒息患儿治疗前血糖与预后显著正相关。结论轻度窒息以低血糖为主,重度窒息以高血糖为主,窒息患儿治疗前血糖血糖高提示预后差。血糖可以作为窒息患儿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血糖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及我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窒息患儿的160例临床资料,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102例和重度窒息58例。结果:轻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重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窒息组血糖值为3.37±0.45mmol/L,重度窒息组血糖值为7.17±0.58mmol/L,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轻度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重度窒息以高血糖为主。血糖值与窒息程度成正比,血糖可监测新生儿窒息的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对精神疾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对28例服用利培酮及32例服用奥氮平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4、8、12周末及终末期测量空腹血糖,比较两组患者糖代谢异常。结果奥氮平组血糖升高最明显,利培酮组次之。两组间差异有极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精神病药物与糖代谢异常关系十分密切,在临床治疗中要定期检查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功能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13.
洪虹  李立新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695-2696
目的:探讨新生儿糖代谢紊乱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新生儿1210例进行血糖监测,监测至3次空腹血糖正常为止。结果:1210例住院新生儿中发生糖代谢紊乱126例,血糖异常与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巨大儿及轻度窒息组血糖紊乱以低血糖症为主,重度窒息组血糖紊乱以高血糖症居多(P>0.01)。结论:积极监测新生儿血糖水平变化,及时纠正血糖紊乱,对减少或避免后遗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与窒息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轻度窒息组46例,重度窒息组29例,对照组30例,分别于出生后1~6 h、7~12 h、13~18 h、19~24 h及24 h以后各测定患儿指、趾端末梢血血糖1次,进行统计学分析。新生儿血糖值在2.2~7.0 mmol/L之间为正常,<2.2 mmol/L为低血糖,>7.0 mmol/L为高血糖。结果:出生后1~6 h 3组新生儿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4,P<0.05),重度窒息组血糖值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q=3.91、4.46,P<0.05、0.01),轻度窒息组血糖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q=3.52,P<0.05)。窒息新生儿6 h内血糖值与窒息程度间呈正相关(r=0.574,P<0.01)。在1~6h和7~12 h内,血糖类型在不同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分别为H=15.291、6.401,P<0.05、0.01),重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与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0.05)。其他时间段内组间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监测,及时处理高血糖,维持血糖稳定,对于减少血糖异常引起的脑损伤进而改善患儿的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糖异常变化与窒息临床分度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确诊窒息的新生儿入院治疗前的血糖结果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轻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占31·5%);重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占66·7%);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p<0·01)。血糖水平与窒息程度成正比(p<0·01)。结论窒息可以引起新生儿血糖出现异常变化;血糖异常的发生率与窒息程度成正比。在窒息新生儿的复苏治疗中要常规检测血糖,出现异常及时纠正,避免加重脑损伤。  相似文献   

16.
窒息新生儿早期动态血糖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国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2235-2236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变化特点,为监护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126例窒息新生儿于生后1h输液前取静脉血测定血糖,随后采用微量血糖监测法监测生后(108±84)h血糖。重点记录生后1、3、24h血糖变化。结果:窒息新生儿在生后1h重度组的血糖显著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轻度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后3h血糖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重度组生后1h血糖显著高于3h,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轻度组生后1h血糖高于3h血糖,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程度窒息儿早期血糖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应注意动态监测,有针对性调整输注葡萄糖的浓度、速度,并注意其他能量的供给,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从而降低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可能造成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7.
陈哲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3949-3951
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中黄疸发生情况及窒息程度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方法:以110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重度窒息组42例,轻度窒息组68例,101例无窒息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三组黄疸发生及治疗情况,研究窒息程度与黄疸的相关性.结果:三组黄疸发生率分别为31.7%、17.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分别为205.7 μmol/L、131.2 μmol/L、43.2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窒息组黄疸发生率、血清胆红素水平较低,窒息新生儿Apgar评分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r=-7.228,P<0.05),窒息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较长.结论:窒息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偏低与胆红素消耗有关,对于窒息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应结合临床综合考虑,做出正确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用Apgar评分法诊断新生儿窒息,轻度组患儿54例、重度组49例、正常对照组(健康对照组)50例采用化学发光方法分别检测血浆NT-proBNP。结果:窒息组出生3天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出生3天内者的水平;重度窒息组血浆NT-proBNP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窒息组血浆NT-proBN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新生儿窒息血浆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的程度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9.
吴海雄 《现代保健》2009,(22):27-28
目的验证非糖尿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血糖升高是否有助于短期预后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非糖尿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后是否发生高血糖分为血糖升高组和血糖正常组,前者根据血糖升高程度和持续时间分别再分为血糖轻中等程度升高、显著升高亚组,以及一过性血糖升高、血糖持续升高亚组。分别比较组间、亚组间以及组-亚组间短期病死率和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比例的差别。结果血糖升高组短期病死率高于血糖正常组。血糖显著升高亚组病死率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血糖轻中等程度升高亚组及血糖正常组。血糖持续性升高亚组病死率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血糖一过性升高亚组及血糖正常组。结论对非糖尿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高血糖和患者短期预后有关。血糖升高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变化特点及动态监测血糖,评价其临床意义及防治效果。方法435例窒息新生儿根据Apgar评分分为重度窒息(重度组,120例)、轻度窒息(轻度组,315例),测定两组生后1、3、24、48、72h血糖,并选取同期出生的无窒息新生儿36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其血糖变化。结果(1)重度组生后1h高血糖12例(15%,12/81),轻度组生后1h高血糖5例(3%,5/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除2例生后1h出现低血糖外,其余血糖正常。(2)重度组生后1h血糖[(5.8±2.3)mmol/L]明显高于3h血糖[(3.5±1.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且出生时间越短,血糖波动越大。提示窒息新生儿血糖紊乱有一定规律,加强血糖监测,系统的输液、输糖管理,可有效防治窒息新生儿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