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血与津液均是构成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发挥着滋润与濡养脏腑的重要作用。肿瘤患者因疾病本身或抗肿瘤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使脏腑功能受损,易致津血在生成、输布、互化等环节发生紊乱,从而造成津血化生不足,机体失于荣养,以及形成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金匮要略》认为,这种津血代谢紊乱的结果是血水同病,在治疗上提倡血水同治。文章通过总结肿瘤患者血水同病的表现及血水同治法在肿瘤患者津血代谢紊乱中的应用思路,以期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相关病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宋亚蕊  李翠萍 《光明中医》2011,26(11):2214-2215
以《金匮要略》中“血不利则为水”为基点,论述血水同治法的理论基础(血水同源、血水同病),血水同病与妇科病的关系,以及血水同治法对妇科病治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金匮》血水同病及血水同治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血水同源 ,血水同病及理论探源广义的水 ,泛指人体内一切津液 ,而血与津液 ,均来源于水谷精微。如《灵枢·营卫生会》云 :“中焦亦并胃中 ,此所受气者 ,泌糟粕 ,蒸津液。化其精微 ,上注于肺脉 ,乃化而为血。”水与血共同荣养全身 ,两者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 ,血与水是相对平衡 ,相互转化的 ,即水(津液 )“奉心化赤而为血” ,血亦可外渗而为水。倘若人体机能发生改变 ,处于病理状态下的血与水既可为病理产物 ,也可为病因 ,并且有相因为病 ,即血病导致水病 ,水病导致血病。对于血水同病 ,早在《内经》时代 ,人们就有…  相似文献   

4.
缪晨韵  章勤  方骁杰 《新中医》2016,48(9):10-11
以"血不利则为水"阐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病因病机并指导临床治疗。通过梳理中医文献中"血水同治"理论的源流,分析PCOS的病因病机、总结治疗经验。"血不利则为水"阐明了水与血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了PCOS的病机为瘀血阻络致痰水内生,痰瘀交互为病。PCOS可血水同治,行经期活血化瘀、经前期温阳益气利水、经后期健脾养血利水。  相似文献   

5.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呈多样性。慢性期则局限而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近年来各医家重视血瘀在湿疹病机中的作用,指出在湿疹的治疗中除清热除湿以治水外,亦需活血化瘀以治血。血水同治可提高湿疹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吴洁 《新中医》2012,(9):5-6
津血在生理上同源,病理上“水分”病变与“血分”病变关系密切,二者互相影响。根据水与血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水停瘀阻是肺心病的病机关键,水血并治是肺心病的基本治法。水血并治是利水渗湿、祛痰化饮与活血调血化瘀等结合运用的治疗方法。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辨清痰浊、水饮、瘀血各病理因素之轻重缓急进行施治,有利于提高肺心病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瘀血、水饮、痰浊为标,且与五脏相关。唐宗海在《血证论》中的气血水关系的论述探讨,可引用在对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症状的解述,分别从气水、血水、气血两两关系探究。治则,从基础论治——治气为本,活血为标;从根论治,减缓病情发展—温补肾阳,利水化痰;顾及全局,调和五脏—五脏兼治,以脾为主。分为轻重缓期,选用相对应方药治之。以期对今后在防治慢性心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水血同治眼科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清华 《中医杂志》1995,36(10):632-633
水血同治,就是指血病可以治水,水病可以治血。它是根据中医学认为生理上水血同源、相互倚伏、互相维系和病理上水血互累的观点而提出来的。笔者近年来在眼科临床上运用水血同治的方法治疗眼科疾病,常取得良好的疗效。现简要介绍于下。1 眼外伤中医学认为外伤是产生瘀血的重要原因,眼部的任何外伤,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瘀血表现。笔者根据水血同治的原则,在临床上常采用活血利水法,方用桃红  相似文献   

9.
袁红霞教授认为胃癌前病变以脾胃失司、气机郁滞为病机关键,气滞水停、痰饮凝聚为主要病理环节,久病入络、瘀血内结为重要病理因素。临证可从调治气血水入手,动态地权衡气血水的关系,分清主次而治之。气滞为主者,需厘清虚实,和调升降,初期实证居多,以小柴胡汤、四逆散为主方加减;中期、后期实邪伤及正气,调治需兼顾气阴不足。偏于水湿痰饮内停者,则利水渗湿、化痰逐饮:饮邪内停者,治以苓桂剂;湿邪中阻者,辨其寒热,寒化以附子理中汤为主,热化则治以平胃散、三仁汤之类。瘀血症状明显者,补虚通络,兼治气水:初期正气尚足,方药以丹参饮、桂枝茯苓丸、三棱、莪术等活血祛瘀之品为主;中后期化瘀要兼顾正气,多用补虚祛瘀之药,如三七粉、仙鹤草等;血水不利者,以当归芍药散为主方加减,若病程较久,热毒瘀阻,可酌加蜂房、山慈菇之品解毒散结。  相似文献   

10.
月经后期、带下病是临床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二者常伴见发生,多缠绵难愈。《金匮要略》"血不利则为水"从血水同源互化,血水同病互治角度为本病治疗提供了思路。从生理上讲,水即津液,津血同源,同为水谷精微所化生;病理情况下,血与水既可以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也可成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甚或相因为病,揭示了月经后期合带下病"病血"和"病水"之间的关系以及利水不忘活血基本大法。具体治疗原则是"去水,其经自下",因而月经后期合带下病应先治带下。由于"带下俱是湿症",临床用药多用"燥湿、利湿、渗湿"祛湿三法,同时配伍焦山楂等活血化瘀之品。病程日久常用桂枝茯苓丸加减,取其"血不利则为水"之意,肝脾肾三脏共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垂盆草及其同属(景天属)药用种的民族医疗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万定荣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853-1855
报道了垂盆草及其同属(景天属)药用植物的民族应用概况,涉及该属在世界范围内的23个种(含变种,下同),其中我国少数民族包括土家、苗、壮、彝、瑶、朝鲜、藏、畲、白、纳西、普米等民族药用的有17个种。这些民族药用种类多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止血、收敛(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广泛用于多种炎症、各种出血、烧烫伤、疮痈疔毒等的治疗,有深入研究及开发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简述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在临床中的广范应用。并以中医、经络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为切入点,从立法、组方、量化操作标准出发,探讨适用条件和获效原因及中医"异病同治"理论与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关系,结合研究现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马桂琴教授认为,痰瘀胶结伤筋损骨,筋伤则筋纵不能自收持,骨伤则骨痿是风湿病临床中痹痿同病的根本病机。马教授认为,因痿致痹以补为要,因痹致痿以通为要,"痹痿同病"均可见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气血两亏,均要佐以补虚扶正,补脾益肾以固根本。马教授认为,凡病不论病位浅深,病程长短,均有气血流通受阻,气血失和因素在内,既调畅三焦,又从六经运动的角度,调畅阴阳运动之枢机,从而提出治疗"痹痿同病"要善用柴胡剂及四逆散。马教授还重视调和营卫,常运用桂枝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和探讨针灸疗法在"异病同治"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肝郁脾虚型"10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和105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均采用"肝脾同治"的针灸疗法施治3个月,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痛经症状积分等改变情况。结果:原发性痛经组总有效率为96.30%,单纯性肥胖病组总能有效率为97.14%。结论:"肝脾同治"针灸疗法对肝郁脾虚型的原发性痛经和单纯性肥胖病("同证异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说明针灸疗法是"异病同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司秀蕊 《河南中医》2007,27(6):12-13
在祖国医学理论中辨证论治是精华,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则是辨证论治体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在多年临床诊疗过程中,注重应用这一重要治疗原则,灵活使用经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一些妇科疑难杂证,的确能够显著地提高疗效。现结合几例典型病例,谈几点体会,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瘀水同源"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瘀水同源”的理论基础、“瘀水同病”的病机、“瘀水同治”的立法与用方等方面分析《金匮要略》对瘀水同源的认识,认为血病可以导致水病,水病也可以导致血病,或者两者相兼为病;治疗上活血可以利水,利水可以活血,并创制了“瘀水同治”的方剂,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笔者根据现代临床子宫内膜的病理演变过程结合中医“异病同治”理念,提出“子宫内膜功能亢进性疾病”概念,涵盖5种常见的子宫内膜疾病: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Ovulatory dysfunction,AUB-O),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基于文献的汇总,分析得到此类疾病的子宫内膜病理演变与中医病因病机的关联性,为寻找关键通路、创新性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向,对深化中医妇科学常见疾病的共性病因病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茵陈蒿汤的药物活性成分、效应靶点及潜在疾病,探讨该方治疗不同疾病湿热证“ 异病同治”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 Database@Taiwan、DrugBank等多个数掘库,查找茵陈蒿汤中药物的成分、靶点和相关疾病信息,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模型,并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通过DAVID网站对茵陈蒿汤作用的生物学过程和KEGG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共查找到茵陈蒿汤中大黄、栀子和茵陈三味药的272种化学成分,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指数(DL)≥0.18,并能够找到对应靶点的活性成分有33种,对应216个靶点蛋白与308种疾病,大于节点平均度的有81种疾病。与茵陈蒿汤相关的前三个生物学过程为对有机物质的反应、对细胞增殖的调节和对细胞凋亡的调控。显著富集的前三个KEGG通路为癌症通路、前列腺癌及胰腺癌。结论: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对茵陈蒿汤有了整体性的认识,有助于阐明茵陈蒿汤的组效关系,揭示其对于湿热证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以及发现新的潜在临床适应症。  相似文献   

19.
徐新宇  崔云  吴骏 《新中医》2022,54(22):167-170
肝肾同源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黄帝内经》之“肾生骨髓,髓生肝”理论萌芽至今,得到不断的深化和充实,并不断指引新的研究方向。文章对肝肾同源理论进行阐发,从肝肾同源角度解释男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并阐明系列调肝理肾之法,希望对临床诊治男科疾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也是构成中医理论的基础。但长期以来,对中医阴阳概念的理解百花齐放,要么漫游于哲学的天空,要么专注于临床的实地,难有融会贯通之见。古人云做大事者必成于细,高必以下为基,本文通过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阳定义的解读,抛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