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48、72h后测定全血空腹血糖、尿糖,血糖〉16.5mmol/L,尿糖在(+++)以上者确定为糖尿病大鼠、发病后第4、8、12和16周检测视网膜组织中cAMP和cGMP含量。结果:在实验各时点,实验组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病程延长差异更为明显,而cGMP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高血糖状态下视网膜组织中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明显降低所致的视网膜局部微循环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有关。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的代谢功能障碍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8周游泳训练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与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信号传导途径的关系。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Morris水迷宫法,研究8周游泳训练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研究8周游泳训练对大鼠海马、前额叶皮质中cGMP、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①Morris水迷宫的测试表明,8周游泳训练后,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有一定提高。②与安静组相比,8周游泳训练使大鼠海马cAMP水平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cAMP/cGMP比值显著性增高(P<0.05),同时,前额叶皮质cAMP与cAMP/cGMP比值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8周的游泳训练在提高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同时伴有海马、前额叶皮质cAMP含量与cAMP/cGMP比值的变化,从而部分揭示了运动促进学习记忆能力提高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十二碳烯酸对人乳腺癌细胞株BT-20增殖及其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甘肃地产猫儿眼(Euphorbia kansui L.),经提取分离制得十二碳烯酸。人乳腺癌细胞株BT-20传代培养后,分别给予0.2、0.6、1.8 mg/L 3个浓度的十二碳烯酸培养48 h作为实验1、2、3组;每孔加5-Fu(10 mg/L,PBS液配制)20μl培养48 h作为5-Fu组;加等量PBS液培养48 h作为空白对照组。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细胞的cAMP、cGMP含量,观察十二碳烯酸对人BT-20细胞cAMP、cGMP水平的影响。结果经给予不同液体培养48 h后,与对照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0)比较,实验1、2、3组和5-Fu组人乳腺癌细胞株BT-20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7.15%、75.87%、88.78%和81.73%(P均<0.01);c AMP含量分别增加了13.23%、25.96%、47.59%和34.39%(P均<0.01);cGMP含量分别降低了12.59%、19.29%、33.49%和22.47%(P<0.05,P<0.01);c AMP/c GMP比值分别增加了29.32%、55.77%、121.55%和72.59%(P<0.05,P<0.01)。结论十二碳烯酸具有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BT-20增殖和升高c AMP/c GMP比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血糖 (FBG)与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住院或门诊的 2 38例老年 2型糖尿病 (DM)进行HbA1c、FBG检测并作眼底检查或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检查。其中不伴DR者 114例 ,伴DR者 12 4例。结果 HbA1c水平有DR组较无DR组为高 (P <0 .0 1) ,HbA1c水平越高 ,DR的发生越高 (P <0 .0 5 ) ,而FBG水平有DR组与无DR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HbA1c可作为监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和发展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电针至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血浆cAMP、c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电针至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的影响。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造模组(B组)、造模+电针内关穴组(C组)、造模+电针至阳穴组(D组),采用垂体后叶素(2U/kg)造成家兔心肌急性缺血,在全过程中多次测定Ⅱ导联心电图,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电针后家兔血浆cAMP、cGMP含量。结果 C组和D组家兔血浆中cAMP含量明显低于B组(P〈0.01),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D组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cGM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电针至阳穴可提高家兔心肌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改善心肌的缺血缺氧状态,与电针内关穴有同等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内毒素休克时血清一氧化氮(NO)与心肌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的关系,探讨NO在地塞米松(Dex)治疗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中对细胞第二信使的介导作用。方法:健康7日龄Wistar大鼠117只,随机取9只为实验前基础值组,余108只按腹腔注射的药物不同,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休克组[精制内毒素(LPS)5mg/kg]及治疗组(LPS5mg/kg加Dex 5mg/kg),每组9只。各组于实验后2、4、6和24小时分别断头取血测定血气及血清NO变化,并留取心脏组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cAMP及cGMP浓度。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休克组血清NO于2小时开始显著升高(P<0.01),24小时达到高峰,浓度约为0时的12倍;Dex组血清NO于4小时开始升高(P<0.05),24小时达到高峰(P<0.01),但升高程度低于休克组(P<0.01)。②与对照组比较,休克组心肌cAMP、cGMP2小时开始升高(P均<0.05),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高,于24小时浓度最高(P均<0.01);Dex组心肌cAMP、cGMP于2小时显著升高,显著高于休克组(P均<0.01),为基础值的2倍(P均<0.01),此后逐渐下降,至24小时接近对照组。③休克组血气在24小时出现显著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伴低氧血症。结论:内毒素休克新生大鼠血清NO与心肌cAMP、cGMP浓度随休克加重而逐渐升高,而在Dex组明显降低,说明Dex通过调节此信号系统,稳定机体内环境,对心肌起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 IMT)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预测价值.方法:筛选T2DM患者116例,根据眼底荧光造影的结果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记录各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测量其CCA IMT、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样本的CCA IMT、FBG、HbA1c及糖尿病病程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46、0.016及0.029),而年龄无明显差异(P = 0.695).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A IMT、FBG、HbA1c及糖尿病病程与DR的发生具有正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0、0.000、0.013及0.033),多变量分析排除了FBG、HbA1c及糖尿病病程的影响后,CCA IMT依然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0).以CCA IMT来诊断DR,接收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85,显示T2DM患者的CCA IMT对预测DR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价值;以CCA IMT值大于1.055 mm为界,敏感性为62.3%,特异性为71.4%.结论:T2DM患者的CCA IMT对预测DR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建立异丙基肾上腺素(Isopreterenol,ISO)诱导SD大鼠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并探讨其心肌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改变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激活的关系。 方法 用ISO (170 mg&#8226;kg-1)对SD大鼠皮下注射2次,建立大鼠CHF模型,在造模后18周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收缩末径(LVESD)、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取血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取心肌观察病理形态学特征,心肌匀浆检测一氧化氮(NO)、cAMP、cGMP含量。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VEF、FS下降,LVEDD、LVESD扩大(P<0.01),左心室重/体重比值明显增加(P<0.01),血浆NE、TNF-α显著升高(P<0.01),心肌NO升高(P<0.01),cAMP、cGMP含量显著降低(P<0.01)。 结论 ISO诱导大鼠CHF,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激活同时心脏cAMP、cGMP降低、cAMP/cGMP比值增加。  相似文献   

9.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本院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1c、FBG检测并作眼底检查或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其中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6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51例。结果HbA1c水平DR组较NDR组高(P<0.01),HbA1c水平越高,DR的发生率越高(P<0.05),而FBG水平DR组与NDR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A1c测定可作为DR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背景:健脾补肾中药对实验性脾虚证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环核苷酸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否与药物作用机制有关?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药对实验性脾虚证大鼠环核苷酸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脾虚证的作用机制及脾与肾相互关系的意义。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地点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核医学教研室。实验动物为雄性SD大鼠,体质量190~230g,3月龄,普通级,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为2001A032)。干预: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脾虚模型组(n=12),健脾补肾方高剂量组(n=12)和健脾补肾方低剂量组(n=12),采用大黄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大黄、健脾补肾方煎液(高剂量:22g/kg,低剂量:11g/kg)灌胃。各组动物于最后1次给药后1h从眼球取血,观察各组大鼠血浆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cGMP),及甲状腺素(tHyroxine,t4)、三碘甲腺原氨酸(thiodothyronine,T3)、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cAMP,cGMP,T4,T3,TSH水平。结果:脾虚模型组大鼠血浆cAMP含量[(30.29&;#177;6.55)mmol/L]及cAMP/cGMP(2.94&;#177;1.13)比值均比正常对照组升高,T3[(1.55&;#177;0.23)nmol/L],T4[(67.73&;#177;14.17)nmol/L]含量比正常对照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5.87,7.91,5.61,P均&;lt;0.01)。高剂量健脾补肾方药能降低实验性脾虚证大鼠体内cAMP含量[(20.81&;#177;3.75)nmol/L]及cAMP/cGMP比值(1.34&;#177;0.52),提高T3[(2.19&;#177;0.38)nmol/L],T4[(89.70&;#177;21.27)nmol/L]含量,与脾虚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6.49,6.56,7.86,4.87,P均&;lt;0.01);升高脾脏、胸腺质量比值,减轻肾脏组织质量。结论:健脾补肾中药可以消除大黄的药物影响,防止出现脾虚症候,其作用机制与调节cAMP、cGMP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病程中常见的慢性血管性并发症,其发生过程中与细胞凋亡及其离子水平变化的关系尚需验证。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细胞凋亡量和钠、钾离子含量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柳州市人民医院眼科。材料:实验在柳州市人民医院眼科完成。选用成年纯系雄性Wistar大鼠40只,鼠龄20个月,体质量320~350g,由中山大学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用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并在糖尿病发病后分别于第4、6、12、16周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和视网膜组织中钠、钾离子含量的变化;对照组单纯用等量柠檬酸盐缓冲液注射。对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钠、钾离子及糖尿病病程进行相关性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钠、钾离子含量变化。②空腹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水平。③细胞凋亡量变化。④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视网膜细胞溶解液中在发病后4周可测到细胞凋亡,且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凋亡程度逐渐加重;视网膜组织内钠离子浓度增加、钾离子浓度明显减少(P<0.01或0.05)。实验组视网膜细胞凋亡的程度与空腹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视网膜内钠离子含量及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r分别为7.584,7.844,7.369,6.246,P均<0.01);而与视网膜内钾离子含量呈高度负相关(r=-7.658,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存在细胞凋亡和钠、钾离子含量的异常,这些变化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健脾补肾药对脾虚大鼠环核苷酸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健脾补肾中药对实验性脾虚证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环核苷酸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否与药物作用机制有关?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药对实验性脾虚证大鼠环核苷酸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脾虚证的作用机制及脾与肾相互关系的意义.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地点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核医学教研室.实验动物为雄性SD大鼠,体质量190~230 g,3月龄,普通级,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为2001A032).干预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脾虚模型组(n=12),健脾补肾方高剂量组(n=12)和健脾补肾方低剂量组(n=12),采用大黄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大黄、健脾补肾方煎液(高剂量22 g/kg,低剂量11g/kg)灌胃.各组动物于最后1次给药后1 h从眼球取血,观察各组大鼠血浆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及甲状腺素(thyroxine,T4)、三碘甲腺原氨酸(thiiodothyronine,T3)、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cAMP,cGMP,T4,T3,TSH水平.结果脾虚模型组大鼠血浆cAMP含量[(30.29±6.55)nmol/L]及cAMP/cGMP(2.94±1.13)比值均比正常对照组升高,T3[(1.55±0.23)nmol/L],T4[(67.73±14.17)nmol/L]含量比正常对照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5.87,7.91,5.61,P均<0.01).高剂量健脾补肾方药能降低实验性脾虚证大鼠体内cAMP含量[(20.81±3.75)nmol/L]及cAMP/cGMP比值(1.34±0.52),提高T3[(2.19±0.38)nmol/L],T4[(89.70±21.27)nmol/L]含量,与脾虚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6.49,6.56,7.86,4.87,P均<0.01);升高脾脏、胸腺质量比值,减轻肾脏组织质量.结论健脾补肾中药可以消除大黄的药物影响,防止出现脾虚症候,其作用机制与调节cAMP、cGMP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组、缬沙坦处理组和缓冲液处理组,每组5只大鼠。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不做处理,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40 mg/kg灌胃,缓冲液组给予相同体积缓冲液灌胃,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NF-κB无阳性表达,模型组、缬沙坦组、缓冲液组NF-κB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262.00,q=18.06~34.59,P〈0.01);缬沙坦组NFκ-B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q=15.29,P〈0.01)。结论缬沙坦能降低大鼠视网膜组织中NF-κB表达水平,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昕 《临床医学》2011,31(4):49-5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糖化血清蛋白(GSP)、空腹血糖(FBG)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1 c、GSP及FBG检测并做眼底检查。其中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11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108例。结果 DR组HbA1 c及GSP值明显高于NDR组(P〈0.01),而FBG水平DR组与N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 c及GSP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现DR的指标,两者结合考虑更有助于DR的发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21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视网膜病变组52例,无视网膜病变组69例,另设健康对照组50例,进行HCY、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两组患者HCY、FBG、HbA1c、TC、TG、LDL-C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P<0.01);(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HCY、HbA1c、TC、TG、LDL-C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P<0.01);(3)各组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存在高HCY血症、脂代谢紊乱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检测糖尿病患者HCY、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生长停滞特异基因 6(Growth arrest specific gene 6,Gas6)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和西安市第八医院就诊的152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DR分型标准分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45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52例)和单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组(55例)。血清Gas6和TSP-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serum glucose,FSG)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csylated A1c,HbA1c)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比较分析以上指标的变化与DR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Gas6在DM组、NPDR组和 PDR组中的水平分别为7.39±1.17,5.14±0.86和4.28±0.79ng/L; 而血清TSP-1在三组中的水平分别为163.96±52.41,113.26±41.07和92.38±35.24ng/L,与DM组比较,血清Gas6和TSP-1水平在NPDR组和 PDR组中显著降低; 其中PDR组降低更显著,以上结果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37~136.49,均P=000)。在NPDR组和PDR组中,血清Gas6 和TSP-1水平分别有正相关性(r= 0.819,0.837,P均<0.01)。在NPDR组中,Gas6和TSP-1水平分别与FPG和HbA1c水平有负相关性,而与视网膜中央动脉PSV和EDV有正相关性(rGas6=-0.826,-0.809,0.792, 0.778,均P<0.01; rTSP-1= -0.802,-0.789,0.784,0.765,均P<0.01)。在PDR组中,Gas6和TSP-1水平分别与FSG,HbA1c 水平有负相关性,而与视网膜中央动脉PSV和EDV有正相关性rGas6= -0.857,-0.839,0.817,0.812,均P<0.01; rTSP-1=-0.838,-0.824,0.813,0.794,均P<0.01)。结论 分析Gas6和TSP-1与 DR 的相关性可以预测DR的发生,评价DR的病情进展,并为DR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大鼠肝脏P450的影响及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取大鼠55只,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丹蛭降糖胶囊(DJC)高、低剂量组,吡格列酮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动物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按35 mg/kg,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1次,造模成功后,DJC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08 g·kg~(-1)·d~(-1)、0.54 g·kg~(-1)·d~(-1),吡格列酮组给予10 mg·kg~(-1)·d~(-1),模型组、健康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溶液。均连续灌胃8周,留取肝脏,逆转录反应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肝脏组织β-actin、P450,取血测定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P450表达明显升高(P0.01),予DJC后显著抑制了P450的过高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造模后血糖、血脂(TG)、HbA1c明显升高(P0.01),予DJC后,高、低两组血糖、血脂(TG)、HbA1c显著下降(P0.01或P0.05),疗效与吡格列酮近似。P450与血糖、HbA1c相关分析显示,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P450与血脂各项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具有益气养阴活血作用的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肝脏P450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良好的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同时肝脏P450含量与血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 25(OH)D]、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LP-PLA2)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眼底摄片结果,分为糖尿病不伴视网膜病变组(no DR, NDR)组,背景期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background DR, BDR)组和增殖期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R, PDR)组,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相关生化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DR的相关及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共340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NDR组125例、BDR组118例、PDR组97例, 对照组100例。4组间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DR组、BDR组、PDR组的病程逐渐增长(P=0.003),NDR组、BDR组、PDR组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ated hemoglobin A1c, HbA1c)、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 GA)、血清胱抑素C(serum cystatin C, Cys-C)、LP-PLA2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25(OH)D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NDR、BDR、PDR组间两两比较,HbA1c、GA、Cys-C、LP-PLA2、25(OH)D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程、HbA1c、GA、Cys-C及LP-PLA2与DR呈正相关(P均=0.000),25(OH)D与DR呈负相关(P=0.00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HbA1c、Cys-C、LP-PLA2、25(OH)D与DR及其严重程度均独立相关(P均<0.05)。  结论  25(OH)D 、LP-PLA2水平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5(OH)D是其保护因素,而LP-PLA2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利用彩色多普勒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视网膜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雄性成年 Wister大鼠 7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 ,实验组经链脲佐素腹腔注射诱导成糖尿病大鼠模型。两组大鼠均分别于 4周、 8周和 12周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的血流动力学 ,分析其收缩期最大流速 (Vmax)、舒张期最小流速 (Vmin)、 E/ P(Vmin/ Vmax)、阻力指数 (RI)和搏动指数 (PI)的变化。检查完毕即摘除大鼠眼球 ,行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的制作和观察。结果 :4周时实验组大鼠 CRA血流动态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8周时 ,实验组大鼠 Vmax、Vmin以及 E/ P均明显低于同期正常对照组 (P<0 .0 5) ;12周时 ,与同期正常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大鼠 CRA血流的 Vmax、 Vmin及 E/ P明显降低 (P<0 .0 5) ,RI和 PI显著增高 (P<0 .0 5)。而光镜下实验组大鼠的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观察仅在 12周发现视网膜的早期病变。结论 :在早期糖尿病 ,彩色多普勒检查可于视网膜血管病变出现之前早期发现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异常 ,提示视网膜血流供应和灌注的不良可能在 DR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