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郭玉雪  胡英允 《吉林医学》2013,(34):7183-718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IMT≥0.9 mm的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降压治疗)和治疗组(降压治疗加阿托伐他汀)各49例,对比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治疗组IMT、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延缓或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3例。观察组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未接受降脂药物治疗,但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采取降压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戒烟酒,控制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脂质代谢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TC、TG及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及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改善患者脂质代谢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商丘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IM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BP、SBP及IM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颈动脉IMT,降压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40 mg/d与20 mg/d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40 mg/d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CIMT、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等指标。结果观察组CIMT、MMP-9、NT-pro BNP明显低于对照组,FMD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9、N末端脑钠肽原表达,预防发生脑血管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降脂同时对血脂异常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血脂异常患者26例为血脂代谢紊乱组,口服氟伐他汀40mg每晚1次,共12周;血脂正常者26例为正常对照组.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IM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i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结果血脂代谢紊乱组治疗12周后血脂各项指标明显改善,颈动脉IMT显著变薄(P<0.05),凝血系统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氟伐他汀在有效降脂同时可逆转或延迟颈动脉IMT的进程,并可改善凝血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将110例伴有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高血压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前列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B组)55例,每日静点前列地尔20μg,每日1次,疗程14d,此后坚持服用贝前列素钠片40μg,每日3次,同时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持续1年;阿托伐他汀治疗组(C组)55例,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持续1年。钡0定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壁的结构,粥样斑块的形态、大小,以及管腔的狭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IMT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5),B组较C组减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管的重构有较好的逆转作用,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
陈春莲 《河北医学》2012,18(7):953-954
目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应用阿托伐他汀的关系.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1例,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不采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IMT显著降低,而对照组的无变化;斑块检出率方面,实验组由治疗前的51.61%下降至29.03%,而对照组的斑块检出率由53.12%上升至59.37%,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实验组的APN浓度显著提高,hs-CRP和 IL-6的浓度显著下降;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显著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并且增加血清中脂联素的浓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杨靖  夏阳 《广西医学》2012,34(10):1360-136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P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计算其脉压,根据脉压大小分为3组:A组38例,脉压<50 mmHg;B组42例,脉压50~70 mmHg;C组40例,脉压>70 mmHg.用多普勒超声检测3组患者IMT和IMT/内径比值,分析脉压与IMT的相关性.结果 (1)A组高血压患者IMT、IMT/内径比率分别为(0.82±0.18)mm、(12.36±2.00)%,B组分别为(0.96±0.23)mm、(13.84±2.20)%,C组分别为(1.09±0.25)mm、(15.39±2.90)%,IMT和IMT/内径比值均C组>B组>A组(P<0.01).(2)脉压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关系(r=0.624,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密切相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随脉压增大而增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71例,均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强化治疗,均服用阿司匹林0.1g/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晚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总疗程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IMT,并分析IMT与APN、hsCRP、IL-6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IMT、斑块检出率及hsCRP、IL-6的血清浓度均下降(P<0.05,P<0.01),血清APN浓度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IMT、APN、hsCRP、IL-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IMT与APN均呈负相关(P<0.01),与hsCRP、IL-6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N水平,降低IMT及血清hsCRP、IL-6,推测阿托伐他汀降低糖尿病患者IMT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50例,对照组(贝那普利)50例。治疗16周,记录治疗前后IMT、血压、血脂的变化,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6周后,观察组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5),IMT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在有效降压、调脂的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有良好的逆转作用,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1.
陈群  赵艳芳  刘平  徐建新  宫剑滨 《医学综述》2011,17(24):3806-380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脉压(P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住院治疗的老年ISH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40例,口服氨氯地平5 mg;治疗组(B组)40例,口服氨氯地平5 mg,阿托伐他汀钙10 mg。观察20周,每2周记录1次血压。结果治疗20周后,两组收缩压(SBP)均已达标,B组SBP和PP较A组降低更显著,B组优于A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平均SBP、舒张压、PP均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24 h平均SBP、PP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有助于改善老年ISH患者的PP,可能进一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脉压差(PP)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检测的意义。方法应用超声方法对49例老年EH患者(合并脑梗死)及35例老年EH患者(排除合并脑梗死)检测其IMT。结合患者血压及脉压差(PP)情况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老年EH患者合并脑梗死组颈动脉IMT及PP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IMT随PP增加而增加,IMT与PP呈显著正相关,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IMT与PP相关系数分别为0.791,0.554,所有患者IMT与PP之间相关系数为0.721。结论脑梗死患者IMT显著增加,与PP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和PP监测老年EH患者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不同状态。便于判断病程及顸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改善高脂血症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脂血症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0例,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Qd,12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周、12周后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一3(Matrix metalloprtease-3,MMP-3)、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factor,TNF-α)检测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周及12周后的TC、TG、LDL-C、hs-CRP、MMP-3、TNF-α均有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12周后HDL-C升高(P<0.05)及颈动脉IMT变薄(P<0.05)才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托伐他汀在有效调脂同时可发挥其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社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方法95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服用培哚普利4 mg,每日1次,试验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10 mg,每日1次。25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压特别是收缩压明显下降,这种变化在试验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用阿托伐他汀钙比单用培哚普利可以进一步降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  相似文献   

15.
胡丙清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2):1301-1301,133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和氨氯地平联合用药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脉压(PP)的影响。方法58例老年ISH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用氨氯地平(5mg/d),治疗组30例用氨氯地平(5mg/d)加辛伐他汀(10mg/d),观察12周,每两周随访血压1次并记录。结果在治疗12周时,对照组PP从治疗前(72.1±9.5)mmHg降至(63.8±7.7)mmHg;治疗组PP从治疗前(71.3±8.2)mmHg降至(58.9±6.1)mmHg。治疗前后两组PP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辛伐他汀和氨氯地平联合应用有助于改善老年ISH患者的PP。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38例对照及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前后,休息时、反应性充血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并检测颈动脉IMT值,测定治疗前后血浆ET、NO浓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高血压组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明显减弱,NO明显低于对照组,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高血压2级及3级颈动脉IMT值及IMT与内径的比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大。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治疗6个月后,血压明显下降,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仍低于对照。血浆ET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前后颈动脉IMT无显著性改变。结论:1.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内皮分泌失衡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2.老年高血压2级及3级颈动脉IMT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大。3.经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治疗6个月后,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善,而颈动脉IMT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效果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逆转作用。[方法]将90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天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多普勒超声检查降压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90例患者的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明显减低(P0.05),血压明显下降(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效果明显,并能延缓和逆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右侧颈总动脉弹性变化及其内中膜厚度与心外膜脂肪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西安市北方医院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4例,按照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35例)、双支病变组(41例)和三支病变组(38例),另选4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超声检测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右侧颈总动脉弹性及其内中膜厚度,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冠心病患者的心外膜脂肪层厚度和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P<0.05),其中三支病变组为最高。2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右侧颈总动脉僵硬度、压力应变弹性系数、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内中膜厚度呈正相关(r=0.692,0.635,0.674,0.778,均P<0.05),与血管顺应性呈负相关(r=-0.685,P<0.05)。3当心外膜脂肪层厚度超过6.29 mm时,预测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1%,76%,57%;当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超过0.82 mm时,预测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0%,77%,57%。结论冠心病患者右侧颈总动脉弹性变化及其内中膜厚度与心外膜脂肪层厚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联合检测三者可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强化降脂后,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arterial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变化。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20mg/d)组30例,常规剂量(10mg/d)组30例,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6个月后测定血脂,超声观察CIMT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6个月,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降低,治疗后6个月的强化降脂组比常规剂量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CIMT均明显降低,强化降脂组CIMT比常规剂量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降脂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TC、LDL—C和CIMT,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入选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70例(3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40例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入选者血浆Hcy浓度及其颈动脉IMT。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对Hcy浓度与颈动脉IMT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1、老年高血压各组血浆Hcy浓度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浆Hcy浓度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 < 0.01)。2、老年高血压各组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左颈内动脉、右颈内动脉IMT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右颈内动脉IMT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 < 0.05)。3、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浆Hcy浓度与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IMT正相关(r=0.585、0.404, P < 0.05)。结论 1、血浆Hcy 浓度在老年高血压组升高,且合并2 型糖尿病组比单纯高血压组更高。2、颈动脉IMT在老年高血压组增厚,合并2 型糖尿病组右颈内动脉IMT比单纯高血压组增厚更为显著。3、血浆Hcy 浓度与颈动脉IMT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