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210例,均采取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Ⅰ期手术成功患者198例(94.3%),平均手术时间(92.3±2.1)min;残留小结石者19例,结石取净率为91.0%;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0.3±1.8)mL;术后平均住院(6.8±0.5)d;未发生术后严重出血、术后菌血症败血症、输尿管集合系统狭窄和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发症少、安全、微创,且临床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运用MPCNL治疗17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结果 176例患者,一期取石145例(82.4%),二期取石31例(17.6%);单通道取石162例(92.0%),二通道取石14例(8.0%);平均手术时间126min;结石取尽162例,结石取尽率达92.0%.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以本院2008年6月-2012年11月所收治的21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所有212例患者中,单通道取石203例,双通道取石9例。其中,一期取石患者197例,二期取石患者15例。结石取净率达到88.2%,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为(73±21)min。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伍季  王安果  刘照功  姜滔 《西部医学》2005,17(5):484-485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建立微通道法在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肾筋膜扩张器建立F16左右的经皮肾微通道,结合气压弹道碎石及输尿管镜取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并对122例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利用经皮肾穿刺建立微通道(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石取净率达93.43%(89.05%-97.84%)。结论经皮肾穿刺微通道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及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MPCNL )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12年12月行MPCNL治疗47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术前资料、并发症和结石取净率等临床资料,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应用。结果47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其中一期手术380例,二期手术93例,三期手术1例,平均手术时间137.5 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9.4天。术中发现肾积脓19例直接行二期手术,12例未留置肾造瘘管。结石一次取净率为82.2%,总取净率为92.3%。术后发热79例(16.7%),其中高热6例(7.6%),术后尿外渗13例(2.7%),术后继发大出血5例(1.1%),2例予止血输血等保守治疗方法痊愈,3例予以肾动脉造影+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痊愈。结论 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结石取净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MPCNL开展早期宜选择结石相对简单、单纯的病例,待手术技巧与经验提高后再过渡到复杂性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邱城平   《中国医学工程》2008,16(2):121-122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经验,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分析2004年9月~2005年12月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102上尿路结石。结果102例,结石清除率为88.23%(90/102)。平均手术时间98min,平均住院时间8.7d。术中出血量为100~200mL,平均165mL;并发症发生率为3,92%。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可行,可作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采用B超引导MPCNL治疗的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一期成功建立皮肾通道,结石清除率80.8%,平均手术时间110 min,平均住院时间8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凌井明  张俭 《吉林医学》2012,33(17):3712-371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方法:采用MPCNL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216例,其中肾铸形结石或鹿角形结石52例,单发肾盂、肾盏结石101例,双肾结石2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或合并肾结石127例,孤立肾肾结石3例,合并脓肾18例,合并肾积水11例,其中单侧结石43例,双侧结石13例,结石长径2~4cm。结果:216例中有184例均行Ⅰ期取石,26例行Ⅱ期取石,6例行Ⅲ期取石;其中单通道取石163例,双通道取石38例,三通道取石15例,平均结石清除率89.18%,平均手术时间86 min,肾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6 d,随访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高效,具有对患者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和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种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采用超声引导MPCNL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资料。结果 78例均手术成功,结石清除率95%,平均手术时间88分钟,平均住院天数7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在B型超声引导下应用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120例,其中肾鹿角形和多发结石50例,单发肾盂、肾盏结石38例,双肾结石1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4例。结果 120例患者中,118例取石成功,其中95例一期取石成功(包括双通道取石5例),23例二期取石,2例因经皮肾穿失败改行开放手术取石。19例术后仍有残石,给予体外震波碎石或等待观察治疗,平均结石清除率82.5%(99/120)。平均手术时间(90±20)min,平均住院时间(10±2)d,肾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4±1)d,双J管平均留置时间4周。8例术后1周内出血较多,其中3例需要输血,5例出现尿外渗,7例术后出现高热(39℃),无血气胸、腹腔脏器损伤、肾切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MPCNL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石取尽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较好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技术在微创经皮肾镜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中的引导及监护作用。方法:175例共183侧上尿路结石患者在彩超引导并监护下行微创经皮肾镜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侧在彩超引导下均成功建立皮肾通道,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为93.9%(172/183),平均手术时间121分钟(35—367分钟),平均出血量123ml(80~400ml)。11侧残余结石,其中8侧辅助1-2次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3侧2次MPCNL治疗。2侧建立通道后发现出血量大,放置肾造瘘管后夹闭,7天后行MPCNL。患者均未发生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彩超能实时引导穿刺针,提高皮肾通道建立的准确性,监测手术过程,减少手术的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在微创经皮肾镜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是首选的影像引导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健生  朱亚 《中外医疗》2011,30(8):12-12,14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鈥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重要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应用微创经皮肾鈥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127例143侧。所有患者均行F18穿刺通道输尿管镜鈥激光碎石术。结果 127例经皮肾输尿管镜鈥激光碎石术后,结石残留24例(二期碎石2例,结合体外震波碎石9例,药物排石13例);1例感染;2例漏尿;3例出血,所有并发症经积极相应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微创经皮肾鈥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周浴  张少峰  贾洪涛 《医学综述》2014,(8):1510-1512
目的探讨部分无管化与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及上段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08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并拟行PCNL治疗的上尿道结石患者109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采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者57例(MPCNL组),传统留置造瘘管PCNL者52例(PCNL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术后并发症率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MPCNL组和PCNL组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CNL组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以及术后镇痛药需要量、住院天数均少于PCNL组(P<0.05)。结论 MPCNL治疗肾及上段尿路结石具有安全性高,术后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以及患者恢复较快等诸多优势,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提倡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肥胖患者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1月至2011年9月间实施的、符合病例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的439例MPCNL患者。肥胖组(体重指数BMI≥24)78例,正常体重组(18.5〈BMI〈24)391例。研究组MPCNL术由同一个医疗组医师完成。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前-术毕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差值,输血率以及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所有的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术中未发生损伤胸膜和肠管手术并发症。两组间比较,术前-术毕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差值、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输血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肥胖患者组手术时间较正常体重组手术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NL治疗肥胖和正常体重患者上尿路结石同样安全、有效,但一定程度上肥胖体质增加了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手术时间;肥胖患者上尿路结石MPCNL应由熟练的、有经验的医师完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优势及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5月至2011年4月采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187例,肾结石长径2.0~5.5cm,平均2.8cm,B超引导下选取肾盏穿刺,扩张经皮肾通道至F16,行经皮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结果187例均一期成功建立经皮肾通道并碎石。单通道取石165例(88.2%),双通道取石22例(11.8%),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3.4%(156/187)。二期取石21例(11.2%),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10例(5.3%)。手术时间60—150min,平均110min。术后发热7例(3.7%)。无血气胸及腹腔脏器损伤,住院天数7~12d,平均10d。结论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定位准确、工作通道建立安全、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出血少,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微创经皮肾造瘘通道,对176例肾结石,4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实施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结果:218例患者中,单通道治疗197例(90.3%),双通道治疗21例(9.7%),一期取石189例(86.7%),二期取石29例(13.3%)。结石取尽率为92.6%(202/218)。除1例结肠损伤改行开放手术,1例术后严重出血经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愈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下盏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7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下盏结石的患者,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技术进行治疗,进行回顾性系统总结.结果 全部患者一期或二期手术成功,术后随访24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结论 利用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技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下盏结石,具有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强  程全胜  邹盛海 《农垦医学》2010,32(3):223-225
目的:探讨微造瘘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接受微造瘘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29例成功施行一期取石术取净结石,二期取石3例。平均手术时间140m in,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5天,住院时间平均9天,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微造瘘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具有出血少、可重复、安全可靠、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较好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平煤总医院2008年7月-2012年7月共154例单侧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蜥后腹腔镜手术(RLU)取石,94例行微通道经皮肾镜(MPCNL)治疗,对比二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结石取净率、术后高热(体温〉38℃)、住院时间等。结果RLu组手术时间为(85.4±17.6)min,长于MPCNL组(70.2±20.1)min(P〈0.05);术中出血量MPCNL组平均(100±14)ml,高于RLU组(40±13)ml(P〈0.05);手术后结石清除率MPCNL组为96%(90/94),RLU组为100%(6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热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RLU组为(8023.70±1231.23)元,MPCNL组为(11184.25±1325.7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NL、RLU均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上有满意的疗效与安全性;使用何种方法视临床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