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X线直接数字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X线直接数字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常规数字摄影与双能量减影摄影的具体临床应用。结果:X线直接数字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较常规数字摄影提高了对肺小结节、肺内钙化、泌尿系结石、心脏冠脉钙化和瓣膜钙化等的检出率、敏感度和准确性。结论:X线直接数字摄影双能量减影比常规X线数字摄影检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中的双能量减影(Dual-energy subtraction,DES)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一Definium8000数字摄影系统,为临床可疑骨折的80例患者行胸部双能量减影摄片,将获得的3种图像(常规DR肺组织像、纯软组织像、纯肋骨像)进行常规DR和双能量减影胸片对比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共摄取DES(双能量减影)片240幅。肋骨骨折50例,其中膈上肋骨骨折32例,膈下肋骨骨折18例,单侧肋骨骨折42例,双侧肋骨骨折8例,正常30例。结论应用DR双能量减影技术对可疑骨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肋骨的检出率,利于指导临床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小亮因车祸被送至当地医院,经普通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DR)检查,未发现胸部有异常,但他觉得胸部尤其是肋骨处疼痛厉害。于是。家人将其送至山东省胸科医院,根据小亮的叙述.经数字化X线机最新双能量减影技术(DES)拍片,结果清晰显示:右第7肋骨腋中线处骨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DR双能量减影(dual-energy subtraction,DES)图像在少量气胸的诊断价值。方法 :87例气胸患者行胸部DR双能量X线检查。对DES软组织图像和标准图像的气胸检出率进行比较。气胸分级分为1~4度,其中1度为少量气胸。结果:DES软组织图像显示气胸87例,1~4度气胸的例数分别为33、28、19和7。标准图像显示气胸73例,其中1~4度气胸的例数分别为14、28、19和7。对于1度气胸,DES软组织图像的检出率为100.0%,标准图像的检出率为42.4%。与标准图像相比,DES软组织图像对少量气胸的检出率有明显增加(Z=-4.359,P=0.000)。结论:DR的DES图像能显著提高少量气胸的检出率,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X线数字摄影双能量减影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腹部X线检查和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核对,比较两种腹部X线检查方式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结果 X线直接数字摄影双能量减影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97.73%,高于常规腹部X线检查的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能量减影X线片的漏诊率为2.27%,小于常规X线片的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直接数字摄影双能量减影检查对于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与手术结果符合率高,安全性好,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6.
李明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465-466
目的分析DR双能量减影在肋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住我院的共90例患者,进行胸部DR双能量减影,将DR双能量减影后的胸廊的肋骨像与胸部的肋骨像结果作比较。结果 90例行胸部DR双能量减影检查的患者中,肋骨钙化24例,肋骨破坏3例,肋骨骨折10例,其中膈上肋骨骨折6例,膈下肋骨骨折4例,而胸廊肋骨及肋骨纹理全部清晰可见,达到诊断的要求。结论 DR双能量减影胸廊的肋骨像显示优于胸部肋骨像,利于指导临床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DR双能量减影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胸外科行DR双能量减影技术(DES)的256例胸外伤患者资料,对比观察所有患者的标准DR及双能量减影图像.结果 标准DR诊断为单纯肋骨骨折82例,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10例,检出率为35.9%,而双能量减影的诊断结果分别为169例和37例,检出率为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双能量减影能获得比单一DR更丰富、清晰的图像,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分析胸部X线和CT检查联合应用于早期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具体效果和价值.方法 :对2014年8月-2016年6月收治的早期肺部感染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分别予以单纯X线诊断和胸部CT联合X线诊断;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予以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对比两组诊断结果 .结果:观察组中X线联合胸部CT的诊断准确率为95.00%,显著高于单纯X线诊断的准确率水平(X2=5.85,P<0.05);观察组中存在磨玻璃影、结节影和线样影的例数相对更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意义显著(P<0.05).结论 :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对于早期肺部感染的诊断准确率高,能够更清晰了解到临床特征,具备应用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双能量减影技术(DES)技术在甲状腺肿合并气管软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47例经手术证实甲状腺肿合并气管软化的患者所做的X线气管软化试验,调取DR组与DES组图像,由甲、乙两名医生分别对两组气管受压最窄处管径差进行测量,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DES图像组分析,得出的结果准确率明显高于DR组,两组间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通过DR法与DES法测量出的管径差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66,P<0.01)。甲、乙两医生对DR法、DES法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DES结合瓦-米(V-M)试验摄片为甲状腺肿患者术前评估有无气管软化风险及程度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轴位X线摄影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对68例胸部外伤患者,在摄取正位胸片及双能量减影的同时,采取加摄斜位、切线位、透视下点片的方法,对各种方法发现肋骨骨折数进行分析。结果:单独正位胸片及双能量减影,发现肋骨骨折51例,多轴位X线摄影,发现肋骨骨折17例。结论: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在摄取正位胸片及双能量减影的同时,应根据病情有目的的加摄斜位片或切线位片,必要时透视下多轴位点片。  相似文献   

11.
双能量减影技术是数字化X线摄影的一个重要功能,用不同能量(KV)的X线,两次曝光,分别获得一幅高能图像和一幅标准图像,再将两者相减得到减影图像,即可把不同吸收系数的组织区分开,得到仅含软组织或骨组织的图像。这种新兴的技术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在临床各部位检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能量减影技术在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的价值。方法:对92例肋骨骨折患者行胸部DR双能量减影检查,每例患者分别获得3幅图像(1幅标准图像,1幅软组织像,1幅骨组织像),比较标准图像和骨组织图像对肋骨不同节段骨折的显示率。结果:92例患者共发现224处肋骨骨折,标准胸片对肋骨后段、腋段和前段骨折的显示率分别为94.1%、82.7%和92.3%,总的显示率为88.4%;而骨组织像对各段肋骨骨折的显示率分别为97.1%、98.1%和100%,总的显示率为98.2%,χ2=224,P=0.000。结论:双能量减影技术能明显提高肋骨骨折的显示率,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对肺部感染早期筛查诊断的作用,为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172例疑似肺部感染患者做为研究对象,行胸部X线及CT检查,对影像学检查肺部感染者,采集痰液,行痰培养确诊,观察其影像学征象特点,计算联合检查诊断肺部感染的阳性率及准确性。结果痰培养共检出肺部感染阳性者92例,占53.5%,阴性80例,占46.5%,胸部X线联合CT检查诊断肺部感染的阳性率、准确率分别为45.3%、91.9%,均显著高于单纯胸部X线检查所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类型肺部感染均具有特异性CT影像学征象,其中非特异性细菌感染以实变影为主,真菌感染可见磨玻璃影、实变影与结节影共存,病毒感染可见磨玻璃影及线样影/磨玻璃样,混合感染以磨玻璃影、实变影为主。结论联合应用胸部CT检查能够进一步提高X线在早期体检筛查中对肺部感染的诊断效果,值得广泛应用,特别是对高度怀疑肺部感染,且X线片正常,应进一步实施CT检查,以降低疾病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两种减影CTA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的图像质量,为提高临床诊断水平积累经验。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高唐县人民医院进行头颅CTA检查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减影技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Definition双源CT进行检查,对照组应用双能量减影CTA技术,观察组应用数字CTA减影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的减影成功率、图像质量。结果 观察组减影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成功率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脑血管成像图像质量比较,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结论 双能量减影CTA技术在脑血管成像的成功率和数字减影CTA技术的成功率无明显的差别,但数字减影CTA技术的脑血管成像质量明显优于双能量减影CTA技术,可在实施脑血管成像检查中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肺水肿X线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诊断急性高原肺水肿者行X线胸片检查,对其X线表现进行系统地回顾分析。结果:急性高原肺水肿X线表现多样,其中支气管血管束增粗41例,占85%;散在片状影或云絮状影38例,占79%;肺间蝶状影2例,占4%;小结节影5例,占11%。其中左肺肺病变6例,占13%;右肺病变28例,占58%;双肺病变14例,占29%。右肺病变重于左肺,早期和恢复期以肺间质异常为主,进展期与稳定期病变主要累及肺实质。结论:急性高原肺水肿有特定的X线表现,X线检查安全无创,非常有利于高原肺水肿的早期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与数字X线摄影(DR)平片检查比较,探讨X射线断层容积成像技术在胸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500名体检者,征得其同意后先行DR胸部平片检查,再行胸部断层容积成像检查,对其中435例受检者的有效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和图像优秀率.结果:435受检者中,断层容积成像检出70例病灶;DR检出26例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668,P<0.05);断层容积成像检出率(16%)明显高于DR(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7,P<0.05).结论:断层容积成像技术对胸部病灶的检出率明显优于DR平片,特别是对重叠遮挡解剖结构及复杂部位的细节能清晰显示,对体检人群的胸部病变筛查和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双能量摄影在冠脉钙化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能量减影摄影术在诊断冠脉钙化方面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5片至2007年4月采用GE公司Revolution XRD平板探测器数字摄影机对920例(年龄大于70岁)受检者行胸部双能量减影摄影的图像,把双能量减影摄影的骨窗像、高管电压数字像中高度怀疑和一般怀疑患有心脏冠脉钙化疾病的146例与16排螺旋CT冠脉扫描的钙化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双能量减影骨窗像中对高度怀疑和一般怀疑患有心脏冠脉钙化疾病的135例和11例受检者行MSCT检查,经16排螺旋CT证实高度怀疑的135例中128例阳性,不能肯定的11例中3例检出阳性。在146例高管电压DR像中对高度怀疑和一般怀疑患有心脏冠脉钙化疾病的12例和134例受检者行MSCT检查,经16排螺旋CT证实高度怀疑的12例中10例阳性,不能肯定的134例中126例检出阳性。结论:双能量减影术在评价冠状动脉钙化方面能提供潜在的重要新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DR双能量减影在肋骨骨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120例,给予患者DR双能量减影技术诊断。用双盲法分别对患者的胸部标准像和骨组织像实施分析。并观察DR双能量减影技术诊断患者的不同部位肋骨骨折、不同形态骨折的检出情况。结果 骨组织减影图像患者不同部位肋骨骨折的检出情况中,膈上的检出率为96.78%,膈下检出率为72.72%,心影后的检出率为60%,肺门区检出率为83.33%,腋部检出率为66.67%;在骨组织减影图像中患者不同形态骨折,完全性检出率达到100%;不完全性检出率为93.33%,裂隙状检出率为77.78%,皱褶状检出率为70%。结论 DR双能量减影技术对肋骨骨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别是在诊断膈下、心影后及腋部骨折方面应用价值极高,还能补充常规检查的不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赵波 《现代保健》2013,(5):107-108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胸部x线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所有患儿于症状出现后行仰卧位胸部X线摄片,并对患儿行X线随访。结果:4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病灶分布于肺部双侧,呈多发病灶;15例均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其中8例伴有双肺散在分布的细颗粒状阴影,3例细颗粒状阴影以分布在肺底部较明显;20例表现为双肺颗粒状阴影明显融合伴有双肺散在分布的片状阴影,9例双肺可见支气管气相,13例伴有双肺散在分布的结节影,心影及膈影轮廓仍较清晰;3例表现为双肺呈毛玻璃阴影伴有双肺广泛分布的大片状影,并可见明显的支气管气相征延续至肺周边区,肺野透亮度明显降低,2例可见少量胸腔积液,1例可见纵隔气肿,9例患者的心膈影模糊不清,无法辨认。46例复查病例中,3例治疗无效死亡,其余患儿治疗及时病情稳定或好转。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征象具有一定特征,结合其动态变化特点及临床资料,可及时、准确确诊本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硫化氢中毒伴淹溺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方法 对2006年3月10日发生的一起因清理化粪池所致硫化氢中毒伴淹溺6名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存活5例,表现为肺纹理模糊4例,双上肺静脉增粗5例,双肺门影稍大而浓密3例,片状阴影4例.42 h内片状阴影完全吸收1例,在部分吸收的基础上于其他肺野出现新病灶2例及病灶吸收缓慢1例.溺死者1例呈双肺弥漫性分布的腺泡结节影及片状阴影等.结论 X线胸片能较好地显示肺部病变的形态、部位及范围,有助于定位和定性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