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血凝四项的测定,是临床工作中手术前检查及诊断机体凝血系统病理变化的重要指标。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很多,本文只对不同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对血凝四项的影响进行探讨。为了探讨不同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对血凝四项的影响,笔者对从日本进口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与国产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配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65例放射人员血常规结果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我院都对放射科在职职工化验血常规,为此,我科最近对全院65位人员进行了血常规检验,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仪器采用日本东亚产SYSMEXSF-3000全自动五分类血球计数仪。1.2试剂(1)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山东侨牌集团有限公司提供;(2)SF-9000仪器配套专用试剂。1.3标本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对65例放射科人员(其中男性53例,女性12例)在安静松弛状态下,各采血2ml,注入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马上将采血管缓慢地颠倒混匀10次,以防凝固,待15分钟进行测定。2结果使用SYSMEXSF-3000血液分析仪,在全血模式(WB下,对65位放…  相似文献   

3.
2006年6月~8月,我们在急重症患者动脉穿刺采血中应用了一次性采血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362例,男167例,女19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3例用常规方法注射器采血,试验组殚219例用一次性采血针采血.采血项目均为血气分析、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凝血常规,采血量11 ml.1.2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常用血管为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相似文献   

4.
真空采血法的变革对护士操作的影响有利有弊 ,我院一年来 ,运用真空采血法临床采血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结合临床应用体会 ,总结如下。1 真空采血方法采血应用特制的一次性双头采血针 ,一端 (针头 1)刺入血管 ,一端 (针头 2 )通过刺透管盖进入真空采血管。双头采血针与真空采血管之间通过一个“针筒套”衔接起来。针筒套事先与采血针拧紧 ,穿刺成功后将真空采血管沿针筒套后开端稍用力推入 ,使针头 2刺破管盖 ,此时血液即可顺压力差流入管内。需采多管血样时 ,固定针头不动 ,将预先准备好的真空采血管依次推入、取出即可。2 传统采血法…  相似文献   

5.
裴贞姬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9):1779-1779
一次性自动定量静脉采血管是利用负压原理而达到定量采血的目的.其特点是使用方便、防止感染.但在临床使用中偶有采血管因负压不足而致采血失败的现象发生.我们总结出一种补救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静脉采血是临床上常用的侵袭性护理技术操作,是获取病人实验室资料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一次性双向静脉采血针因其具有操作简单,预防交叉感染,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等优点而取代传统注射器采血被广泛用于临床,是一次静脉穿刺技术的变革.它弥补了传统注射器采血的许多不足,但其在配合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尤其是采集多个血标本需用多根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时,采血针柄如何妥善固定及连接真空采血管,一直是众多护理同行关心的难点.笔者经临床实践,探索出一种一次性采血针连接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的固定方法,与二人操作法[1]、胶布固定法或针柄不固定法对比,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邹云芝 《当代护士》2014,(6):164-164
临床血液标本的采集一般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因检测项目不同经常需要多管采血,将采血针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和更换真空采血管时必需双手操作,这时血管内的采血针因没有固定容易移动甚至退出血管外,导致采血量少、溶血甚至失败。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小型试管架,临床应用时较好地克服了上述弊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真空采血法使用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采血法中用一次性塑料空针取代玻璃空针,避免了玻璃空针繁琐的重复消毒和重复使用,大大减少了再感染的机率。而真空采血法在临床静脉穿刺中的广泛使用,这又是一次静脉穿刺技术的变革。它弥补了传统采血法的许多不足,但也有它的弊处。现总结如下:1 真空采血法 采用应用特制的一次性双头采血针。一端(针头A)刺入血管,一端(针头B)通过刺透管盖进入真空采血管。双头采血针与真空采血管之间采用一个“针筒套”衔接起来。针筒套事先与采血针拧紧,穿刺成功后将真空采血管沿针筒套后端稍用力推入,使针头B刺破管盖,此时  相似文献   

9.
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血常规测定建议使用静脉抗凝血 ,但对于门诊病人及其它一些情况则仍使用末梢血。CELL-DYN61 0型血细胞计数仪用血量为 4 0 μl,使用 2 0 μl一次性采血管需采血两次。我们注意到使用同一支采血管采血两次对血常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笔者为此做以下试验进行对比分析。1 材料  1 ABBOTT CELL-DYN61 0血细胞计数仪及配套试剂。2经检验合格的一次性 2 0 μl采血管。 3健康成人静脉 EDTA-K2 抗凝血 ,混匀。2 试验及结果 试验分设三组。单管组用一支采血管 ,第一次吸取抗凝血后用稀释液吸洗三次 ,进行第二次采血 ,…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两种不同EDTA真空采血管进行比对分析,探讨添加了等渗体的EDTA真空采血管与无添加等渗体的EDTA真空采血管检测WBC、RBC、Hb、HCT、PLT等主要血常规指标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病人中随机选取33个病人,空腹12小时抽取静脉血,分别置于等渗EDTA真空采血管与常规EDTA真空采血管,分别在采血1小时内与放置4小时在东亚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等渗EDTA真空采血管与EDTA真空采血管检测WBC、RBC、Hb、HCT、PLT等指标未见明显差异,以常规EDTA真空采血管作为标准管,等渗体EDTA真空采血管作为比较管,WBC、RBC、Hb、HCT、PLT等指标均达到临床可接受性能要求。结论临床上可以采用等渗体EDTA真空采血管代替常规EDTA真空采血管,应用于血常规项目检测。  相似文献   

11.
陈绮雯 《齐鲁护理杂志》2012,23(23):110-111
目的:探究在患者采集血样标本中应用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月183例患者,行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采血(采血针组);选取2003年10月~2004年10月183例患者,行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注射器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采血针组疼痛度、出现溶血明显低于注射器组(P<0.01);采血针组一次穿刺成功、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注射器组(P<0.05,P<0.01);采血针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注射器组(P<0.01).结论:真空采血管配合一次性采血针在采集血标本临床效果中对比一次性注射器存在明显优势,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邓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7):1992-1992
内分泌疾病专科抽血如胰岛素释放,葡萄糖耐量试验、C肽试验、皮质醇节律等项目,均需分时相完成抽血,需一次性排列连续时间点准备真空采血管多达10支以上。而此类专科抽血又往往与患者入院常规抽血检查项目如肝功、肾功、血常规等同步进行,单病人需要的真空采血管更多,使用常规医用试管架集中有序排列采血管已不能满足临床护理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临床工作中用真空采血管采血时,采血管上有时没有刻度标志,容易导致采血量过少或过多,使患者血液标本无法进行正常检验或造成血液的浪费.为此,我们采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做采血刻度尺,应用此简易刻度尺配合采血管进行采血百余次,采血量准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次性采血针接真空采血管在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  边维娜 《当代护士》2008,(12):69-69
目的 探讨一次性采血针接真空采血管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方法30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实验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接真空采血管穿刺采血,比较2组采血效果。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4.67%,标本合格率99.3%,血肿发生率1.33%,平均采血时间21s,均优于对照组指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采血针接真空采血管穿刺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采样合格率高,用时少,血肿发生率低并且操作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5.
吴慧琼 《家庭护士》2008,6(4):315-316
[目的]观察并比较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与一次性注射器在采集血样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在采集血样标本中的应用。[方法]将健康体检者130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0例,于正中静脉或头静脉采集血样标本,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观察组使用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样标本,比较两组血标本的溶血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病人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样标本优于一次性注射器采集血样标本。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的医疗技术与设备应用与临床,在给临床工作带来精确数据及方便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我院自2006年1月在临床采集血标本中全面使用ST系列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以下简称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标本。在一次性采血针与真空采血管配套使用时,有时因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采血方法在药代动力学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比较,以寻找科学安全的采血方法,确保药代动力学采血时间及血液质量的精确。方法选取248例参加药物临床试验的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5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经静脉留置针采血后再注入采血管的方法收集血标本6118管,试验组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连接留置针与真空采血管采血的方法收集血标本6118管。比较两组血标本溶血、采血延时、采血量未达标、血污染及针刺伤情况。结果对照组6118例血标本溶血、采血延时、采血量未达标、血污染发生数分别为304,92,1530,765例,分别高于试验组的25,15,122,2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43.1362,55.9000,1387.3464,750.3247;P〈0.01)。结论一次性静脉采血针配合安全性静脉留置针使用进行药代动力学标本采集的方法安全可靠、采血效率高。  相似文献   

18.
童玉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7):830-831
近年来采用的真空负压静脉采集血标本是一种新方法,需要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和配套的真空负压采血管.真空负压采血管预制了准确的真空量,采血时自动将血液吸入试管,不像一般注射器采血针尖进血管后可见回血[1].此方法简便易行,并且使医患双方能最大程度避免交叉感染.作者自2011年1月至4月运用传统的注射器抽吸采血分别注射到普通试管和真空采血管,进行常规生化项目的检测,分析检验结果是否有差异,来评估真空采血管临床应用的意义.同时总结真空负压静脉采血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接双排真空采血管补救采血管负压不足的方法。[方法]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一端连接无负压真空采血管,另一端连接5mL生化类真空采血管补救采血管负压不足,完成静脉采血。[结果]所有送检标本的标本血量达标,标本质量符合送检要求,采血护士未发生针刺伤。[结论]真空采血管负压不足时,用一次性采血针连接5 mL生化类真空采血管补救采血管负压不足,能形成密闭完整的负压状态,保持稳定负压完成静脉采血,减少更换真空采血管的血液浪费和血液污染,避免真空采血管更换错误及采血管标签粘贴错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临床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能有效解决临床采血管负压不足问题,减轻护士面对问题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一针多管真空采血顺序所致血细胞分析结果差异,并观察含添加剂的真空管是否会对真空血常规管造成试剂交叉污染,导致结果有差异.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96例门、急诊患者一次进针、多管采血、不同顺序前后2次使用真空血常规管,测定血细胞分析结果.结果 采集2次标本的血细胞分析指标,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