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肥胖儿童发生情况。方法:对2001年体质调研的5760名中小学生,包括郑州市城区和郊区各2880名,城区和郊区男、女各1440名,进行包括年龄、性别、班级、出生日期、体质量、身高的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城区2879名(1名男主项目填写不全)中小学生超重发生率16.53%,肥胖发生率28.97%,小学生、初中、高中各阶段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12.31,P>0.25);而男生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χ2=44.46,P<0.001);郊区2880名中小学生超重发生率17.39%,肥胖发生率13.65%,小学生、初中、高中各阶段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2.15%、14.17%、16.11%,差异显著(χ2=353.42,P<0.005);郊区男女儿童肥胖发生率及肥胖度无明显差异(χ2=0.66,P>0.25);城区中小学生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郊区(χ2=201,P<0.005),7~10岁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28.54%)是1989年(8.23%)的3.47倍(χ2=163.80,P<0.005),其中重度肥胖发生率(4.79%)是1989年(0.43%)的11.14倍。结论:儿童肥胖发生率急剧上升,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儿童肥胖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儿期母乳喂养行为与学龄前期单纯性肥胖症发生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800名青岛市和滨州市四五岁儿童的婴儿期母乳喂养情况及其体重指数(BMI)发育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母乳喂养类型和持续时间与学龄前肥胖症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4个月内只喂母乳、主要喂母乳、母乳与配方奶量基本相同、主要喂配方奶、只喂配方奶者四五岁时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2.6%,13.0%,17.0%,18%,30%;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0,&;lt;1,1~3,4~6,7~9,9个月以上者四五岁时肥胖发生率分别为29%,30%,33%,17ek,,14%,12%。母乳喂养类型和持续时间不同的儿童学龄前期单纯性肥胖症发生率不同(χ^2=10.407,P&;lt;0.05;χ^2=20.903,P&;lt;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4个月内喂配方奶量越多,肥胖发生率越高(OR=1.120,χ^2=8.233,P&;lt;0.01),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越长,肥胖发生越少(OR=0.782,χ^2=6.609,P&;lt;0.05)。结论:婴儿母乳喂养对学龄前期肥胖症的发生有预防作用;婴儿期应提倡母乳喂养,并尽可能延长母乳喂养时间至9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市的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SID)的发生率及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北京感觉统合失调评定表,对6~10岁1008例在校儿童进行整群抽样调查,所获数据经χ^2检验。结果: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为35.52%(358/1008),其中轻度23.41%(236/1008),重度12.10%(122/1008);男童发生率为43.1%(218/506),女童发生率为27.9%(140/502),男高于女χ^2=25.404(P&;lt;0.005)。六七岁组感觉统合失调率低于8~10岁组(χ^2=9.726,P&;lt;0.01)学习成绩好者发生率为27.1%(91/336),学习成绩差者发生率为51.5%(104/202),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49.72.P&;lt;0.005);父母文化程度普通专科以上者发生率为23.6%,高中,中专为17.9%,初中以下为38.5%;父母文化程度高中中专以上与初中以下发生率比较(χ^2=5.874,P&;lt;0.05);缺氧缺血性脑病者占感觉统合失调总发生率的34.4%(123/358)。结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与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学习成绩、出生时是否有缺氧缺血性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儿童单纯性肥胖群体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从淮北市城区选择6所初中学校作为研究现场,该校所有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3所学校为干预组(1831人),3所学校为对照组(2431人)。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身高标准值为肥胖判断标准。对干预组进行为期2年的群体干预,干预措施包括膳食调整、运动处方、健康教育、行为矫正、耳穴按压等。干预对象为超重儿童极其家长、肥胖儿童及其家长及非肥胖儿童家长。对照组除与干预组同期体检外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结果:①经过2年干预,干预组肥胖发生率从9.8%降至6.9%(X^2=9.77,P&;lt;0.01),对照组肥胖发生率从9.9%上升为12.3%(X^2=7.09,P&;lt;0.01)。干预后两组肥胖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干预后肥胖度干预组从(45.9&;#177;11.8)%降至(34.2&;#177;11.8)%,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29,8,P&;lt;0.001),对照组从(46.2&;#177;12.1)%上升至(48.9&;#177;13.7)%,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7.27,P&;lt;0.001)。干预组与对照组儿童身高增长幅度基本一致。③干预后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载脂蛋白B及收缩压降低,而对照组肥胖儿童无明显变化。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群体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儿童肥胖发生率和肥胖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氟西汀及心理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氟西汀及心理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7例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在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及氟西汀20mg/d口服。共12周;对照组65例仅给以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口服。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①12周后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79%(49/62)。而对照组总有效率57%(37/65)。两组之间有差异(χ^2=14、2,P&;lt;O、005)。②治疗组55例平均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分别下降(19.2&;#177;2.1)mmHg及(10.6&;#177;1.2)mmHg而对照组58例分别下降(10.2&;#177;1.6)mmHg及(5.2&;#177;O.7)mmHg,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t=26.O,P&;lt;O.O1;t=29.8,P&;lt;0.01)。③生活质量定量观察:治疗前后体力健康、精神健康、总体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的改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5&;#177;4.1比2.1&;#177;4.1,t=1.98,P&;lt;0.05;4.0&;#177;5.0比1.6&;#177;4.7,t=3.77,P&;lt;0.01;2.3&;#177;3.4比0.9&;#177;3.4,t=2.29,P&;lt;0.05;9.6&;#177;8.7比5.5&;#177;9.1。t=2.66,P&;lt;0.01)。④生活质量定性观察:治疗组在体力健康、精神健康、总体功能方面改善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3.4%比23.7%,χ^2=24.5,P&;lt;0.005;60.3%出27.8%,χ^2=26.4,P&;lt;0.005;44.7%比25.2%,χ^2=10.2,P&;lt;0.005)。结论:氟西汀及心理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6.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评价米氮平(商品名:瑞美隆)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分别对服用瑞美隆和氟西汀的9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观察,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估和比较这两种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经过6周治疗,瑞美隆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5%.和63%,与氟西汀组(90%,5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38~0.39,P&;gt;0.05)。而两组内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和因子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0.52~3.94,P&;lt;0.01)。治疗1周后,瑞美隆组的有效率(63%)高于氟西汀组(31%),差异有显著性(χ^2=9.41,P&;lt;0.05)。与氟西汀组相比,瑞美隆组嗜睡发生率较高,差异有显著性(χ^2=5.55,P&;lt;0.05)。氟西汀组失眠、兴奋或激越等副反应发生率高于瑞美隆组,差异均有显著性(χ^2=4.44,P&;lt;0.05)。不同起始剂量瑞美隆和氟西汀的汉密顿抑郁量表减分率无显著差异(t=1.57~2.09,P&;gt;0.05),但起始量15mg/d的瑞美隆的嗜睡和眩晕或头昏副反应发生率低于30mg/d者(χ^2=5.35~9.52,P&;lt;0.05)。结论:瑞美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物,起效较快,且有改善焦虑及睡眠作用,治疗宜从低剂量开始。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情况,并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血糖、胰岛素抵抗、血压、血脂关系。方法:调查乌鲁木齐市10个单位维吾尔族年龄20~84岁的居民,进行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测定相关指标,分别以年龄、性别分层统计分析超重和肥胖流行病学情况,分析不同体重指数与血糖、血压、血脂的关系。结果:以WHO现行肥胖诊断标准(超重BMI≥25kg/m^2,肥胖≥30kg/m^2)为标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成年城市居民超重现患率为:65.6%.肥胖现患率为18.3%。男性分别为71.2%,17.7%;女性分别为55.9%,19.3%;男性超重现患率高于女性(χ^2=15.7,15.5,P&;lt;0.01)。超重和肥胖现患率随年龄增长呈增长趋势。随BMI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8.6438,5.8172,P&;lt;0.01);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呈上升趋势,与体质量正相关(r=0.9424.0.9321,P&;lt;0.05)。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成年居民的每天膳食特点为高热量【平均(12.35&;#177;5.62)MJ/d】和高脂肪(平均脂肪热量比39.02%)。结论: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成年人中超重和肥胖病现患率高、年轻人与男性的超重与肥胖现患率高、热量摄入高、膳食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军队社区老年人冠心病8项危险因素的流行率及集聚特点。方法:于2004—05/06集中对军队社区离退休干部2319人进行健康查体,同时填写总后勤部卫生部制定的干部健康体检及问卷调查表。选择资料完整、年龄≥60岁且自愿参加本项目的男性1728人,作为军队老年组,年龄60~94岁;将已在国内正式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北京医院资料中60~92岁男性5197人作为地方老年组,30~44岁男性3993人为中青年组。统计军队社区老年人的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高空腹血糖、超重及肥胖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率及其集聚率,并与中青年对照组和地方老年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军队老年组1728人、地方老年组5197人及中青年组3393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军队老年组冠心病危险因素流行率分别为年龄100%、高血压43.8%、吸烟率15.8%、总胆固醇46.3%、高三酰甘油32.8%、高空腹血糖13.0%、超重40.0%及肥胖5.0%。②军队老年组三酰甘油流行率显著高于地方老年组【31.5%,(χ^2=29.78.P&;lt;0.01)】,高血糖及超重显著低于地方老年组[15.7%,43.8%,(χ^2=7.62,7.44,P&;lt;0.01)】。③无论是在军队社区还是地方社区,老年人冠心病多种危险因素集聚率明显高于中青年对照组(χ^2=6.54~2770.32,P&;lt;0.01)。④2项危险因素集聚军队老年组显著低于地方老年组[73.0%,84.2%,(χ^2=107.98,P&;lt;0.01)]。⑤在8项危险因素的调查中,≥3项危险因素集聚现象两组比较数据基本接近(P&;gt;0.05)。结论:军队社区老年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率依次为年龄、高胆固醇、高血压、超重、高三酰甘油、吸烟、高血糖及肥胖。军队社区老年人高三酰甘油流行率明显高于地方社区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及超重的流行率显著低于地方社区老年人,而军队社区老年人冠心病≥3项危险因素的集聚与地方社区老年人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太仓市农村社区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和并发症知识知晓率的情况,为农村社区糖尿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慢性病示范区5个镇的5个村,采用偶遇式面对面调查方式,对570例年龄在15周岁以上的居民进行糖尿病患病和并发症知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①糖尿病患病率2.3%。②糖尿病并发症知识知晓情况(知晓率):高血压53.0%、冠心病45.7%、眼病42.6%、肾病41.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9.22,P&;lt;0.01),全部知晓21.9%。③男女高血压、冠心病、眼病知晓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男性肾病知晓率明显高于女性(χ^2=8.33,P&;lt;0.01)。④年轻者糖尿病并发症知识知晓率高于年长者(χ^2=13.68,P&;lt;0.01)。⑤不同职业糖尿病并发症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χ^2=56.90,P&;lt;0.01)。⑥文化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糖尿病并发症的知晓率越高(χ^2=42.35,56.90,P&;lt;0.01)。结论:糖尿病并发症知识知晓情况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分布上有明显差异。因此,在糖尿病并发症知识教育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石牌村城乡结合部老年男女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对男女血压、血脂、血糖、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臀比等水平进行比较。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科广东省科委重点项目“广州石牌原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数调查”结果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普查的方法于2002—12对广州东面城乡结合部石牌村7个居委会的60岁以上的所有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该人群高总胆固醇的患病率男女分别为50.8%和67.4%(χ^2=18.82,P&;lt;0.001),高三酰甘油为43.4%和50.8%(χ^2=3.68,P=0.05),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为36.8%和46.7%(χ^2=6.28,P&;lt;0.05)。肥胖(BMI≥25kg/m^2)为27.1%和41.2%(χ^2=13.87,P&;lt;0.001),空腹血糖≥7.0mmol/L的检出率和高血压患病率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0~69岁组女性血清LDL-C,载脂蛋白B高于男性,70-79岁组女性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载脂蛋白B水平高于男性,80岁以上组女性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载脂蛋白B水平高于男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92~-3.69,P&;lt;0.05)。不同年龄组老年女性的BMI和腰臀围均比男性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2~3.38.P&;lt;0.05)。70~79岁和80岁以上年龄组的女性收缩压水平比男性显著升高,各年龄亚组女性舒张压水平比男性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9~3.39,P&;lt;0.05)。结论:该人群女性BMI、腰围、收缩压、脉压、血清总胆固醇、血清LDL-C、血清载脂蛋白B水平较高,舒张压水平女性较低,冠心病的危险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超重及单纯性肥胖者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变化及与生长激素、瘦素相关性。方法:2002-12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就诊患者的超重及单纯性肥胖患者共:150例,本文选择超重及单纯性肥胖者共49例作为超重及单纯性肥胖组,男31例,女18例;纳入标准:均为上海地区无亲缘关系单纯性肥胖患者,符合WHO及亚太地区肥胖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由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肥胖。正常对照组21例,男14例,女7例;均为自愿参加研究、献血的健康的上海市虹口中学教师;纳入标准:正常体质重,无代谢综合征患者。排除标准:排除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微量白蛋白尿等患者。用酶标法测定生长激素释放肽、瘦素;放免法测定胰岛素、生长激素。结果:①超重及单纯性肥胖者组血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9.78&;#177;2.50)μ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5.07&;#177;9.64)μg/L](t=2.49,P&;lt;0.05);血胰岛素、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5,3.56.P&;lt;0.05,0.01);血生长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3.67,P&;lt;0.01)。②血生长激素释放肽与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t=-0.287,P&;lt;0.05),与体质量、身高、三酰甘油、胆固醇及空腹血糖无相关性(P&;gt;0.05);与胰岛素、瘦素呈负相关(r=-0.342,r=-0.310,P&;lt;0.05);与生长激素无相关性(r=-0.221,P&;gt;0.05)。结论:超重和单纯性肥胖患者血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是下降的,其下降的机制可能是胰岛素、瘦素的升高所致;与生长激素的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P2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意义与预后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56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及10例正常肺组织均取自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1997-01/1999—03手术切除标本的存档蜡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肺组织和非小细胞肺癌中PTEN和P27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和P27在肺癌组织与正常肺组织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au_b=0.341,0.311,P&;lt;0.01)。PTEN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tau_b=0.274,P&;lt;0.05);与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tau_b:0.245,P&;lt;0.05),与临床分期有关(tau_b:0.359,P&;lt;0.01),与预后有关(χ^2=5.22,P&;lt;0.05)。P27的表达与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tau_b=0.246,P&;lt;0.05),与预后有关χ^2=6.30,P&;lt;0.05)。PTEN与P27之间的表达无明显的关系(χ^2=2.851,P&;gt;0.05)。结论:从蛋白水平揭示PTEN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以及与肺癌预后有关;P27与肺癌的分化程度及预后有关:PTEN蛋白与P27蛋白之间未发现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室统一设计的规格,对焦作煤业集团公司45岁以上的具有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进行调查。项目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BMI以及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ti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等指标,并对所有调查对象做心电图、肝、胆、脾、肾B超及全面检查。结果:本组人群超重率55.6%,肥胖率19.8%,男性超重率63.5%,肥胖率23.1%,女性超重率41.4%,肥胖率14.0%,男女超重率比较(x^2=36.77,P&;lt;0.01);肥胖率比较(r=10.12,P&;lt;0.05),男女超重肥胖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不同BMI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BMI&;lt;24的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心血管病发病率明显低于超重及肥胖组人群(41.7&;lt;x^2&;lt;210.8,P&;lt;0.01)。结论: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人群超重和肥胖率较高,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强艳  程毓清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7):3771-3771
本文探讨用不同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的疗效。分别采用单纯儿康宁口服、直接对家长进行喂养指导、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行为和儿康宁药量减半(作用类似于安慰剂),同时对家长进行喂养指导3种疗法。结果显示3种方法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4.86,P&;lt;O.005)。  相似文献   

15.
不同程度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血压和血脂水平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宗合 《中国临床康复》2003,7(30):4086-4087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肥胖对儿童血压、血脂的影响,并与正常儿童血压、血脂水平比较分析。方法:354例肥胖儿童分轻度(n=115)、中度(n=136)、重度(n=103)3个组,以同年龄正常体质量儿童为对照组(n=70)。对4组儿童血压、血脂水平进行动态观察,比较分析。所得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结果:①血压:4组样本均数之间差异有显著性(F=70.59,17.86,P&;lt;0.01),轻度肥胖儿童收缩压水平即有升高,随着儿童肥胖时间的延长,肥胖程度的加重,重度肥胖儿即有舒张压升高。②血脂水平:不同程度肥胖儿童之间总胆固醇水平波动不大,但均高于正常儿童,但4组均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F=2.02,P&;gt;0.05);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4组均数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F=12.9,10.0,5.5,P&;lt;0.01),轻度肥胖,三酰甘油即升高,中度以上肥胖儿童即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3组肥胖儿载脂蛋白B与正常儿组相比有显著差异(F=25.2,P&;lt;0.01),且轻、中、重度肥胖儿童载脂蛋白B水平都有明显升高。结论:不同程度肥胖儿童都伴有脂质代谢紊乱和血压偏高。要从儿童时期开始重视对肥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单纯肥胖和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drenergic receptor,β3-AR)基因Trp64Arg突变的发生率及其性别、体脂含量和分布的差异。方法:选择单纯性肥胖患者295例和MS患者219例,并以172例非肥胖者作为对照,进行β3-AR基因Trp64Arg突变及检测。并进一步比较基因突变的性别差异和对肥胖者按体质量指数及腰围分组后的基因突变率。结果:MS组β3-AR基因Trp64Arg突变频率高于单纯肥胖组和对照组,男性尤为明显(分别为32.25%,21.01%和19.91%,X^2=4.36,P&;lt;0.05和X^2=4.69,P&;lt;0.05),MS组男性β3-AR基因Trp64Arg突变频率高于本组女性(X^2=40.05,P&;lt;0.01)。在轻度肥胖者中,MS组男性的基因突变频率高于本组女性及单纯肥胖组男性(X^2=4.82,P&;lt;0.05和r=3.58,P&;lt;0.05)。男性腹部脂肪重度堆积者基因突变频率也以MS组高于单纯肥胖组(X^2=3.91,P&;lt;0.05)。结论:B3.AR基因Trp64Arg突变频率在体脂向心性分布明显的MS组男性明显升高,可能是男性MS患者的重要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17.
西北地区机关工作者肥胖与血脂、血压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西北地区机关工作者肥胖与血压、血脂的关系。方法:对西京医院门诊体检的235例根据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结果分为3组:超重组46例,肥胖组76例,及正常对照组113例,对以上人群进行BMI、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rol,HDL-C)及B超等项目的检测。结果:235例中,肥胖患者男性56例,女性20例,男性肥胖的患病率高十文性(x^2=16.80,P&;lt;0.01);收缩压及总胆固醇的值超重组为(117.24&;#177;18.67)mmHg(1mmHg=0.133kPa),(4.84&;#177;0.97)mmol/L,肥胖组为(124.33&;#177;17.13)mmHg,(4.81&;#177;0.99)mmol/L,对照组为(110.56&;#177;12.82)mmHg,(4.47&;#177;0.92)mmol/L,3组收缩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24,-5.972,P&;lt;0.05),总胆固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35,-2.387,P&;lt;0.05);超重肥胖组脂肪肝阳性43例,对照组脂肪肝阳性1例,脂肪肝的发生高于对照组(x^2=45.5,P&;lt;0.01);男性腰臀比为0.92&;#177;4.20,HDL-C为(1.19&;#177;0,13)mmol/L,女性腰臀比为0.85&;#177;5.70,HDL-C为(1.32&;#177;0.15)mmHg,肥胖组两性间,腰臀比、HDL-C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5.08,3.221,P&;lt;0.01)。结论:西北地区机关工作者中肥胖与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单纯收缩期、单纯舒张期及收缩期合并舒张期初发高血压患者代谢特征的差别。方法:以2002-03/07重庆大学和珞璜电厂20岁以上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抽样个体主要为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3717人,对能完成血压、血糖、血脂和体脂参数测定且既往没有高血压病史的2431人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血压、体质量指数、腰围、血糖、血脂、胰岛素等指标的测定。比较分析不同血压人群的糖脂代谢紊乱、肥胖患病情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完成调查人数2431人,初发高血压415人,发病率17.07%。单纯收缩期高血压222人(53.49%);单纯舒张期高血压80人(19.28%);收缩压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113人(27.23%)。血压正常者共2016人,男1141人(56.6%),女875人(43.4%)。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人群腹型肥胖、糖脂代谢紊乱患病率和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者(X^2=5.991~288.353,P&;lt;0.01)。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人群超重/肥胖、腹型肥胖、糖尿病患病率和发生率(52.50%,67.50%,8.75%)均明显高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人群(33.78%,54.05%,22.07%,X^2=8.518.4.288,7.748,P&;lt;0.01);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人群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患病率和发生率(49.56%,65.49%、)明显高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人群(r=8.037.4.090,P&;lt;0.01。结论:初发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多种代谢紊乱,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及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患者超重/肥胖特征较突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并发糖尿病情况较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种肥胖判足计算方法标准的差异以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判定标准提高后的差异。方法:入选2825例住院患者和门诊查体人员,男2446例,女379例,年龄22~81岁。测定身高和体质量。通过公式计算标准体质量、BMI和体脂含量。根据BMI&;gt;25kg/m^2,BMI&;gt;27kg/m^2,BMI&;gt;28kg/m^2判定肥胖者例数分别为:1419,680和435例;超出标准体质量20%者649例;体脂含量男性&;gt;25%、女性&;gt;33%者639例。结果:&;gt;标准体质量20%(正常2176例,肥胖649例)和超过标准体脂含量判定肥胖与BMI&;gt;25kg/m^2(正常1406例,肥胖1419例)判定肥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52.22,465.00,P&;lt;0.005);&;gt;标准体质量20%和超过标准体脂含量判定肥胖与BMI&;gt;27kg/m^2(正常2145例,肥胖680例)判定肥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gt;标准体质量20%和超过标准体脂含量判定肥胖均与BMI&;gt;28kg/m^2(正常2390例,肥胖435例)判定肥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52.28.47.84,P&;lt;0.005)。结论:BMI&;gt;27kg/m^2判定肥胖与超重20%和亚太地区的体脂含量判定肥胖标准相符,应用BMI&;gt;27kg/m^2判定肥胖可能更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抑郁情绪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琦 《中国临床康复》2004,8(9):1643-1643
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调查了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情绪状态,并与同龄和同性别健康者对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检出抑郁状态患者36例(48.0%),平均HAMD评分为18.74&;#177;5.56,而对照组分别为11例(15.9%)和7.34&;#177;2.07(χ^2=16.799,P&;lt;0.0l,t=3.751,P&;lt;0.01)。HAMD分项比较中,原发性高血压组的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昼夜变化、睡眠障碍等分测验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178~3.414,P&;lt;0.01~0.05),提示原发性高血压常伴有抑郁状态,对后者进行干预可能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