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肿瘤型假体重建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2002 年6 月至2008 年6 月收治的12 例应用肿瘤型假体重建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8 例为初次就诊患者, 4 例为初次行肿瘤刮除植骨术后复发患者.术后定期复查X 线片,并采用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评分标准(MSTS)对上肢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10 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9.9 个月(12 ~70 个月).无死亡、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例.MSTS 评分(22.7 ±1.4 )分.肩关节外展活动3 例≥90 °,6 例45 °~90 °,1 例<45 °;前屈活动3 例≥90 °,7 例45 °~90 °;后伸活动4 例≥ 45 °,6 例30 °~45 °.无切口并发症及深部感染.1 例随访40 个月患者出现肱骨头半脱位,其余患者未发现明显假体松动、下沉及肩关节不稳.结论 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大段肿瘤骨切除,明显降低了术后肿瘤复发率;应用肿瘤型假体置换重建肱骨近端巨细胞瘤切除后骨缺损,可以获得患肢的即刻稳定性,具有较低的不愈合、骨折、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可以防止肿瘤刮除术后的复发或恶变,减轻多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手部腱鞘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1999年6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9例手部腱鞘纤维瘤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随访6月至10年,平均56个月.[结果]本组1例于术后6个月复发,复发率11.1%,再次行手术切除后未见复发.9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关节活动障碍及手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总结我院2002~2008年间共收治的40例腱鞘巨细胞瘤病例资料。结果40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男女之比为0.86:1。平均年龄41岁。发生于手部37例.足部3例。肿瘤易从周围组织分离,并完整切除。病理特征为主要由单核细胞组成,伴有数量不等的多核巨细胞、泡沫细胞、慢性炎细胞及含铁血黄素。部分区域可见大小不等的裂隙或玻璃样变。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均为腱鞘巨细胞瘤。结论腱鞘巨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滑膜细胞或趋向滑膜细胞分化的间叶细胞,是发生在关节和滑囊内或沿腱鞘生长的良性肿瘤。发病以中年多见,女性比男性患病率略高。手术切除是治疗触鞘巨细胞瘤的主要方法。术后必须送病理检查证实,并了解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4.
陈涛  杨文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224-5224
目的针对骨巨细胞瘤行囊内刮除骨水泥填充术治疗,观察术后肿瘤的复发状况及关节功能,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对骨巨细胞瘤行囊内刮除骨水泥填充术,所有手术均由肿瘤组医师完成。结果49例患者中6例失访,据Campanacci分级Ⅱ期39例,Ш期4例,术后5例出现局部复发,复发率为11.6%。术后肢体功能评价分数平均为95%。统计分析肿瘤的复发、肢体功能好坏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分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囊内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骨巨细胞瘤效果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钟伟  刘文和 《临床医学》2011,31(12):20-22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8月至2010年9月手术治疗33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其中肿瘤切除﹢石炭酸烧灼、酒精局部灭活﹢骨水泥填塞术10例;病灶刮除﹢植骨6例;单纯瘤段切除5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5例;瘤段切除关节融合4例;病灶刮除术治疗Ⅲ期患者3例。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5年,平均2.6年。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10例,肿瘤复发2例;病灶刮除植骨6例,肿瘤复发1例;单纯瘤段切除5例,肿瘤复发1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5例,肿瘤复发0例。瘤段切除关节融合4例,肿瘤复发0例;病灶刮除术治疗Ⅲ期患者3例,肿瘤复发1例。结论手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其复发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手指腱鞘巨细胞瘤的病因。手术方法,复发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17例手指腱鞘巨细胞瘤在指根麻醉下行手术切除。同时切除受累的腱鞘及滑膜组织。结果 13例1次治仍。4例复发。复发率为23.5%。无肌腱粘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腱鞘巨细胞瘤唯一有效的方法,切口宜选在指侧,术中止血完善,解剖精细。彻底切除受累组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体腓骨移植重建桡骨远端巨细胞瘤切除后骨与关节缺损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31例患者做好并发症(移植血管痉挛、腕关节脱位、肿瘤复发)的观察及护理,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和出院指导。结果:术后随访41~169个月,平均86.3个月;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患者愈合时间为3~9个月,平均5.1个月;单纯腓骨移植患者愈合时间为7~15个月,平均10.3个月。1例单纯腓骨移植患者术后出现骨不愈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局部复发,复发率为3.2%;5例患者术后出现桡腕关节脱位,其中3例行桡腕关节融合术,2例行石膏外固定后未再次发生脱位。结论:精心的术后护理可促进自体腓骨移植重建桡骨远端巨细胞瘤切除后骨与关节缺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10年收治的9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本组高发年龄段为31~50岁;手部为高发部位,表现为早期局部肿物。肿瘤平均直径1.36 cm,由单核细胞及数量不等的多核巨细胞组成,其中29例瘤细胞生长活跃,6例易见核分裂相。所有病例均行单纯肿瘤切除术,核分裂相活跃者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后随访1~118个月,15例失访,9例复发。结论腱鞘巨细胞瘤是常见软组织良性肿瘤,确诊依据病理形态学检查。确诊后宜行局部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诊断及术后随访意义。方法对我院诊断的17例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为腱鞘巨细胞瘤,1例误诊为血管瘤,2例诊断为滑膜增厚,滑膜炎。17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术后超声随访,8例患者超声提示术后复发,其中7例患者再次手术并证实为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结论超声检查能协助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临床诊断,术后定期检查可判断是否复发。  相似文献   

10.
背景: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瘤段切除后重建方法较多,但是各种重建方法术后腕关节功能均较差.有关大段同种异体骨重建桡骨远端骨关节缺失国内报道少.目的:观察应用瘤段切除、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病例来自2003-07/2008-0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对象:按纳入标准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收治的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9例,男5例,女4例,年龄17~39岁,平均年龄29.6岁:其中左侧4例,右侧5例:按Campanacci影像学分级Ⅱ级3例,Ⅲ级6例.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瘤段切除、同种异体桡骨远端骨关节移植,钢板内固定治疗,定期门诊随访,采用Mankin评分方法进行功能评定.主要观察指标:①腕关节活动度.②X射线平片表现.③Mankin评估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门诊随访7例,电话随访2例),随访时间12~64个月.术后腕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掌屈32.8度.背伸44.4度;较术前掌屈29.4度,背伸26.7度明显提高.X射线可见骨愈合良好,未见明显骨质吸收.全部患者腕关节处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关节间隙变窄等,但无疼痛出现.所有患者骨内无复发,仅1例术后2年软组织内复发,并再次行软组织内肿瘤切除,复发率为11%.9例患者中按Mankin标准评定,优3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0%.所有患者未见肺部转移,异体骨植骨区及全身无排异反应,术后无感染、骨不连、不愈合、骨质明显吸收及钢板螺钉断裂松动等并发症.结论:瘤段切除复合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腕关节治疗Campanaccim级、复发及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率低,腕关节活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腰椎肿瘤后路切除椎板减压内固定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胸腰椎肿瘤后路切除椎板减压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 随访6~36个月,转移性肿瘤患者4例出现肿瘤术后复发,5例出现脑脊液漏,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感染,4例排尿困难,6例便秘.结论 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体位和疼痛护理,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指导,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保证胸腰椎肿瘤后路切除椎板减压内固定术手术成功和疾病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瘤段切除带血管蒂腓骨移植融合膝关节治疗胫骨上段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4例胫骨上段骨巨细胞瘤患者均瘤段切除,采用带血管蒂腓骨多段重叠移植融合膝关节,填补切除术后遗留的胫骨缺损,结果:4例患者骨愈合良好,无切口并发症。术后随访5~6年,肿瘤无复发,结论:瘤段切除带血管蒂腓骨移植融合膝关节治疗胫骨上段骨巨细胞瘤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腱鞘巨细胞瘤又称黄色素瘤、良性滑膜瘤、局限性结节性腱鞘炎等,是手部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而发生在足部者少见。我们1988~1998年共收治足部健鞘巨细胞瘤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均为男性。年龄17~51岁,平均32岁。发病部位在附骨窦处5例,外踝下方五例。1.2症状与体征病程3个月~10年。肿瘤初发时很小,逐渐长大。多为无痛性包块,生长缓慢,少数病例有酸痛。肿瘤质硬,不易移动,形状、大小不等,边界较清楚。1.3X线检查行X线摄片均显示有局部软组织肿块影,其中q例显示局部跟骨、距骨骨质受侵蚀性破坏。1.4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股骨远端肿瘤切除同种异体单髁移植重建的可行性,并观察其初步结果.方法:对2003-07/2008-08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行股骨远端肿瘤切除、新鲜深冻同种异体单髁重建修复骨缺损的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中,病变位于股骨内髁者5例,位于股骨外髁者7例.8例是骨巨细胞瘤,其中2例就诊时伴有病理骨折;3例骨肉瘤和1例低分化纤维肉瘤.移植前进行MRI和/或CT检查,明确肿瘤的范围确实小于半侧股骨髁.骨肉瘤和纤维肉瘤的患者接受移植前3个疗程和移植后6个疗程的抗肿瘤药物治疗;骨巨细胞瘤患者术中未进行辅助处理.移植后标本的边缘常规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X射线片或CT进行随访;采用骨骼和肌肉肿瘤协会的评分系统对移植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移植后随访时间平均35个月,无患者死亡.在最近的随访时未发现肿瘤出现局部复发或者转移,未出现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或者感染,钢板也无松动或者断裂.所有患者的移植物均存位.3例患者出现软骨下骨塌陷和关节退变,但是功能良好;3例患者出现膝关节不稳.在30点满分的骨骼和肌肉肿瘤协会评分中平均为26点.结论:对于病变限于股骨单髁的骨巨细胞瘤和抗肿瘤药物治疗后具有清晰边界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充分切除肿瘤的基础上,进行同种异体单髁移植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36例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术后随访2~30个月,观察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36例有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6.67%.结论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可有效地降低胬肉术后的复发率,是目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腱鞘巨细胞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笔者遇到一例术后复发侵犯多骨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报道如下: 男性,25岁。八年前开始发现右足背部肿物,约指头大小,无疼痛及其他不适,因肿物增大明显,且有疼痛,手术切除,病理诊断:腱鞘巨细胞瘤。术后一年多,又在足背手术疤痕处出现软组织肿块,较以前增大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膝关节镜下采用射频气化仪治疗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CCTTS)的诊疗技术.方法 2007年9月~2008年12月,关节镜辅助下采用射频气化仪治疗GCTTS患者5例.关节镜下行关节内肿物取出术和局部滑膜部分切除术.术后根据Insall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估关节功能.结果 5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根据Insall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估关节功能情况,平均为93.2分,4例优,1例良,可0例.结论 关节镜下选择射频气化仪辅助治疗腱鞘巨细胞瘤,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术后立即腔内灌注+短期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浅表性膀胱癌(T1-2,G1-3)6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立即灌注吡柔比星20mg,以后每周1次,灌注5次.再改为每月1次,灌注4次,总疗程6个月;随访6—36个月,观察膀胱癌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6例复发,复发率10%。未见全身不良反应发生,12例出现短期尿路刺激症状,发生率20%。结论吡柔比星术后立即腔内灌注+短期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柱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脊柱腱鞘巨细胞瘤8例,分析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随访和预后观察。结果 8例脊柱腱鞘巨细胞瘤均呈弥漫型。患者年龄22~45岁,男女各4例;颈椎6例,胸椎2例。影像显示病变主要位于附件小关节或以小关节为中心,邻近骨质压迫侵蚀性破坏,周围骨硬化多见;镜下肿瘤由单个核组织细胞样细胞构成,混合多核巨细胞、泡沫细胞、慢性炎细胞、含铁血黄素和纤维化,成片状或结节样。其中2例以密集排列的梭形细胞为主,核分裂计数较高,提示恶变。免疫组化CD68和vimentin(+),p63、AE1/AE3和EMA(-),1例有少量细胞desmin(+)。随访7个月~12年,2例局部复发,均未见转移和死亡。结论发生于脊柱的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多累及颈椎,与附件小关节关系密切。不同病例组织学差异较大,复发率为25%,与组织学表现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提高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HCPT 20 mg/30 mL作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12次.以后每2周一次,共6次.以后每月一次,共6次.以后每3月1次,共4次.持续2年.结果:随访18~40个月,平均2个月,术后2年无肿瘤复发,2年后膀胱肿瘤复发3例,复发率7.8%. 结论: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