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干眼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最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目前,干眼症的治疗仍以人工泪液缓解症状为主。近年来,对干眼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泪液分泌不足和泪液蒸发增加,而是涉及泪膜稳定性、泪液渗透压、神经感觉异常及眼表炎症等多方面,其中眼表产生的细胞因子是研究热点。环境、年龄、性别、全身性因素等也是干眼症发病的因素,医源性因素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分析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及发病因素,有利于对干眼症进行分类、检查、诊断及治疗,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2.
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的质或量异常,或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及眼表面的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等症状的一类疾病。该病发生较为普遍,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干眼[1],我国干眼症有很高的发病率,而且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干眼症发病原因复杂,如全身性疾病、环境污染、配戴隐性眼镜、眼局部炎症反应、眼部手术、眼睑位置异常、服用某些药物、年龄增长及工作环境等都是其发病因素。目前,干眼症的治疗主要是人工泪液替代治疗[2]。人工泪液是指能够模仿人体正常泪液,对眼睛起到补充水分、滋润眼表面、营养眼表和视神经的泪液替代品。本文就人工泪液在替代治疗干眼症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伴有眼部不适和眼表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病症的总称.干眼症的病因繁多,病理过程复杂.基于免疫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神经调节异常及性激素水平失调等是干眼症发病的主要原因,而干眼症发病机制中几方面因素间横向和纵向的相互关系尚不清楚,而对干眼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干眼症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眼科门诊干眼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眼症(dry eye)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量和质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而导致眼部不适的一类疾病[1].近年来,随着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也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5.
干眼症是指一种因泪液分泌异常或泪液成分发生改变致使覆盖眼表面的泪膜不稳定而引起眼表上皮变干的常见疾病.现今社会由于视屏工作的增多以及不恰当的保健眼药水使用,空气环境污染,隐形眼镜的普及等,临床主诉眼部不适的患者越来越多且有年轻化现象,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干眼症".因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明确,且长久以来未引起临床的重视,常误诊为单胞病毒性角膜炎或结膜炎而延误治疗.因此,对干眼症的原因分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针灸对干眼症患者泪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质和量的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而导致眼部不适的一类疾病.它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泪膜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眼表状态,已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院眼科普通门诊中的患病率为32.1%[1].近年来,随着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也逐步提高.我科用针灸方法治疗此病,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贝复舒(重组bFGF)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眼症是一组因泪液分泌低下或其他不明原因的泪液异常、泪膜稳定性差而导致的以眼表损害为特征的疾病的总称。其中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着密切关系的干燥综合征(Sjogen syndrom—SS)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其确切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不详,诊断困难,治疗棘手,给我们的临床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最近我们应用贝复舒(重组bFGF)滴眼液治疗门诊干眼症患者43例(86只眼)取得一定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魏巧 《重庆医学》2021,50(17):3036-3040,3045
双眼在解剖上看似独立,但在病理生理上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近年来研究显示单眼病变患者的对侧未受累眼存在与患眼相似的眼表结构及功能改变,如角膜神经密度降低、角膜感觉功能减退、角膜细胞减少、泪液分泌减少、泪液因子改变、树突状细胞增多和眼表免疫赦免特性丧失.该文将对单眼病变引起的双侧眼表变化及其发病机制作一综述,以期加深对双眼间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魏巧 《重庆医学》2021,50(17):3036-3040,3045
双眼在解剖上看似独立,但在病理生理上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近年来研究显示单眼病变患者的对侧未受累眼存在与患眼相似的眼表结构及功能改变,如角膜神经密度降低、角膜感觉功能减退、角膜细胞减少、泪液分泌减少、泪液因子改变、树突状细胞增多和眼表免疫赦免特性丧失.该文将对单眼病变引起的双侧眼表变化及其发病机制作一综述,以期加深对双眼间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干眼症,又称干燥性角结膜炎,是多种因素所致的一种泪液和眼表疾病,包括眼表不适症状,视力变化和泪膜不稳定并且有潜在眼表损害,伴随泪液渗透压升高和眼表炎症反应[1]。干眼症的常见症状主要有:眼睛干涩、异物感、痛灼热感、疲倦、眼痒、黏稠的分泌物、畏光、严重者影响视力,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干眼症的患者日益增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干眼的患病率约为7.8%~33.78%[2],干眼症  相似文献   

11.
深入认识眼表与泪膜的关系有助于眼干燥症的病理生理研究。泪膜的稳定需要精细的神经、激素调控。泪膜成分的改变、神经源性炎症及性激素降低是眼干燥症病因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可引发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代谢性白内障等多种眼部并发症,在致盲性眼病中占有重要位置。既往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对糖尿病性眼表改变研究较少。糖尿病导致的眼表改变包括泪腺、睑板腺、结膜、泪膜、角膜等的改变,如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角膜上皮损伤等。本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眼表病变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外邪是指自然界中能引起疾病的邪气或致病因素超过了机体的适应能力,引起机体病理变化.中医学认为引起干眼的外邪主要为燥邪、热邪、风邪,此3种邪气伤及目窍,易造成眼表阴液亏损,根据其外邪属性可将其归为西医学所述干眼不良环境之中.如干燥环境或低湿度环境,以及眼表蒸发增强均可导致眼表干燥,与燥邪致病相似,可归属于燥邪;环境温度增...  相似文献   

14.
养阴润目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养阴润目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予养阴润目丸内服,对照组予新泪然滴眼液滴眼,治疗20d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泪液分泌量(SIT)明显增多,泪膜破裂时间(BUT)明显延长,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角膜染色明显好转(P<0.05~0.01)。结论 养阴润目丸可有效改善眼表症状,治疗干眼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0.5%氯替泼诺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标准纳入中重度千眼患者40例,回顾性分两组:联合用药组予0.5%氯替泼诺滴眼液和新泪然滴眼液联合用药;单用药组用新泪然滴眼液。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观察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I试验)、眼表染色评分(OSS评分)、眼压;ELISA测泪液中炎症介质白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用药组OSDI评分均值明显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2周联合用药组眼表炎症体征减轻;联合用药组BUT均较治疗前延长;两组各时间点的SehirmerI及眼压值无明显变化。结论0.5%氯替泼诺滴眼液通过下降IL-6表达,减轻中重度干眼眼表炎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综述中医药干预干眼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临床研究方面,依据干眼病的病因病机,对肝肾阴虚型、肺阴不足型、肝郁阴虚型、肝旺脾虚型等不同证型的干眼病患者进行辨证论治,采用中药方剂内服、中药滴眼液外用、针灸等中医药疗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增加其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实验研究方面,多种中药复方、单味药、提取物及单体对药物(如东莨菪碱、阿托品、高渗盐水)和手术(如去势、腺体摘除)诱导的干眼病动物模型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免疫、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激素等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去势雄兔泪液分泌、泪膜稳定性改变和结膜、泪腺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局部应用环孢霉素A的治疗效果。方法健康成年雄兔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干眼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后两组行双侧睾丸及附睾切除制作干眼模型。治疗组去势后4周给予1%环孢霉素A点双眼,分别于去势前和去势后1、2、3、4、6、8、12周检测各组S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虎红染色;同时应用光镜进行结膜、泪腺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6周后治疗组泪液分泌增加,泪膜破裂时间延长,与干眼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9.08,P<0.01;t=6.93,P<0.01)。治疗组泪腺及结膜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去势后雄兔睾酮水平明显低下是造成干眼的原因之一,局部环孢霉素A治疗对该型干眼有效。  相似文献   

18.
干眼的发病主要与炎症、细胞凋亡、性激素失调等有关,绝经后女性干眼的发病率明显升高。眼表组织如睑板腺、泪腺、角膜及结膜组织上均有雌激素受体的分布,这可能是眼表组织作为雌激素作用靶器官的原因。激素替代治疗是目前治疗绝经后干眼的方法之一,主要以雌激素及雌孕激素联合应用为主,但是激素替代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就雌激素在绝经后干眼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生长因子是一类由多种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作为信使调控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多种生长因子参与眼组织的发育及眼部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介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脉络膜新生血管、白内障、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以及其他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神经生长因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对视神经损伤有较好的修复作用。生长因子还与近视的发病密切相关,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影响巩膜厚度变化并调控近视的发生与发展。本文综述了生长因子参与眼的发育和眼部病理生理过程的研究进展,旨在揭示生长因子与眼部疾病的关联,为生长因子在眼科领域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眼球表面蒸发量的测定与研究发现,过强的眼表蒸发会导致干眼。眼表蒸发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眼表温度、睑板腺功能、环境湿度与空气质量、暴露性眼病和角膜接触镜的配戴等。从这一角度来说,有效减少眼表蒸发对治疗干眼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