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对护理学生鼻胃管置入的影响,以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于患者。方法:随机抽样某学院护理专业学生506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运用不同教学方法置入鼻胃管,对照组250例采用常规传统护理教学方法。试验组256例采用设计适合测量量表,先问卷调查评估,选取理想可示教护生示范教学,在教学中注重要点、难点的讲解,强调手法及学生感知的体验;再强化运用模拟练习方法教学方法,对置入有困难的护理学生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干预。对护理学生及被操作者的自我认知、自我感受、置管成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护生置管成功率为96.9%,对照组为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的自我认知、自我感受及恐惧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的设计适合测量量表问卷调查,正确掌握护生状态焦虑及置管前、中、后进行知、信、行认知干预,尤其对鼻胃管置入中度以上有恐惧因素的护生示范教学干预方法,可显著提高护生成功置管概率,改善恐惧状态,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行胃肠减压患者鼻胃管置入过程的细节问题.方法 选择12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用常规鼻胃管置入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操作基础上对细节过程进行改进.结果 实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0.16%,对照组为69.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进后的置管方式可提高一次性置入鼻胃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置入鼻胃管时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鼻置胃管困难的原因,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针对不同状态下:如气管切开、昏迷伴舌后坠、谵妄、躁动不配合、咽反应严重等原因导致的置管困难,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明显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鼻胃管置入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通过认真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留置鼻胃管的临床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管置入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之一,虽大部分护士都熟练掌握其常规的操作方法,但临床上置管困难、置管异常的现象经常遇见。近年来,常规的胃管置入方法已显不足,因此对留置胃管置入更加注重个体与操作方法的多样化,为了快捷、方便、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现将鼻胃管的选择、插胃管长度、置鼻胃管方法、留置胃管的更换时间、留置胃管护理措施和感染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近5年来对腹部胃肠道手术需要置入胃管的护理技巧和方法.方法 手术前1天,护理人员教会患者进行张口深呼吸吞咽动作训练;术前当天置管前给予石蜡油约10 ml含于口中,然后按技术操作从鼻腔先置入16号白色硅胶管约10 cm(即量出从耳垂至口腔的长度即是患者口唇到会咽的长度)后嘱患者作吞咽石蜡油,操作者顺势置入胃管,到达16~18 cm时嘱患者作深呼吸,然后再缓慢置入胃管达所需长度.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恶心和呛咳明显减少,按此技巧操作置管成功率达85%以上,比常规一般置胃管成功率(45%)提高了40%.两组比较χ2=12.3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笔者采用的插管方法具有操作成功率高和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赖桂凤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1122-1124
胃管置入是基础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虽大部分护士都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临床置管困难、置管异常的现象屡见不鲜。近年来,常规胃管置入方法已显不足,因此对胃管置入的研究更加注重个体化与操作方法的多样化,广大护理同仁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研究,寻找各种解决因插胃管引起不适的方法,笔者就无痛胃管置入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系统护理干预在一次性成功植入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沈阳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于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48例需要置入胃管的患者按照1:1的人数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护理,不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实验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期结束后,置管前采取系统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0%,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仅为60.8%.相对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在置管时的临床表现更好,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胃管一次性置入的成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倡人性化护理,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方法:建立"您配合-我协助-我们一起完成同一个目标"式的操作模式;指导患者正确配合,掌握最佳置入时机,避免反复拔插给患者造成紧张和痛苦。结果:一次置管成功率达到98%,并从根本上改变了患者那种"被动接受强制性操作"的不良心理感受。结论:由于此法注重患者的自我感受(精神心理感受、机体客观感受),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加人性化,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医护理念。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贲门癌术前同步置入鼻胃管、鼻肠管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前同步置入鼻胃管、鼻肠管的问题.方法 对204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前采用同一鼻腔同步置入鼻胃管、鼻肠管,术后用于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结果 本组病人一次插管成功率98%.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前同步置入鼻胃管、鼻肠管,避免了术中置管的弊端,提高了一次置管成功率,并能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影响胃管操作成功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胃管一次置管成功率,笔者对该院近2年来56例一次置管不成功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总结,现将置管过程中常见的失败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艳  杨凤林 《华夏医学》2005,18(5):872-873
留置尿管是临床基本诊疗技术之一,笔者从导尿管的改良、导尿管的选择、导尿及留置尿管的方法、留置导尿管的护理等方面,探讨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现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原因,为临床护理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总结我科2002年1月-2007年6月998例留置静脉导管重度烧伤患者中出现并发症资料,以非计划拔管、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堵塞、静脉栓塞、局部渗液、血肿为研究指标,探究并发症的发生与穿刺部位、导管类型的相关性。[结果](1)998例留置静脉导管重度烧伤患者中发生并发症136例,发生率13.6%,其中非计划拔管83例、导管相关感染27例、导管堵塞15例、静脉栓塞3例、局部水肿4例、局部血肿4例。(2)并发症的构成比,以穿刺部位分:股静脉19.6%,锁骨下静脉7.8%,周围静脉6.5%。其中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的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P〈0.01);以导管类型分:双腔管19.1%,单腔管6.4%,PICC导管6.2%。其中双腔管和单腔管的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3,P〈0.01)。[结论]根据重度烧伤病人的特点,锁骨下静脉穿刺较股静脉穿刺为好;单腔管较双腔管为好;烧伤休克期、大手术及静脉高营养病人尽量用深静脉导管;康复期及长期输液的病人宜使用PICC导管。  相似文献   

13.
方欣  李惠萍 《安徽医学》2012,33(2):217-219
目的了解护理专科生的职业态度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及自设职业态度影响因素问卷对595名护理专科生进行职业态度调查。结果护理专科生总体职业态度得分为(5.70±1.09)分,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不同年级、生源、是否独生子女及不同专业选择原因之间职业态度比较有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兴趣是影响护生职业态度最主要的因素。结论应加强护生专业思想教育,培养护生的职业兴趣,优化课程设置,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注重护理教师的正面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循证护理在留置气囊导尿管并发症中的临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留置气囊导尿管并发症中的临床实践.方法 依据循证护理途经,确定循证问题,结合本院500例留置气囊导管患者资料分析,得出循证结果.结果 尿路机械性损伤出血8例,尿路感染10例,尿道口漏尿4例,尿管堵塞2例,拔管后尿潴留5例,拔管困难3例,尿管脱出6例.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在留置气囊导尿管并发症防治的临床实践,促进护理人员利用科学依据的护理实证去指导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实施最安全、最有效的系统化的高质量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妇科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尿管的舒适度。方法选取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120例妇科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式及插管时间的不同分为A组(硬膜外麻醉前插管)、B组(硬膜外麻醉后插管)、C组(全麻前插管)、D组(全麻后插管)4组,各30例,观察比较各组患者的舒适度。结果插管时4组患者的舒适度比较,B、D组明显优于A、C组(P<0.05)。插管后4组患者的舒适度比较,A、C组明显优于B、D组(P<0.05)。结论妇科手术患者麻醉前留置尿管的舒适度优于麻醉后留置尿管。  相似文献   

16.
影响护生毕业实习质量因素的探讨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玲凤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2):290-293
目的调查护理学专业(本科)临床实习情况,发现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提高护理临床教学质量。方法自行设计问卷,不记名调查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临床实习情况。结果发出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1份,回收率87%.反映出护理学专业在临床实习安排、教学方法、实习内容及,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结论护理学专业临床实习是学生将课堂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必须在上述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才能保证素质型、多向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工作坊在护理本科实习生儿科静脉留置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14名护理本科实习生分为观察组(n=106)和对照组(n=108)。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分别在培训前和培训后进行护理临床决策意识量表(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in nursing scale,CDMN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的填写及理论考核,并在培训后进行操作考核。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和U检验。结果观察组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临床决策意识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本科实习生儿科静脉留置针培训中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重度颅脑损伤、脑出血等需要长时间留置导尿患者更换导尿管的最佳间隔时间,以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方法:将留置导尿时间超过5周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每3周更换一次导尿管,B组每4周更换一次导尿管,C组每5周更换一次,3组患者分别于第1、7、14、21、28天和第35天留取中段尿做细菌培养检查,并将更换后的导尿管前端进行细菌培养检查,找出更换导尿管的最佳间隔时间。结果:3组患者尿液及导尿管前端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颅脑损伤、脑出血等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每5周更换一次导尿管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了解护理实习生领导力现状,为护理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领导力自评工具(Self Assessment Leadership Instrument,SALI),于2016年7月对进入临床实习的2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其学历分为本科和专科两组,比较两组护生领导力差别。结果:两组护生领导力的总得分为114.68±18.25,其中本科学历实习护生领导力得分高于专科护生(p<0.05);在评判性思维、决策技巧、人际关系、团队精神和工作关系五个维度中,本科护生均与专科护生有差别(p<0.05)。结论:护理实习生领导力水平整体偏低。在护生教育过程中,应在学校学习时开展领导力课程,在临床实习中实践领导力,从而促进护士领导力提升,推动护理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并分析本院传染病科静脉留置针使用状况及存在问题。方法选择2018年5月30日09:00~10:00我院12个收治传染性疾病科室共240例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静脉留置针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本研究240例静脉输液患者中,钢针使用例数181例(75.42%),其中输注强刺激性药物1例(0.6%)、4 h以上补液6例(3.3%)。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59例(24.58%),其中使用密闭式12例(20.3%)、防针刺伤3例(5.1%),防堵管44例(74.6%);关节穿刺或下肢穿刺3例(5.1%);留置针维护固定欠妥43例(72.9%);输液接头连接不当1例(1.7%);再次使用前导管评估38例(64.4%);不同药物输注中冲管17例(28.8%);使用完毕未封管4例(6.78%)。临床护理应强化穿刺操作规程、输液护理、正确封管、妥善固定留置针及患者护理知识教育。结论我院传染性疾病科室需加强留置针推广,规范护理人员穿刺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不断提高静脉穿刺临床护理水平及留置针输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