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心肌梗死后房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他汀组和非他汀组各40例。他汀组入院前已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非他汀组入院前未服用过他汀类药物,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电监测,观察心梗后房颤的发生率及阵发性房颤再发生率。结果:他汀组的房颤发生率10.0%明显低于非他汀组的22.5%,且阵发性房颤再发生率33.3%明显低于非他汀组的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MI后房颤的发生率,且有利于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再发生,有效预防阵发性房颤发展为永久性房颤。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国内大样本调查显示AF患病率约0.77%,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AF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栓塞,AF使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6~3.5倍,而且后果更为严重,致残率、致死率均大大增加。他汀类药物,由于其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冠心病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1月~2011年5月首次ST段抬高型AMI发病12 h内行直接PCI治疗的患者89例,按照术前是否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23例)和非他汀组(66例).分析两组PCI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 artery,IRA)后2 h内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他汀组5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1.7%;非他汀组46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69.7%.两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I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AMI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心室重构包括心肌细胞形态、结构及数量分布的改变。细胞外间质含量、种类分布的改变以及心实质间质比例失衡和心室形状结构的变化。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是决定心肌梗死(MI)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的主要因素。如何预防和逆转心室重塑、降低心肌梗死后的病死率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近年来.他汀类药物降血脂以外的作用如改善心肌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5.
李蓉  袁祖贻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9):1102-1103
目的:探讨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带来的益处。方法:57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和非他汀类药物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CK和CK-MB的峰值变化、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和院内死亡率的变化情况。结果:他汀类药物治疗组院内死亡率、CK和CK-MB的峰值降低,进展为CHF的风险降低。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获得很大的益处,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采用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的早期治疗效果予以探究。方法: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充分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的基础上,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1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2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0.81%,低于对照组的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 mg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高于10 mg瑞舒伐他汀,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4):1109-1113
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检索日期2005年1月~2018年12月。纳入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项RCT,合计3 448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 674例,对照组1 77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显著降低[OR=0.40, 95%CI(0.33-0.49),P<0.000001]。结论: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6):90-93
目的 探讨不同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4)和对照组(n=63)。两组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FMD、hs-CRP、LVEF、IMT水平,TG、TC、HDL-C、LDL-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FMD、hs-CRP、LVEF、IM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33,P=0.000),FMD、LVEF、IMT水平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TG、TC、HDL-C、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TC、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6.25%,与对照组的7.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7,P=0.711)。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AMI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在降血脂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其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各项指标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战云 《当代医学》2016,(11):151-152
目的 分析研究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研究分析65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单盲法划分为2组,甲组35例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乙组30例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另选取28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为丙组,比较患者治疗后前后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甲组治疗前LVEF、FMD、LDL-C、TC、hs-CRP指标分别为(50.11±3.15)%、(6.24±0.18)%、(3.52±0.28)mmol/L、(14.30±1.64)mmol/L;乙组分别为(49.85±3.05)%、(6.33±1.31)%、(3.48±0.33)mmol/L、(13.95±2.32)mmol/L;丙组分别为(51.25±2.88)%、(6.18±1.45)%、(3.45±0.35)mmol/L、(14.20±2.10)mmol/L;甲组治疗后LVEF、FMD、LDL-C、TC、hs-CRP指标分别为(1.41±0.30)%、(7.95±1.24)%、(1.41±0.30)mmol/L、(1.84±0.75)mmol/L;乙组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分别为(6.44±2.44)%、(7.85±1.28)%、(1.34±0.28)mmol/L(、2.35±0.68)mmol/L;丙组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分别为(49.55±2.30)%(、7.27±1.2)%(、3.23±0.2)mmol/L(、13.21±0.72)mmol/L;治疗前后各组的LVEF、FMD、LDL-C、TC、hs-CR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甲乙2组各项指标与丙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以及阿托伐他汀治疗,均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炎症反应,降低血脂水平,对于临床预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房颤动的临床和预后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伍广伟  林英忠  徐广马  袁军 《广西医学》2002,24(8):1143-114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发生心房纤颤(AF)的临床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分析4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并发心房纤颤35例,根据房颤发生时间分为AF1组(于AMI后24小时内发生16例)和AF2组(于AMI后24小时后发生19例);合并窦性心律411例。回顾性分析三组临床特征及住院病死率。结果:窦性心律组患年龄明显小于AF1组(P<0.05)和AF2组(P<0.05);AF1组患下壁心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成AF2组;AF2组前壁心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F1组;35例并发AF住院病死率、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结论:AMI并发AF患住院病死率高于窦性心律,AMI患AF发作时间对评价心脏状态是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方法 :1993年 1月~ 2 0 0 1年10月期间出院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 ,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一般情况、既往史、入院时和住院期间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病率为 7.6 3%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最强的危险因素为患者高龄 (RR =6 .78,95 %CI =3.97~11.5 9) ,其余依次为心血管病史 (RR =5 .0 1,95 %CI =3.4 0~ 7.38)、Q波型心梗 (RR =2 .2 4 ,95 %CI =1.32~3.77)和前壁心梗 (RR =1.88,95 %CI=1.2 7~ 2 .78)。结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主要与患者高龄、心血管病史和前壁心梗有关。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和近期预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文  郭棣华 《河北医学》2003,9(7):587-59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发心房颤动 (AF)的临床和近期预后的意义。方法 :2 2 3例AMI患者入院后心电监护 5~ 7d ,比较并发AF组与无AF组的临床特征 ,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2 2 3例中并发AF2 5例 ,无AF198例。并发AF组年龄大 ,血尿酸水平高 ,梗死范围大 ,入院时心功能差 ,CPK -MB峰值高 ,左房内径大。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 ,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无AF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AMI并发AF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近期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不同时期发生房颤(AF)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采用非创伤性12导联心电图及心电监测法,监测460例AMI病人AF的发生率、原因、药物治疗反应及预后。其中40例病人发生AF,按发生时期分为两组:(1)早发组24例为发病24小时内出现AF;(2)晚发组16例为发病24小时后出现AF。结果 460例AMI病人中,发生AF40例(8.7%)。AF病人的住院病死率、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无AF病人高(P<0.05)。其中,晚期AF组病人住院病死率比早期AF组病人增加(P<0.05)。结论 AMI病人并发AF,尤其并发晚发AF,提示病情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周江  郭靖涛 《疑难病杂志》2006,5(4):257-259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快速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9例AMI患者伴新近发生的快速房颤,静脉应用胺碘酮负荷量后,继以静脉滴注维持,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血压变化情况及副作用。结果19例患者中14例(73.7%)在24h内转为窦性心律,用药后15min、1h、2h、24h心室率分别为(132.1±17.4)次/min、(118.5±15.0)次/min、(108.2±18.6)次/min和(89.6±23.7)次/min,较用药前(149.7±19.7)次/min明显下降(P<0.01);5例患者心律未转复,用药后15min、1h、2h和24h心室率分别为(137.6±11.9)次/min、(131.8±15.8)次/min、(120.6±12.6)次/min和(101.4±14.1)次/min,较用药前(159.6±18.0)次/min亦有明显下降(P<0.01)。19例患者(包括转复与未转复者)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3例患者用药后出现长间歇,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临时停药或减量后恢复,无其他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并发快速房颤是有效及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鲁玉芬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68-69,74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08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130例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胺碘酮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加用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4 h、3 d后两组患者房颤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7 d后两组患者房颤转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院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治疗完成后检查肝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AMI合并心房颤动效果理想,可提高短期房颤转复率,降低病死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卢干平 《海南医学》2005,16(9):24-25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组20例和非心房颤动组132例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组心力衰竭发生率(90.0%)及死亡率(60.0%)均明显高于非心房颤动组(31.1%,15.1%,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AMI急性早期空腹高血糖与住院新发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 将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195)/空腹高血糖组(n=141);再次分组:心功能KillipⅠ级133例/79例、Ⅱ级52例/37例、Ⅲ~Ⅳ级10例/25例。结果 空腹高血糖组男性、有吸烟史、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糖尿病史、心功能KillipⅡ~Ⅳ级、使用利尿剂、CK-MB较高(P〈0.05);心功能KillipⅠ级男性较低,糖尿病史比例、房颤发生率、Ⅱ级房颤发生率较高(P〈0.05);空腹高血糖是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房颤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将AMI空腹高血糖控制在良好水平有利于降低新发心房颤动发生率,对AMI患者疾病预后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6):45-48
目的 探讨RDW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新发心房颤动(AF)的相关性,识别和发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新发AF风险更多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心内科连续入选49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新发AF,对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血液检测指标RDW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引起新发AF的危险因素。结果 入选患者中,有新发AF者50例,无新发AF者44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高血压史、心衰史Killip分级及RD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 OR=1.48(95%CI:1.13~2.37),年龄OR=1.57(95%CI:1.07~2.76),Killip分级OR=3.64(95%CI:2.12~7.38),血压OR=1.85(95%CI:1.47~5.94)。结论 RDW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新发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的C反应蛋白(CRP)与新发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 测定136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的CRP,持续监测入院7 d内有无心房颤动发作,同时分析临床资料、心脏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资料.结果 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是22.8%,根据是否发生心房颤动分成心房颤动组和非心房颤动组.单变量分析发现,心房颤动组的年龄、超敏CRP(hs-CRP)和合并高血压、前壁心肌梗死、左前降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的构成比分别为(69.0±10.5)岁、(26.7±19.6)mg/L、71.0%、67.7%、71.0%和22.6%,均显著高于非心房颤动组的(60.2±12.3)岁、(13.1±12.7)mg/L、50.5%、47.6%、46.7%和8.6%(P值均<0.05);左心房内径为(36.8±5.2)mm,显著大于非心房颤动组的(34.5±3.6)m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为0.477±0.107,显著低于非心房颤动组的0.538±0.124(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OR=1.05,95%CI为1.00~1.13)和CRP水平(OR=1.28,95%CI为1.00~1.61)是新发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素(P值均<0.05).结论 入院时的CRP水平是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炎性反应参与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