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郭剑虹  许实燕  蔡维云 《吉林医学》2012,33(11):2419-2420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应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应急能力的途径。方法:对160名工作5年以内的注册护士进行应急能力的评估,针对不足,采取应急流程管理、组织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重视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培训、开展情景模拟训练及分期分批进入急诊室、ICU轮转等途径进行培训。结果: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调查逐年递增。结论:注重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评估与培训,为患者提供安全和高质量的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手术室专科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手术室新毕业护士,低年资护士经自评及他评后定级为N1级,由N2级护士作为导师一对一负责带教,从专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专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临床思维能力、教育和培训能力、管理与应急能力等多个模块制订各层级训练计划,对各级护理人员分层次进行业务培训,并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综合能力考评和手术医生满意度调查,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科室护士专科理论、操作技能、消毒隔离、应急抢救、安全管理5项考核成绩显著提高.结论:实施手术室护士分级核心能力训练,利于提高其核心能力、提高护士临床思维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培训提高低年资护士急救应急能力的效果。方法对工作≤5年的50名护士急救应急能力进行评估,针对不足,强化专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操作、实施流程管理、开展医护配合现场模拟急救演练、护理查房等方法,并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急救应急能力,培训前后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急救应急能力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注重低年资护士急救应急能力的评估,并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可提高低年资护士急救应急能力,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在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急救能力培训小组,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集中理论授课、急救技能示教;结合临床制定常规护理急救流程和心血管内科常见意外及突发事件应急流程,采用角色扮演进行操作培训,并反复强化练习;培训小组每季度逐个进行考核,实行个体评价。结果:通过培训,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操作、临床应急能力和医生的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情景模拟法可以强化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急救意识,拓展急救知识,增强临床应急能力,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适合心血管内科的工作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从而全面提升低年资护士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水平。方法以多种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三基"培训、应急能力、工作流程及专科知识技能等培训。结果通过培训,规范了低年资护士的护理行为,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结论护士队伍素质是保证护理质量和提高护理技术水平的关键,开展规范、科学的低年资护士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方法以湖北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制定的《急诊科专科护士培训大纲》的内容及要求为培训指南,应用VCD光盘学习、操作演练、情景模拟、护理教学查房等培训模式,对急诊科工作0~5年的护士进行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和急救技能的培训。结果培训3个月后低年资护士理论、模拟应急能力、实际应急能力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应急能力培训有助于急诊科护士应急能力和急救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的情景模拟培训在心内科专科护理人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心内科20名工作3年以下的护士采用PDCA循环+情景模拟培训法进行为期3个月的临床综合护理能力规范化培训。培训前后调查医生对被培训护士综合能力的满意度,护士培训后的对于自身能力是否有帮助。结果被培训护士对PDCA+情景模拟培训法效果评价较好,在病情观察能力、应急应变能力等9个项目中,没有护士选择"无帮助"一项;医生对低年资护士专科疾病护理能力、危重患者抢救配合能力等6个项目的满意度,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基于PDCA循环的情景模拟培训使心内科低年资护士危重病人抢救配合的能力得到提升,沟通技巧得到明显改善,心理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能够更快胜任心内科专科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急诊儿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方法:应用多媒体专题讲座、情景模拟、实际操作演示、抢救后讨论等培训方法,提高急诊儿科护士病情观察能力、应急配合能力、急救动手能力。结果:培训12个月后低年资护士理论、模拟应急能力、实际应急能力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结论:系统、规范的应急能力培训课程及效果评价有助于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提高,增强患者对护士的安全感和对护士的工作信心,减少护理纠纷,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任务清单在ICU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培训任务清单,分阶段、分内容进行培训与考核,使低年资护士及时掌握相关知识。结果:培训任务清单落实率100%,低年资护士能较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同时专科理论、技能及床旁病情观察综合能力均有较大提高。结论:培训任务清单的应用是提高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培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对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培训体会。方法:成立护理培训小组,内容包括护理急救知识与技能、急救流程、反应能力等.对100名工作5年以内的护士进行培训。结果:实施应急培训后,护士急救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提高了25.9%,应急流程的执行合格率提高了18.8%,急救流程实施的平均时间较培训前缩短了19.8%。结论: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应急能力培训,可短期内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增强患者对护士的安全感和护士的工作信心,减少护理纠纷,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引入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工作中,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ek)、处理(Action)的具体措施的实施,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结果: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的实验组,在理论知识、急救护理技术操作、护理工作能力、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测评分别与采用传统方法培训的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有效地提高低年资护士急诊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护理工作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模拟训练在护理本科生护理技能强化训练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4月自愿参加本研究的100名即将开始实习的2009级护理本科生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采用综合性情景模拟训练法进行40学时的强化训练,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训练法进行40学时的强化训练,两组训练内容相同。强化训练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护理技能强化训练效果的评价。实习1个月后。调查临床带教老师对两组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技能强化训练效果明显,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参与意识、训练效果、训练满意度均提高(P〈0.01),技能操作能力增强(P〈0.05);其技能操作熟悉程度、团队合作、表达沟通、观察判断能力、应急应变能力、评判性思维及健康教育能力均得到提高(P〈0.01)。结论综合模拟训练提高了强化训练的效果并增强了临床综合能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习质量,值得在其他医学院校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王莉  李培越  刘成 《安徽医学》2013,34(12):1848-1850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能力培训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力培训(试验阶段),并与实施常规性护理(对照阶段)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阶段相比,试验阶段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专科知识学习能力、专科操作能力、预见性护理能力、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阶段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护理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阶段两组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专科护理人员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力培训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及业务技能,减少护理意外事件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邓晓兰 《中外医疗》2014,(26):163-164
目的探讨护理软技能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作用。方法该组研究选择时间为2011年1月—2014年2月,该院全体护士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加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学习,提高护士软技能培训,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观察护理满意度改善情况。结果活动开展前,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2.1±11.2)分,活动开展后为(95.2±13.2)分,与活动开展前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开展前五项维度,工作热情度、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礼仪评分分别为(11.5±5.5)、(9.6±4.7)、(7.8±4.8)、(12.3±4.5)、(12.5±4.8),活动开展后,五项能力均得到显著性提升(P〈0.05),分别为(16.8±5.7)、(16.7±5.1)、(16.5±4.7)、(19.6±5.1)、(17.2±5.1)。活动开展期间,未发生严重护患冲突,整体护理效果较为满意。结论将护理软技能提升纳入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在提高护士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金艳  郑则广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35-13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房设立“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COPD患者按整群分为优质服务组(53例)和基本护理服务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和呼吸疾病问卷三方面的区别以及两组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结果出院时优质护理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6.2%,基本护理组为84.2%,两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优质护理组在入院接待护士服务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宣教满意度、护理技术和服务满意度、护士巡房次数满意度、工作态度满意度上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呼唤回应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呼吸疾病问卷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优质护理组和基础护理组在症状、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影响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优质护理组与基础护理组在症状、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影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护理人员考核合格率为99%.基础护理组合格率为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但它对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实施垂直管理的方法及成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373例工作年限≤3年的低年资护理人员实施垂直管理,建立低年资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制度、综合绩效津贴考评制度及人力资源宏观调控机制,增设护理管理岗位,对低年资护理人员实施轮转计划;成效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和低年资护士对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低年资护士垂直管理充分高效地利用了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实施低年资护士垂直管理后总体满意度[(4.86±0.26)分]及各维度得分[(4.62±0.28)、(4.80±0.33)、(4.88±0.30)分]情况均优于实施前[(3.62±0.40)、(3.73±0.39)、(3.95±0.31)、(3.69±0.35)分],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施低年资护士垂直管理后低年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各项维度得分情况[(3.89±0.58)、(4.15±0.79)、(3.92±0.56)、(4.73±0.75)、(4.12±0.36)分]均优于实施前[(3.74±0.69)、(3.11±0.35)、(3.70±0.54)、(3.12±0.76)、(2.34±0.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垂直管理有效解决了护理资源紧缺情况,提高护理质量,对其他医院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成本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对护理人员理论掌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管理开辟一条新路径。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0月海军总医院7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名。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护理人员采取分层次管理模式。考察并比较管理前后两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管理前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操作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研究组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操作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为97.4%,对照组为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近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在新生儿监护病房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对11名护士进行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上岗,比较住院总护士上岗前后科室护理质量、患儿家属满意度、护士个人能力以及夜班护士工作压力的情况。结果实施前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质量评分为(88.9±1.3)分,实施后为(96.3±1.9)分;实施前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0.1±1.8)分,实施后为(97.6±1.6)分。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科室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名接受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的护士岗前急救技能考核合格4人,合格率为36.36%;人际沟通考核合格3人,合格率为27.27%;处理纠纷考核合格2人,合格率为18.18%;组织协调考核合格2人,合格率为18.18%;综合素质考核合格3人,合格率为27.27%。培训后所有护士均通过个人能力考核,合格率为100%。培训后护士个人能力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对新生儿监护病房36名夜班护士进行工作压力调查,实施前26人自觉工作压力大,占72.22%;实施后6人自觉压力大,占16.67%。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自觉压力大护士所占比例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监护病房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能明显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提升护士个人能力,减轻夜班护士的工作压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急诊科就诊的1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89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团队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N-Y--作的满意度、焦虑程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急诊科病区内的服务态度满意度、各项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团队管理模式,能够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进而可促进急诊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