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在康复治疗学专业作业治疗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13级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两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康复1班(49人)作为传统教学组,康复2班(49人)作为SP教学组;SP教学组应用培训过的SP对学生进行操作训练。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提问、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采用SP教学的学生在技能考试及问卷调查得分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考试中SP教学组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作业治疗学实践教学中应用SP教学,在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操作技能、沟通水平方面优于传统教学,可推广至康复治疗学其他临床课程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康复医学传入我国后与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紧密结合,形成具有中医传统特色的康复医学。新形势下,针灸推拿专业应开设康复医学课程,以康复医学为切入点,将传统针灸、推拿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中、西医并重,临床、康复互相渗透,培养具备针灸推拿能力的中医康复人才,促进针灸推拿学与康复医学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学是中国康复治疗学的发展方向,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文中介绍了在开展康复治疗学教学过程中,对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改革进行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康复医学作为四大医学之一的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许多医学院校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其他临床专业开设了《临床康复学》这门课.中医院校在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的基础上针对留学生学习特点和语言掌握能力也开设了这门课程,由于多种原因,在开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语言问题、中医英语的翻译问题等导致留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文章就中医院校留学生临床康复学教学现状进行思考、总结和分析,用OTD教学方法等激发留学生兴趣,提高主观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研室教师基本专业知识和素养,改善教学质量以期更好地开展留学生的教学工作,把中国式康复传播到全世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医体质分型100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医体质分型100例分析朱庭仪关键词中医体质学说治疗学康复医学中医辨体质以调理的理论,对指导治疗、强身防病、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1996年1月起开展了中医体质调治,现将100例受检者的体质辨析结果,结合强身防病内容,讨论如下。1对象与方法1....  相似文献   

6.
《中医康复学》是一门强化康复医学理念,学习中医康复方法,掌握常见康复适应证治疗的重要课程。该课程既重视传统中医康复理论及其治疗特色,又强调现代康复医学的功能评定及治疗方法的运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中西医结合的原则。笔就重视康复医学理念,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进行了一些探索,呈之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在我国尚属新的领域,广州医学院于2004年获教育部批准成立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以来,对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实验室建设、教学管理与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康复治疗学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康复医学是促进病伤残者功能康复的一门新兴学科,康复治疗学以其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的专门技术而区别于其他学科。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为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现就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材和实验指导的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职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蓝巍  黄为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5):109-111
康复治疗学是一门促进病伤患者和残疾人心身功能康复的新的治疗学科,也是一门新的医学技术专业。从事康复治疗的技术人员称为康复治疗师(rehabilitation therapist)。我院于2002年正式获得浙江省教育厅批准建立“高职康复治疗学专业”,该专业的建立得到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多名专家、香港复康会及同济医院康复资源中心的大力支持,并填补了浙江省专业建设空白,至今已面向全省招收了3届学生。学校在不断完善专业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基础上,逐步总结经验。积极探索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职康复治疗学专业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张志明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8):117-119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康复医学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的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专业的教育体系。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是高职学生应当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1]。该课程内容广泛,在有限的教学课时的限制下,无法对所有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介绍和讲解。因此,我们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对其进行改革。确定课程整体改革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66-169
根据中医临床医师培养特点和名中医成才规律,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师带徒模式同时,通过借鉴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新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案研制路径,解决中医师承教育缺乏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问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综合远程视频教学系统,解决中医师承教育时间、空间和师资限制问题。有效突破中医师承教育带教老师不足、培养标准不一、医院难以大规模接受临床见习生、学校教室与教学医院距离远、患者不愿在除主诊医生外暴露身体和病情等中医临床医师规模化培养的瓶颈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2.
康复治疗学专业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竞相开设的热门专业。目前国内备案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本科院校已有160所,其中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包含独立学院)分别占73.75%和26.25%。院校类别主要集中在西医类院校(占40.6%)、中医类院校(占18.1%)和综合类院校(占31.3%),东西部区域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随着备案院校数目不断增长,学科培养模式差异、院校类型构成差异、教学质量差异、专业/行业标准差异和康复教育资源分布差异等问题日渐凸显。通过厘定康复治疗学概念内涵及外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治疗学学科专业培养模式、明确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加强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康复治疗学专业标准、改善康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将更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Heaven-human-earth Pattern (HHE) regarded as a crucial conce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been applied extensively in TCM diagnostics, etiology, acupuncture therapeutics, materia medica and herbal formula, etc. It associates closely with Chinese classic cosmology. Since ancient time of China, many cosmic phenomena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prove or illustrate TCM theories. Moreover, the five-element theory has been proven to be in keeping with some modern approaches of life provenance and life evolution. As a result, Chinese materia medica develops in a way of a pure natural medicin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at by realizing the natural features, the public nowadays can understand TCM better in its scientific connotations.  相似文献   

14.
中药作为中医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药材之真伪、优劣,关系到临床用药之安全、疗效。因此,中药辨识是一切中药生产、应用、研究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我校对接中医药产业培育人才,通过合理配置硬件、软件教学资源,形成一个课内外、校内外联动的实践教学机制,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自我训练的良好条件。在学生实践教学过程中,以传统的中药鉴别经验为基础,结合动植物分类学知识及现代鉴别手段,重点加强学生对中药材的基源、性状、显微、理化四大鉴定的实践技能训练,培养他们快速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经营、使用、检验、科研等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强的实践性。为进一步提高中医妇科毕业实习带教质量,建议从建立入科培训制度,出科考试制度;突出中医妇科特色,加强中医妇科临床思维能力的培训;增加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处理妇科危急重症的能力;增加电化教学,努力提高临床动手操作能力等几方面着手,以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16.
中医诊断学是传统中医学中介于临床学科与基础学科的一门承上启下的重点学科,其不仅包含大量的基础知识还蕴含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需要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中医学教学的要求。而网络信息化在教学中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使广大中医医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掌握中医诊断学的理论脉络和实践技术,能够更快的适应临床需要,从而大大缩短中医临床医师的培养进程。这也是21世纪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中医教学实践的应有之意和与时俱进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如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培养更具临床技能的高水平临床医生为中心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实验中医学作为中医学新兴发展的一门学科,对培养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中医药的快速发展及其新的定位要求,结合当前大学生新的认知特点,我们对《实验中医学》教材进行了修订与再版,突出特色是采用科研案例引导相关知识点,并在我校2013级“5+3”八年制本科生中授课。经问卷调查,学生反馈以科研案例为引导的教学既有助于培养学生采用当代实验方法研究和发展中医药的素质和能力,又普及当代中医药研究的重大成果,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责任感。建议在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实验中医学》课程。  相似文献   

18.
论中医学教学方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为了提高西医院校学生的中医学教学质量,除一般的教学规律外,尤其要重视中医的思维特色,并在教学中,引入中医学的现代研究成果,实现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之间的互补与渗透,以培养具有中西医双重知识结构的人才,推进现代医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总结了在中医妇科人才培养教育过程中,充分重视中医经典理论知识的培养。从构建中医思维、中医理论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中医理论的应用与继承创新、中医理论与现代化接轨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医经典理论对中医妇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马慧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Z1):308-309,316
师授和家传为主的古代中医的主要传承方式有突出的优点,使中医代有传人.但是,古代医学教育形式的制约也是突出的.发挥现代学院教学形式的优势,把握中医学的精髓,改变传统观念,是现代中医学教育形式符合发展规律的必然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