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美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341-4342
目的:对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患者术前采用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20例患者每天给予补血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后进行手术;对照组20例患者住院后予贫血纠正处理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术中与术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的激素水平比术前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无1例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患者术前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贫血状态、降低手术风险,为术前理想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菊英 《中国医疗前沿》2011,(15):47+66-47,6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n=50。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12.5mg/d,1次/d;治疗组口服米非司酮12.5mg/d联合桂枝茯苓丸6g,1次/d。两组连续用药3个月后,比较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检测FSH(血清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E2(雌激素)和P(孕酮)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体积及子宫肌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初次月经第1d血清FSH、LH、E2、P浓度均较治疗前月经第1d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用药后初次月经第1d血清FSH、LH、E2、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桂枝茯苓丸联用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前两年在我院接受两种剔除术的74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是否用镇痛剂、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手术费用。结果经统计分析,开腹组的手术时间略短于腹腔镜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开腹组的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需要镇痛例数、术后住院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的住院费用少于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医者应严格掌握二者适应证,选择恰当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合并中度贫血患者的术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改善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患者的术前应用。方法:选择子宫肌瘤合并中度贫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每日给予补血药(右旋糖酐铁75mg及VitC 0.2g口服Tid)同时口服米非司酮12.5mg/d 3个月。3个月后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B超观察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停药2周~1个月内进行手术。对照组住院纠正贫血择期手术。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全部显著升高,住院手术治疗均未输血;治疗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在缩小子宫肌瘤的同时改善贫血状态,可以作为术前用药,为手术创造条件,并同时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5.
段承志 《基层医学论坛》2014,(25):3326-3328
目的比较分析悬吊式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行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式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但住院费用相对较高,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时剔除子宫肌瘤的可行性。方法对6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时剔除子宫肌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肌瘤剔除组术后24h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恢复情况与单纯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时剔除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不增加患者的痛苦、住院时间及费用,并可免除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并发贫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并发贫血的临床效果以及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方法米非司酮组为20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合并不同程度贫血,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从月经第1天起给予米非司酮12.5mg/d口服,连续30d,第31~91天8mg/d口服。停药后立即手术;对照组为同期手术的36例未服用米非司酮的子宫肌瘤患者。米非司酮组患者于用药前后分别行盆腔妇科检查和B超测定子宫和最大肌瘤体积;两组手术后子宫标本均采用ER,P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肌层、肌瘤组织的ER,PR表达,同时采用Ⅷ因子标记法观察两组子宫肌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①米非司酮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和最大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血红蛋白明显上升(P〈0.01)。②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表达仍高于肌层组织(P〈0.05);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肌层组织中ER,PR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③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是安全有效的,降调肌瘤的ER和PR,缩小子宫和肌瘤的体积,通过引起闭经缓解贫血。  相似文献   

8.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炜  唐雄志 《西部医学》2011,23(5):872-873,87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78例患者及同期剖宫产术中发现子宫肌瘤而未行剔除术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和产褥病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产褥病率、产后出血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选择合适病例的前提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产科医生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剖宫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9.
关杰 《中原医刊》2007,34(20):33-34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与GnRH-α用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巩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98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行保守性手术后应用米非司酮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及未用药物治疗对比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米非司酮组与GnRH-α组患者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8.94%及88.46%,显著高于未用药组5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米非司酮组与GnRH-α组患者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0.52%及7.69%,显著低于未用药组的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米非司酮组与GnRH-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用药后E2水平下降至210 pmol/L左右,但仍维持在卵泡早中期水平,而GnRH-α组用药后E2水平显著下降至65 pmol/L左右,达到绝经水平。结论 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巩固治疗有效、方便、价廉、耐受性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曾胜兰 《中外医疗》2010,30(17):75-75,7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合并子宫肌瘤挖出术的手术处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产妇患者为观察组,行以剖宫产合并行子宫肌瘤挖除术;与同期收治入院的行单纯性剖宫产患者98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术中、术后出血量、产褥发生率,住院天数等围手术期资料。结果 2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肌瘤直径≥5cm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直径〈5cm者(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挖出术是可行的,应在情况适合情况下尽量合并行子宫肌瘤挖出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月十堰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痔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重度痔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同时可以明显降低手术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腹腔腹股沟管内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和观察组(经腹腔腹股沟管内口修补术),各49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均经手术治愈.观察组患儿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3.7%(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22.4%(P <0.01).结论 经腹腔腹股沟管内口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损伤小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胸腺肽治疗脑卒中合并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6例脑卒中(表热证)合并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痰热清联合胸腺肽治疗,对照组加用痰热清治疗。通过对退热时间、咳嗽和咯痰缓解时间、啰音消失时间、X线片影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和咯痰缓解时间、啰音消失时间、X线片影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有效率为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对照组为1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胸腺肽治疗脑卒中合并肺炎具有较好的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传统手术切除和剥离术疗效对比情况。方法选择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肝血管瘤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A组(肝血管瘤传统手术切除术组)30例和治疗B组(肝血管瘤剥离术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肝血流阻断时间、住院天数情况;观察两组患者膈下积液、胆瘘、肝断面包裹性积液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B组肝血管瘤患者手术时间[(64±15)min]、术中出血量[(235±65)mL]、输血量[(200±90)mL]、肝血流阻断时间[(5±4)min]、住院天数[(9.0±1.5)d]均明显低于治疗A组[(125±20)min、(685±100)mL、(505±95)mL、(16±5)min、(13.5±4.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肝血管瘤患者膈下积液、胆瘘、肝断面包裹性积液发生率(6.7%、0.0%、0.0%)均明显低于治疗A组(20.0%、6.7%、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血管瘤剥离术治疗肝血管瘤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方式对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52例,随机分为回输组26例和库血组26例。观察两组间血压、失血量、输血量、切皮后开始输血时间及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术后比较两组之间体温,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拆线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④回输组平均失血量为(1547±427)mL,库血组平均失血量为(1489±396)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回输组平均输血量为(1489±396)mL,库血组平均输血量为(489±16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输组切皮后开始输血时间平均为(15.3±4.9)min,库血组平均为(19.8±6.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输组手术开始0.5h后平均收缩压(107.3±17.6)mmHg(1mmHg=0.133kPa),平均舒张压(64.89±7.10)mmHg,库血组手术开始0.5h后平均收缩压(97.3±16.9)mmHg,平均舒张压(60.1±9.1)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术后1d两组问RBC、HGB、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切口愈合、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体温、下床活动时问、肠道排气时问、切口拆线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开始用血准备时间短,提高了抗休克疗效,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在输卵管妊娠破裂中的应用和护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杨志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34-35,38
目的探讨宫腔镜和经腹行子宫纵隔切除术手术的疗效及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85例子宫纵隔患者的临床资料,61例宫腔镜行子宫纵隔切除术,24例经腹行子宫纵隔切除术。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观察妊娠和怀孕情况,比较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自然流产率。结果两种手术方式比较,宫腔镜下纵隔电切术手术时间平均(54.9±16.7)min,术中出血(25.5±9.4)mL,住院时间(3.5±0.4)d;经腹手术时间平均(70.4±23.5)min,术中出血(65.2±13.8)mL,住院时间(6.8±1.5)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例患者术后按患者1、3、6个月。随访81例,随访率为95.29%,失访4例。患者手术前后比较,自然流产率均降低,分娩率均提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纵隔传统的开腹子宫切除术逐渐被宫腔镜下手术取代;但对完全性子宫纵隔患者,传统的手术方法仍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李宇  孙晓滨  史维  唐宇  奚卫东 《吉林医学》2010,31(27):4646-4648
目的:研究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介入治疗相关变量对住院时间和输血量的影响,以便更好利用住院资源。方法:对91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相关变量(内镜治疗方式、治疗时机、患者年龄、发病时血压、心率、疾病性质、患者合并疾病)进行统计,研究各因子的变化与住院时间和输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单一方法止血组和钛夹联用注射止血组分别在住院时间和输血量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过48h行介入治疗组与24h以内介入治疗组在输血量上也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和60~80岁组间在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80岁和>80岁组间在输血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收缩压>100mmHg和心率<100次/min的患者在住院时间和输血量上少于收缩压>100mmHg和心率>100次/min的患者,并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性质在住院时间和输血量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有心脑血管性合并疾病在住院时间和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内镜下联合止血方案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并且入院时心率和血压的严格观察给予及时补液稳定生命体征和内镜治疗能减少输血量和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输血前给药是否有助于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8~12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362例(次)输血患者为调查对象,将在输血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或肌肉注射异丙嗪的178例(次)输血患者设为药防组;将在输血前不使用任何药物的184例(次)输血患者设为对照组。根据输血病历记载统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62例(次)输血患者共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32次,其中发热反应26次,过敏反应6次,无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在各种血制品中,冰冻血浆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15.69%,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5.05%。各种血制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8,P0.05)。药防组发热反应发生率为6.74%(12/178),对照组为7.61%(14/18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药防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12%(2/178),对照组为2.17%(4/18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输血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输血前肌肉注射异丙嗪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9%;输血前未用任何药物的对照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9.24%。3种情况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前后的体温、脉搏、血压、白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等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给药无助于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王骧 《海南医学》2013,24(22):3317-3319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期能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预防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将192例有明确剖宫产手术指征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按照数字表格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肌注缩宫素20 U,观察组胎儿娩出后宫体肌注缩宫素20U,在胎盘娩出后再次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如剥离面持续出血可观察15 min后重复使用一次,观察两组术中、术后2h、术后24h出血量、术中及术后输血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 术中、术后2h、术后24h观察组出血量分别为(236.93± 104.28) ml、(311.48±78.21)ml、(364.82±63.18) ml,对照组分别为(327.18±134.85) ml、(408.69±102.41)ml、(462.93±84.37) ml,对照组出血量均大于观察组(P<0.05);宫腔纱布填塞率、术中及术后输血率、子宫复旧不良率观察组分别为12.50%、8.33%、13.54%,对照组分别为29.17%、22.92%、32.2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7.71%,对照组为12.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促进术后子宫复旧,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小胎龄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EUGR)发生率及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治疗且存活出院的胎龄≤32周早产儿资料。根据出院时体重是否标低于校正年龄体重的第10百分位(P10)诊断EUGR,分为EUGR组61例和对照组118例。分析EUGR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EUGR的高危因素。结果 ①179例小胎龄早产儿中,宫内发育迟缓(IUGR)发生率为4.5%(8/179),EUGR发生率为34.1%(61/179)。②早产儿随胎龄和出生体重降低IUGR发生率明显增加,各胎龄组的早产儿严重IUGR(χ^2=7.313)和IUGR(χ^2=7.083)发生率及各体重组之间的早产儿严重IUGR(χ^2=15.819)和IUGR(χ^2=37.160)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早产儿随胎龄和出生体重降低EUGR发生率明显增加,各胎龄组早产儿严重EUGR(χ^2=10.265)和EUGR(χ^2=7.320)发生率及各体重组之间早产儿严重EUGR(χ^2=22.959)和EUGR(χ^2=50.264)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两组胎龄、出生体重、出院体重、出生Z评分、住院天数、首次胃肠喂养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达最大静脉营养时间、女性、感染、IUGR、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动脉导管未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母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插管机械通气和重度贫血等单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出生体重、低胎龄、NRDS和女性为小胎龄早产儿发生EUGR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 小胎龄早产儿EUGR发生率较高,其发生的高危因素为低出生体重、低胎龄和NRDS和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