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肖琪 《大家健康》2016,(2):115-115
目的:探讨剥离术与与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入治疗的80例肝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 A、B 两组,每组40例。A 组采用肝血管瘤传统切除术治疗,B 组采用肝血管瘤剥离术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肝血流阻断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与并发症情况。结果:B 组手术时间、肝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均低于 B 组,p <0.05;B 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A 组,p <0.05。结论:与肝血管瘤传统切除术相比,采用肝血管瘤剥离术治疗肝血管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的优点,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3例。实验组采用Millikan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疝环充填式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6.5±2.1)d 显著少于对照组(7.6±2.1)d (P<0.05)。2组在手术时间[(50.2±10.3)min vs (49.8±9.5)min]、术中出血量[(20.1±5.3)mL vs (21.8±6.1)mL]、下床活动时间[(15.8±3.6)h vs (16.2±2.8)h]、切口直径[(5.1±1.0)cm vs (5.4±1.2)cm]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尿潴留(3.8%)、阴囊血肿(0.0%)、睾丸炎(0.0%)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5.7%、0.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正常步速恢复时间(4.8±1.1)w显著快于对照组(6.8±6.1)w(P<0.05),复发率0%、能提10 kg物品时间(5.2±1.0)m、能提20 kg物品时间(8.7±3.1)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Millikan网塞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方便,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舒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方案对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手术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9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手术患者80例,根据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分为对照组(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Pringle法)和观察组(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每组各40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指标的水平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60±75)min]、术中出血量[(429±184)mL]、肝门阻断总时间[(20.4±6.1)min]及术后住院时间[(11.5±3.6)d]与对照组[(154±86)min、(418±205)mL、(21.7±7.3)min、(10.0±3.5)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3、7天观察组的ALT、TBIL等肝功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腹腔积液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4.10±0.9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76±0.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肝功能的恢复,且减少其并发症,尤其适合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4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48例患者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开腹组20例,腹腔镜组28例,分别采用开腹与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情况,切口长度、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腹腔镜组切口长度(3.52±0.56)cm、引流管拔除时间(4.33±0.58)d、住院时间(6.72±1.67)d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600.89±10.67)mL、手术时间(161.78±10.64)min、住院费用(2.61±0.24)万元均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主要应用于左半肝血管瘤,对于血运复杂的右肝血管瘤,适宜使用开腹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超声刀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210例,其中110例联合使用超声刀与电刀(超声刀组),100例单用电刀(电刀组).比较两组手术总时间、全乳腺切除时间、腋窝淋巴结清扫时间,术后24h引流情况、引流管放置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超声刀组患者手术总时间[(90±10)min]、全乳腺切除时间[(50±10)min]、腋窝淋巴结清扫时间[(39±5)min]均短于电刀组[(120±10)min、(62±5)min、(57±1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患者出血量[(50±10)mL]少于电刀组[(1 10±1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超声刀组Ⅰ~Ⅱ期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34±5)min]、出血量[(40±10)mL]均低于电刀组[(47±10)min、(81±1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Ⅲ期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46±5)min]、出血量[(59±10)mL]均低于电刀组[(68±10)min、(135±1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超声刀组术后24 h平均引流量[(80±10)mL]、引流管放置时间[(7±2)d]低于电刀组[(140±10)mL、(12±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超声刀组发生皮下积液4例,电刀组发生皮下积液6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比单用电刀有明显的优势,在乳腺癌根治术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剥离术与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肝血管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血流阻断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手术,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血流阻断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ALT和AST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剥离术与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肝血管瘤剥离术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更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孔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与78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资料,观察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传统腹腔镜组(A组)手术时间为(62.25±15.52)min,单孔腹腔镜组(B组)手术时间为(90.35±27.17)min,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A组(16.55±6.25)mL,B组(15.89±5.75)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A组(13.47±4.20)h,B组(15.27±5.75)h]、住院时刚A组(689±I25)d,B组(6.94±1.55)d]、住院费用[A组(7250.84±1254.47)元,B组(7542.25±1124.37)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时间较传统腹腔镜时间长,无明显优势。后期单孔腹腔镜手术熟练后,两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单孔腹腔镜手术较传统腹腔镜就安全有效、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无差异性,但单孔腹腔镜手术术后美容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并分析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标准通道皮肾镜取石术在肾结石患者中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陕西西电集团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A组患者给予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B组患者给予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60.47±8.64)min]和术中出血量[(73.36±12.27)mL]明显少于A组[(73.71±8.87)min、(95.94±15.6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33.46±3.67)d]、术后住院时间[(2.26±0.28)d]、术后住院费用[(1837.26±225.65)元]明显少于A组[(51.71±3.81)d、(4.94±0.23)d、(2125.67±338.4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单发结石、多发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3,P〉0.05)。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较小肾结石临床疗效确切,优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手术所需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费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畅彦飞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7):63-65,68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余姚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FNA组和DHS组,其中42例采用PFNA治疗,44例采用DHS固定治疗,对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86例患者经治疗后骨折均全部愈合,其中PFNA组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为95.23%(40/42),明显优于DHS组的77.27%(34/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时间[(49.8±16.1)min]、术中出血量[(259.2±120.3)mL]、术后引流量[(83.9±71.4)mL]、切口长度[(8.6±1.7)cm]、骨折愈合时间[(12.7±1.1)d]、活动时间[(4.2±1.3)d]、并发症发生率(9.52%)均优于DHS组[(85.1±17.6)min、(466.6±161.3)mL、(199.6±115.3)mL、(17.1±3.2)cm、(14.3±3.0)d、27.2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董科  温尔刚  俞小炯 《四川医学》2010,31(12):1731-1734
目的研究半肝入肝血流阻断、出入半肝血流阻断和改良式Belghiti肝血流阻断无血半肝切除术在肝切除中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将同期96例需行半肝切除的患者分为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A组,n=24)、出入半肝肝血流阻断(B组,n=26)组、改良式Belghiti肝血流阻断组(C组,n=26)和第一肝门阻断组(D组,Pringle,n=20)。比较各组间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术后血浆管引流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A、B、C、D4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5±115)ml、(275±95)ml、(200±120)ml和(425±125)ml;C组出血量最少,但A、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分别为(135±90)min、(145±65)min、(150±70)min和(140±85)min,4组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3组术后3d和7d的血清转氨酶明显低于Pringle组,且下降程度也较之明显。4组间术后3d的血浆引流总量分别为(185±30)ml、(150±20)ml、(100±30)ml和(250±80)ml,以Belghiti组引流量最少,Pringle组引流量最多。A、B、C、D4组出现并发症分别是4例(2/24)、3例(2/26)、2例(2/16)和6例(3/20),Pringle组患者术后并发腹水显著高于A、B、C组。住院时间以D组最长,术后平均(8±4.5)d,C组住院时间最短,术后平均(6±3.5)d。A、B、C、D4组输血例数分别是4例(4/21)、2例(2/23)、0例(0/10)和(8/20)。结论半肝血流阻断法比第一肝门阻断更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改良式Belghiti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技术是一种安全、实用、术后恢复快的切肝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对肺叶切除的疗效.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行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32例(观察组),收集同期行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32例为对照组.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胸腔积液、胸引管带管时间、住院时间等;采用Logas疼痛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138.24±38.37)mL比(175.62±30.66)mL]、术后胸腔积液[(1058.80±259.68)mL比(1458.32±297.19)mL]、胸引管带管时间[(5.6±1.8)d比(7.2±1.5)d]、切口疼痛评分[(5.8±1.6)分比(7.5±1.8)分]、术后住院时间[(6.3±1.5)d比(7.6±1.9)d]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漏气>1周、咯血>1周、皮下气肿、肺部感染等单项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合计发生率[12.50%(4/32)]低于对照组[25.00% (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21,P=0.049).结论 VATS用于肺叶切除患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田金萍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136-13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空军总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57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28例为对照组,采用护理干预患者29例为观察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征、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1.3±5.6)min]、术中出血量[(7.4±2.0)mL]、下床活动时间[(1.5±0.4)d]、住院时间[(5.8±1.6)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25.1±6.4)min、(8.9±2.3)mL、(1.8±0.6)d、(7.1±1.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100.0%(29/29)]明显好于对照组[85.7%(24/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4%(1/29)]低于对照组[14.3%(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创伤,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麦默通扇形推进法旋切乳房较大良性肿块的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的乳房较大良性肿块(3-6 cm)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麦默通扇形推进法旋切乳房较大良性肿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均能用麦默通旋切系统顺利完成病灶切除术,无一例需中转行常规开放手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8.8±2.0)min]、切口长度[(3.8±0.6)mm]、术中出血量[(3.6±2.9)mL]、疼痛评分[(3.0±1.1)分]与对照组[(15.7±2.2)min、(29.7±4.5)mm、(20.2±6.1)mL、(3.8±1.2)分]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0.01)。结论乳腺麦默通旋切术能完整切除病灶,具有安全、微创﹑效果确切、术后美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杜玲  施晓 《中国医药导报》2013,(13):53-54,57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在非脱垂子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2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的非脱垂子宫患者37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进行开腹手术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炎症因子、免疫指标、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2.9±9.8)minl、排气时间[(18.4±2.4)h]及住院时间[(5.0±0.4)d]均短于对照组[(87.6±10.1)min、(159.8±15.3)h、(6.7±0.6)d1,并发症发生率[2.70%(1/37)]低于对照组[18.93%(7/37)],出血量[(123.4±13.7)mL]少于对照组[(159.8±15.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生存质量4个指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观察组VAS评分[(6.1±1.0)、(3.8±0.8)d]均低于对照组[(7.8±1.2)、(5.3±1.O)d],而生存质量4个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观察组CD3^+、CD4^+、CD4/CD8及IL-2均高于对照组,而CD8^+及IL-6、CRP、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在非脱垂子宫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开腹手术,对于患者的整体状态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并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0月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及吉林省前卫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A、B、C、D组),每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并一期缝合治疗,B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C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并一期缝合,D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记录并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观察记录各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统计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B组住院时间[(4.3±1.2)、(8.4±3.1)d】、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6±0.5)、(2.5±0.8)d1均明显短于C组[(12.8±3.5)、(3.7±1.1)d】和D组[(13.0±2.7)、(3.9±1.4)d1,而A组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手术时间[(160.5±65.8)、(162.4±63.5)min]长于C、D组[](106.3_±42.7)、(110.6±40.3)rainl,术中出血量少于C、D组f(180.6±34.7)、(176.4±35.9)m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与B、C与D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胆漏发生率[10.0%(3/30)]高于A组【3.3%(1/30)】,D组胆漏发生率【13.3%(4/30)]高于C组【3.3%(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其中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并一期缝合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好,还可避免T管引流引发的并发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确诊为垂体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长,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88.89%(40/45),优良率为93.33%(42/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30/45)及82.23%(37/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为(89,52±20.15)mL,出血时长为(89.61±36.25)min,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58.57±22.18)mL,(135.54±42.8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乐清市人民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肝癌合并门脉高压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选择性人肝血流阻断法进行血流阻断,对照组患者行全人肝血流阻法进行血流阻断。分别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量;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统计;并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67.43±121.23)mL]及术中输血量[(1.2±0.6)U]少于对照组[(445.23±145.56)mL、(2.2±0-8)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术前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ALT[(42.33±7.44)mmol/L]、AST[(48.56±11.42)mmol/L]、TBIL[(108.23±43.25)μmol/L]、DBIL[(42.34±14.23)]xmol/L]、PET[(134.33±45.34)×10^9/L]等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73.23±14.26)mmol/L、(88.34±13.27)mmol/L、(182.35±81.28)μmol/L、(88.34±21.34)μmol/L、(201.24±36.34)×10^9/L],ALB、Hb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外科手术中,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方法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减轻肝功能损害,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