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监测的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O10年1月起对重症医学科CRBSI进行目标性监测和干预,共收集留置中心静脉导患者1028例,并与前期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比较感染率、护士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相关项目的差异。结果中心静脉置管CRBSI感染率监测:2008年1月~2009年12月监测为13.3‰;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为2.3‰,使用率从83%下降到64%,手卫生依从性及无菌敷料应用的正确率等提高。结论目标监测提高医护人员执行院感措施的依从性,有效控制CRBSI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在降低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SICU医院感染监控人员负责对SICU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进行监测,针对监测结果,修订控制措施并严格贯彻执行,强调过程监控。结果:实施目标性监测1年多后,患者VAP的发生率从2007年的41.9‰下降至2010年的21.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6.1,P=0.00)。结论:通过目标性监测,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调查并分析2014-2015年某医院综合ICU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监测病人857例,发生医院感染48例次,例次感染率为5.6%,调整感染率为1.55%,调整日感染率为10.32‰.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日感染率为16.54‰,留置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日感染率为1.27‰,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日感染率为1.15‰.结论:ICU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主要为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可及时获得ICU医院感染动态信息,有助于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目标性监测和干预措施对新生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我院经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或经脐静脉中心静脉置管(UVC)的新生儿进行CRBSI目标性监测,制定干预措施,如操作区域使用最大的无菌屏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执行手卫生制度,加强导管护理,用皮肤消毒液(乙醇氯己定)进行导管接头护理,减少操作环节,避免交叉感染,每日评估保留置管的必要性等。结果置管集中在出生体重≤2 500 g的新生儿,置管者最低胎龄25周,最低出生体重680 g,导管留置时间7~46 d。2009年和2013年置管天数分别为48 d、1 119 d,静脉置管使用率分别为0.40%、3.65%,CRBSI发病率分别为83.33‰、8.04‰。干预后置管天数增加,静脉置管使用率增加(χ2=343.495,P<0.001),CRBSI发病率降低(χ2=17.434,P<0.001)。结论进行目标性监测和干预后,新生儿CRBSI日感染发病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展ICU目标性研究,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和原因,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监测2011年1-6月入住ICU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目标性监测24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5例,感染率为14.11%,日医院感染率为24.54‰,调整日感染率为9.40‰;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千日发病率为39.66‰,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千日发病率为1.46‰,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千日发病率为9.07‰。结论: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针对危险因素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有效干预,可降低ICU的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实施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同时推行综合性感染控制干预措施,掌握2011-2012年综合性ICU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医院感染变化趋势。结果:2011年和2012年ICU的感染率分别为21.8%、16.7%,例次感染率分别为22.7%、18.0%,经病人病情平均严重程度调整,调整后的日感染率分别为5.7‰、4.4‰(χ2=0.321,P=0.865),调整的日感染例次率5.9‰、4.7‰(χ2=0.560,P=0.454)。2011年和2012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率分别为29.0‰、20.1‰,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分别为1.8‰、1.2‰,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分别为1.3‰、0.7‰。采取干预措施后,2012年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χ2=9.05,P=0.029)。结论:实施目标性监测,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利于降低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与动态干预对预防和降低综合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医院综合ICU收治的1 649例患者进行监测,其中2012年1~12月收治的981例患者为全面综合监测,2013年1~12月诊治的758例实施目标性监测,重点对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3种侵入性操作进行监测。转出ICU后跟踪随访48 h。结果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病率,由2012年全面综合监测的8.36%,降至2013年目标性监测后的6.3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由32.48‰降至17.62‰,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率由10.39‰降至4.07‰,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由5.38‰降至2.06‰,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由35.36%降至1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重点部位(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相关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与操作流程,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等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综合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动态了解综合性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相关导管感染率,采取防控措施。方法制订ICU目标性监测方案,设计医院感染的个案监测和ICU日志表格,对2010年1~12月入住综合性ICU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到临床科室,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控制。结果 2010年共调查80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3例(9.07%),患者日感染率(例次)为21.23‰。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为20.41‰,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率为1.59‰,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为3.57‰。医院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结论 ICU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适时制订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加强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动态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导管感染率,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方法 确定ICU目标性监测方案,设计医院感染个案监测和ICU日志表格,对2010年1~12月入住呼吸内科ICU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及时反馈到科室,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控制.结果 共调查70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5例,病例(例次)感染率为16.29%,患者日感染率(例次)为21.20‰.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为13.48‰,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0.79‰,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为0.27‰.医院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结论 ICU目标性监测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便于监测ICU医院感染动态变化,并制订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现状,探讨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监测2012年1—12月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结果入住患者1198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73例次,例次感染率为6.09%,日感染率为17.6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为45.27‰,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率为1.03‰,导尿管相关感染率为1.00‰。结论重症医学科为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医院感染率较高,通过开展 ICU 目标性监测,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状况,为医院感染的防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及时了解ICU住院患者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实际发病情况,便于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在全院综合性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基础上,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9年1—12月外科ICU收住患者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外科ICU3930例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75%,患者日感染率为14.13‰,经病情严重程度(ASIS法)调整后的感染发生率1.34%,患者日感染率6.89‰。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高(14.93‰)。经过干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由上半年16.14‰降至下半年13.59‰。结论:针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和重点部位开展目标性监测,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增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效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一种科学、客观、高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机制,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方法 依托蓝蜻蜓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检验信息系统(LIS)、医院影像系统(PACS)、电子病历系统(EMR)、移动护理(PDA)、医院办公系统(OA),建立一套科学化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改进体系,并对应用信息化前后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落实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学率、器械相关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督查、传染病监管、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的时效性进行比效。 结果 在应用信息化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前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落实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学率分别为19.0%、78.2%、79.2%,应用后分别为0.0%、96.3%、97.1%;重症医学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率、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率(CAUTI)应用前分别为14.52‰、3.91‰、6.90‰,应用后分别为4.51‰、1.96‰、2.79‰,但2018年上半年CAUTI感染率仍高于全国41所医院35个综合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进行的监测结果(2.81‰),还需重点加强CAUTI干预措施的制定;医院感染督查、传染病监管、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的时效性明显提高。 结论 应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科学化的医院感染管理机制,可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3.
综合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综合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方法采取前瞻性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2月入住ICU的患者进行调查,用ASA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并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期间监测对象共907例,发生医院感染204例(21.03%),223例次(22.99%)。其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4.40‰,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6.70‰;经ASIS调整后的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7.20‰,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7.80‰。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27.76‰,中心静脉相关血流感染率8.40‰,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2.00‰。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率高,应加强引起感染相关因素控制,以降低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开展目标性监测,探讨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对策。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1月ICU收治的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ICU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1.23%,日感染例次发病率为15.02‰,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后的日感染例次发病率为4.20‰,血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5.17‰,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率为4.36‰,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为5.79‰。最常见的病原菌为不动杆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目标性监测是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衡阳市先天性肢体畸形发生率及其动态变化,为制定先天性肢体畸形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方法收集资料,对2002-2009年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肢体畸形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年来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肢体畸形平均发生率为2.048‰,经卡方检验,有上升趋势(P〈0.01)。男性发生率为2.175‰,女性发生率为1.894‰,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城镇发生率为2.404‰,农村发生率为1.89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四个季节发生率分别为2.410‰、1.446‰、1.606‰、2.881‰,四个季节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孕妇〈20岁、20~25岁、25~30岁、30~35岁和≥35岁组发生率分别为6.093‰、1.585‰、1.491‰、2.147‰、7.635‰,孕妇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8年来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肢体畸形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城镇发生率高于农村;冬春季发生率高于夏秋季;孕妇年龄〈20岁和≥35岁是先天性肢体畸形的高发年龄阶段。  相似文献   

16.
王琦  曾倩倩  蒋丽 《中国数字医学》2020,(3):137-138,141
目的:分析信息化监测在参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管理中的效果,为医院多重耐药菌护理精细化管理提供方法学指导。方法:通过监测某三甲医院2013-2017年信息系统中记录的相关数据,对院内涉及多重耐药菌采集、发现、报告、处置等护理环节流程进行分析,比较防控干预效果。结果:通过信息化手段监管并干预护理操作相关过程,多重耐药菌检出-反馈时间由(261±25)min缩短至(8±2)min,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患者接触隔离医嘱下达率及执行率由0.96%~1.02%提高至71.31%,多重耐药菌各项防控措施落实率由35.31%~50.62%提高至68.84%~76.09%,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由0.44‰下降至0.25‰,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信息化监测手段构建的护理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对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病率具有明显效果,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病例监测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监测72 765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 500例,感染最高的科室是老年病科,≥6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48.0%;住院时间≥100d以上感染率最高,占43.7%;病原菌以G-菌为主,细菌分离率最高的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22.85%。结论:缩短住院日、保护易感人群、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社区和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的情况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 2 GN和AST-GN13卡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阳性率(51.0%)显著低于医院感染(68.2%)(P=0.029)。933株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类抗生素敏感性最高,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和磺胺类抗生素耐药率最高。结论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患者以儿童居多,医院感染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意手卫生依从性,减少侵入性操作,是控制细菌耐药性产生和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6~2013年丹东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鼠间监测情况,为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丹东市HFRS的疫情资料,鼠间监测采用夹夜法,对捕到的鼠鉴别鼠种后取肺组织,进行HFRS病毒抗原检测,计算鼠密度和鼠带毒率。结果 2006~2013年丹东市累计报告HFRS 721例,发病率在2.24/10万~5.93/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3.86/10万;凤城和宽甸两地发病最高,占发病总数的77.12%(556/721),各地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4,P0.01);HFRS发病高峰月基本集中在1月、10月、11月、12月;HFRS发病人群主要为农民;男女性别比例为2.79:1,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7,P0.01);鼠间监测居民区春季平均鼠密度为6.00%,平均鼠带毒率为22.87%,秋季平均鼠密度为5.86%,平均鼠带毒率为20.58%;野外春季平均鼠密度为6.86%,平均鼠带毒率为16.66%,秋季平均鼠密度为5.90%,平均鼠带毒率为19.20%。结论丹东市HFRS疫情主要受凤城和宽甸两个县级城市影响,符合野鼠型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人群以青壮年农民为主,丹东市的鼠密度和鼠带毒率处于较高水平,存在小范围野鼠型人间HFRS疫情暴发的可能性。丹东市应采取加强鼠监测和秋季灭鼠,同时加强对重点人群健康教育等措施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