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公藤内酯醇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是一种广谱抗肿瘤天然药物,能通过多种机制达到抗肿瘤效应.本文以国内外大量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介绍近年来雷公藤内酯醇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和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的质量标准,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经甲醇超声提取。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7),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 雷公藤内酯醇在5~12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81)。平均回收率96.5%(n=9)。RSD<3%。结论 本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3.
高涛 《重庆医学》2012,41(35):3777-3780
雷公藤是中国的传统中药,其活性单体有数十种,而内酯醇(triptolide,TPL)是其中最重要的活性单体之一。TPL是从雷公藤中分离得到的二萜类三环氧内酯化合物,分子式为C20H24O6,相对分子质量360.39[1]。TPL与靶蛋白结合后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强大的抗炎、抗肿瘤、免疫抑制及抗生育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应用纯系大鼠(Lou→F344)心脏移植模型,比较分析了CsA和不同剂量T4治疗组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病理损害计分以及移植受体大鼠脾单个核细胞IL-2生成活性和血清sIL-2R水平,证实T4可明显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和减少移植排异反应程度。此研究结果表明T4具有较强的抗移植排异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HCl对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的12-C进行选择性亲核进攻,将雷公藤植物中分离获得的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和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结构,改造为具有强抗炎、免疫抑制和雄性抗生育活性的雷藤氯内酯醇(tripchlorolide)。并通过二维NMR谱和选择性远程DFPT等图谱分析,归属了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内酯酮和表雷公藤内酯醇(epitriptolide)NMR谱的全部碳和氢的信号。  相似文献   

6.
通过HCl对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的12-C进行选择性亲核进攻,将雷公藤植物中分离获得的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和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结构,改造为具有强抗炎、免疫抑制和雄性抗生育活性的雷藤氯内酯醇(tripchlorolide)。并通过二维NMR谱和选择性远程DFPT等图谱分析,归属了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内酯酮和表雷公藤内酯醇(epitriptolide)NMR谱的全部碳和氢的信号。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雷公藤内酯醇的抗移植排斥反应作用。方法应用小鼠同种异位心肌移植模型。结果和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明显延长移植心的存活期,其免疫抑制效果与用药剂量和给药时机有关,术后给药可明显延长移植物存活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经外膜缓释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L)对自体移植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24只,建立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移植血管不给任何处理;F-127多聚凝胶对照组:在移植血管外膜喷洒含二甲亚砜(DMSO)0.1ml的20%F-127多聚凝胶0.5ml;实验组:在移植血管外膜喷洒携带TL300μg的F-127多聚凝胶0.5ml.术后2周取标本,组织形态学方法检测血管内膜增生程度,免疫组化检测标本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bcl-2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标本中VSMC凋亡的水平.结果:静脉移植2周后,与空白组和F-127对照组比较,局部应用TL300μg明显抑制血管内膜增生(P<0.05),PCNA、bcl-2的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TUNEL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5).结论:经外膜缓释TL可以抑制移植静脉VSMC增殖和促进VSMC凋亡,从而抑制血管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起初仅作为杀虫药,后因其多种有效成份的粗提物、精提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显著疗效而广泛用于多器官多系统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对雷公藤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与调节作用的研究逐步深入,现就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雷公藤缓释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雷公藤内酯醇为对照品,以乙腈-水(V乙腈:V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色谱柱为C18柱,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在0.047。0.3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0.58%,n=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建立雷公藤贴剂中雷公藤内酯醇的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雷公藤内酯醇,Ultimate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超纯水(3∶7),检测波长为218 nm,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为35 ℃,进样量为20 μL。采用《中国药典》释放度测定法第三法,释放介质为50%甲醇–生理盐水(1∶1)。结果 雷公藤内酯醇在6~96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1.68%。雷公藤贴剂中雷公藤内酯醇的释放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 本法操作方便,重现性好,适合于雷公藤贴剂中雷公藤内酯醇的释放度测定。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L)是从卫矛科雷公藤植物雷公藤中分离到的二萜内酯化合物,与其他结构相似的雷公藤多甙相比,TL具有抗瘤谱较广、抗癌活性最强的特性。TL在体内有明显抗鼠白血病和体外抗人鼻咽癌的作用,并可较好地抑制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T细胞淋巴瘤和人肝细胞癌的生长,对淋巴瘤、黑色素瘤、乳腺癌、膀胱癌、胃癌、胰腺癌、宫颈癌、胆管癌等细胞株或人体肿瘤细胞系具有明显地抑制增殖、促调亡和控制转移的作用,并与其他化疗药物有抗肿瘤的协同作用。兹就近年来TL抗血液系统肿瘤机制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刘原兴  沈乃营  刘昌  吕毅 《医学争鸣》2009,30(4):301-304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小鼠皮肤移植的免疫抑制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C57BL/6→BALB/c异体皮肤移植模型。以大黄素和环孢素A(CsA)分别灌胃,观察不同药物及药物浓度对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大黄素和CsA对皮肤移植小鼠血浆IL-2表达水平的影响,组织学观察不同药物浓度对移植物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大黄素显著降低小鼠血浆内IL-2的浓度,同时伴有移植物的存活时间的延长,组织学观察发现大黄素可以减轻移植排斥反应的强度,其作用表现出量效依赖性,并与CsA具有协同性。结论:大黄素能够减轻C57BL/6→BALB/c异体皮肤移植的排斥反应强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2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雷公藤内酯醇体外净化白血病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克隆形成法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正常骨髓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系K562和HK60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较低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对K562和HL60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抑制作用;表明该药有可能应用于自体骨髓移植和的的体外净化处理,骨髓细胞对该药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提示体外净化时药物浓度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免疫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中药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在我国的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天然药物之一。近年来,雷公藤的各种提取物及有效成分在各类免疫性疾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综述近几年国内外对雷公藤免疫抑制活性成分、免疫抑制机制研究的进展和临床应用的状况,并认为雷公藤作为一种极有潜力的免疫抑制药物,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7.
雷公藤内酯醇抗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验证雷公藤内酯醇的抗移植排斥反应作用。方法应用小鼠同种异位心肌移植模型。结果和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明显延长移植心的存活期。其免疫抑制效果与用药剂量和给药时有机有关,术后给药可明显延长移植物存活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的富集工艺。方法样品液经大孔树脂吸附及氧化铝柱除杂,采用适合的溶剂洗脱,HPLC定量检测。结果经过树脂及氧化铝柱的处理后,雷公藤内酯醇可以得到较好的保留。结论本法适合雷公藤内酯醇的富集。   相似文献   

19.
雷公藤是我国的传统中药,雷公藤内酯醇是雷公藤提取物中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活性功能的主要成分。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雷公藤内酯醇及其衍生物(雷公藤氯内酯醇和5-羟雷公藤内酯醇)对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等神经变性疾病具有明确的神经保护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雷公藤内酯醇及其衍生物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与其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性反应因子释放、抑制氧化应激、拮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抑制钙超载以及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合成有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雷公藤内酯醇及其衍生物主要通过影响MAPKs和NF-κB信号转导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雷公藤内酯醇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中分离出的环氧化二萜内酯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很好的杀伤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干预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核因子NF-κB、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表达、影响血管形成等多种途径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