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江宗和  黄万红  周联兵  蔡纲 《九江医学》2007,22(3):16-17,64
目的:了解狂犬病暴露后免疫接种人群流行病学特征,为改善狂犬病暴露后的卫生服务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对江西省都昌县所有预防接种门诊2003~2006年狂犬病疫苗接种者的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登记的24509例疫苗接种者中,男女之比为1.47∶1,暴露的高危年龄段为0~19岁(占58.57%);职业以学生居多(占46.87%),高发月份为每年的7~9月,共占37.78%。23.95%的接种者为城镇居民,76.05%来自乡村。绝大多数接种者是被犬致伤,占89.17%。伤及部位以下肢最多(占47.06%),其次为上肢。接种者中Ⅲ级暴露所占构成比最高,为55.97%。暴露后未处理伤口者的比例为11.55%。全程注射狂犬疫苗者23813例,占97.16%。10.23%的暴露者使用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城镇暴露者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使用率高于农村。结论: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教,增强高危人群狂犬病防治意识,提高暴露人群免疫预防接种率,达到真正的免疫预防效果。加强犬的管理,搞好犬的免疫工作,从源头防止狂犬病的发生。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规范处理伤口,加强疫苗的市场管理和冷链运转,保证疫苗的效价,最大限度地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狂犬病暴露者流行病学特点与疫苗接种依从性现状,为狂犬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2016年某院犬伤门诊收治的1 935例狂犬病暴露者登记资料,分析其一般情况、暴露分级、伤口处理、疫苗接种依从性、接种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 2014-2016年某院共收治1 935例狂犬病暴露者,年均暴露率672.96/10万;男性多于女性;职业农民居多,占48.48%;15~44岁和45~65岁组暴露最多,分别占33.64%和25.06%;致伤动物家犬占76.28%,猫占13.54%;伤口分级以Ⅲ级暴露为主,占83.20%;伤后24 h就诊并规范处理伤口占82.38%,不规范处理伤口占17.62%;Ⅲ级暴露者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率低,占11.36%。有132例暴露者未全程接种疫苗,疫苗接种依从性为93.18%,Ⅲ级暴露者接种依从性高于Ⅱ级暴露者;学生(7~14岁)接种依从性最高,文员类从业者(15~44岁)接种依从性最差。结论加强犬只管理,提高狂犬病防控知识普及率,增加和提高医保报销范围和比例等在农村地区防控狂犬病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特征.方法 分析2006-2008年西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门诊收集预防接种门诊狂犬病暴露人群资料.结果 就诊2256例暴露者,95.66%由犬类动物咬、抓伤所致;暴露人群农村多于城镇,男性多于女性,分别为56.29%和43.71%;职业分布中学生为狂犬病暴露的高危人群,15岁以下占31.61%;97.86%的暴露者完成了全程接种.结论 应重视狂犬病对居民健康的威胁,加强大类免疫和管理,犬类动物咬、抓伤后应及时清创伤口和全程足量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分析咸宁市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6年就诊的Ⅲ级狂犬病暴露者的防治效果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0年前来门诊就医的154例被动物Ⅲ级致伤者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根据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进行局部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及狂犬疫苗三管齐下的原则进行处理,全程免疫后15-25d采集静脉血液测定狂犬病毒中和抗体。结果 暴露人群男性高于女性,7-15岁所占比例最高;73.38%的Ⅲ级致伤者在乡镇和城乡结合部;咬伤部位多为下肢,伤口以2处以上常见;致伤动物以犬最常见,占85.72%;所有病例均在2h以内就诊及处理伤口;154例患者经过疫苗免疫后均产生≥0.52U/ml的中和抗体,抗体阳转率100%。跟踪观察1年,所有伤者均健康存活,存活率100%。结论 及时、规范彻底的处置伤口,足量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全程接种狂犬疫苗能有效地预防Ⅲ级狂犬病暴露者发生狂犬病,其保护效力达100%。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情况,为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犬伤门诊2010年因动物致伤后来门诊接种疫苗者的登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 386例狂犬病暴露者中男性2 263例,占51.60%,女性2 123例,占48.40%,男女比例为1.07:1。高发年龄是15~45岁1 946例,占44.37%,其次是0~15岁1134例,占25.85%。咬伤动物主要为犬类,宠物犬和家犬3 398例,占77.47%,伤口部位主要为上肢2 343例,占53.42%,其次为下肢1 208例,占27.54%。Ⅲ级暴露人群最多为2 422例,占55.22%,所有暴露者经正确处理伤口,全程规范接种狂犬疫苗,迄今无1人发病。结论目前对狂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做好暴露后免疫预防是关键,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犬类管理,暴露后应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并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07年佛山市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时分析我市狂犬病流行趋势和特点,为今后防制工作提供信息与依据。方法《佛山市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监测月报表》数据统计分析。结果71277例狂犬病暴露中男女之比为1.29:1,致伤的高危年龄为15—44岁组,占52.22%,致伤主要集中在3—10月份,占70.67%,其中7、8月为多,占19.82%,40.49%的致伤者来自南海区。犬伤为主,占82.82%,其次猫伤,占11.85%,犬伤中以家犬致伤为主,占9r7.68%,致伤部位以下肢最多,伤害程度以Ⅱ级暴露的构成比最高,伤口未清洗消毒者占9.39%,全程接种疫苗仅占70.64%,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仅占2.36%。结论加大狂犬病防制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犬类动物免疫率,加强门诊医务人员脱敏注射抗血清或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以及过敏抢救的专项培训,加大推广暴露前免疫法,达到真正的免疫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狂犬病暴露者的资料信息,了解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现状,为制定狂犬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两家定点接种医院收治的21 991名狂犬病暴露者处置登记资料进行整理,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 991名狂犬病暴露者中,男性10 777人(49.01%)、女性11 214人,平均年龄(35.25±2.37)岁。狂犬病暴露者的年龄以21~30岁为主(25.02%),导致狂犬病暴露的致伤动物主要为犬和猫;暴露时间以6~8月为主;致伤部位方面以手部最多(46.46%),其次为下肢和上肢;致伤原因以无故咬伤为主(51.42%),其次为嬉戏玩耍(36.91%)。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理时间以24小时内处理为主(53.49%);疫苗全程按时完成比例为83.40%。结论狂犬病暴露后及时处置率和疫苗全程接种率低,对于狂犬病预防应加强犬、猫的管理和免疫,同时加强狂犬病暴露后预防规范化处置。  相似文献   

8.
陈红  邓云芳  罗四娥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3071+3079-3071,3079
目的:了解青原区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狂犬病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在青原区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接受诊疗的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年青原区上报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为1757例,比2009年的1238例增加519例。暴露人群中男性1046例,占59.53%;女性40.47%,以农民(777例)为主,占44.22%;其次是学生(413例)和散居儿童(233例),占36.76%。按年龄分布,以15岁下最多(728例),占41.43%。95.85%暴露者为犬伤。按暴露部位以下肢伤最多,占68.64%;其次是上肢伤,占27.66%。结论:大力开展狂犬病防预知识,特别是农村对犬的管理,提高人们对犬伤的防范与自我保护意识,是减少犬伤根本措施。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及接受全程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颜琳琳 《中外医疗》2011,30(33):110-110
目的了解7944例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县各狂犬病处置门诊登记的所有狂犬病暴露病例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就诊登记7944例,其中〈15岁儿童占35.03%;伤人动物以犬伤为主,占75.00%;Ⅲ级暴露占55.17%,Ⅲ级暴露者的被动免疫率为11.32%。结论加强犬只管理仍是狂犬病防控工作重点,少年儿童为重点暴露人群,Ⅲ级暴露者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南昌市近年来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收集2004-2010年南昌市狂犬病疫情资料及个案调查表,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昌市2004-2010年共报告狂犬病32例,狂犬病发病率波动在0.0 635/10万~0.1 511/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0.099/10万,在全省排位前移。南昌市狂犬病流行特征与国内其他省市相似,为典型的"三多"表现:即农村地区病例较多、男性病例较多、<15岁儿童和>40岁人群发病较多。职业以农民为主。有明显的季节高峰。传染源犬占90.63%,其次是猫,伤人动物均为散养,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病例暴露后处置率低,78.13%的病例暴露后未处理伤口也未注射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18.75%的病例处理不规范。结论南昌市狂犬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犬只管理滞后、犬只免疫率低和人群暴露后规范处置率低。今后狂犬病防控工作应采取加强犬类管理,提高犬免疫覆盖率;加强健康教育;开展人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规范化建设,加强门诊业务人员培训,提高规范处置率;提倡开展暴露前免疫;制订相关政策,减轻群众负担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恩平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狂犬病防制的重点策略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收集2006-2012年恩平市狂犬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2年恩平市共报告狂犬病病例26例,年发病率介于0.20/10万~1.83/10万之间,病死率100.00%;病例集中在2008-2011年;疫情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24例,占92.31%);男性17例,女性9例;50岁以上人群报告发病占42.3l%(11/26);职业以农民和学生为主,构成比分别是53.85%(14/26)和15.38%(4/26);咬伤部位以下肢为主,占37.50%(9/26)。24例动物咬伤史明确的病例中,潜伏期中位数为51.5d;79.17%的病例由犬咬伤引起(19/24);病例伤口暴露程度以Ⅲ级伤口为主,占95.83%(23/24)。仅有1例病例接受规范犬伤处理,所有病例均未接种狂犬病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结论加强犬只的管理和免疫,及时、规范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医学处理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广西崇左市2005~2012年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特点,为狂犬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05~2012年崇左市狂犬病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崇左市2005~2012年共报告狂犬病116例,年均发病率为0.68/10万,病死率为100%.7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病例最多的是宁明县43例,其次是龙州县18例,江州区和扶绥县各16例,4县(区)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0.17%.男性发病数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37∶1,发病主体以农民为主(78.45%),其次是学生(6.90%)和散居儿童(5.17%).夏秋季为狂犬病高发季节,农村地区养犬数量多,犬只免疫率低,伤口处理不及时和不规范,没有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毒血清或人源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导致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结论 加强对狂犬病高发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控制犬只数量、提高犬只的免疫率,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狂犬病暴露后人群的治疗率是有效降低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狂犬病流行特征,疫情变化趋势及原因,以探索科学有效防治的措施。方法对平顶山2005~2012年网络直报狂犬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顶山8年来累计报告狂犬病58例,死亡58例,2008年发病率最高。2005~2008年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2008~2012年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叶县、宝丰报告病例最多,叶县累计报告14例,占24.14%(14/58),宝丰累计报告13例,占22.41%(13/58),叶县和宝丰占全市报告病例总数的46.55%(27/58),石龙区无狂犬病病例报告;病例以农村(84.48%,49/58)、男性(63.79%,32/58)、中年人(68.97%,40/58)和散居儿童(13.79%,8/58)为主,男女性别比为2.22∶1(40/18);7~9月为狂犬病高发季节。结论平顶山市居民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率低,是狂犬病高发的主要原因。今后加大农村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狂犬病暴露后人群的防治率;加强对犬只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河池市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狂犬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池市2000~2011年狂犬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11年河池市共报告狂犬病318例,年均发病(死亡)率为0.70/10万,2003年后疫情出现回升。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最少13例,最多48例。农村男性农民和学生是狂犬病高危人群,男女性别比为2.28:1;8月、11月和12月发病较多;伤人动物以犬为主,占92.97%,犬只疫苗接种率较低(25.03%),健康犬脑组织标本狂犬病毒抗原平均阳性率为4.79%;Ⅲ度伤口占52.86%,被动物伤后未接种疫苗的患者占90.75%。结论目前河池市狂犬病疫情形势仍严峻,应加强农村狂犬病的综合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灵山县人间狂犬病流行及其流行因素,为政府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2007年该县法定报告的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个案资料及监测资料,用Excel软件分析其流行的关系。结果 2003-2007年5年共报告狂犬病85例,发病以农村为主,呈常年散发,夏、秋季较多,占71.76%(61/85);农民和学生占80.00%(68/85),为主要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4.3∶1;6~15岁和32~60岁两个年龄组发病较多,占病例总数的68.24%(58/85)。报告病例的平均潜伏期为51 d,头面部咬伤的潜伏期较短(23 d),下肢咬伤的潜伏期较长(83 d);致伤动物主要是犬(占76.47%),咬人犬只免疫接种率为7.06%(6/85);农村犬只密度94.5只/100户;暴露治疗人群中,有74.12%(63/85)进行了伤口处理,27.06%(23/85)接种了疫苗,其中10.53%(4/38)已完成全程接种;5.88%(5/85)注射了抗病毒血清。结论犬只数量增加和防制工作力度不足,伤口处理不规范和疫苗全程接种率偏低是狂犬病发病流行的主要因素。规范犬只动物管理,提高其免疫率,提高暴露后人群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率,是狂犬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栗箫 《中国热带医学》2008,8(6):983-984
目的分析临沂市当前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分布状况及处置现况。方法收集1876例狂犬病暴露病例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临沂市2007年共接诊1876例狂犬病暴露患者,病例分布以市辖区为主,辐射苍山、郯城等狂犬病高发区。全年各月均有就诊病例,以5~9月居多,占接诊量的60.07%。暴露人群覆盖各年龄组,以20~59岁居多,占接诊量的63.27%。男性暴露多于女性,男女比例1.18:1;肇事动物以犬、猫为主,占96.22%,90%以上的暴露者在暴露后3d内就诊,Ⅲ度暴露患者合并使用狂犬免疫球蛋白比例为8.78%。结论目前人群狂犬病暴露病例处置意识较强,疫苗接种意识良好,但伤口处理不被重视,暴露前免疫意识淡薄,狂犬免疫球蛋白的使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2005—2012年狂犬病疫苗接种不同人群抗体及不同接种程序的接种效果。方法:收集该县2005—2012年狂犬病疫苗接种者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数据,并进行简单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该县在过去8年中有4631例居民接受过狂犬病疫苗接种及抗体检测,抗体阳性者共4588例,阳性率为99.07%;抗体阴性者共43例,其中,2011年和2012年的抗体阴性者34例,占79.07%。41—50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P〈0.01)。狂犬疫苗传统5针接种程序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4针接种程序(P〈0.01)。结论:该县需特别关注41—50岁年龄组人群狂犬病疫苗接种抗体检测;宣传并提高5针全程狂犬病疫苗接种率。对于全程免疫后抗体阴性者,应及时加强接种,以提高免疫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昆明市1981~2010年狂犬病流行特点,探讨昆明市狂犬病发病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981~2010年昆明市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981~2010年共报告狂犬病89例,49.44%的病例伤后未进行处理,仅3例病例注射了狂犬病疫苗,但均未完成免疫程序。潜伏期最短7d,最长12年,潜伏期中位数为46d。96.63%病例致伤动物为犬,犬密度最高为42条/100人,目前为7条/100人,但农村地区远远不止于此;犬免疫率不足10%。结论犬密度高而犬免疫率低,疾病危害认识不足、暴露后治疗率低,犬伤门诊设置不合理、处置不规范,是造成昆明市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13146例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钦南区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狂犬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在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接受诊治的被犬、猫等动物咬(抓)伤暴露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三年共报告狂犬病暴露者13146人,年平均暴露率113.82/万;男性占62.06%,女性占37.94%;20~49岁青壮年占65.32%;在各年龄组中,上肢和下肢被犬伤人数均位居前两位,0~岁组中头面部被犬伤率25.37%,明显高于其他组;单月7、8月份犬伤者多于其它月;职业以农民为主(77.85%);暴露动物以犬为主(92.08%);被犬主动袭击致伤者以Ⅲ度伤为主(86.07%);暴露后处理伤口者占97.13%,其中规范者占82.87%,不规范者占17.13%,未处理者占2.87%;全程接种狂犬疫苗者占90.63%,在Ⅲ度犬伤者中用抗狂犬免疫球蛋白和血清仅占8.39%。结论钦南区对狂犬病防治工作采取了有效措施,但危险因素仍然较高。只有在政府相关部门、犬主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狂犬病疫情才会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