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与非老年患者比较,分析老年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分层。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64例老年肺栓塞患者和39例非老年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和30 d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下肢静脉血栓和制动是两组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老年组中糖尿病、心律失常、外伤或骨折及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咳嗽及晕厥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血气分析氧分压低于非老年组[(67.2±32.6)mm Hg vs(85.1±25.3)mm Hg)(1 mm Hg=0.133 kPa)],动脉氧饱和度低于非老年组[(84.4±16.4)%vs(92.1±9.4)%],D-二聚体明显高于非老年组[(3 178.4±308.6)μg/L vs(2 019.4±282.7)μ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心电图发生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阻滞的患者比例高于非老年组(17.2%vs 2.6%),超声心动图出现右房、右室扩大的比例高于非老年组(48.4%vs 23.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SI适用于老年肺栓塞患者的危险评估,两组患者30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肺栓塞患者合并危险因素多,临床表现不典型,存在较明显的低氧血症,D-二聚体增高,所以当老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时应考虑肺栓塞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PCI治疗的213例STEM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2例≥65岁为老年组,111例<65岁为非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血管造影指标、手术及预后指标。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中女性比例高,心功能差,多合并高血压,吸烟者比例高,TC、LDC-C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多血管病变比例高,钙化病变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即刻造影成功率及手术成功率低于非老年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住院时间较非老年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院内死亡7例(8.86%),非老年组院内死亡1例(0.90%),老年组院内死亡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CI治疗老年急性STEMI的即刻造影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较高,说明老年急性STEMI患者实施PPCI治疗是可行的,随着院前延迟时间的缩短和介入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改善老年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 将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252例胃癌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与非老年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胃癌患者占36.0%.老年组男:女=3.74∶ 1,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20).腹胀腹痛为最常见临床表现,但老年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43.3% 比61.7%,P=0.005);老年组消瘦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5.6%比6.2%)(P=0.015).老年胃癌患者合并第二肿瘤的概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2.2% 比2.5%)(P=0.002).老年组贲门胃底癌最常见,占36.7%,非老年组胃窦癌最常见,占34.6%.老年组2.2%的患者胃癌为多起源,而非老年组均为单中心起源.总体77.8%的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70.9%,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的比例相近.98%的患者接受了化疗,老年组接受三线及三线以上化疗的患者比例仅为非老年组的1/3(3.3% 比 9.3%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方案选择方面,老年组更多的患者选择了FOLFOX/XELOX的两药联合方案(73.3%).中位生存时间老年组26.5个月,非老年组28.0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5).按分期分层比较,Ⅳ期老年组中位生存时间(22.7个月)有较非老年组(16.1个月)延长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中男性比例更高,易以消瘦起病,贲门胃底癌最常见,多中心起源及合并第二肿瘤的比例较非老年组升高;治疗方面,老年胃癌患者可以耐受规范的手术及化疗,手术比例与非老年组相近,更多患者选择了两药而非三药的联合化疗方案;老年胃癌整体预后与非老年患者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分析老年和非老年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老年直肠癌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9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117例直肠癌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60岁;非老年组:≤60岁。分析老年直肠癌患者发病情况同非老年直肠癌患者的差异。结果 老年组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5cm)发病率(32.31%)小于非老年组(5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出现时间以2周~2年为主,占87.07%。老年组淋巴结转移率(50.88%)高于非老年组(2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7)。16.39%的老年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高于非老年组(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4)。结论 患者确诊前症状持续时间长,应加强癌症知识宣传,提高患者防癌意识,进而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加强术前合并症的处理及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建立筛查制度以从根本上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远期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632例,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非老年组(〈65岁),于2012年3月采用电话随访、门诊检查、冠脉造影等随访方式观察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情况。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在女性(24.5%vs 16.8%,P=0.02)、高血压(72.4%vs 59.5%,P=0.001)、吸烟(27.2%vs 53.6%,P=0.001)比例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I术前冠脉造影特征老年组三支病变比例高(44.4%vs 37.3%,P=0.08);两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8%vs 9.1%,P=0.15),其他不良事件全因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vs 1.3%,P=0.004);冠脉造影三支病变中,老年组与非老年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vs 8.6%,P=0.23)。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当积极控制血压,加强老年女性患者冠心病的筛查。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远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行肝癌根治术的老年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14年12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行肝癌根治术的患者324例,其中277例患者年龄<70岁为非老年组;47例患者年龄≥70岁为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术后短期疗效(包括术后并发症、术后病死率)、长期预后(包括复发、死亡、5年无瘤生存率、5年总体生存率)。结果 非老年组和老年组患者性别、病程、Child-Pugh A级、甲胎蛋白>400 μg/L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肝硬化发生率高于老年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广泛肝切除术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复发率、肿瘤复发部位、复发治疗措施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5年无瘤生存率及5年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37,P=0.333;χ2=0.602,P=0.438)。结论 老年肝癌患者行肝癌根治术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严重程度及长期预后与非老年肝癌患者类似,肝癌根治术可提高老年肝癌患者的预期寿命。  相似文献   

7.
郑盛 《西部医学》2013,(10):1513-1515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收治并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64例,其中老年组420例,非老年组4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原因及胃癌发生率。结果老年组患者呕血率与伴随疾病率均高于非老年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发病原因来看,无论是老年组还是非老年组,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均为消化性溃疡,其中老年组患者以胃溃疡多见,而非老年组中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胃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低于非老年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十二指肠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多见;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胃溃疡和胃癌多见,同时伴有较多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65岁以上老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株洲市一医院病理科116例65岁以上的老年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老年乳腺癌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表达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p53、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表达的特点,并与同期115例非老年患者比较。结果①老年乳腺癌肿块大小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乳腺癌ER、PR、C-erbB-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ER、PR阳性表达率高,C-erbB-2阴性表达率高。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乳腺癌p53、GSTπ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非老年组Ⅲ级(组织学分级)患者比例高于老年组,老年组Ⅰ级患者比例高于非老年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低,组织学分级较低,ER、PR阳性表达率高,C-erbB-2阴性表达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24 h动态血压的变化,探讨老年EH患者24 h血压昼夜变化与BNP及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9月~2013年9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EH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106例,对照组(35~<65岁)60例.观察两组患者血浆BNP及24 h动态血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LVH、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析老年不同类型血压变异与BNP、LVMI的关系.结果 ①老年组非杓型及LVH患者所占比例(42.5%,53.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0%,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②老年组非杓型患者的BNP、LVMI及LVDD均明显高于老年组杓型者及对照组非杓型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老年组杓型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老年组BNP与EVMI呈正相关(r=0.37,P<0.05).③老年组不伴有LVH的非杓型患者BNP较杓型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老年组患者BNP水平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左心室重构,血浆BNP水平在老年高血压不同性别的患者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青年与老年颅内多发动脉瘤(MIA)的分布特征。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MIA患者136例。以60岁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中青年组(<60岁,n=58)和老年组(≥60岁,n=78)。比较两组MIA发生部位、破裂率及分布特征。结果 136例患者中共发现299枚动脉瘤,其中中青年组129枚(占43.1%),老年组170枚(占56.9%)。两组患者动脉瘤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26,P=0.006);其中两组在后交通动脉、基底动脉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动脉瘤破裂率为64.0%(87/136);其中中青年组为74.1%(43/58),老年组为56.4%(44/7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6,P=0.033)。MIA跨越前后循环占14.7%(20/136);其中青年组占5.2%(3/58),老年组占21.8%(17/78),两组MIA前、后循环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1,P=0.025)。MIA镜像分布占双侧分布的63.2%(48/76);其中中青年组镜像分布占46.6%(27/35),老年组镜像分布占26.9%(21/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2,P=0.018)。结论 中青年MIA在后交通动脉分布明显多于老年MIA,并且中青年更好发镜像动脉瘤,以后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镜像动脉瘤常见。老年MIA趋向广泛分布,跨越前后循环分布较中青年更多见。认识MIA分布有助于提高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调节技能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和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进行抗精神病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调节技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05);治疗后2个月、4个月及6个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P〈0.05;χ2=6.75,P〈0.05;χ2=6.70,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P〈0.05);两组患者药物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心理调节技能训练联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同时提高患者对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短效雄激素长程替代治疗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LOH)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男科门诊就诊的1086例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LOH)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1086例单纯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对照,试验组患者行短效雄激素长程替代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变发率、膀胱出口梗阻(BOO)发生率、肝损发生率及红细胞比容(HCT)病理增高发生率的差异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PSA增高变发率为8.5%,对照组为9.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P〉0.05)。试验组患者BOO发生率为4.2%,对照组为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9,P〉0.05)。试验组患者转氨酶(ALT)增高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 P〉0.05)。试验组患者HCT增高发生率仅为0.092%,对照组患者HCT增高发生率为0.1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38,P=0.5634)。结论仿生理节律小剂量短效雄激素长程补充治疗LOH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的开展对于结核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评价其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本所就诊的86例初治结核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结核病护理措施,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和教育有效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依从性达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5);试验组教育有效率91.1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P〈0.05)。结论:健康教育的开展对于结核病治疗及预后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的控制结核病的继续发生和传播情况,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周海燕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9):146-14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防治烧伤瘢痕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照烧伤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干预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措施对瘢痕形成的影响和烧伤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结果烧伤后1个月创面瘢痕痊愈、轻度瘢痕、中度瘢痕、重度瘢痕形成对照组例数(0、10、90、0例)与干预组例数(0、9、91、0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8、0.10、0.00,均P〉0.05);烧伤后6个月时瘢痕痊愈、轻度瘢痕、中度瘢痕、重度瘢痕形成对照组例数(0、28、50、22例)与干预组例数(20、60、20、0例)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63、9.56、13.40、8.21,均P〈0.01)。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优、良、一般、差对照组例数(20、44、11、25例)与干预组例数(68、26、5、1例)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9.56、8.67、4.15、10.59,均P〈0.01)。结论康复护理干预是防治烧伤后瘢痕形成、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有效保证和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陈树亮  陈泽杰  高华 《黑龙江医学》2014,38(10):1141-1143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01-2012-10间我院接诊的120例小儿支原体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阿奇霉素磷酸二氢钠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采用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9.455 5,P=0.008 8);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5.423 3,P=0.000 0);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2.918 3,P=0.000 0);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 4,P=0.031 7)。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我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插入、缺失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肺癌确诊患者120例为病例组,按照病理结果 分为小细胞癌(SCLC)组31例和非小细胞癌(NSCLC)组(鳞癌、腺癌、鳞腺癌)89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62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进行ACE插入(I)、缺失(D)基因分型分析及多态性分布情况。结果 病例组D/D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7,P=0.037,OR=2.85)。小细胞肺癌组(SCLC)的D/D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NSC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2,P=0.032,OR=2.900);SCLC组D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NSCLC组(χ^2=5.185,P=0.023,OR=1.967);SCLC组I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NSCLC组(χ^2=5.185,P=0.023,OR=0.508)。ACE插入、缺失基因多态性在肺癌各期和NSCLC患者中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ACE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具有相关性,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可能是小细胞肺癌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7.
黄莉  曾尤松 《海南医学》2014,(15):2211-2213
目的:探讨选择性胆管插管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胰腺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消化内科需要行ERCP手术的患者188例,根据导丝插入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104例,治疗组采用双“十”字交叉标准选择性胆管插管技术,对照组行传统常规插管方法,术后比较两组患者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胰腺炎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胰腺炎发生情况比较,治疗组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7例,其中轻、中、重度分别为6例、1例和0例,低于对照组的20例(其中轻、中、重度分别为12例、6例和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97,P=0.000;χ^2=4.487,P=0.034)。两组患者高淀粉酶血症发生情况比较,治疗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14例,低于对照组的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结论双“十”字交叉标准选择性胆管插管技术能够明显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联合会阴阻滞麻醉对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足月头位正常分娩初产妇分为两组各100例,实验组在产妇宫口开全后,等胎头刚拨露时行双侧会阴阻滞麻醉,助产士指导产妇呼吸哈气,在无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保护会阴的接生方法进行接产。结果两组第一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差异;实验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t=7.167,P=0.00),会阴侧切率低(χ^2=12.21,P=0.00),会阴完整率高(χ^2=9.89,P=0.00),Ⅰ度裂伤多于对照组(χ^2=4.08,P=0.043);实验组会阴疼痛不适感明显少于对照组(χ^2=22.86,P=0.000)。结论足月头位初产妇正常分娩中,无保护会阴接生联合会阴阻滞麻醉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损伤,明显减轻会阴疼痛不适感,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使分娩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降钙素原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的变化及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4月—2009年6月我院儿科SIRS患儿80例,并将80例患儿依据简化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分为3组,非危重组54例,危重组20例,极危重组6例。选择同期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半定量降钙素原(PCT)试纸条测PCT的质量浓度。结果 SIRS患儿血清PCT质量浓度高于对照组(χ2=18.86P,=0.00),细菌感染血清PCT浓度高于病毒感染组及非感染组(χ2=28.57P,=0.00χ;2=20.48P,=0.00)。病毒感染组与非感染组PCT质量浓度无显著性差异(χ2=0.25P,=0.617)。SIRS患儿血清PCT质量浓度与简化PI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93P,=0.00)。结论 PCT可作为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敏感指标,PCT水平的高低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疼痛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住院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4例,随机分为无痛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82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优质护理,无痛护理组在常规护理上采用无痛护理。两组患者均在术前24 h及术后6、12、24、48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并在出院时对患者分别进行疼痛治疗方式满意度调查、疼痛照顾满意度调查以及疼痛缓解满意度调查。结果无痛护理组在术前24 h及术后6、12、24 h的VA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治疗方式满意度调查两组比较(89.0%比8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67,P〉0.05);疼痛照顾满意度调查无痛护理组(96.3%)优于常规护理组(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9,P〈0.05);疼痛缓解满意度调查无痛护理组(95.1%)优于常规护理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6,P〈0.05)。结论采用无痛护理模式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的疼痛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