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10例,对照组100例。结果:治疗6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0%。结论:益气活血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西比灵、银杏叶片联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共81例患者,治疗组40例,口服西比灵胶囊,一日2次,每次5mg,银杏叶片一日3次,一次2片;对照组41例,口服杞菊地黄丸2次/日,6g/次。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5%,有效率17.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率12.2%,有效率24.4%,总有效率36.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西比灵、银杏叶片联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电针加液体张力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加液体张力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用电针加液体张力疗法治疗;对照组用复方香丹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同时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5.0%,好转率31.3%,无效率3.7%,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治愈率41.7%,好转率38.3%,无效率20.0%,总有效率80.0%。结论电针加液体张力疗法可以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西比灵、银杏叶片联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共81例患者,治疗组40例,口服西比灵胶囊,一日2次,每次5mg,银杏叶片一日3次,一次2片;对照组41例,口服杞菊地黄丸2次/日,6g/次。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5%,有效率17.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率12.2%,有效率24.4%,总有效率36.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lt;0.01)。结论西比灵、银杏叶片联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求穴位注射配合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针刀配合穴位注射、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8.26%,对照组治愈率47.69%;治疗组总有效率98.5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针罐疗法和药物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共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风池、肩井、颈夹脊、太阳、晕听区等穴针刺后颈肩部拔火罐;对照组采用药物配合牵引疗法,使用中西药物加牵引共治疗10天.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2.96%,总有效率98.12%;对照组治愈率为26.09%,总有效率76.09%,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之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加拔罐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其疗效优于药物加牵引疗法.  相似文献   

7.
朱士奎 《中外医疗》2009,27(9):74-75
目的观察洛美利嗪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6例经颅多普勒(TCD)证实为基底动脉及左椎动脉或(和)右椎动脉痉挛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8例,采用洛美利嗪5mg口服,每日2次,川芎嗪2片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48例,采用盐酸培他司汀8mg口服,每日3次,川芎嗪2片口服,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20d。治疗后再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比较基底动脉、左、右椎动脉的平均流速变化,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痊愈率27%,对照组总有效率79.2%,痊愈率12.5%,痊愈率、总有效率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2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右椎动脉平均流速(Vm)较同组治疗前均下降显著(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基底动脉平均流速(Vm)下降显著(P〈0.01)。结论洛美利嗪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针灸加药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灸加药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0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加药枕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加牵引的方法治疗.治疗10天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52例患者中,治愈19例,显效2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51例患者中,治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3%.治疗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加药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张秀琳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0):139-140
目的观察体外短波热疗辅助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对72例患者(热疗组)采用CRS2280C型体外短波热疗机配合药物进行治疗。随访药物治疗者72例作为对照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订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评价疗效,热疗组治愈率1.39%,显效率73.61%,有效率23.61%,无效率1.39%,总有效率98.61%。对照组治愈率0.00%,显效率22.22%,有效率70.83%,无效率6.94%,总有效率93.06%。结论体外短波热疗辅助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总有效率有一定的提高,显效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行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方法将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施加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愈疗程。结果①两组患者经临床积极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均于治疗3个疗程内治愈,对照组第1、2、3疗程治愈率分别为16.67%、66.66%、16.67%,观察组第1、2、3疗程治愈率分别为0.00%、37.50%、62.50%,观察组治愈疗程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行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治愈疗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循环治疗联合低周波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同时接受脑循环治疗仪和低周波治疗仪治疗。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3.3%(28/30例),对照组治愈率为63.3%(19/30例),治疗组CASCS各项评分均显著改善(P〈0.01),且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循环治疗联合低周波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较单用药物显著。  相似文献   

12.
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针刺以颈椎病穴为主穴,对照组针刺以颈夹脊穴为主穴;两组针刺得气后,均辨证取穴,接电针仪,中等刺激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头晕症状评分量表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愈显率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50%(P<0.05);眩晕证候积分减少率,血流速度改变率,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颈椎病穴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流速度,提高临床愈显率方面较颈夹脊穴组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孟氏十二针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孟氏十二针疗法(双侧风池、完骨、天柱、上风池、上完骨、风府夹穴);对照组30例,予常规针刺疗法(双侧风池、完骨、天柱)。两组治疗前后均行TCD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MV值均显著上升(P〈0.01),PI及RI值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小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醒脑针刺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李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1):1608-16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高级血管分析技术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诊断和病因分析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3例临床拟诊为CSA的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所得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血管分析(AVA)等重建技术进行后重建处理,并与结合原始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几种后重建方法诊断CSA的差异。结果:AVA重建的图像质量最佳,其中I级图像为55例(75.34%),而MIP和VR则分别为65.75%和64.38%。AVA对椎动脉钙化、椎动脉变异、椎动脉狭窄、椎动脉发育不良显示与MIP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AVA对钩椎关节增生、椎动脉钙化、椎动脉狭窄、椎动脉发育不良显示与VR相比,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AVA在无创诊断和随访CSA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为CSA临床应用开辟了一条安全、可靠、无创、便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颈椎病中医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5例颈椎病患者的中医分型与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结果风寒湿型48例,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张,椎小关节增生,韧带钙化;气滞血淤型62例,CT表现为颈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受压;痰湿阻络型78例,CT影像表现为骨性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变形移位;肝肾不足型37例,CT显示横突孔狭窄,椎动脉扭曲狭窄;气血虚亏型13例,CT显示椎小关节对应不良,关节间隙出现真空,椎体失稳。结论 16层螺旋CT检查能够确定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明确显示椎管、椎间孔及横突孔的狭窄、神经根及脊髓的受压程度,可以观察椎动脉的变异、钙化及狭窄程度,能为颈椎病中医辩证分型提供客观指标,有利于提高颈椎病中医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眼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该疗法的作用机理。方法: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配合眼针治疗,对照组睡前口服西比灵胶囊5mg,以上两组治疗均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和TCD复查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情况。结果:在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1%和75.6%)及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分别为86.7%和71.1%)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眼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其作用机理可能为:通过针刺推拿手法刺激颈项部相关穴位和肌肉、经筋系统,可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循环,调整脏腑功能,缓解头项部血管痉挛,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从而缓解头晕头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9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配合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9.
熊国龙 《中外医疗》2014,33(6):35-36
目的研究卧位颈椎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4月-2012年1月确诊并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其中男37例、女45例,年龄在19~68岁之间,平均(41.7±6.3)岁病程在9h-32年之间。所有患者分为临床组和参照组,临床组应用卧位颈椎手法复位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参照组单纯应用与临床组相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综合疗效情况。结果临床组优良率为90.24%,参照组优良率为41.46%,临床组其优良率显著好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卧位颈椎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能够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根本致病机理,纠正颈椎解剖结构错位,促进脑部供血.故治疗颈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针刀结合手法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44例)和对照组(n=40例).治疗组以针刀结合手法按摩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结果 治疗3周后评定疗效,治疗组治愈26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