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取铁营养灵敏指标SF、FEP、Hb对3624名学龄前儿童预防剂量铁剂干预前后观察,发现反映机体铁储备的SF与Hb呈明显正相关,与反映红细胞缺铁程度的FEP、FEP/Hb呈负相关,铁剂干预后SF、Hb明显升高,FEP、FEP/Hb有所下降。说明小剂量铁剂干预补充储备铁的不足是防治儿童铁缺乏症的重要措施。同时发现,儿童铁缺乏症患病率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尤以6月 ̄2岁儿童为最高,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经三  相似文献   

2.
891675 齐齐哈尔地区朝鲜族6个月~6岁儿童铁缺乏症的调查/韩国栋…∥中华血液学杂志。-1989,10(7).-366 调查704名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出220例,对其缺铁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正常者77例(35%);隐性缺铁(ID:Hb≥110g/L,FEP<0.63 μmol/L,SF≤20 μt g/L)116例(52.7%);红细胞内缺铁(IDE:Hb≥110,FEP≥0.63,SF≤20)14例(6.4%);缺铁性贫血(IDA:Hb<110,FEP≥0.63,SF≤20,FEP/Hb≥2.8,Ect<33%)13例(5.9%)。三期铁缺乏症共143例,合计患病率为65.0%,  相似文献   

3.
不同膳食结构儿童的铁营养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市区儿童铁营养状况,进一步明确防治铁缺乏的方向,我们将1992~1994年市区二个监测点6mo~6a1034例儿童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叶琳(FEP)及膳食资料分析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男540例,女494例,2~4a占95%,其中集居(全托)596例,散居438例(其中302例Za’J‘儿入全托随访测定Hb和FEP)。二、方法:Hb(氰化高铁法)和FEP(荧光光度法)测定(共9次)人员、仪器固定,手指微量来血,Hb<110g/L为贫血,FEP>500ug/L或FEP/Hb>3.ong/g[’j为铁缺乏,伴一项铁缺乏指标的贫血为缺铁性贫…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认为血清铁蛋白(SF)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测定可反映机体早期隐性缺铁的情况。但有关新生儿期FEP的报道却很少见到。我们将105例早期健康新生儿进行了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以及FEP的测定分析,从而了解新生儿铁储备与孕妇缺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高原乏氧及铁缺乏对儿童身心发育的影响,对195例亚高原和233例高原城区儿童进行体格发育、智能发育筛查(DDST)、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及血红蛋白(Hb)等调查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1)两组儿童体重和身高Z分较平原参照人群(1985年中国九市城区儿童)呈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以身高Z分的降低更为显著,随年龄段升高亚高原组两Z分逐渐向参照人群靠近,而高原组无此趋势。(2)FEP与儿童身高Z分呈负相关,DDST结果异常或可疑者FEP水平高于正常者。(3)本文高原组FEP水平及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亚高原组,其随年龄的变化在两组间亦有差异。提示:高原乏氧和铁缺乏对儿童发育的不利影响,本文资料示随海拔升高而趋于明显。因此,对不同海拔地区儿童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重视对铁缺乏的防治,是促进高原儿童身心发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了解儿童、妇女铁减少(ID)、缺铁性贫血(IDA)及铁缺乏症(IDD)患病率。方法随机抽取汉中市城区7月~7岁儿童532名,30岁以下妊娠38周以内孕妇203名,30岁以下未孕育龄妇女200名为调查对象。检测了血红蛋白(Hb)、锌原卟啉(ZPP)、血清铁蛋白(SF)等指标。结果7个月~7岁儿童ID平均43.80%,IDA平均9.96%。其中7个月~12个月婴儿ID71.67%,IDA22.50%;3个月~36个月幼儿ID33.13%,IDA8.13%;37个月~7岁儿童ID37.30%,IDA5.16%。孕妇ID平均82.17%,IDA平均37.93%。其中早孕组ID75.91%,IDA14.46%,中孕组ID77.14%,IDA51.43%;晚孕组ID100.00%,IDA58.00%。未孕育龄妇女ID49.50%,IDA25.00%。儿童ID、IDA不同年龄组有显著差异(P<0.01),即年龄越小、患病率越高。孕妇孕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孕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孕妇ID、IDA患病率与育龄妇女有显著性差异(P<0.01)。孕妇患病率明显高于育龄妇女。不同年龄组儿童、不同孕期孕妇及育龄妇女ID患病率均大于IDA患病率。结论本市儿童、孕妇、育龄妇女铁缺乏症比较普遍,ID、IDA患病率均高于国外和全国平均水平。隐性缺铁十分严重,已成为营养性铁缺乏症的主要问题。婴幼儿和晚期孕妇是铁缺乏症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省儿童铁营养的现状,为使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在2000年的基础上下降1/3掌握基数。方法 在全省范围分三个层次九个流调点对2584名儿童作Hb(血红蛋白)、ZPP(锌原卟啉)及SF(血清铁蛋白)的测定。结果 我省儿童总的铁缺乏症发生率37.23%;铁减少发生率22.87%;缺铁性贫血发生率14.36%。结论 铁缺乏、铁减少及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与饮食的合理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潜在性缺铁的诊断方法 ,以便早诊断、早防治。方法 对 4 11例 6个月至 6岁小儿进行血红蛋白 (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血清铁蛋白 (SF)及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检测 ,分析RDW、MCV与SF、FEP之间有无相关性。结果 RDW与SF呈负相关 ,与FEP呈正相关 ;MCV与SF呈正相关 ,与FEP呈负相关。结论 在铁缺乏症的高发群体中 ,基层医院用RDW与MCV代替SF与FEP作为粗略判断潜在性缺铁的检测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脐带血铁代谢指标研究:附1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组应用PI、TIBC、UIBC、TS、SF、Hb、Ht、FEP、FEP/Hb、FEP/PI等10项指标,在福州地区对113例脐带血和108例临产妇的铁营养状况和各项铁代谢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脐带血的PI、TS、SF、Hb、Ht测定值比临产妇组高,而TIBC、UIBC、FEP、FEP/Hb、EPP/PI测定值则比临产妇组低,两组间各项指标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皆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发现贫血组的临产妇(Hb<110g/L)其配对的脐带血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铁减少状态。  相似文献   

10.
汉中市儿童、孕妇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了解儿童、妇女铁减少(ID)、缺铁性贫血(IDA)及铁缺乏症(1DD)患病率。方法 随机抽取汉中市城区7月~7岁儿童532名,30岁以下妊娠38周以内孕妇203名,30岁以下未孕育龄妇女200名为调查对象。检测了血红蛋白(Hb)、锌原卟啉(ZPP)、血清铁蛋白(SF)等指标。结果7个月~7岁儿童ID平均43.80%,IDA平均9.96%。其中7个月~12个月婴儿ID71.67%.IDA22.50%:3个月~36个月幼儿ID33.13%,IDA8.13%;37个月~7岁儿童ID37.30%,IDA5.16%。孕妇ID平均82.17%,IDA平均37.93%。其中早孕组ID75.91%,IDA14.46%,中孕组ID77.14%,IDA51.43%;晚孕组ID100.00%,IDA58.00%。未孕育龄妇女ID49.50%.IDA25.00%。儿童ID、IDA不同年龄组有显著差异(P〈0.01),即年龄越小、患病率越高。孕妇孕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孕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孕妇ID、IDA患病率与育龄妇女有显著性差异(P〈0.01)。孕妇患病率明显高于育龄妇女。不同年龄组儿童、不同孕期孕妇及育龄妇女ID患病率均大于IDA患病率。结论本市儿童、孕妇、育龄妇女铁缺乏症比较普遍,ID、IDA患病率均高于国外和全国平均水平。隐性缺铁十分严重,已成为营养性铁缺乏症的主要问题。婴幼儿和晚期孕妇是铁缺乏症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1.
北方四市城区2~7岁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我国北方4市城区2~7岁儿童末梢全血锌原卟啉(ZPP)水平和铁缺乏症患病率.方法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是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血红蛋白(Hb)用氰化高铁法,末梢全血ZPP用荧光法,血清铁蛋白(SF)用微粒子酶免法.结果北方4市城区(北京、沈阳、丹东和邢台)5333例2~7岁儿童末梢全血ZPP含量中位数分别为2.4,2.2,2.6和2.8μg/(g  相似文献   

12.
中国7个月~7岁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目的 调查我国儿童铁减少 (ID)、缺铁性贫血 (IDA)及铁缺乏症患病率。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以全国 15个省 ,2 6个市县为调查点 ,随机抽取 9118名 7个月~ 7岁儿童为调查对象 ,检测末梢血血红蛋白 (Hb)、锌原卟啉 (ZPP)、血清铁蛋白 (SF)等指标。结果  7个月~ 7岁儿童ID32 5 %、IDA 7 8% ;7~ 12个月ID 4 4 7%、IDA 2 0 8% ;13~ 36个月ID 35 9%、IDA 7 8% ;37个月~ 7岁ID 2 6 5 %、IDA 3 5 %。不同年龄组儿童ID、IDA、铁缺乏症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7~ 12个月 (婴儿组 ) ,13~ 36个月 (幼儿组 ) ,37个月~ 7岁 (学前组 ) ,各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农村婴儿组ID 35 8%、IDA 30 1%、Hb ( 98 8± 9 1)g/L ;城市婴儿组ID 4 8 1%、IDA 16 8%、Hb ( 10 1 0± 6 8)g/L。农村幼儿组ID 31 0 %、IDA 15 5 %、Hb ( 98 2± 10 5 )g/L ;城市幼儿组ID 38 0 %、IDA 4 4 %、Hb( 10 2 8± 6 9)g/L。农村学前儿童组ID 2 7 6 %、IDA 6 3%、Hb( 10 1 2± 8 6 )g/L ;城市学前儿童组ID2 6 0 %、IDA 1 9%、Hb( 10 4 2± 4 4 )g/L。农村 7个月~ 7岁儿童铁缺乏症患病率 4 2 0 % ,城市 7个月~ 7岁儿童铁缺乏症患病率 39 5 % (P <0 0 1)。城市婴儿和幼儿ID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 (P <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我省儿童铁营养的现状 ,为使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在 2 0 0 0年的基础上下降 1 / 3掌握基数。方法  在全省范围分三个层次九个流调点对 2 584名儿童作Hb(血红蛋白 )、ZPP(锌原卟啉 )及SF(血清铁蛋白 )的测定。结果  我省儿童总的铁缺乏症发生率 37 2 3% ;铁减少发生率 2 2 87% ;缺铁性贫血发生率 1 4 36 %。结论  铁缺乏、铁减少及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 ,与饮食的合理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铁缺乏症仍是危害学龄前儿童身体健康的主要营养性疾病之一。国内外已有许多防治研究报告。作者于1983年5~8月用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血红蛋白比值(FEP/Hb)为主要指标,对银川市9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铁缺乏症的防治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院于1984年8月至1985年2月对92对母婴进行了同步观察,以了解母婴间铁营养指标的相互关系,探索防治新生儿及幼婴缺铁性贫血的有效途径。对92名孕期不到36周的孕妇随机分为投药组及对照组。两组孕妇临产前在Hb、PCV、FEP、SF等项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分娩后4周投药组孕妇Hb、PCV、SF均高于对照组(P<0.01及0.Q5)、FEP/Hb则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9周投药组FEP、FEP/Hb和FEP/PCV均较对照组低(P<0.05及0.01),而SF则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孕妇所生婴儿在4周时各项检测均无差异。投药组生后9周的婴儿FEP低于对照组(P<0.05)。投药组婴儿生后4—6月FEP、FEP/Hb、EEP/PCV都较对照组低(P<0.01),SF则较对照组高(P<0.05)。在无贫血或铁缺乏的孕妇中。投药组婴儿在生后4~6月时FEP、FEP/Hb、FEP/PCV较对照组低(P<0.01、0.05)、SF则较对照组高(P<0.01)。本文阐明:妊娠后期补铁不仅可提高孕妇铣储备以利于产后恢复,也有利于胎儿铁的供给,并防止幼婴缺铁。如果孕妇自身缺铁,则胎儿获得的铁量较少,在生后较易出现贫血或铁缺乏。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海南省儿童铁缺乏状况及相关因素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问卷、体检和检测外周血血红蛋白、锌原卟啉和血清铁蛋白。结果显示 :海南省海口、通什2市汉、黎族 7月~ 7岁 945名儿童中缺铁性贫血患病率 1 8 41 % ,铁减少患病率30 1 5% ,总铁缺乏症患病率 48 57%。缺铁性贫血、铁减少和总铁缺乏症患病率汉族分别为 9 1 6 %、34 1 6 %和 43 32 % ,黎族分别为 38 2 1 %、2 1 59%和 59 80 %。缺铁性贫血单因素分析显示所在地、民族、6个月前是否添加奶类、9个月前是否添加鱼、肉类是 7月~ 3岁组儿童相关因素。所在地、民族、家庭抚养和营养不良是 4~ 7岁组儿童相关因素。结论 :海南省儿童铁缺乏症仍较普遍存在 ,黎族患病率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17.
营养性疾病     
561359 学龄前儿童铁缺乏症的防治观察吴龙等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1):28~311986共170例,均为4~7岁非集体饮食儿童,测指尖血血红蛋白(Hb),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并计算 FEP/Hb 值,随机分为对照组83例及服药组87例。对照组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海南省儿童铁缺乏状况及相关因素,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问卷、体检和检测外周血血红蛋白、锌原卟啉和血清铁蛋白。结果显示:海南省海口、通什2市汉、黎族7月-7岁945名儿童中缺铁性贫血患病率18.41%,铁减少患病率30.15%,总铁缺乏症患病率48.57%。缺铁性贫血、铁减少和总铁缺乏症患病率汉族分别为9.16%、34.16%和43.32%,黎族分别为38.21%、21.59%和59.80%。缺铁性贫血单因素分析显示所在地、民族、6个月前是否添加奶类、9个月前是否添加鱼、肉类是7月-3岁组儿童相关因素。所在地、民族、家庭抚养和营养不良是4-7岁组儿童相关因素。结论:海南省儿童铁缺乏症仍较普遍存在,黎族患病率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19.
硫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肯定,但对胃肠道有刺激,吸收利用率低,为寻求防治缺铁高效、简便易行、小儿又乐于接受的方法。作者于1988年10月至12月采用动物血对沙市市12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铁缺乏症的防治研究。对象和方法本市幼儿园随机抽样120名4~6岁儿童,经询问病史,体检,指尖取血检测Hb、FEP,红细胞形态观察,按年龄分三组,每组各40人。A 组每天午餐  相似文献   

20.
铁缺乏症(iron deficiency,ID)、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大脑认知功能发展。我国儿童ID和IDA患病率较早年已明显下降,但由于国土辽阔、各区域的发展程度不均以及各民族生活习惯差异等原因,部分区域儿童的患病率仍然较高。儿童ID和IDA的规范化防治对改善儿童生长发育,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意义重大。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参考国家相关部门文件及国内外临床指南共识,查阅循证文献,通过反复研讨形成符合我国临床需求的《儿童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防治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