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杨光成  司徒朴  刘春利 《广东医学》1999,20(12):919-920
目的 探讨游离软骨块大小对软骨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新西兰大白兔24 只随机分为A,B两组,将切取的软骨制成不同大小的软骨浆,A组软骨大小约为0-5 mm ×0-5 mm ,B组为1-5 mm ×1.5 mm ,将软骨浆均匀地涂布在多孔聚乳酸泡沫上,制成软骨- 聚乳酸复合物,埋植于兔背皮下,分别于术后第1,3 ,6 个月取出标本作大体观察和病理检查。结果 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软骨形成,经统计分析较小软骨组比较大软骨组新生软骨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 游离软骨块在聚乳酸泡沫上均具有一定的生长潜能,其中较小软骨块更有利于软骨生长。  相似文献   

2.
孔直径不同的软骨下骨钻孔术对兔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钻孔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过程,比较不同孔直径钻孔术对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用中国白兔24只,在股骨关节面造成6mm×8mm全层软骨缺损,分别施行孔直径1mm和1.5mm的钻孔术,术后4、8周取材,做组织学光、电镜观察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两组的优势修复组织均为类透明软骨、幼稚软骨和纤维软骨,对照组为纤维组织。②修复组织厚度,1mm孔比1.5mm孔较厚,0.1〉P〉0.05。③修复组织覆盖缺损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不同方法保存猪肩胛软骨对异种移植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4种方法保存猪肩胛软骨,并按保存方法及保存时间分7组移植到日本大耳白兔背部皮下,每组5只动物,共35只进行观察比较。①γ-射线辐射处理,4℃保存3个月为A组,1个月为B组;② (戊二醛)=0.5%磷酸缓冲液浸泡,4℃保存3个月为C组,1个月为D组;③深低温-80℃保存3个月为E组,1个月为F组;④新鲜软骨为G组。移植术后每周1次活体检查软骨位置及大小,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每只动物取一块软骨行大体标本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术后6个月取软骨标本行电子显微镜观察。实验结果显示: (戊二醛)=0.5%浸泡、γ-射线辐射处理可降低软骨抗原性,4℃保存时间≤1个月为最佳保存时间,按软骨被吸收卒大小,依次为E、F、A、B、G、C、D组。结果提示:①猪肩胛软骨可作为异种移植代用材料的最佳供体之一;②猪肩胛软骨异种移植到家兔皮下,可长期存留6个月;③本实验4种猪软骨保存方法相比较,按异种移植后软骨抗原性降低和被吸收、变形程度轻重,以 (戊二醛)=0.5%磷酸缓冲液浸泡保存方法为最佳条件,γ-射线辐射处理次之;④ (戊二醛)=0.5%磷酸缓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的优越性。方法:对50例(5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行怕乳化吸出,通过3.2mm隧道切口植入硅胶折叠式人工晶体及44例3.2mm切口基础上扩大至6.0-6.5mm,植入后房型PMMA硬性人工晶体。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0.5者占78%。随访1-3个月视力≥0.8者占86%,与后房型硬性人工晶体植入比较术后1和1个月平均散光分别为(0.92±0.84)DT (  相似文献   

5.
建立增生性瘢痕动物实验模型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李荟元  刘建波 《医学争鸣》1998,19(6):655-657
建立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方法:选用大耳白兔23只的46个耳朵,产生如下伤口:兔耳腹面作6mm直径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100个;1.5cm*1.5cm方形创面12个;圆形全皮加去软骨创面12个;耳背圆形全皮缺损创面24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复合材料负载软骨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方法 把软骨细胞种植到聚乳酸(PLA)涂层的多孔羟基磷灰石(HA)表面,培养2周后,移植软骨细胞-载体的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股骨髁的软骨缺损(直径约5mm,深约2.5mm,达钙化层),然后对缺损的修复情况在移植后进行大体、光镜评估和电镜观察。另外对兔膝关节正常的软骨和移植后12周缺损处的修复软骨进行胶原量的测定。结果 移植的软骨细胞能在复合材料上良好  相似文献   

7.
我科于1997年1月至1999年6月 ,在体外循环低温室颤低流量下行动脉导管闭合术8例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动脉导管未闭 (PDA)患者8例 ,其中男5例 ,女3例 ;年龄5~53岁 ,大于25岁者6例。胸片示心胸比0.5~0.7 ,两侧肺充血。心脏超声检查示未闭导管直径大于1.5cm2例 ,小于1.5cm6例 ;左室舒张末内径均大于55mm ,最大85mm ,均为左向右分流 ;肺动脉压>7.5kPa6例 ;合并主动脉瓣下隔膜型狭窄、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房颤各1例。既往有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2.手…  相似文献   

8.
骨痂牵拉延长治疗下肢短缩21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锐  王晶 《广东医学》1998,19(9):660-661
目的:促进延长段新骨的生长。方法:利用半环式外固定延长支架经胫骨干骺端骨痂牵拉延长,每天1mm的延长速度,在延长过程中,采用延长长度储备,继而主动轴向短缩加压。促进处长段骨痂的生长。结果:21例胫骨延长3 ̄6cm,平均4.6cm,骨愈合时间4 ̄7个月,平均5.5个月。结论:骨痂牵拉及轴向短缩加压有效的促进了延长段骨痂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生长因子促进牙周骨缺损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组织学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豚鼠牙周骨缺损修复作用。方法 将18只实验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动物1┿1牙周制备高3~5mm,宽2mm的骨缺损区,实验组骨缺损区填入浸有TGF-β1的明胶海绵块。对照组只填入明胶海绵块,术后1周、2周、3周、1月、3月、6月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1)实验组:术后1周,骨缺损区生长活跃,可见骨样及少量骨组织;术后1月见新生骨组织范围扩大,钙化程度加强;术后3~6月,缺损区完全由新骨充填,并逐渐改建成骨小梁不断增多的正常骨组织。(2)对照组:术后1周骨缺损区周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术后2周见炎性渗出吸收,成纤维细胞、毛细胞血管生长活跃;术后1~6月见骨缺损区区周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术后2周见炎性渗出吸收,成纤维细胞、毛细胞血管生长  相似文献   

10.
苯丙氨酸对高血压病患者后代的遗传性心脏改变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验证苯丙氨酸能否改善高血压病患者后代高血压病前期遗传性左心室肥大和收缩功能减低的改变。方法以50名无高血压病家族史的正常青少年的超声心动图值为标准,在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青少年中筛选出有遗传性左心室肥大即室间隔及(或)左心室后壁≥10.5mm者96名,随机分为干预组(苯丙氨酸1g/天,58名)和对照组(安慰剂胶囊1g/天,38名),用双盲、交叉及对照观察,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3、6、9个月时的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干预后升主动脉扩大和左心室肥大出现改善,在9个月时,两批的室间隔、左心室后壁及重量分别由干预前的10.9±1.2降至9.2±0.6mm;9.5±1.0降至8.6±0.6mm;92±15降至70±11g/m2;收缩功能的参数值均升高。干预后心脏的改善和停止干预后的复原在6个月时很明显。结论在父或母患高血压病的子女所见的遗传性心脏异常可被认为是高血压病的前期改变,也可被一种天然必需氨基酸——苯丙氨酸所逆转,这一发现为早期预防高血压病拓开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6岁。因双眼流泪不适7天于1998年5月来院治疗。检查视力;左眼5.2/5M,右眼5.0/5M。球结膜充血,有大量粘液性分泌物,右角膜9点至6点方位有-6mm瘢痕,前房可见-5mm × 2.5mm×0.5mm类长方形透明异物,位于前房下方,其上缘位于瞳孔缘,瞳孔及虹膜正常。在裂隙下可见异物有折射光,为一凸面向外的弧形异物,在病员结膜炎治愈后给以手术摘除前房异物,取出-5mm×3mm ×0.5mm异物,术后顺利,7天出院,术后视力5.0/5M。事后患者父母回忆在4岁时曾玩耍灯泡炸伤右眼,当…  相似文献   

12.
在30具成年尸体眩,对左侧第八,九,十肋间后动脉及冠状动态的后降支和边缘支进行了观测。观测结果:第八,九,十肋间后动脉后降支在房室交点下方1cm处平均外径为2.5mm,2.7mm,2.8mm,与冠状动脉后降支(2.5mm)较为接近;到边缘支起 处的平均外径为2.6mm,2.8mm,2.6mm,边缘支(2.1mm)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3.
作者应用梅花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21例,最小年龄3岁10个月。6个月至6年随访结果:一般在术后1个月下床活动,2个月不扶拐;最早14天下床,26天自由步行。骨折在术后1至1.5个月骨性愈合,最早于术后3.5个月拔去梅花针。此法对上下端骨骺无损伤,髋膝关节功能全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袁晖  杨蓓蓓 《浙江医学》2001,23(4):243-244
声带肉芽肿亦称接触性肉芽肿 ,是临床上较少见的一类良性增生性病变 ,多位于声带后段 ,即杓状软骨的声带突处 ,治疗较困难 ,手术后易复发。现将我科近年收治的6例声带肉芽肿报道并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6例中男性4例 ,女性2例 ;年龄3个月~50岁。女性患者中1例3月前曾因车祸外伤而作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手术 ;另1例为3个月婴儿 ,1个月前因支气管异物行支气管镜检查术。男性患者中 ,1例有反流性食管炎 ,1例有慢性咳嗽病史 ,另2例均有不同程度用声不当史。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声嘶5例 ,咳血或痰中带血3例 ,气促1例 ,咽…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医科大学眼显微外科中心与俄罗斯眼科专家进行技术合作,自1992年12月至1993年6月在华南地区行角膜放射状切开术治疗近视眼827人共1614只眼,术前平均屈光度为6.65D,术后下降5.26D,术前角膜屈光度为44.76D,术后平均下降5.36D,角膜中心视区为3.0mm~4.0mm,切口刀数4~12刀,切口深度为角膜厚度的85%~95%,周边深度比旁中央区深度深100μm~75μm,术后有畏光、眩光、流泪、异物感等症状,一般在3天或1周逐渐消失,有10%的人眩光现象术后3个月消失。  相似文献   

16.
临床分析138例川崎病,结果:符合其诊断标准中6项主要症状者71例,5项者50例,4项件二维伪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2I)-CFM)检查冠状动脉扩张(CAD)者17例1.75例有心肌炎。2D-CFM检查63例,有30例CAD,内径>3mm,2例4~5mm。1例左右冠状动脉瘤(CAA)[9 11mm],且合并心包积液,二尖瓣主动脉瓣重度返流。随访65例,急性期2D-CFM异常的28例,于病程6个月至1年,26例恢复正常。继续随访3~5年,均正常。有2例(病程3个月),冠状动脉内径仍大于3mm。治疗中首选阿斯匹林,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7.
三种隧道式切口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宏健  魏爱民 《宁波医学》2000,12(9):406-408
目的 评价3种隧道工切口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透明角膜(Ⅰ组)、角膜缘(Ⅱ组)、反弧形巩膜(Ⅲ组)隧道式切口,对568例(588眼)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并植入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或直径5.5mm的人工晶状体。结果 3组在术后1周、2周、1个月视力≥0.5者分别占74.6%、79.5%、77.4%、83.5%、86.4%、84.6%、88.6%、89.7%、87.4%;角膜散光以角膜切口组为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时3组的角膜散光已经基本接近(P〉0.05)。结论 3种隧道式切口均是白内障手术较佳的切口。  相似文献   

18.
1992年8月以来,我们用自制不锈钢丝支架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患龋病及外伤冠折的活髓前牙,疗效良好,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牙72个,有随访结果的67个。其中男46例,女21例,14~62岁。上中切牙34个,上侧切牙28个,上尖牙5个。已露髓需做根管治疗的患牙不用此治疗方法。12 材料 直径05、06mm的不锈钢丝系上海齿科材料厂产,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及相配套的酸蚀剂、粘接剂系德国古莎公司产。13 方法 根据患牙牙冠缺损的类型,用直径05或06mm的不锈钢丝制成不…  相似文献   

19.
金属内支架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附4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金属内支架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作用。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1例中26例经PTCD置放金属内支架,15例外科直视手术下置放。置放的支架有进口和国产两种。结果技术成功率100%,1例介入法放置术后2h出现胆道出血,经处理后出血停止。3例置放术后出现胆道感染,1.5月死亡。其余病例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全身状况改善,血清总胆红素术前平均225.2μmol/L,术后3~10周内(平均6.5周)降至正常。随访时间最短为1.5月,最长为25个月.生存期为1.5~25月,中位生存期6.5月。术后存活半年以上者12例。其中3例于术后6、7、14个月再次出现梗阻性黄疸。结论胆道置放金属内支架具有手术简单、疗效显著的优点,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的改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因创伤小、恢复快而易被患者接受 ,但手术费时。我们通过改进输尿管的暴露和缝合方法 ,使手术更快捷、有效。自2001年3月至今共施行9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9例 ,男4例 ,女5例 ;年龄27~65岁 ,平均41.2岁。结石直径11~25mm ,平均15.6mm。结石滞留时间2~38个月 ,平均10个月 ;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7例 ,中段2例 ;右侧8例 ,左侧1例。其中6例曾作体外震波碎石 (ESWL)治疗失败。所有病人都有结石侧肾积水。1.2手术方法全麻或硬麻 ,经膀胱插入带导丝双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