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山豆根与北豆根为《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二者在生药学等方面均有较大区别。但在近年的商品流通领域和临床应用中常常混为同种用,更有甚者把北豆根及其混淆品马兜铃科植物棉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的干燥根茎,习称“寻骨风”作北豆根用。为保证用药准确、有效,本文对两味生药及其混淆品的基源、性状、显微及理化等方面进行比较、鉴别。 1 基源鉴别(见表1) 表1 山豆根、北豆根及其混淆品基源鉴别 类 别 山豆根(广豆根) 北豆根 混淆品 原植物 豆科、越南柔枝槐 Soprora tonkinensis Gapnep et Chen 防己科…  相似文献   

2.
北豆根及其混淆品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豆根及其混淆品绵毛马兜铃的根茎,从形态特征、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证明两者有明显的不同,不能混用。  相似文献   

3.
北豆根及共混淆品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豆根及及混淆品绵毛马兜铃的根茎,从形态特征、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证明两者有明显的不同,不能混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山豆根及其混淆品北豆根、滇豆根、木蓝山豆根进行对比鉴别,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性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几方面进行对比鉴别。结果山豆根、北豆根、滇豆根、木蓝山豆根的基源、性状、药理、性味、归经与效用、临床应用均有区别,临床用药不可混淆。结论山豆根、北豆根、滇豆根和木蓝山豆根(土豆根)基源不同,成分有别,药理作用各有所长,性味、归经与效用也不尽一致,应各以其名药用。  相似文献   

5.
王芳 《光明中医》2013,28(8):1739-1740
目的探讨山豆根与几种易混品的鉴别方法。方法鉴别对比山豆根和其混淆品如北豆根、滇豆根、木蓝山豆根,观察几种药品的性状、药理效果、临床使用分析对比其区别。结果山豆根、北豆根、滇豆根、木蓝山豆根不论是从基源、性状、性味、药理、效用、临床应用都存在较大的差别,在临床使用当中不能够混淆。结论山豆根、北豆根、滇豆根和木蓝山豆根不论从其基源,药理还是其效用都不相同,在临床应用当中应该根据其药名进行差别分别,并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6.
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 Menispermumdauricum DC.的干燥根茎,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近来笔者发现有以寻骨风(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 Aristolochia mollissimaHance 的干燥根茎)混充北豆根入药,其功效为祛风湿、通经络、止痛,与北豆根不同,不可作北豆根药用。本文对寻骨风的性状和组织显微特征进行了观察鉴别,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山豆根及其混淆品北豆根、滇豆根、木蓝山豆根、苦豆子根进行对比鉴别,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性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几方面进行对比鉴别。结果:山豆根、北豆根、滇豆根、木蓝山豆根、苦豆子根的基源、性状、药理、性味、归经与效用、临床应用均有区别,临床用药不可混淆。结论:山豆根、北豆根、苦豆子根、滇豆根和木蓝山豆根(土豆根)基源不同,成分有别,药理作用各有所长,性味、归经与效用也不尽一致,应各以其名药用。  相似文献   

8.
对青木香Aristolochiadebilis及其混淆品鄂西马兜铃Aristolochialosiopas进行了性状、显微鉴别。  相似文献   

9.
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S.Moore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晒至半干,切段,个大者再纵切,干燥。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常见防己混淆品有汉中防己(马兜铃科植物汉中防己Aristolochia heterophylla Hemsl.的干燥根。)、木防己[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L.)DS.的干燥根1、大叶马兜铃(马兜铃科植物大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kaempferi Willd的干燥根茎)、华防己[防己科植物华防己Diploclisia affinls(Oliv)Diels的干燥茎及根茎。]、耳叶马兜铃(马兜铃科植物耳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tagalaCham.的干燥根。)  相似文献   

10.
对青木香Aristolochia debilis及其混淆品鄂西马兜铃Aristolochia losilpas进行了性状、显微鉴别。  相似文献   

11.
山豆根来源于豆科植物柔枝槐(广豆根)Sopho-rasubprostratachunetT.chen的干燥根北豆根为防巳科植物蝙蝠葛MeniapermumdahurlcumDC的干燥根茎.山豆根主产于广西.广东、江西等地.北县根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不知是名称相近.还是两者都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的原因,在北方部分地区经常出现两者互相代用的现出.在北豆根项下常注有“北方习用”,个别部门及人员产生错误的理解,认为不管是山豆根还是北豆根,在北方者习惯用北豆根.笔者认为不妥,山豆根和北豆根虽均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但两者来源不同.所…  相似文献   

12.
刘倩 《光明中医》2020,(6):958-960
笔者通过查阅近十年的研究文献,对含有马兜铃酸类成分的三种易混淆中药材的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木通为关木通的替代品,混淆品有多种,目前已经有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光谱鉴别、DNA分子鉴别等方法对木通、关木通以及川木通进行鉴别;在广防己、防己以及其混淆品的鉴别上,已经有性状鉴别、紫外光谱鉴别以及DNA条形码鉴别等方法;在青木香及其混淆品的鉴别上,已经有性状鉴别、显微鉴别、HPLC指纹图谱以及UPLC指纹图谱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石菖蒲及其混淆品九节菖蒲鉴别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石菖蒲及其混淆品九节菖蒲从性状、显微、理化、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鉴别比较。两者有明显差别,不可混用。  相似文献   

14.
吴顺俭 《北京中医药》2002,21(2):106-107
山豆根来源复杂,药典规定了两个品种,以“山豆根”和“北豆根”命名以区别之,但在山东及北方许多地区,处方中开的山豆根,实际配付的多为北豆根,并且北豆根之名在处方中亦少见,说明两者使用上并未严格区分。虽然它们的作用相近,都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能,但所含成分不同,尤其在近代研究发现有不同的新作用,有的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凝胶电泳技术对葶苈子及其混淆品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中药葶苈子及其混淆品之间虽亲缘关系相近,药材性状类同,但各自的种皮显微特征与电泳图谱均具有明显差异, 可作为葶苈子及混淆品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6.
山豆根与北豆根的鉴别刘葆琴刘雅伶冯海鹰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剂教研室116017目前屡见市售品中,北豆根充山豆根,就其原因,一、可能因两药名称只一字之差而混用。其二、是两药性状相似较难识别。山豆根来源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ton...  相似文献   

17.
细辛中马兜铃酸的HPLC限量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辛及其中成药中马兜铃酸的HPLC限量检测。方法:采用HPLC与MS分别检测北细辛中的马兜铃酸A,并比较对照品和供试品的检测限。结果:用HPLC从北细辛中未能检出马兜铃酸A,用MS可检出马兜铃酸A。结论:用HPLC难以检测,北细辛中含有微量马兜铃酸A。所含微量成分的限量检测须考虑供试液的基线噪音。  相似文献   

18.
对绞股蓝混淆品乌蔹莓进行药材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和紫外—可见光谱鉴别研究,并与绞股蓝作鉴别比较,两者有明显区别,不应混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马兜铃蜜炙前后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马兜铃样品用乙醚超声提取,提取液浓缩所得油状物再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得到挥发油,并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马兜铃生品和蜜炙品挥发油含量分别为1.65%和0.08%。从马兜铃生品及蜜炙品中共鉴定出86个化舍物,生品52种,蜜炙品46种,均占各自挥发油总成分的90%以上。结论:马兜铃蜜炙后挥发油含量显著降低,化合物总数减少,有大量新化合物产生,同时有部分化合物经炮制后含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0,(4)
目的:考查现时中药材市场和使用单位所使用的商品防己的真伪与质量情况。方法:采用药材市场调研与使用部门抽样,用性状、显微分析的方法,对6批商品防己药材及5批饮片、4批混淆品广防己药材及5批饮片、4批木防己类药材、18批伪防己饮片,共42批商品进行比较检定考查分析。结果:防己药材性状上呈缢缩的结节状,有横沟,断面富粉性,中心无髓,木部导管束呈稀疏的放射状排列,气无,味苦;粉末显微上淀粉粒极多,草酸钙结晶为长形柱状及方形结晶,无簇晶。其他类似品及伪品的性状与显微特征也较明显。结论:药材市场与使用部门均有用马兜铃科广防己、宝兴马兜铃、穆坪马兜铃、耳叶马兜铃等类似品及其他伪品充当防己科的防己销售与使用的现象;可通过其主要性状、粉末显微特征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