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传统皮片引流的优点。方法2009年1~12月共施行甲状腺手术病例98例,除行颈清及未放置引流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35例)行皮片引流,B组(53例)行乳胶管引流,观察引流时间等情况。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未出现呼吸困难,未出现切口感染,A组引流时间明显低于B组。结论甲状腺手术皮片引流是安全的,可以明显缩短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手术引流方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颈部空间较小,少量的积血、积液即可压迫气管出现室息,故一般甲状腺手术均常规放置引流管,对于引流管的放置力方式各家不尽相同。2003年5月-2005年11月,我们行甲状腺手术123例,现将术中放置引流管的方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手术引流70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为喉返神经损伤及麻痹,暂时性和永久性低钙血症以及术后出血和血肿。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前两者的发生率已有明显下降,但术后出血发生率仍然稳定在1%左右。一般认为术后放置引流可以起到预防作用,但引流物的选择及方法尚未完全统一。近年来,一些学者甚至提出多数甲状腺手术可不放置引流。自1996—  相似文献   

4.
从1990年2月开始,我们对胆囊、胆道手术腹腔引流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乳胶管接袋引流,效果较好,现将65例接袋引流与1987年12月至1990年1月期间74例非接袋引流予以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我们采用颈深、浅丛阻滞和单纯颈浅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 ,分别观察其麻醉效果及心率、血压变化情况。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择期甲状腺瘤手术 15 6例 ,男 6 0例 ,女96例 ;年龄 18~ 5 5岁 ,平均 33 2岁。经T3、T4 检查排除甲亢 ,术前检查心血管无异常。随机分为颈深、浅丛阻滞组 (A组 )、单纯颈浅丛阻滞组 (B组 ) ,每组 78例。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无明显差异。1 2 麻醉方法 两组术前 30min均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 ,东莨菪碱 0 3mg。均采用一针法颈丛C4点穿刺 ,局麻药为 0 2 5 %布比卡因 (不含肾上腺素 )。A组每侧深…  相似文献   

7.
结核性胸腔积液两种引流方法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引流方法的疗效。方法以210例中大量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胸腔闭式引流组及常规胸腔穿刺组。对照分析2组在疗效、并发症及费用上的差别。结果闭式引流组及穿刺组有效率分别为86.8%及65.4%,闭式引流组胸水消失快、费用低、并发症少,二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手术195例喉返神经显露方法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为预防其发生,有学者提出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的方法.我们回顾分析了2000年1月-2009年1月甲状腺良性病变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手术195例,现将手术中喉返神经显露方法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自行设计的新型多功能甲状腺负压引流球固定装置在日间甲状腺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87例日间甲状腺手术接负压引流球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留置引流球的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43)与观察组(n=44)。常规组术后留置引流球采用常规方式固定,观察组采用新型多功能引流球装置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在院和带管出院期间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引流球固定效果,以及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院期间和出院后均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其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牵拉痛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固定安全及活动便捷患者比例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80±4.85)分、(96.34±3.13)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4.14±3.71)分、(91.12±4.83)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多功能甲状腺负压引流球固定装置便捷安全,可有...  相似文献   

10.
Mile手术骶前引流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le手术骶前引流效果直接影响会阴部伤口愈合 ,在各类引流物中 ,烟卷、乳胶管或双套管低负压吸引器引流可发生逆行污染。我们从 1 995年 1 0月— 2 0 0 0年 1 0月改用负压引流球管骶前引流 83例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采用一次性硅胶负压引流球管。引流管质地柔软 ,刺激性小 ,不易老化 ,直径 6mm ,管壁多侧孔 ,管腔内壁带槽。引流球容量 1 0 0ml,负压吸引力约 -1 0kPa ,接引流管端备有单向活瓣。排引流液时 ,液体不会逆流污染。1 2 引流方法 盆腔彻底冲洗止血后 ,在右髂窝皮肤切一小口 ,用血管钳在腹膜外做一隧…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肿块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63例术前拟诊良性病变的甲状腺肿块改良手术方法:不离断颈前肌;初期110例仅行甲状腺瘤摘除术,后期53例根据术中探查结果32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21例行腺叶切除术。结果:无1例发生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大出血、甲状腺危象;初期手术3例复发。结论:对甲状腺良性肿块应选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腺叶切除,慎用瘤体摘除术或腺叶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超声刀与传统手术方式在甲状腺开放手术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四项指标,探讨超声刀技术用于甲状腺开放手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单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67例,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163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方法)分成两组,分别行超声刀甲状腺开放手术(试验组)及传统方式甲状腺开放手术(对照组)。对甲状腺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四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刀行甲状腺开放手术可行,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两种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剂量估算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1I治疗以其简单、方便、经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逐渐成为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目前在治疗方案的最佳化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笔者用2种方法对本科接受治疗的患者服131I剂量进行计算,并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甲状腺手术中,喉上神经损伤率为0.3%~11.3%,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3%~9.4%,高者达11.3%。我队自1995—2002年行甲状腺手术80例,无1例神经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手术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甲状腺良、恶性结节176例,按照甲状腺结节病变性质分为良性结节组132例,恶性结节组44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良性结节组行单纯肿物切除28例,单纯峡部切除6例,单侧腺叶切除31例,单侧腺叶大部切除35例,单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22例,双侧腺叶大部切除术10例;恶性结节组行一侧腺叶切除10例,一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对侧叶大部分切除7例,肿瘤切除或腺叶部分切除4例,全甲状腺切除12例,联合根治11例。良性结节组好转率显著高于恶性结节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恶性结节组(P〈0.05);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恶性结节组(P〈0.01);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治疗效果优于恶性结节,且复发率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比较闭式引流和常规胸腔穿刺引流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200例,随机分为闭式引流组102例与胸腔穿刺引流组98例。两组均采用同一短程化疗方案。闭式引流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接延长管及负压引流袋,使胸腔积液自然流出,经超声检查证实积液消失后拔管;胸腔穿刺引流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反复穿刺抽液,超声证实胸腔积液深度〈2.0cm时停止抽液。观察两组有效率,并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排液相关费用等情况。结果:闭式引流组总有效率86.3%,非常显著高于胸腔穿刺组的64.3%(P〈0.01)。闭式引流组胸膜肥厚粘连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非常显著低于胸腔穿刺组(P〈0.01);闭式引流组穿刺次数、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排液相关费用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少(短)于胸腔穿刺组(P〈0.05,P〈0.01)。结论:闭式引流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优于常规胸腔穿刺引流。  相似文献   

20.
陈辉  闵哓玲  郭朝先  张勤修 《人民军医》2008,51(11):738-738
甲状腺手术中正确处理甲状腺上极血管,可以有效防止喉上神经损伤,但有时难以准确找到上极血管。近年来,我们逐步摸索了一套准确判断与正确处理甲状腺上动脉的经验。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