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五脏虚损与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之病证范畴,其病机多与脏气亏虚、痰瘀痹阻有关。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所云"夫脉当取太过与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就指出了本病之病因病机乃"阳微阴弦"。《医宗金鉴》认为"阳微,寸口脉微也,阳  相似文献   

2.
张久亮  柳翼  陈旺  史载祥 《中医杂志》2012,53(19):1645-1647
以《黄帝内经》为源头的中医藏象、病机理论已经经过了千年以上临床实践的检验,以此理论分析属于“心痛”范畴的冠心病,其病位是在“心包络”(厥阴),而非在“心”(少阴).心包络病的关键病因是多种原因导致、伏藏于心包络自身之脉的“痰瘀故邪”;主要病机是“痰瘀故邪”痹阻心包络之脉,扰乱其气血运行而导致心包络病,继而导致宗气蓄积、输布异常(虚损),而并非独是心脉痹阻;故临床表现主要为心痛、气虚、血瘀(气病则血病);虚损的心包络因受其他脏器邪气影响而发病,即为厥心痛;心包病变严重,进一步影响至心,则为真心痛.补益宗气、涤除痰瘀应为主要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3.
胸痹心痛有多种病机,不外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标实多为痰热瘀阻,痹阻心脉。清热化痰、活血祛瘀法是目前治疗痰热瘀阻型胸痹心痛最常用的方法。黄连温胆汤以清热化痰为主,佐以行气以助血行,加味三七活血不留瘀,祛瘀不伤正。本文拟从胸痹心痛中医痰热瘀阻型病因病机探讨笔者导师王卫星主任医师经验方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机理。  相似文献   

4.
胸痹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胸痛彻背,背痛彻心,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基本病机为心阳痹阻。痰瘀互结证是其最主要证候之一,多由人体正气亏虚,而致痰浊、瘀血留聚而引起。杨关林教授,致力于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证候特征的研究与治疗,对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的辨证论治从脾胃着手,有独到见解,运用健脾益气,活血祛痰等治法之汤药,同时注重患者精神情志因素以及气候环境因素,防治并用,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介绍高晟教授运用祛瘀消痰法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的经验。高教授认为,胸痹是因心脉痹阻而导致的胸闷、心痛,其主要致病因素为痰和瘀。心阴心阳不足、脾阳虚弱、肝气郁结均可导致痰和瘀的产生,因此提出祛瘀消痰法,同时兼顾理气健脾、行气解郁,自拟祛瘀消痰通痹汤加减,随症治之,收效可观。  相似文献   

6.
范秉均 《中医药学刊》2006,24(2):352-354
胸痹主要是由于胸阳不振、气血痹阻,以咳喘憋闷、胸背痛为主要表现。心痛则主要是由于心之气血阴阳亏损、寒凝气滞、痰阻血瘀,以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因两症常相兼出现,故概称为胸痹心痛。心绞痛是由于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及缺氧引起的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其中90%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在临床实践中虽以心脉瘀滞不通为基本病理表现,但有相当部分患者属于虚寒性胸痹心痛,其病机的根本在于中阳虚寒,而痰瘀互结为其标证。在临床辨证应用人参汤治疗虚寒性胸痹心痛常可取得满意疗效。本课题通过临床研究,探讨以温中补虚为主的人参汤治疗虚寒性胸痹心痛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胸痹指胸阳不振,气血痹阻而言,症以咳喘憋闷、胸背痛为主;心痛则由心之阴阳气血亏损、寒凝气滞、痰阻血瘀等形成,症以心胸疼痛为主,因两症常相兼出现,故概称为胸痹心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其瘀血的形成,多由正气亏损,气虚阳虚或气阴两虚而致,加之本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日久的特点,属单纯血瘀实证者甚微,多表现为气虚血瘀或痰瘀交阻等夹杂证候[1].在临床治疗胸痹心痛过程中,发现气虚血瘀证占很大比例,我科自2009年以来,采用中药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6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省著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导师 ,杨禺页主任医师 ,从医四十年 ,学验俱丰 ,在诊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 ,有其独特的专长。我们有幸跟师查房学习 ,聆听教诲 ,受益匪浅 ,现将对杨老诊治“胸痹”(冠心病 )的经验 ,学习的心得体会介绍于下。   1 临证诊治 ,先审病因、病机 冠心病相当于中医的“胸痹”、“心痹”、“真心痛”、“厥心痛”范畴 ,其病因、病机不外虚实两个方面。实是指寒凝、气滞、血瘀及痰阻 ,阻遏胸阳 ,心脉痹阻而形成“胸痹”;虚是指阴虚、血虚、阳虚、气阴两虚导致心失所养 ,心脉痹阻 ,而致“胸痹”。由于“胸痹”属内伤疾患 ,…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百病多由痰作祟。胸痹心痛的发病多与痰密切相关。本文具体介绍刘玉洁教授从寒痰凝滞,痰浊痹阻,气虚痰阻,气血虚损、痰瘀交阻辨证,从痰论治胸痹心痛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具有进行性恶化的特点,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现将近年来UA的中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发生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有关,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气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标实为血瘀、寒凝、痰浊、气滞。任建勋等[1]指出UA最常见于痰瘀互结证。李振中等[2]认为气虚不仅导致脂质在脉道蓄积过量而为浊邪,而且气虚鼓动无力导致血液瘀滞,脾气虚弱、无力运化水湿、湿聚而为痰。吴以岭[3]强调“络脉瘀阻或瘀塞日久,瘀血与痰浊凝聚成形”,沉积于心络壁形成心络“癥积”,致使“络道痹阻,而致胸痹心痛,即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病机为浊痰瘀血集聚融合物阻痹络道。王阶等[4]发现气虚血瘀是UA的核心病机。并且气虚血瘀,痰瘀互阻,阳虚寒凝,心肾阴虚,心脾两虚为UA的基本证型。林钦等[5]研究发现10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痰阻心脉证28例(26.67%),心血瘀阻证23例(21.90%),而具有血瘀证表现的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共41例(39.05%),血瘀证加痰浊证共69例(65.72%)。中医证型以痰阻心脉证和心血瘀阻证最为常见,提示痰浊和瘀血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发病因素。阳虚寒凝,血瘀痰浊为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11.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具有通阳散结、降气化痰、运转胸中气机的作用,主要用于痰浊壅盛、闭阻心脉所致胸痹心痛。胸痹心痛是现代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与西医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密切,现代研究表明痰瘀痹阻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机制关键,本文主要探讨王振涛从痰、瘀论治胸痹心痛的方法,总结分析王振涛从痰论治胸痹心痛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试述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等范畴,属本虚标实之疾,本虚多属气虚,而标实则为痰瘀交结为患。由于气虚不运,气不行则血亦瘀滞,或因心阳不运,则脾阳不振,痰浊内生,痰瘀阻痹心脉发为胸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胸痹心痛病机的探析,认为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发生病理改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心气不足,或心阴失养,或痰瘀阻络脉道不利,三者杂至合而为痹。他脏及心也是通过这三方面来影响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以至心脉不荣不通而发为胸痹心痛。临床见吾师张喜奎教授治疗本病,采“背反偕同”治则,运用益气养阴合活血理气法,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宋秀 《中国中医急症》2001,10(4):234-235
真心痛乃胸痹之重症,西医学中的急性心肌梗塞相当于本病,为胸阳虚损或气阴不足或瘀痰阻痹、心脉闭塞所致,是以心胸剧痛,甚至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青、脉微欲绝为主要表现的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我院1997~2000年共收治真心痛患者50例,其中气虚血瘀证22例,胸阳不振、痰瘀闭阻证11例,气滞血瘀证8例,气阴两虚夹瘀证6例,痰热瘀阻证3例。针对病因病机,我们根据不同证候辨证施护,收到满意效果。1病情观察患者入院后即安排在抢救室,待病情稳定后收入ICU观察治疗,并予以心电监护,常规监护72h。若有心…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心绞痛痰瘀阻络证病机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钱锋 《吉林中医药》2008,28(4):241-242
冠心痛、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痰瘀阻络是本病的重要证型之一,研究其病机对准确辨证、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医学认为,心调节津液代谢,痰浊的产生与心密切相关,痰瘀互结是胸痹的致病原因和病理产物.现代医学认为,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和糖代谢障碍均与痰浊产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李玉洁  谢敏  秦元星  张宁  兰竹  李春  卢娜  韦欣欣 《光明中医》2023,(15):2898-2901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全国名中医袁金声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袁金声教授治疗胃脘痛门诊处方114首,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构建袁金声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的数据库,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频次统计、组方规律、新方分析。结果 筛选治疗胸痹心痛方剂114首,使用频率≥30次药物17味,3~4味药的核心处方22个,形成新处方10个。结论 袁金声教授认为胸痹病机本虚为心之阴阳气血不足、旁及肺脾肝肾四脏,标实为痰瘀气滞痹阻心脉。制定益气通阳、温通心阳、滋阴养心等“宣痹九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临床以胸闷、心痛、气短为特征。其病因虽有气滞、痰浊、血瘀、寒凝之分,但其根本原因是人体正气不足、心气虚,鼓动无力而导致心经血脉运行不畅,心脉痹阻而发病。笔者多年以周次清老中医之冠心灵方加减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基于张仲景对胸痹心痛"阳微阴弦"的论述,总结赵青春应用温通汤辨治胸痹心痛的经验。经脉闭阻,血行不畅,痰浊、瘀血、寒凝、气滞阻痹胸中是胸痹心痛发病之关键,根据"阳微阴弦"的基本病机,提出用温通法治疗,拟温通汤辨证加减。同时提出要注意心肾阳气的关系,在温心阳的同时,注意温肾阳,临证多合用参附汤、右归饮。  相似文献   

19.
高粘滞血症合并症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粘滞血症(Blood Hypervisicocity Syudrome,简称BHS)以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和微循环不良为主要特征,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笔者根据自己的临床实际就临床上BHS常见的合并症提出个人对其治疗的思路。 1 心血管疾病 临床上常见与BHS相关的心血管病有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属“胸痹”、“心痛”、“真心痛”范畴。《素问·痹论篇》曰:“心痹者、脉不通”,指出脉不通是胸痹的直接病因。《金匮要略》谓:“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说明其主要病机为上焦阳气不足,痰阻脉瘀,心脉失养,属本虚标实证,…  相似文献   

20.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内科心系疾病之一,其病位以心为主,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发病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以心脾肝肾亏虚、功能失调为主,标实则以寒凝、气滞、血瘀、痰浊痹遏胸阳、阻滞心脉为主。然其基本病机则是心脉痹阻,病机的关键在于血液瘀滞,因此气滞血瘀成为该病最常见的证型。多年来,血府逐瘀汤作为通治一切气滞血瘀证之名方,治疗胸痹心痛疗效确切。但近年来,笔者在跟随导师坐诊的临床实践中看到,部分患者发病诱因明显,情志刺激成为胸痹心痛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以往常规的治疗疗效欠佳。导师根据“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理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并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