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球蔓延以来,不少国家都把达菲作为一线药物来使用,在抗击流感疫情过程正中,达菲也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抗病毒作用。但随着疫情的蔓延出现了一些滥用达菲的现象,英国、丹麦、日本的科学家都陆续发现,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产生了对达菲的耐药性。达菲作为一种抗病毒药物,只能用于已经确诊的病例,不能作为预防性用药,而中药不仅能治疗,还能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2.
阐述带状疱疹致声音嘶哑1例,CT检查未发现明确梗塞灶,经中西医结合抗病毒对症治疗症状好转,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寄望于被抵制在国门之外的甲型H1N1流感,最终还是侵入中国内地。 按照治疗方式,对付流感病毒的武器不外乎抗病毒化学药物和疫苗接种。然而,现今这两种武器都面临着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方法制订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模糊构成调查表,调查表由肝炎门诊医生根据自己的模糊体验填写。通过方差分析,评估医院等级和职称等级对抗病毒治疗模糊构成的影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抗病毒治疗的大致比例。结果抗病毒治疗的模糊构成,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抗病毒治疗的模糊构成为48.92%。结论医院等级和职称等级均为医生选择抗病毒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上海市接近半数的肝炎门诊医生正在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甲型H1N1流感预后的因素。方法具体分析6例重症和危重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结果经过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和机械通气治疗纠正呼吸衰竭,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抗病毒治疗和机械通气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谌蔚雯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5):864-864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可引起各种副反应,有些反应轻微,有些则较严重。轻微的药物反应,如恶心、头痛、失眠、眩晕、疲惫会使患者感到不适,这些反应在治疗开始时、几周内可能较严重,但以后会逐渐好转,因此不是严重问题;但有些严重的毒副反应,患者很难耐受,甚至会危及生命,常见的严重反应有过敏所致的重度皮疹、骨髓抑制、肝毒性、周围神经损害、乳酸性酸中毒、胰腺炎、代谢综合征等,但肾脏损害在一线抗病毒治疗药物中却罕见发生。在《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2版中,并未把肾脏损害列入严重药物毒副反应中,本例患者出现尿毒症死亡,较为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无严重合并症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210例非抗病毒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史资料,并进行讨论。结果:210例病例全部治愈,未发生严重合并症,无危重病例。结论:对于甲型H1N1流感无严重合并症或非危重患者抗病毒治疗并非必要。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在于抗病毒治疗。近年来对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已有很大的发展,目前首选的抗病毒药物之一是α干扰素。α干扰素是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署(FDA)最早批准的用于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迄今在临床上已经使用了20多年,已用于大量病人的治疗,是国际公认的治疗慢性乙肝的首选抗病毒药物,并且目前仍是惟一被认可对慢性乙肝有明确的长期疗效的药物。1α干扰素的治疗作用α干扰素主要有四大生物学作用,即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和抗肝纤维化作用。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促进乙肝…  相似文献   

9.
因为目前尚无很好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要清除病毒必须提高机体免疫力外,还需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单独使用某种抗病毒药物时在25%~40%患者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抗病毒治疗效果,但不满意。因此,探索抗HBV的不同药物一起使用的联合治疗和不同药物先后使用的序贯疗法的新型抗病毒治疗方案,将是抗HBV治疗研究的方向。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适合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 乙肝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关键和重点,但是并非每一个乙肝患者都适合进行抗病毒治疗,条件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19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正式颁布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从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治疗进行了全面修订,其中抗病毒治疗是指南更新最为重要的部分。因此,本文结合指南及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对抗病毒治疗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指导临床医生更好地、规范地制定抗病毒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廖文彩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100-100,103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和更昔络韦的治疗效果。方法血常规、EBV—VCA—IgM检测。结果EB病毒感染可致长期低热,临床表现多样化。结论EB病毒感染早期诊断,积极抗病毒治疗,更昔络韦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董正洪 《肝博士》2011,(5):22-22
乙肝的治疗包括保肝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等等。其中抗病毒治疗是重中之重,只有清除病毒或者长久抑制病毒,才有转阴的可能。那么如何提高乙肝抗病毒治疗效果呢?  相似文献   

14.
(1)抗病毒治疗:对于确诊、可能和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病人可考虑使用抗病毒治疗.(2)抗病毒预防用药:建议用奥塞米韦或扎那米韦.暴露于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人后预防用药10 d.紧急情况下,奥塞米韦也可用于<1岁的儿童预防用药.孕妇:奥塞米韦和扎那米韦属于"妊娠分类C"药,尚无研究提供评估孕妇用这些药安全指导.  相似文献   

15.
伦秀英  冯静  贾德兴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538-1539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终点是HBeAg血清学转换,HBeAg血清学转换标志着HBV抑制、血清转氨酶正常、肝脏炎症反应缓解和良好的预后。近来,HBeAg与HBV-DNA定量检测相结合作为评估抗病毒治疗应答、确定抗病毒治疗期限的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HBeAg定量测定在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指导意义正在被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于萍  王丽芳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10):645-64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在抗病毒治疗允许的前提下,抗病毒治疗方法和一般的综合性保肝治疗方法所产生的效果比,以期规范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方法 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隆化诺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的综合性保肝治疗,以6个月为疗程,检测患者乙肝标志物的阴转率。结果 抗病毒治疗比一般的综合性保肝治疗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应尽量创造条件选择抗病毒药物,以期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芳玮  卫志干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2):1015-1015
<正>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主要治疗措施,抗病毒药物干扰素α已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近期疗效为50%左右,但停药易复发。为了进一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治愈率,我们分别单用干扰素α-2b(安福隆)抗病毒治疗以及采用干扰素α-2b(安福隆)联合胸腺肽α1(基泰)抗病毒治疗,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用干扰素α-2b对照组,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2例患者为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艾滋病二线抗病毒治疗管理,探索出适应云南省艾滋病二线抗病毒治疗运行机制,促进二线抗病毒治疗有序开展。方法:全省己开展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对出现一线抗病毒药物耐药病人和一线治疗病人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人进行二线抗病毒治疗药物更换。结果:经过5年二线抗病毒治疗运行和管理,逐渐探索出适合云南二线抗病毒治疗管理机制。结论:云南二线抗病毒治疗始于2008年下半年,经历了3个时期而逐步走上规范的艾滋病二线抗病毒药物治疗之路。  相似文献   

19.
尹有宽 《肝博士》2011,(5):24-24
进一步明确抗病毒适应证 针对到底什么时候应当进行抗病毒治疗这个问题,新版指南做了更明确的诠释。除了一般的抗病毒标准外,新版指南中还强调,对HBVDNA持续阳性而达不到一般抗病毒标准者,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 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 偿、肝硬化、HCC 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 长存活时间。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 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 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