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移性脑肿瘤38例伽玛刀放射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脑转移瘤患者38例(70个病灶)先进行常规全脑放疗后采用杭州华源伽玛医疗设备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WB.SRS260伽玛刀立体定向适形照射转移灶。肿瘤边缘剂量2.5~5Gy/次,1次/d,5次/周,计划靶区边缘(50%的等剂量线处)总剂量32~50Gy。结果完全缓解(CR)15例(39.5%),部分缓解(PR)19例(50%),肿瘤好转(MR)1例(2.6%),稳定(SD)3个(7.9%),有效率为89.5%。大多数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79%)。结论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立体定向放疗与选择性全脑放疗对脑转移瘤治疗的价值,对经头颅CT/MRI确诊的脑转移瘤89例,采用Philips6MV-X线电子直线加速器,对1~2个转移灶单纯行立体定向放疗,单次照射剂量4·5~7Gy(平均5·6Gy),隔日一次,总照射剂量平均39·6Gy;≥3个转移灶者行立体定向放疗加全脑常规放疗,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单次剂量4·5~6Gy(平均5·2Gy),隔日一次,总照射剂量平均25·8Gy,全脑放疗单次剂量1·8~2·0Gy,每周5次,总照射剂量38Gy。结果表明,完全缓解(CR)为45·9%,部分缓解(PR)为43·6%,无变化(NP)10·5%,总有效率(CR PR)89·5%。中位生存期11·2个月,其中1~2个转移灶者为14·6个月,≥3个转移灶者为7·8个月。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0·5%和7·8%,1~2个转移灶者分别为68·3%和11·7%,≥3个转移灶者分别为13·8%和0%。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具有缓解症状快、治疗时间短等特点,对于1~2个转移灶者具有明显优势,对于≥3个转移灶者,应依病情、病理类型及患者的经济状况选择性全脑放疗,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3.
李建强  霍志军 《安徽医药》2009,13(3):279-280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在单发脑转移瘤患者中,单独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和转移瘤切除术后补充全脑放疗(WBRT)的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患者入组,A组即单独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38例,SRT治疗根据肿瘤靶区大小,单次剂量3~12Gy,总剂量30~40Gy;B组为手术加术后全脑放疗组,34例,脑转移癌孤立病灶全部切除,术后行全脑放疗(WBRT):2Gy/次,总共20次,给予剂量40Gy/4w。观察终点为生存期,评估两组间病人效果差别。结果两组病人在生存时间未见明显差别(均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病人生存时间均与年龄,KPS评分,是否存在脑外其他部位转移等变量存在明显相关性,均P〈0.05,其中年龄≤60岁者均好于年龄大于60岁者,KPS评分为90或100分者明显好于70或者80分者,未有脑外其他部位转移者好于存在脑外其他部位转移者。而脑瘤控制情况与上述因素均未见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单发脑转移瘤患者行立体定向放疗与转移瘤切除术后全脑放疗的患者生存时间和脑转移瘤控制情况均无明显差别,患者的生存时问主要与年龄,KPS评分,是否存在脑外其他部位转移等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4.
姜炜  郭阳 《天津医药》2003,31(3):137-140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外加照射治疗低分级胶质瘤的疗效,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常规外照射的方法治疗低分级胶质瘤31例。健康指数(KPS)平均71分。肿瘤体积按定位影像所见的肿瘤边缘描绘平均37.27cm^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针对手术后残存的大块肿瘤(GTV)追加剂量,每次5-7Gy,共计5-7次,常规外照射主要针对亚临床病变,一般剂量为40-56Gy,肿瘤总治疗剂量平均92.65Gy。结果:本组病例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87.18%和77.49%。结论:外照射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一种低分级胶质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患者年龄和肿瘤部位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但治疗剂量和治疗的分割方式还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庞心元  赵卫生  姜炜  吕仲虹 《天津医药》2000,28(12):721-723
目的:报告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颅外肿瘤的结果并做临床分析,方法:1997年5月-1998年7月治疗40例颅外肿瘤(42个病变)并进行了随访,肿瘤的临床靶体积从0.2-232cm^3(平均29.7cm^3),对计划靶体积的最小放射剂量每次3.12-11.8Gy,分1-10次照射,最大剂量为4.00-15.00Gy(平均6.63Gy),治疗后20-100(平均80),实体瘤疗效标准: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23例),无变化(NC)3例,进展(PD)5例,随访114个月期间,观察到87.5%的肿瘤得到控制,80%的肿瘤缩小或消失,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颅外肿瘤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脑照射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瘤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先行先行全脑照射,然后缩野至脑转移灶行三维适形放疗全脑放疗方法为2—3Gy/次。每周5次,总剂量为40~60Gy/3~4周。之后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单次靶区平均周边剂量3~5Gy,总剂量16~32Gy。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放疗后不良反应。结果患者局部控制率(CR+PR)为79.0%,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3个月;1年生存率为41.0%;15例发现与放疗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全脑照射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能有效提高患者局部控制率,改善生活质量及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拟探讨在单发脑转移瘤患者中,单独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和转移瘤切除术后补充全脑放疔(WBRT)的效果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患者入组,A组即单独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38例,SRT治疗根据肿瘤靶区大小,单次剂量3~12Gy,总剂量30~40Gy;B组为手术加术后全脑放疗组,34例,脑转移癌孤立病灶全部切除,术后行全脑放疗(WBRT):2Gy/次,总共20次,给予剂量40Gy/4w.观察终点为生存期,评估两组间病人效果差别.结果 两组病人在生存时间未见明显差别(均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病人生存时间均与年龄,KPS评分,是否存在脑外其他部位转移等变量存在明显相关性,均P<0.05,其中年龄≤60岁者均好于年龄大于60岁者,KPS评分为90或100分者明显好于70或者80分者,未有脑外其他部位转移者好于存在脑外其他部位转移者.而脑瘤控制情况与上述因素均未见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 单发脑转移瘤患者行立体定向放疗与转移痛切除术后全脑放疗的患者生存时间和脑转移瘤控制情况均无明显差别,患者的生存时间主要与年龄,KPS评分,是否存在脑外其他部位转移等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脑转移瘤52例,采用6MV的直线加速器多个非共面野照射,肿瘤剂量为25~30GY.45例患者在术前接受了全脑放疗,肿瘤剂量35~40GY.结果 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1年生存率为42.3%(22/52),放疗后3个月的肿瘤控制率为92.3%(48/52),KPS≥70,原发肿瘤已控和无颅外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好(P<0.05).结论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脑转移瘤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脑转移瘤的效果以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单纯SRS治疗的脑转移患者84例,计算患者的生存期及局控率,对潜在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全部84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多因素分析仅KPS〉70和转移灶体积≤4cm^3为生存独立预后因素。77例有影像学随访资料的患者中,100个转移灶的总体局控率和1年局控率分别为91.7%和85.3%,单因素分析中仅原发灶部位是影响局控率的预后因素。结论SRS是脑转移的有效治疗方式,多种因素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立体定向放疗与全脑放疗治疗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的疗效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42例脑转移癌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全脑放疗(A组)和立体定向放疗+全脑放疗(B组)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及脑转移致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者脑转移致死率为57.1%,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9.5%;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1个月,B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3个月,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改善患者预后,提升局控率、延长生存期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