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斌  冯春国  徐培坤  程宏伟  王先祥 《安徽医学》2009,30(10):1160-1162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湿微切除颅咽管瘤的于术入路和技巧。方法回顺性分析59例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于术入路、肿瘤切除程度以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组采用翼点入路32例,额下入路27例,经终板人路9例。术中充分结合内镜所采集的信息,肿瘤全切除40(67.8%)例,次全切除14(23.7%)例,大部切除5(8.5%)例。术后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增大。结论翼点和额下入路仍是日前切除颅咽管瘤的主要入路,术中应充分打丌脑底各池、合理应用各手术间隙。通过内镜可充分了解肿瘤周削姓微镜所小能商视刮的重要结构,为全切肿瘤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成人颅咽管瘤的手术效果,探讨显微外科治疗成人颅咽管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应用显微手术技术治疗成人颅咽管瘤21例,回顾性分析21例成人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入路、肿瘤切除程度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组采用翼点入路10例,经胼胝体入路5例,翼点-胼胝体联合入路6例。肿瘤全切17例(81%),次全切除4例(19%)。尿崩症、高热、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是颅咽管瘤切除术后较常见并发症。结论:入路的合理选择,显微技术的应用,术中垂体柄的辨认与保护及脑室引流的应用对提高肿瘤全切除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1例颅咽管瘤患者分别采用经额下终板入路10例,右侧额下入路9例,翼点入路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6例。术后正常生活13例,生活自理6例,效果不佳2例。16例随访0.5~3年未见肿瘤复发,视力、视野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失访5例。结论:采用合适的手术入路,术中注意保护下丘脑结构和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防治是影响颅咽管瘤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经翼点入路切除鞍上颅咽管瘤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对我科经翼点入路切除鞍上颅咽管瘤的27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小型4例,中型12例,大型11例;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17例随访患者出院均能正常生活及学习。经翼点入路切除鞍上颅咽管瘤时肿瘤及周围解剖结构显露效果好,该入路是治疗鞍卜颅咽管瘤的最佳入路。  相似文献   

5.
颅咽管瘤的分型与手术入路的选择及肿瘤切除程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91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资料探讨颅咽管瘤的外科学分型与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显微外科切除程度。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2001~2007年颅咽管瘤手术病例91例,全部为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的患者。根据临床资料分析肿瘤的外科学分型,手术入路的选择,统计各种入路下肿瘤全切、次全切、大部分切除的例数,分析研究不同入路下各种类型肿瘤切除程度。结果:本组91例患者中经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51例(占56.00%),全切27例,次全切10例,大部分切除14例。结论: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是颅咽管瘤纤维外科最常用的手术入路,可以经过鞍区的4个间隙达到肿瘤的全切除和次全切来达到减少术后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成人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56例成人颅咽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肿瘤与鞍膈和第三脑室的关系分为4种类型:蝶鞍内型(6例),鞍上脑室外型(59例),脑室型(63例),复杂型(28例).手术采用单侧额下入路9例,前纵裂入路14例,翼点入路102例,经胼胝体-脑室入路28例,经蝶窦入路3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24例(79.5%),次全切除25例(16%),部分切除7例(4.5%),手术死亡2例.术中垂体柄确认并保护69例,术后出现尿崩症109例(69.8%).随访3个月至5年,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占75.3%,肿瘤复发26例.结论 根据颅咽管瘤的部位和生长方式,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是颅咽管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改良小翼点入路治疗颅咽管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改良小翼点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效果和意义 ,采用改良入路治疗 2 0例颅咽管瘤患者 ,并与同期经标准翼点入路 (筋膜间入路 )切除的 1 8例颅咽管瘤病例进行对照。结果显示 ,2种手术入路肿瘤切除程度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而改良入路手术创伤小、美容效果好、平均住院日缩短 ,符合“微创”手术治疗的原则 ,是治疗颅咽管瘤等鞍区病变的可行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11例颅咽管瘤翼点入路显微手术的方法。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11例颅咽管瘤。结果:11例颅咽管瘤患者无1例死亡,8例镜下全切,2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颅咽管瘤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并发症少,效果好,是颅咽管瘤常用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34例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翼点入路20例,额底经纵裂终板入路10例,经鼻蝶入路4例,评估手术切除程度,并发症及预后分析,结果:24例肿瘤获全切,6例次全切,4例部分切除,无死亡病例。24例随访3年左右,16例恢复良好,8例复发提示需要再次手术,结论:颅咽管瘤根据肿瘤部位,生长方式,术者经验,选择适合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程度的并发症的防治是影响颅咽管瘤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鞍区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对46例颅咽管瘤病人选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肿瘤,其中经翼点颞下入路11例,额下入路(包括转终板入路)14例,胼胝体-透明膈间隙-穹隆间入路2例,经皮层侧脑室入路4例,经口鼻蝶(或单鼻孔)入路15例。结果:肿瘤全切除32例(69.6%),近全切除9例(19.6%),大部分切除5例(10.9%)。术后死亡1例。主要并发症:尿崩症18例(39.1%),电解质紊乱21例(45.7%)。结论:对颅咽管瘤病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利于在直视下显露并全切除肿瘤;熟练地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熟悉鞍区的解剖关系并重视术中对下丘脑的保护,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切除术经翼点入路和经鼻蝶入路不同入路的对照研究.方法 分析2008年10月~2013年10月80例资料完整的垂体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翼点入路的患者46例,为对照组;经鼻蝶途径的患者34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少,且复发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蝶入路行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天数均优于经翼点入路,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经翼点入路,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东生 《西部医学》2014,(6):745-747
目的 研究翼点切口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6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翼点切口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另外随机选取同期进行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术后即刻CT及术后48小时CT复查,观察组血肿清除90%以上的患者31例,80%以上5例,手术成功率100%;对照组血肿清除90%以上的患者15例,80%以上6例,成功率70%.两组患者的术后血肿清除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恢复良好率、残疾率及死亡率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点切口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血肿清除率高,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恢复良好率较高,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经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2月26例经CT证实血肿量为30ml以上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早期行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脑出血血肿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第1d行头颅CT复查,血肿清除量均在90%以上。住院期间死亡3例,病死率11.5%。生存的23例患者随访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Ⅰ级0例,Ⅱ级6例,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行)9例(45.67%),Ⅳ级6例,Ⅴ级(植物生存)2例。结论早期经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创伤小、手术显露满意、清除血肿较彻底、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是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80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灵  陆斌  伍仕兵  张镇  陈初亮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9):1150-1151,1158
目的:探讨扩大翼点入路在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对80例额颞对冲伤患者分别采用传统手术入路(26例)和扩大翼点入路(54例)治疗,并进行对比。结果:根据GOS预后评价标准,传统额颞瓣入路手术治疗组26例中,恢复良好7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4例,病死率53.84%;经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54例中,恢复良好24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9例,病死率35.18%;两组比较,恢复良好率、病死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的扩大翼点入路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额颞瓣入路患者(P<0.05)。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手术在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中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翼点入路在显微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和总结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与颅底病变的临床应用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一组经翼点入路进得显微外科治疗的病例。结果:多数病例获得良好恢复,显微镜下肿瘤全切率为56%,8例脑动脉瘤夹闭成功。术后1例出现动眼神经损害,偏瘫1例,死亡1例,结论,翼点入路可对前、中颅底,鞍区病变进行良好暴露,适用蝶骨嵴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Willis环的动脉瘤等颅底外科手术。掌握该入路的显微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的诊断方法、手术时机和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前循环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影像学特征、诊治过程及手术效果。结果:12例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均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9例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11例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12例患者均采用翼点入路、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术,术中瘤体破裂出血7例。出院时按GOS评分:恢复良好者9例;2例中度病残,但生活能自理;1例重度病残者生活不能自理。随访3~12个月,全组均无再出血发生、无死亡。结论:动脉瘤的确诊主要依靠DSA检查,但其阴性者应结合CTA综合判断,一经确诊尽早手术。目前,显微镜下选择翼点入路手术夹闭瘤颈仍是前循环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咽管瘤中对下丘脑保护的治疗策略和技术。方法: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手术治疗颅咽管瘤39例,根据患者术前评估制定手术策略和方法,Ommaya囊植入加术后”P内放疗3例,肿瘤部分切除加术后放疗9例,肿瘤全切除术27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并发症、出院时状况、肿瘤控制情况和术后生活状况等进行总结。结果:21例获肿瘤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后并发症包括尿崩、水电解质紊乱、视力下降等。随访29例,时间3~60个月。因肿瘤控制不佳或增大再次手术5例;恢复术前工作和学习24例,生活自理3例,生活不能自理1例,死亡1例。结论:手术前根据患者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治疗策略,术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保护下丘脑及其穿通动脉,可以降低下丘脑损伤的发生,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