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IgA肾病的发生过程中,几乎肾脏所有的固有细胞,包括肾小球系膜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等,均具有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同时肾组织细胞又是细胞因子生物学作用的靶细胞,使肾小球发生病理变化,引起肾小球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理变化,引起肾小球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异[1]。本文重点观察尿白细胞介素.2(IL-2)与IgA肾病(IgAN)病理的关系,希望有助于临床医师在无肾活检结果的情况下了解病情并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血清IgA和尿液白细胞介素-6(urinary interleukin-6,uIL-6)水平的应用价值及疗效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技术及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63例IgAN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gA及尿液IL-6水平,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IgAN患者血清IgA为(2.23±0.87)g/L及uIL-6水平(29.05±2.63)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43±0.50)g/L和(20.22±4.38)ng/L,差异有统计学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IgAN患者治疗前、后uIL-6水平差异显著(P<0.05);尿液中白细胞增加和血尿伴蛋白尿的IgAN患者uIL-6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IgAN患者治疗前、后uIL-6水平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单纯性血尿的IgAN患者治疗后的uIL-6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gAN患者血清IgA及u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uIL-6检测可以作为IgAN肾小球损伤向慢性化进展的一项指标.IgAN患者治疗前后uIL-6水平的改变对疗效的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慢性前列腺炎诱发大鼠IgA肾病模型血、尿IL-6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诱发IgA肾病(IgAN)的机制。方法:将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单纯切肝组)、B组(单纯前列腺炎组)和C组(前列腺炎+切肝组)比较3组大鼠尿蛋白、尿红细胞计数、血清肌酐和血、尿IL-6水平,肾组织病变程度,以及IgA、IgG、IgM、补体C3沉积情况,结果:3组大鼠之间尿蛋白、尿红细胞计数以及血清肌酐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第25周时,B、C组血、尿IL-6水平较A组高(均P〈0.05),但B组与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第25周时,C组大鼠IgA沉积的阳性率为72.7%(16/22),较A组的25.0%(3/12)和B组的23.1%(3/13)高(P〈0.01)。C组22只大鼠16只系膜轻度增殖,系膜区以IgA沉积为主,75.0%伴有IgG和(或)IgM沉积;均无补体C3沉积;无明显血尿、蛋白尿。结论:CP在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低下可诱发大鼠IgAN:CP耐,前列腺局部产生的IL-6水平增加.可能参与了CP诱发IgAN的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5.
IgA肾病91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IgAN)为免疫病理诊断,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具有共同免疫病理特征(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伴C3呈颗粒状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我科1988~2004年确诊IgAN共91例,现将其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前列腺炎诱发大鼠IgA肾病模型血、尿IL-6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诱发IgA肾病(IgAN)的机制.方法:将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单纯切肝组)、B组(单纯前列腺炎组)和C组(前列腺炎+切肝组).比较3组大鼠尿蛋白、尿红细胞计数、血清肌酐和血、尿IL-6水平,肾组织病变程度,以及IgA、IgG、IgM、补体C3沉积情况.结果:3组大鼠之间尿蛋白、尿红细胞计数以及血清肌酐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第25周时,B、C组血、尿IL-6水平较A组高(均P<0.05),但B组与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第25周时,C组大鼠IgA沉积的阳性率为72.7%(16/22),较A组的25.0%(3/12)和B组的23.1%(3/13)高(P<0.01).C组22只大鼠16只系膜轻度增殖,系膜区以IgA沉积为主,75.0%伴有IgG和(或)IgM沉积;均无补体C3沉积;无明显血尿、蛋白尿.结论:CP在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低下可诱发大鼠IgAN;CP时,前列腺局部产生的IL-6水平增加,可能参与了CP诱发IgAN的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7.
107例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肾穿刺病理活检的开展,IgA肾病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化、组织形态学轻重不一,预后各不相同,本文就107例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关系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资料来源于1992~1998年107例肾穿制病理活检证实的IgA肾病。1.2方法临床上分为4组:(l)单纯血尿组(分为肉眼血尿与镜下血尿),(2)单纯蛋白尿组(分为轻、中皮蛋白尿与肾病综合症);(3)血尿同时伴蛋白尿组;(4)肾功能不全组。肾组织活检分别作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病理上肾脏病变分为:(1)微小病变型;(2)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8.
9.
我院 2 0 0 1年~ 2 0 0 3年收治 2 0例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的肾脏病理 ,着重分析此类IgA肾病的肾小球内免疫球蛋白的分布与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程度及肾功能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2 0例中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为 7~ 16岁(平均年龄 9 5岁 ) ,肾活检前病程 14天~ 13年。全部病例均行经皮肾穿刺活检 ,常规光镜、免疫组化酶标法检查。全部病例均尿蛋白 >5 0mg/kg/ 2 4h ,血清蛋白 <3 0 g/L ,有高脂血症或浮肿 ,经各项检查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紫癜性肾炎、肝硬化等疾病 ,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 2 病理分型及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的病理与临床、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5例原发性IgA肾病的患者进行肾穿刺后分析病理类型、临床表现、疗效及预后。结果病理类型轻者多表现为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疗效较好;而病理类型重者临床表现多为肾病综合征伴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疗效差,预后差,提示病理与临床表现、疗效及预后有明显相关。结论早期肾穿刺活检及早治疗,可以延缓IgA肾病肾功能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1.
12.
IgA肾病是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主要表现为在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后发生突发性肉眼血尿,肉眼血尿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然后转为持续性镜下血尿,部分病人肉眼血尿可反复发作,同时伴有轻微全身症状,如低热、肌肉酸痛、尿痛、腰痛等症状。IgA肾病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原因。在我囤高发,近些年有上升趋势。该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见。现将2例IgA肾病误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IgA肾病86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情况。方法 :对 1984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间经肾活检证实为IgA肾病患者 86例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以感染为首次发病诱因者 4 2例 ,其中呼吸道感染 36例。存在血尿 79例 ,蛋白尿 83例 ;伴高血压 4 0例 ;发生急性肾衰竭 4例。治疗前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70ml/min 6 2例 ,5 0~ 70ml/min 15例 ,2 5~ 5 0ml/min 8例 ,<2 5ml/min 1例 ;治疗后Ccr>70ml/min 73例 ,5 0~ 70ml/min 5例 ,2 5~ 5 0ml/min 4例 ,<2 5ml/min 4例。除肾小球系膜增生外 ,病理改变以间质炎症和肾小球硬化出现的比例最高 ,其次为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等。结论 :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以蛋白尿和血尿多见 ,且两者合并存在的机会多见 ;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压升高及肾功能恶化。IgA肾病患者应早期进行肾活检检查 相似文献
15.
成人IgA肾病肾血管病变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IgA肾病(IgAN)不同类型肾血管病变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肾血管病变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光镜及免疫酶标将238例IgAN肾小血管病变分为:无小血管病变型(NRVL,n=195例),毛细血管袢免疫复合物沉积型(ICDC,n=19例),血管炎型(VAS,n=3例)和动脉硬化型(AS,n=21)。回顾分析各型血管病变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其发生与年龄、高血压、血脂及肾功能的关系。结果:43例(18.1%)存在肾血管病变,其中AS型8.8%,ICDC型8.0%,VAS型1.3%。ICDC型呈肾病综合征型表现占31.6%,显著高于NRVL型,呈局灶节段硬化(FsGs)改变及肾小球硬化率≥50%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NVRL型;AS型高血压、贫血、肾功能不全发生率、FsGs比例均显著高于NRLV型,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较NRVL型及ICDC型严重。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0岁、高血压、呈FsGS、肾小管间质病变“++”以上和血肌酐≥132.6μmol/L为肾血管病变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成人IgAN的肾血管病变并不少见,其发生与年龄、高血压、肾脏病变程度及肾功能状态有关;伴有肾血管病变者病变较重,AS型肾小管间质病变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IgA肾病135例临床与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IgAN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肾活检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寻找控制IgAN进展的关键因素。方法 经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诊断为IgAN的135例肾活检病例,取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及血管壁的各项病理参数,采用Katafuchi半定量标准。结果IgAN患者同时检出血尿和蛋白尿者达63.2%;以单纯IgA和IgA C3沉积为主,其次为IgA C3 IgG的沉积;肾功能异常(BUN,Cr)在肾小管、肾间质及血管壁增厚方面与肾功能正常者差异显著(P<0.05);肾功能异常与肾小球球性硬化差异显著(P<0.05),与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及肾小球的节段性病变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未出现肾功能不全的IgAN患者,积极抗炎,控制蛋白尿及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和血管壁病理积分的进展,是阻止IgAN进展为终末期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儿童IgA肾病47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对我院2002年3月至2009年7月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gA肾病的4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肾组织光镜、免疫组化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gA肾病患儿平均发病年龄(10.0±2.4)岁,男∶女比例为1.94∶1。47例患儿中,临床表现为孤立性血尿型5例(10.64%),孤立性蛋白尿型2例(4.26%),血尿蛋白尿型20例(42.55%),肾病综合征型7例(14.89%),肾炎型13例(27.66%)。病理改变以Ⅲ级为主,免疫球蛋白沉积以复合型为主。结论儿童IgA肾病以学龄期儿童多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多样,且临床与病理有一定的关系。病理分级较重及免疫沉积为复合型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IgA肾病患者扁桃体切除前后患者的血、尿IL-2、IL-6的水平,以探讨其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肾活检诊断为IgA肾病的患者76例,并排除肝硬化等继发性IgA肾病,并根据系膜增生程度分为轻度系膜增生组(A组)62例,中度系膜增生组(B组)5例,中度系膜增生伴新月体形成(C组)5例、局灶节段硬化组(D组)4例,同时选取健康查体10人作正常对照组(E组),观察患者扁桃体切除术前、术后6个月时患者的血尿IL-2、IL-6的水平。结果轻、中度系膜增生组扁桃体切除半年后尿IL-2、血IL-6、尿IL-6含量明显低于扁桃体切除前,结果有显著性差异(T=1.9624-9.6436、P0.05),而中度系膜增生伴新月体形成组和局灶节段硬化组两组患者扁桃体切除前和切除半年后血清及尿IL-2、IL-6较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t=0.3221-1.0914)。无论扁桃体切除前后C、D两组患者的尿IL-2、IL-6水平均明显高于A、B组患者,二者有统计学差异(T2.235 5,P0.01)。结论轻、中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患者行扁桃体切除能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的产生,降低患者尿IL-2、IL-6水平,而对于中度系膜增生伴新月体形成和局灶节段硬化的患者来说,扁桃体切除意义不大;对于尿液中IL-2、IL-6水平持续处于高水平的患者,提示病理损伤较重,扁桃体切除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9.
20.
IgA肾病42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治疗与预后相差甚远。现将1991年8月~1996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IgA肾病42例,对其临床、病理(光镜、电镜),免疫荧光资料进行分析。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42例IgA肾病。诊断标准为:(1)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和无症状性蛋白尿。(2)肾脏病理改变以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为主,免疫荧光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物以IgA为主。(3)除外肝病、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强直性脊柱炎、IgA单克隆γ球蛋白病及慢性感染等疾病。1.2一般资料:42例中男27例,女15例,男:女为1.8:1,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