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对难治性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常规应用激素等对症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20mg/d,疏血通8ml/d,平均治疗5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町)、国际化标准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D—D)、血肌酐(Se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24h尿蛋白定量(UAER)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G、CHOL、D—D及APTT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治疗前后治疗组UAER及血肌酐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能有效地改善难治性肾病的高凝状态,减少尿蛋白,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尿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尿酸(UA)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0-2010年住院治疗的高脂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10 mg/d阿托伐他汀组和40 mg/d阿托伐他汀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UA和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血UA、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轻度升高,40 mg/d阿托伐他汀组效果更好.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同时具有降低UA作用.其降低UA的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一定的作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2例原性性肾病综合征合并高凝状态的患者在内科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钙和尿激酶治疗,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问(APTT)、纤维蛋白原(FDP)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治疗肾病综合征有助于降低蛋白尿,缩短病程,并有保护肾脏作用,该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小,患者能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治疗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对其血流动力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CHD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联用倍他乐克治疗,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纤维蛋白原(FIB)、全血粘度、血浆黏度]、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指标。结果 治疗3个月,两组FIB、全血粘度、血浆黏度、TC、TG、LDL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倍他乐克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治疗CHD心绞痛患者,利于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5.
两种低分子肝素和肝素钙在血液透析中抗凝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速避凝和法安明两种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中抗凝效果。方法选择39例常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使用肝素钙、法安明和速避凝抗凝进行血液透析2次。观察透析结束后出血、透析器凝血情况,测量透析器容量及KT/V值,同时检测透析前,透析后30分钟、2和4小时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PA)、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固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透析后齿龈出血肝素钙组明显多于法安明组和速避凝组;两种低分子肝素组压迫止血时间明显短于肝素钙组(P均<0.05);速避凝组体外循环系统血栓形成率最高,与肝素钙组比较P<0.05;但3种肝素使透析器容量下降率及对KT/V值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法安明组及速避凝组PT无变化,PA增加,APTT、TT延长,FIB升高;肝素组透析30分钟即出现PT、APTT、TT显著延长,PA降低及FIB升高,并延续至透析结束。结论低分子肝素作为血液透析抗凝剂可起到与肝素钙同样的抗凝效果,同时减少出血倾向。使用速避凝抗凝时,至少应用0.4ml,才可达到理想抗凝效果。  相似文献   

6.
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并探讨其机制与安全性。方法对我院8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原发性高脂血症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总有效率达81.25%,阿托伐他汀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降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安全有效,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冠脉事件发生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34-4135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RSA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结果观察组的足月产比例明显比对照组高,流产、早产比例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T、TT、APTT明显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RSA患者采取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和凝血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及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100例。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8周后检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酸磷酸激酶(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水平。结果两组均能显著降低TC、LDL-C、TG水平,升高HDL-C水平(P0.05),A组比C组作用更强(P0.05),且两组安全性均好。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均具有良好疗效,均能显著的降低血脂水平,瑞舒伐他汀作为临床最新上市的他汀类药物,比阿托伐他汀疗效更佳,两者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均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9.
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的关系密切,是冠心病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调整血脂能防止斑块破裂,减少冠心病致死率和致残率,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减少肝细胞合成及储存胆固醇,加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代谢清除,从而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LDL—C水平,是目前最重要的强化降脂药,也是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有效药物,本临床研究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低分子肝素对糖尿病(DM)患者高凝滞状态的疗效及临床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的DM合并高凝状态患者60例,分成A、B两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A 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0.4 mL (4250 AxaIU)、B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4 mL (4100 AxaIU),均脐周腹部皮下注射,每12 h 1次,连用7 d。观察用药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ime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D-Dimer降低、APTT延长,总有效率92%,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种低分子肝素引起的局部疼痛及皮下出血也无明显不同。【结论】两种低分子肝素对改善糖尿病患者高凝状态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注意心理护理及注射操作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照组常规应用强的松及其它药物 ,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4 0 0 0IU)腹部皮下注射 ,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 2 4小时尿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液流变学、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 (FIB)、血小板计数 ,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有无出血倾向。结果 经 4周治疗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6 % )高于对照组 (89.3% )。治疗后两组患者尿蛋白减少 ,血浆白蛋白升高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 ,血液粘度降低(P <0 .0 5 ,P <0 .0 1) ;在减轻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液粘度方面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TT延长 ,FIB下降 (P <0 .0 5 ,P <0 .0 1) ,但治疗组更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5 ,P <0 .0 1) ,APTT延长 ,但两组间无差异 (P >0 .0 5 ) ;两组治疗后血小板数虽有下降 ,但治疗前后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两组患者中无一例有出血倾向。结论 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 ,降低血液粘度 ,减轻蛋白尿 ,提高血浆白蛋白 ,明显地增  相似文献   

12.
375例妊娠晚期孕妇凝血4项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1):858-858,860
目的探讨检测妊娠晚期孕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5例晚期孕妇组(实验组)与133例健康非妊娠妇女组(对照组)的凝血4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晚期孕妇组PT、APTT、T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FIB明显增多(P〈0.01)。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处于高凝状态,及时监测凝血4项指标对预测、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大黄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黄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15例加用大黄10 g鼻饲。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和7 d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PLT)计数。结果:两组治疗后PT、TT、APTT均延长,FBG和PLT下降。治疗组治疗后第7日PT、TT、APTT均显著升高,FBG和PLT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大黄对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与凝血功能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2DM)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糖尿病组(n=85 )和对照组(n =6 0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结果 (1) 2DM组与对照组比较:无论有无血管并发症2DM患者PT、APTT显著下降(P <0 .0 5或P <0 0 1) ,FIB显著上升(P <0 .0 5或P <0 .0 1) ,无血管病变组TT的变化没有统计意义;伴血管病变组患者TT显著下降(P <0 0 1)。(2 ) 2DM组组内比较,伴血管病变组凝血指标PT、APTT、TT均较无血管病变组显著下降(P <0 0 1) ,且FIB水平显著上升(P <0 .0 5 )。(3)DM患者血脂异常的分型比较,DM患者以高甘油三酯血症为主,有血管并发症组的高甘油三酯血症阳性率可达2 8.9% ,但两组差异不明显(P >0 .0 5 ) ;并且TG与四项凝血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的障碍,且随着血管并发症的出现,患者凝血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就诊的67例IBD患者及50例健康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检测结果,比较患者与健康者的差异,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各指标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者相比,IBD患者PLT、PT和FIB升高,MPV下降;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间PLT、MPV、PT和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克罗恩病患者间PLT、MPV和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和FIB与IBD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MPV与疾病活动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IBD患者体内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PLT升高、MPV下降,PT延长及FIB升高,PLT、MPV和FIB或可作为判断IBD疾病活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深静脉血栓(DVT)患者通过低分子肝素治疗过程中血栓弹力图(TEG)和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武警海警总队医院58例深静脉血栓患者,经静脉采血后,测定溶栓前和溶栓后1,2,3和6 h的TEG和血凝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溶栓过程中,TEG测定的反应时间(R)、凝固时间(K)、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a-Angle)、血凝块最大硬度(MA)和血凝指标都发生了变化。与溶栓前相比,溶栓后1 h R值增高,2 h达最高值。溶栓后1 h K值达最高值,溶栓后1 h a-Angle值、MA值均降低,TEG各参数在溶栓后3 h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3 h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DD)均达高值,溶栓后3 h纤维蛋白原(FIB)达最低。溶栓后2 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达高值,血凝指标在溶栓后3 h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各参数与血凝指标相关性分析,R值、K值分别与PT,APTT比较呈正相关,与FIB,DD比较呈负相关。a-Angle,MA分别与PT,APTT相比呈负相关,与FIB,DD比较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与血凝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的动态评估以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85例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玲  马芳芳  王厚照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1928-1928,193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LACL-TOP全自动血凝仪对85例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PT、APTT、FIB、TT及D-D的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PT、APTT、TT均延长,FIB减少,D-D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的检测,对判断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出血危险性及治疗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igecycline treatment on coagulation parameters, specifically fibrinoge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infections. We examined 20 cases of tigecycline-treated patients with severe infections, including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 complicated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an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We monitored the relative markers of coagulation and renal and liver function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reatment. Fibrinogen (FIB) leve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use of tigecycline and normalized after the cessation of treatment. FIB level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e recommended dose or a higher treatment dose. The FIB levels decreased more in the higher-treatment-dose group.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decrease in FIB levels or the FIB level recovery by age. Prothrombin time (PT),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and thrombin time (TT) were prolonged after tigecycline use. The TT decreased after the cessation of treatment, and the PT and APTT also decreased but not to a significant level. There was no change in platelet,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or creatinine (Cr) levels associated with treatment. The use of tigecycline wa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FIB levels, which returned to normal after the cessation of treatment. A high-dose treatment group showed greater decreases in FIB levels than did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e recommended dose. The decline in FIB was not related to patient age. The use of tigecycline was associated with prolonged PT, APTT, and T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水平,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采用i-chroma免疫荧光分析技术和血凝检测仪检测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血浆中的hs—CRP及PT、APTT、FIB、T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的hs—CRP及PT、APTT、FIB、T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hs-CRP及PT、APTT、FIB、TT水平联合测定有助于临床对2型糖尿病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正常孕妇妊娠各期及产科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FIB)、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单体(FM)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检测30例正常对照组妇女、90例正常妊娠妇女(妊娠早期30例、妊娠中期30例、妊娠晚期30例)及10例产科早期DIC患者的PT、APTT、TT、FIB、D-D及FM水平。结果正常孕妇组妊娠早期的PT及妊娠中、晚期的APTT、TT、FIB、F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正常孕妇组妊娠各期D-D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产科早期DIC组与正常孕妇组妊娠各期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差异(P<0.001)。正常孕妇组妊娠中、晚期PT、APTT较妊娠早期明显缩短(P<0.001),FM水平明显升高(P<0.001);TT、FIB、D-D水平在正常孕妇组妊娠各期中均有差异(P<0.05、P<0.001)。结论妊娠不同期,正常孕妇凝血机制会发生改变。一旦有早期DIC的发生FM水平会有较明显的升高,因此,FM指标的检测相对于D-D检测在确定早期DIC有着较明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