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银侠  李培良 《现代保健》2010,(36):165-166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用于预防保健及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制品.流传有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中医药治病有"自然疗法,安全"之说.然而,"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中药的有毒与无毒是中药性能特点的一种高度慨括,也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理解与认识中药有毒与无毒的含义,掌握其理论  相似文献   

2.
王付 《家庭医学》2004,(19):4-5
长期以来,多数人认为中药是没有毒性的,广告上也常说“纯中药无毒副作用”。其实并不尽然。可以肯定地说,有极少数中药毒性是非常明显的,如砒霜、马钱子等;有一部分中药毒性是比较小的,如半夏、杏仁等。当然,也有部分中药没有毒性,如人参、黄芪、百合、麦冬、鹿茸等。为了使人们在运用中药时既不因中药无毒而滥用,也不因中药有毒畏而不用,我们拟将中药分分类。  相似文献   

3.
正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并提出药物之"有毒"、"无毒"之分。对用药"有毒无毒,斟酌其宜",要知道哪些药物有毒,哪些药物无毒,然后再根据临证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的冰箱滤毒除味器,主要由滤毒除味系统和抽气系统组成。它能主动迅速地将冰箱中的有毒有味气体净化成无毒无味气体。有利于食物保鲜、不串味。  相似文献   

5.
新林 《现代养生》2014,(16):17-17
张先生因患病长期服用中药,虽然病情有所控制,胃口却越来越差,消化也不好,他担心这是否和长期服药有关。对此,专家表示,很多人误以为中药药性平和、毒副作用很小或者没有,事实并非如此。中医讲"是药三分毒",其中尤其以一些性寒、味苦的中药为代表,如果长期使用,就可能会伤及脾胃。啥味的中药很伤脾胃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开方也要综合考虑病人的体质、病情以及药物的性质和功能。一般来讲,药物要辨析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四气是指寒、热、温、凉,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  相似文献   

6.
传统中医药理论对中药的毒性早有认识。本草学著作在具体的药物上都有有毒和无毒的药性说明,并且在长期临床用药过程中,总结出药物配伍的"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和证候禁忌等。现代中药学专著以及《中国药典》中,将有毒药物分别按"小毒""有毒和大毒"三级注明,部分药物还特别注明其肾毒性和肝毒性等。从中药中毒的原因、途径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讨论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并分析中药肝肾损伤,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多数人认为中药是没有毒性的,广告上也常说“纯中药无毒副作用”。其实并不尽然。可以肯定地说,有极少数中药毒性是非常明显的,如砒霜、马钱子等;有一部分中药毒性是比较小的,如半夏、杏仁等。当然,也有部分中药没有毒性,如人参、黄芪、百合、麦冬、鹿茸等。为了使人们在运用中药时既不因中药无毒而滥用,也不因中药有毒畏而不用,我们拟将中药分分类。从《神农本草经》上、中、下三品药说起早在汉代以前,《神农本草经》就将中药分为3类,一类上品,又称上药;二类中品,又称中药;三类下品,又称下药。人们通常认为上品是无毒中药,中、下…  相似文献   

8.
塑料有的无毒,有的有毒,用于装食物的应是无毒塑料。两者的鉴别,可采用下面简单的方法:可装食品的无毒塑料薄膜,其原料叫聚乙烯,这种薄膜用手摸有润滑感,表面上象过了蜡,遇火易燃烧,火焰呈黄色。燃烧时烧化的东西会象蜡泪一样滴下来,有石蜡味。  相似文献   

9.
《rrjk》2014,(6)
<正>中药到底有没有毒?"是药三分毒,无毒不入药"。然而,这些"有毒中药"常能治沉疴大疾。清代名医叶天士擅用毒虫药治病,被传为佳话。现代名医以"有毒中药"治疗癌症、痹症、瘀症等疑难病的比比皆是。道理类似我们常说的"以毒攻毒"。但是,中药毒性眼下颇有被夸大之势。从龙胆泻肝丸致尿毒症事件,到前段时间同仁堂等企业产品被检出有毒成分……中药毒性被片面夸大,一些专家甚至抛出中药不科学、已过时、应当禁  相似文献   

10.
《健康必读》2008,(11):39-39
秋后食用养蜂人在蜂房现采现卖的“生蜜”,容易发生蜂蜜中毒。蜂蜜中毒的原因与植物花蜜中所含的毒性成分有关。自然界的植物可分为无毒和有毒两大类,无毒植物的花期较旱,多在春天;有毒植物的花期较晚,多在秋天。因此,蜜蜂如果采集有毒植物的花粉酿成蜜,蜂蜜就会混进有毒物质——生物碱。  相似文献   

11.
徐波 《家庭健康》2005,(2):13-13
不久前,在第16届全国医院药剂科主任年会上,专家明确表示目前已知可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材有243味,滥用中药和滥用抗生素危害同样大。主治功能相同或相近的中药由于所含成分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作用。造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很多,应当及时纠正民间认为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的观念,积极推进中药凭处方购买。  相似文献   

12.
植物类中药微量元素含量区间尺的制定及意义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在中药微量元素及临床研究中,经常需要比较中药中的不同微量元素的相对含量高低,但由于同种药物中各元素含量之间量纲不一,无法仅根据具体含量值来判断含量水平,繁琐的计算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不便。我们在检测百余味中药数十种微量元素含量基础上,首次运用有序样品聚类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建立了植物类中药微量元素含量区间尺。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有关中药毒性的问题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医生、患的广泛关注,也由此造成了一些混乱的认识。有关龙胆泻肝丸中马兜铃酸造成患肾损害的报道,令不少病人视一些有毒中药为禁区,该用的中药也不敢用;而一些广告上声称的“纯中药无毒副作用”,又令许多患趋之若鹜,滥用药物的现象比比皆是。究竟该如何认识中药的毒性,正确运用中药防病治病呢?  相似文献   

14.
中药的毒性及其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毒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中药的药性,认为是药即有毒,将药物的偏性称为毒性,如张景岳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意气味之有偏也”。狭义上中药毒性则是指在炮制、配伍、煎熬及使用过程中,中药易产生毒不良反应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或引起不适反应。在中医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中药毒性对顽疴痼疾的治疗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健康生活》2008,(3):22-22
塑料有的无毒,有的有毒,用于装食物的应是无毒塑料。两者的鉴别,可采用下面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有关中药毒性的问题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医生、患者的广泛关注,也由此造成了一些混乱的认识。有关龙胆泻肝丸中马兜铃酸造成患者肾损害的报道,令不少病人视一些有毒中药为禁区,该用的中药也不敢用;而一些广告上声称的“纯中药无毒副作用”,又令许多患者趋之若骛,滥用药物的现象比比皆是。究竟该如何认识中药的毒性,正确运用中药防病治病呢?是药三分毒,这是一个肯定的事实。早在1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把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认为下品多毒,用之不可量大和久服。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把有毒中药更加详细的分为大…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 :“是药三分毒”。广义的药毒是药之偏性 ,用来补偏救弊治疗疾病 ;狭义的药毒是指药性强烈 ,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甚至致死者。中药有剧毒、大毒、小毒之分 ,治病有“以毒攻毒”,使之“有故无损”,能收到独特疗效之说。古今医药人员反复实践 ,采用不同的解毒方法 ,使中药大毒变为小毒 ,有毒变为无毒 ,保证了疗效 ,又使药毒对人体不产生危害。一、炮制方法通过对中药加工炮制 ,可降低药物毒性 ,保证用药安全。应用水漂法可降低半夏、天南星等含乌头碱的有毒成分 ,口尝无麻辣感 ,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 ;加热法 ,用糯米炒斑蝥可去除斑蝥素 ,…  相似文献   

18.
张乾 《现代养生》2014,(17):30-31
“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服用不当也会损害身体。《黄帝内经·素问》中把中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并提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原则。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不仅认识到中药存在毒副作用,而且还懂得把握用之,即用有毒副作用的中药治病时用,患者病情好转到一定程度就要停用。毒副作用越大的中药越不宜久用,病好即停。  相似文献   

19.
正在古代,茶与药是分不开的。《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如果能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选用三四味中药沏茶调理,对于改善体质、防病治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用合适的中药沏凉茶,无论是去暑还是保健,都较为有效。五类人群不宜喝凉茶《神农本草经》将夏枯草归为有毒、不可久服的"下品"药,而《本草纲目》则称其"无毒"。研究表明久服夏枯草确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但是症状轻重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脾胃虚弱者要慎服,气虚者要  相似文献   

20.
麸炒法对中药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ICP-AES法测定比较了苍术、山药、白术、僵蚕炮制前后3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4味中药麸炒后所有元素的含量都发生了变化,为中药麸炒的机理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