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自 1999年 3月至 2 0 0 3年 4月对 5 2例以癫为主要症状的颅内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切除肿瘤的同时 ,在皮层电图 (ECoG)监测下找出癫灶并切除或毁损致灶 ,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情况 :本组 5 2例中 ,男性 31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7~6 1岁 ,平均 2 9.6岁 ,以 2 0~ 35岁居多 ,共 34例 ,占6 5 .4 %。发作类型及频率 :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38例 ,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 6例 ,单纯部分性发作 4例 ,失神发作 4例。发作频率 :每日 1~ 2 0次 8例 ,每周 1~ 3次 11例 ,每月 1~ 2次16例 ,每年 1~ 10次 17例…  相似文献   

2.
皮层电图监测下手术治疗颅内肿瘤伴癫痫发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3年4月对52例以癫痫为主要症状的颅内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切除肿瘤的同时,在皮层电图(ECoG)监测下找出癫痫灶并切除或毁损致痫灶,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在脑肿瘤继发癫痫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患者行头皮常规脑电图(REEG)检查,在手术过程中应用皮层脑电图(ECoG)先确定癫痫灶的汜.44-围,切除原发肿瘤病灶后再行皮层脑电描记,并与切除前进行比较,对仍有癫痫样波的皮层行双极电灼,尽量电灼至癫痫波消失。结果:13例患者术前ECoG均异常,均可见较多尖、棘波,尖慢波,切除病灶后2例尖、棘波明显减少,11例病灶周围仍有较多棘波,行双极电灼后9例棘波消失,2例偶见单个尖波。结论:在脑肿瘤继发癫痫患者手术中应用ECoG对准确探查癫痫灶的部位及范围,指导手术切除范围,减少术后癫痈发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脑电图(EEG)检查是癫癎诊断中必不可少的方法,癫癎病人脑部的异常放电可通过EEG描记到。如果没有EEG,癫癎及癫癎发作类型的诊断是不可想象的。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能连续长程进行脑电活动描记,并能确定病人的临床发作及与癎样放电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有效的检查手段。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4月应用VEEG监测病人9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皮层电图(ECoG)监测对切除癫痫病灶的应用价值及适应症。方法:对10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使用盘状电极行ECoG监测下切除癫痫灶进行研究。结果:术前脑电图(EEG)检查86例异常(827%)。皮层电图102例异常(98%)。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有88例(846%)临床发作已控制,16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复查常规EEG有痫样放电6例,慢波局限性改变5例,其余EEG均为正常。术前术后EEG阳性率相差显著。结论:在ECoG监测下切除癫痫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脑电图剥夺睡眠诱发试验在癫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记录58例癫儿童剥夺睡眠后的脑电图变化。结果:与本组常规脑电图比较,样放电检出率提高至79·31%。结论:剥夺睡眠诱发试验能明显提高癫儿童脑电图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癫(癎)患者监测到发作间期(癎)样放电(Interiet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IED)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随访的3例脑电图监测到IED的非癫(癎)患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分别随访半年至1年零8个月,无癫(癎)发作,认知功能及行为均同正常同龄儿童.结论:对非癫(癎)患者监测到IED的处理,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是否是癫(癎)的易感人群、IED的出现与诱发实验的关系、IED出现的频率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8.
卫芬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3,20(3):150-151,155
目的: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检查对儿童癫癎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对252例儿童癫癎病人先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后,再行24小时动态脑电图记录,分别分析癎样放电的检出率。结果:24小时动态脑电图异常率为90.47%(228/252),癎样放电率为77.77%(196/252),并多在非动眼睡眠的Ⅰ、Ⅱ期出现。常规脑电图异常率56.74%,癎性放电29.76%。结论:24小时动态脑电图检查大大的提高了儿童癫癎的检出率。常规脑电图的非特异性改变检出率相对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癫癎发作时的脑电图改变过程,提高癫癎分类的准确度,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 32 例癫癎发作时的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发作时脑电图阳性率为 100%。结论:脑电图是癫癎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比其它任何方法都优越。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 患者李某某,男,55岁,干部.因书写时反复出现视物变形5次而就诊.患者于2002年1月某天,在书写时,突然出现视本人所写文字变形、变长、扭曲,继而看周围人群及物体时,也出现人或物体变长、变大、变形,约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文字、人或物又逐渐恢复至原大小形状,以后每次书写时,又出现上述症状,致使患者不能正常书写.  相似文献   

11.
156例慢性酒精中毒伴癫癎发作的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慢性酒精中毒患者明显增多,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也是继发晚发癫癎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科于1995年5月至2002年10月对慢性酒精中毒伴癫癎发作156例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对小儿癫(癎)的诊断意义.方法:将160例患儿分为临床诊断癫(癎)组100例和可疑癫(癎)组60例,均行V-EEG监测,并观察觉醒期和睡眠期V-EEG(癎)样放电的分布情况.结果:本文160例患儿中,V-EEG监测异常者118例(74%),(癎)样放电检出率为56%.(癎)样放电发生率在临床诊断的100例小儿癫(癎)组为67例,占67%,可疑癫(癎)组为20例,占33%.(癎)样放电多见于浅睡期.结论:V-EEG可提高小儿癫(癎)(癎)样放电的检出率,对小儿癫(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卡马西平(CBZ)是公认的比较优秀的一线抗癫癎药,尤其是在治疗部分性癫癎发作方面,但有关其致脑电图(EEG)呈持续癎样放电者不多见、现将在我院就诊的2例癫癎患儿服用卡马西平后致EEG呈持续癎样放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癫癎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发作性疾病,EEG在确定癫癎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儿童与成人癫癎停止发作后不同控制期的脑电图改变。方法:对30例控制期达1年以上、43例控制期达2年以上、53例控制期达3年以上的儿童癫癎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及癎样放电率进行统计,同时对11例控制期达1年以上、14例控制期达2年以上、35例控制期达3年以上的成人癫癎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及样放电率进行统计,并将两组结果对比。结果:在控制期1年以上、2年以上、3年以上,两组脑电图异常率及癎样放电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癫癎停止发作后不同控制期,儿童与成人脑电图的异常率及癎样放电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抗癫(癎)药物治疗中脑电图监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在指导抗癫癎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45例癫癎病例进行122次AEEG随访监测,每例每次均作30min常规脑电图(REEG)描记,以作自身对照。结果:REEG描记45例中,首次监测正常41例(91%),异常4例(9%),其中有癎样放电1例。AEEG首次监测正常8例(18%),异常37例(82%),其中有癎样放电33例,占异常的89%。AEEG与REEG阳性率及癎样波检出率经统计学处理,分别为χ^2=48.79。P〈0.001及χ^210.51,P%0.0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AEEG阳性率及癎样放电检出率均明显高于REEG。如果仅用REEG结果指导抗癫癎药物的应用,就可能会使那些尚需继续用药的患者将药物停掉,依据AEEG对抗癫癎药物的选用,比依据REEG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非惊厥性发作(nonconvulsive seizures,NCS)因其常缺乏惊厥发作,而临床表现又多样化,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癫癎发作前期脑电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癫临床发作前期的脑波变化特征。方法 :采用Video -EEG监护系统对 82例癫患者进行脑电和行为监测 ,监护系统自动记录发作时的行为表现及脑电变化。结果 :82例中共监测到 16例临床发作 ,发作期脑波被大量肌电干扰不易分辨 ,发作前期脑波有如下几种表现 :①背景波先变为低幅快波 ,波幅渐升高 ,或背景为低幅慢波 ,发作前 5~ 14秒内波幅升高频率增快 ,但仍为慢波 ;②发作前背景节律变慢 ,波幅升高 ;③发作前背景节律不变 ,仅波幅明显升高 ;④出现样放电波形。结论 :癫发作前脑波频率增快或波幅升高 ,应视为与癫发作有密切关系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468例癫癎患者睡眠期癎样放电与睡眠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癫 患者的睡眠时相与 样放电的关系,并初步探讨癫 异常脑波活动对睡眠的影响。方法:对468例癫 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观察发作间期清醒与睡眠脑电图 样放电的发作频率,分析58例癫 患者及对照组睡眠脑电图中睡眠时程、觉醒次数、睡眠纺锤波的变化。结果:468例患者中出现 样放电362例,睡眠期 样放电检出率88%,觉醒期检出率58%。样放电主要出现于NREM睡眠Ⅰ-Ⅱ期。与对照组比较,癫 组NREM Ⅰ-Ⅱ睡眠期延长,NREM Ⅲ-Ⅳ期缩短;觉醒次数增加,觉醒次数与 样放电频率呈正相关;并有睡眠纺锤波减少及不对称。结论:癫 患者的 样放电主要出现于NREM睡眠Ⅰ-Ⅱ期,癫 活动对睡眠有一定影响,癫 患者睡眠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癫癎患者脑电图癎样放电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用24 h 便携式磁带记录脑电图(AEEG) 检出癎样放电的162 例癫癎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在临床表现为全面性发作患者,AEEG 可检出有明确定位价值的颅内局灶性异常。睡眠时期癎样放电检出率为80 % ,癎样放电主要出现于NREMⅠ—Ⅱ期(79 % ) ,清醒期及睡眠期均出现癎样放电的74 例患者中其局灶性异常(67 % ) 均出现于睡眠期,癎样放电仅出现于睡眠期患者的AEEG 局灶性异常率为82 % (45/55) 。结论:AEEG 对癫癎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于检出有夜间发作倾向的部分性癫癎的癎样放电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