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李宁  陈宝钧 《浙江肿瘤》1997,3(3):150-152
回顾性探索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治疗方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复习我院1982年10月至1992年10月收治的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34例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以40岁以下多见,临床分期Ⅰ期21例,Ⅱ期8例,Ⅲ期5例。8例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无死于肿瘤复发,20例行全子宫+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5例。1例死于肿瘤复发,2例死于其他疾病。6株未行化疗者无1例死记。结论:预后  相似文献   

2.
端粒酶与凋亡相关蛋白在卵巢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端粒酶蛋白亚单位(hTERT)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在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天津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存档的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41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TERT、bcl-2与caspase-3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22例良性、30例恶性肿瘤进行比较,并探讨三者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hTERT在卵巢交界生肿瘤中阳性率为46.3%,而良性与恶性肿瘤分别为36.4%,73.3%,与交界性肿瘤相比,恶性肿瘤阳性率明显升高(P=0.023),而良性肿瘤与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6).2)bcl-2和caspase-3在卵巢交界性肿瘤中阳性率为58.5%和73.2%,良性与恶性肿瘤分别为59.1%、72.7%和86.7%、43.3%,其中bcl-2的阳性率在交界性肿瘤中明显低于恶性肿瘤(P=0.010),caspase-3反之(P=0.011);但它们在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无相关性(r=-0.063,P>0.05),且二者在交界性与良性肿瘤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6,0.970).3)对93例卵巢肿瘤研究发现,hTERT与bcl-2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0.037,P>0.05);hTERT与caspase-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x2=4.8109,r=-0.227,P<0.05)结论:hTERT蛋白表达可以反映端粒酶活性与hTERTmRNA水平,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的联合检测可进一步判断卵巢交界性肿瘤良恶性,有望成为识别卵巢交界性肿瘤中高危人群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病理学改变、临床分期,治疗方法,转移复发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分析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24例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而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无明显关系。化疗疗效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很好地解答。交界性肿瘤的复发多为晚期复发,复发灶的组织形态绝大多数仍保持交界性的特点,因此,多次手术是必要的,结论: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性质界于良、恶性肿瘤之间,具有某些恶性肿瘤的特征,但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较上皮性癌明显为好,鉴于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交界性特点,处理得当此种肿瘤的治疗效果,预后很好。  相似文献   

4.
侯洁 《陕西肿瘤医学》2011,(12):2570-2572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是一组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肿瘤,预后良好。其早期诊断、治疗方法、预后及随访与卵巢上皮良性及恶性肿瘤不同且一直存有争议。现将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洁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2):2570-2572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是一组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肿瘤,预后良好。其早期诊断、治疗方法、预后及随访与卵巢上皮良性及恶性肿瘤不同且一直存有争议。现将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亦称卵巢上皮性低度恶性肿瘤,它是组织学上和临床上介于良恶之间的独立的一类肿瘤。近廿年来对它的诊断及治疗已逐渐引起关注。从我院收治的21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情况,说明该类肿瘤多发于年轻妇女,病程进展缓慢,预后较好。资料我院自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六年共收治卵巢上皮性肿瘤416例,其中交界性肿瘤21例,占5.04%,较国外报导的9.2%偏低。此21例交界瘤中,卵巢浆液性交界性囊腺瘤(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疗效和预后,分析影响其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入院进行治疗的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患者共有110例,从中随机选取80例进行研究。患者入院之后,对患者诊断直到治疗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包括患者的诊断结果,治疗方法,临床表现,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等。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并总结影响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1岁,患者入院治疗时,诊断为Ⅰ期61例,占76.3%;Ⅱ期7例,占8.8%;Ⅲ期12例,占15.0%。病理为浆液性29例,占36.3%;黏液性36例,占45.0%;其他15例,占18.8%。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血清中CA125升高的患者有46例,占57.5%;血清中CA19-9升高的患者有21例,占26.3%。所有的患者都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患者有34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成功率为100%。治疗后对患者进行3~12个月的跟踪随访,有3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结论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患者多为中青年女性,发现病情时患者多处于发病初期,占76.3%,浆液性肿瘤患者占大多数,手术治疗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效果良好,手术成功率高,患者出现复发的可能性较低。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患者的预后良好,出院后进行随访观察,更好地处理患者病情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胸腺上皮性肿瘤中表达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地,检测良性胸腺瘤18例,恶性胸腺瘤16例,胸腺癌16例的p53蛋白与PCNA的表达。结果 p53蛋白和PCNA的Ⅲ~Ⅳ级指数在3组胸腺上皮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6/18),62.5%(10/16),81.3%(13/16)和38.9%(7/18),68.8%(11/16)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改变、临床分期及手术范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1975年至1992年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24例的临床资料、病理及随访结果。结果:24例中浆液性8例.粘液性15例,混合性1例。临床Ⅰ期14例、Ⅱ期5例、Ⅲ期5例。现22例存活(占92%),2例死了肿瘤并发症肠梗阻。结论:提示细致的病理分析是诊断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关键预后与手术方式及化疗关系不密切而与肿瘤分期及术后有无肿瘤残存有关;对肿瘤复发的病例多次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卵巢癌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生物学特征、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标记链亲和素生物素(LSAB)法检测70例卵巢上皮性囊腺癌的PCNA表达,另选6例良性囊腺瘤作对照。结果PCNA强阳性45例,弱阳性25例。强、弱两组中,临床Ⅲ~Ⅳ级分别为29/45例和4/25例(P<0.01);癌肿腹腔播散分别为35/45例和6/25例(P<0.001);出现腹水分别为26/45例和8/25例(P<0.05);病理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上,交界性低度恶性上皮性肿瘤和囊腺癌Ⅰ级,分别为4/45例和22/25例,囊腺癌Ⅱ~Ⅲ级分别为41/45例和3/25例(P<0.01)。强、弱两组生存满5年者分别占8.3%(2/24)和87.5%(14/16)(P<0.01)。结论卵巢上皮性囊腺癌PCNA阳性表达越强、临床期别增大、肿瘤分化程度降低,浸润转移倾向越明显,预后则越差。提示PCNA可反映肿瘤的生长特性,是指导肿瘤诊治、评估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1.
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卵巢交界性肿瘤自1973年被WHO列入卵巢肿瘤分类以来,已成为一种独立的临床和病理学类型。但长期以来对其诊断和治疗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经过20余年的临床及病理学研究,对这类肿瘤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现将近年来有关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简要介绍。1 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卵巢交界性肿瘤主要依据病理学诊断,WHO的诊断标准为:(1)细胞复层化;(2)细胞核浓染、分叶及一定程度的异型性;(3)细胞群脱离原附着部位;(4)无间质浸润。以后经过组织学研究的不断修正与补充,病理学诊断比较趋于明确。卵巢交…  相似文献   

12.
李敏  祁淑英  冯淑娴 《中国肿瘤临床》2004,31(18):1063-1065
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 BOT)是潜在低度恶性肿瘤, 是从一般恶性上皮肿瘤中分出的ー个具有更好预后的亚群, 发病年龄较轻, 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5 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在胸腺上皮性肿瘤中表达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法 ,检测良性胸腺瘤 18例 ,恶性胸腺瘤 16例 ,胸腺癌 16例的 p5 3蛋白与PCNA的表达。 结果 p5 3蛋白和PCNA的Ⅲ~Ⅳ级指数在 3组胸腺上皮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 3 .3 % ( 6/18) ,62 .5 % ( 10 /16) ,81.3 % ( 13 /16)和 3 8.9% ( 7/18) ,68.8% ( 11/16) ,81.3 % ( 13 /16) ,(P <0 .0 5 ) ;其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结论 p5 3蛋白和PCNA阳性表达率可提示肿瘤恶性程度及其侵袭力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ER 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表达与其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 对42 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和36 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进行了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和分析。结果:42 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ER 表达13 例为阳性,占总数的30.95 % ;36 例卵巢上皮性癌ER 表达25 例为阳性,占总数的69 .44% 。结论:ER 的阳性表达在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和卵巢上皮性癌中有显著的差异。卵巢上皮性肿瘤可分为雌激素依赖性和非雌激素依赖性,这两类肿瘤的治疗效果有差异,提示ER阳性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胡鹏  李燕华 《肿瘤学杂志》2016,22(12):1014-1019
摘 要: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BOT)与良性肿瘤和癌不同,其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与恶性肿瘤之间,约占卵巢上皮性肿瘤的10%~20%。相较于卵巢癌,BOT多发生于年轻女性,通常期别早,病程进展慢,预后好。手术已成为其主要治疗方法,多数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除伴浸润种植的交界性浆液性肿瘤(SBT),通常可行保留生育能力的手术。文章对近年来BOT 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等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对临床诊疗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治疗方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复习我院1982年10月至1992年10月收治的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34例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以40岁以下多见,临床分期Ⅰ期21例、Ⅱ期8例,Ⅲ期5例。8例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无死于肿瘤复发,20例行金子宫+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5例。1例死于肿瘤复发,2例死于其他疾病。6例来行化疗者无1例死亡。结论:预后与手术方式、化疗关系不密切·而与分期有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而对肿瘤破裂,腹水(腹腔洗液阳性),盆腹腔有种植转移者,应酌情化疗。腹腔化疗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P-EphA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及24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EphA2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卵巢、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和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P-Eph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79.31%、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恶性肿瘤中P-EphA2的表达与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FIGO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无关。结论:P-EphA2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良恶性有关,在恶性肿瘤中,P-EphA2的表达显著降低,其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的FIGO分期相关。P-EphA2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中的低表达可以作为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诊断指标,可能成为新的卵巢癌诊断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新近发现的 p1 6基因与多种肿瘤的形成和发生有关。而且能直接作用于细胞周期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p1 6基因所表达的 p1 6蛋白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第一个能抑制肿瘤发生的细胞固有成分。有关 p1 6蛋白在卵巢肿瘤中表达国内外文献报道尚少 ,并存在争议 ,为此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法对47份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组织和 8份正常卵巢组织手术切除的冰冻新鲜标本进行 p1 6蛋白检测 ,以探讨 p1 6蛋白在正常卵巢和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与来源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二院及辽宁省肿瘤医院 1 996年~ 1 9…  相似文献   

19.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卵巢上皮性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采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4例石蜡包埋的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bcl-2、bax、c-myc和p53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bcl-2、bax、c-myc和p53基因的蛋白产物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以抗bcl-2、bax、c-myc、p53的单克隆抗体为一抗,对86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进行检测。同时选择12例正常卵巢组织作对照组。结果:bcl-2、bax、c-myc和p53在卵巢上皮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10.23%、39.28%;21.88%、50.00%、53.57%;6.25%、61.54%、64.28%和3.13%、53.85%、60.71%;而正常卵巢组织中均为阴性。结论:四个基因均以不同的作用方式参与了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并对该肿瘤的病情发展、疗效评价和预后估计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